轩辕传奇永久坐骑大全:由《木兰诗》谈北朝民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41:49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我们学习了《木兰诗》之后,对北朝民歌的粗犷、豪放、直率、朴素、刚健的风格和战争生活已有初步的了解,那么北朝民歌的产生背景和具体特点是什么呢?
北朝民歌原来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用来唱的,如《折杨柳歌辞》中的“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便是证明,其中又以鲜卑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敕勒歌》;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北人直接用汉语创作的,有些则是经过了南方乐工的加工润色,同时也不能排除其中还杂有少数北方汉人的作品。所以,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
北朝民歌的数量虽不多,但内容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鲜卑族为主的北方各民族跟南方人民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再加上北方民族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性格气质,因此,北朝民歌的情调和风格,就跟南朝民歌有了显著的差别。
北朝民歌中,表现北方景色和风俗的最富有地方色彩。
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短短27字,反映了北方的游牧生活,出色地描绘出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境界雄浑壮阔,可谓千古绝唱。又如,“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企喻歌辞》),“放马两泉泽,忘不着连羁”(《折杨柳歌辞》),“孟阳三四月,移铺逐阴凉”(《琅琊王歌辞》),也都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从中可以想见那辽阔的原野和丰泽的水草,牧民们赶着马群,过着迁徙不定而又悠游自足的生活。
北方民族以畜牧为业,善于骑射,他们锻炼出了雄健强悍的体魄、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琅琊王歌辞》)
不仅男儿具有这种英雄豪侠的行为举止,女子也不让须眉,木兰即是其中的典型。又如《魏书·李安世传》所载《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也同样反映出豪侠尚武的精神。
频繁的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严重而突出的问题,因而北朝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也较多。《陇上歌》对战争的描写较为具体: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 骢父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 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战争必然给人民带来无限深重的灾难:“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辞》)“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栝。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隔谷歌》)这些发自内心的悲吟与呼号,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广大人民悲剧的命运。
北朝民歌中,还有不少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如:
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琅琊王歌辞》)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紫骝马歌辞》)
这些都深刻地反映出他们颠沛流离的境况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还有些民歌则反映了穷苦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如:“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歌辞》)“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幽州马客吟歌辞》)其中充满劳苦之人的愤激与不平。其语言之朴素无华,情调之坦率爽朗,风格之刚健豪放,均与南朝民歌形成鲜明的对比。
北朝民歌中也有不少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作品,坦率直接,与南朝情歌缠绵婉转的情调大不相同。如“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大胆泼辣。反映婚姻问题的,多半是女子希望早嫁,如“老女不嫁,蹋地唤天”(《地驱乐歌辞》),“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捉搦歌》),“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折杨柳歌辞》)。这些民歌直率而朴素,毫无忸怩羞涩之态,与南朝民歌相比,也同样有直与曲、刚与柔之别。
(作者单位:安徽界首市顾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