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2新职业道士:第三帝国武装党卫军首席铸剑大师--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SS-Ob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3:42:22

第三帝国武装党卫军首席铸剑大师--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

武装党卫队帝国师首任师长,纳粹党卫军是人类战争史上最血腥的部队,是由纳粹党的卫队演化而来的野战部队,随着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党卫军部队总数在鼎盛时期曾拥有38个师,将近95万人。他们的任务是:监视武装部队的一举一动,在战场上,其主力部队作战凶猛无畏,疯狂地掠夺占领区,让整个欧洲都对他们这个黑色闪电军团为之震惊!让敌人敬佩,让国家为他们自豪,让年轻人为之骄傲,组织和训练该支罕见的精锐王牌部队的就是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他是纳粹第三帝国党卫军最伟大的铸剑师!!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

SS-Oberstgruppenführer und Generaloberst der Waffen-SS

Paul Hausser (1880-1972)

个人档案:

出生日期:1880年10月7日
出生地:勃兰登堡(Brandenburg)
死亡日期:1972年12月21日
死亡地:路德威希堡(Ludwigsburg)
纳粹党籍编号:4 158 779
党卫队员证号:239 795

职务简历:

柯斯林普鲁士军校生(1892年--1899年3月)
第155西普鲁士步兵团团部参谋(1899年3月18日-1907年)
在波森战争学院学习(1907年-1909年)
德意志帝国海军飞行观测员(1909年-1912年)
德军总参谋部绘图参谋(1912年-1914年3月22日)
党卫军布伦瑞克军校校长(1934年11月15日—1936年6月1日)
党卫军军校督察(1936年5月22日—1937年5月5日)
党卫队特别机动大队督察(1936年10月1日—1940年6月1日)
党卫队特别机动大队总指挥(1939年8月10日—10月10日)
党卫军特别机动师师长(1939年10月19日—1940年11月30日)
党卫军“德意志”师师长(1940年12月1日—1941年1月27日)
党卫军“帝国”师师长(1941年1月28日—10月14日)
党卫军第1装甲军军长(1942年7月9日—1943年6月1日)
党卫军第2装甲军军长(1943年6月1日—1944年6月28日)
第7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6月28日—1945年1月23日)
上莱因河集团军群总司令(1945年1月23日—1月28日)
G集团军群司令(1945年1月28日—4月3日)
西南方司令部总参谋长(1945年4月3日—5月8日)

军衔晋升:

陆军少尉(第二帝国)           1899年3月
陆军中尉                   1912年
陆军上尉                   1913年10月1日
陆军少校                   1914年3月
陆军中校(魏玛共和国)         1922年11月15日
陆军上校                   1927年11月1日
陆军少将                   1931年2月1日
陆军中将                   1932年1月31日
党卫队旗队长(加入党卫队时的军衔)     1934年11月15日
党卫队区队长                       1935年7月1日
党卫队旅队长                       1936年5月22日
党卫队地区总队长                   1939年6月1日
武装党卫军中将                     1940年4月1日
党卫队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上将           1941年10月1日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大将         1944年8月1日

 

 

 

 

简历:

* 保罗·豪塞尔于1880年10月7日出生于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Brandenburg an der Havel)的一个正统普鲁士军人家庭。父亲库尔特·豪塞尔当时是陆军少尉,最后官至帝国陆军少校。豪塞尔幼年时在家乡读完了四年制公立小学(volksschule)和九年制实科中学(realgymnasium)。之后他于1892年进入了普鲁士的军官学校,在柏林的利歇尔费尔德(Lichterfelde)最高军校直属下的柯斯林(Koslin)军校学习直至1899年3月毕业。毕业后他被任命以少尉军衔,被编入西普鲁士第155步兵团服役。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营级和团级的参谋军官。1907年至1909年间,他又在波森(Posen)的战争学院里进行培训。之后他又在帝国海军接受了三年的飞行观测员培训。1912年,豪塞尔被晋升为陆军中尉,进入德军总参谋部担任绘图参谋。1913年10月1日,他被晋升为陆军上尉。第二年的3月,他被任命为第6集团军第109步兵师的作战参谋,同时晋升为陆军少校。

 

一个偶然的机会,党卫队法官保罗·沙尔费冲锋队在奥登瓦尔德进行军事演习,保罗·沙尔费恰逢他的老战友--当时身穿冲锋队旗队长制服的保罗·豪塞尔。沙尔费与豪塞尔寒喧一阵后,不失时机得对豪塞尔说:“冲锋队已如西下之阳,不如到党卫队来吧!”

 党卫队一举剿灭党内政敌统领的另一支打手武装--冲锋队,成为纳粹党唯一的军事组织后,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就认识到,仅仅依靠那些只有坚强的纳粹思想 而无军事知识的普通党卫队队员作为特别机动部队的后备兵源,是不可能建立起一支新型部队的。希姆莱的目标非常明确,他要建设一支特别能征善战的、充当“新德国的革命性的核心部队”,用以取代日益“僵化”的国防军。这样,希姆莱就迫切需要一批精通战争和军事理论的专家。


  保罗·沙尔费将他推荐给希姆莱,他便穿上了希姆莱发给他的党卫队旗队长制服,并且十分乐意为党卫队全国领袖效力。而希姆莱得到豪塞尔后,如获至宝。他知道,豪塞尔这位前国防军将军所具备的才能以及其冷静的头脑,正是着手改编和建设武装党卫队所需要的。希姆莱看中豪塞尔的军事经验,将SS政治预备队和元首警卫旗队合并成为SS特别机动队,这是武装SS的前身。1934年12月14日,希姆莱正式发出指示,将政治预备队改编成营,并与领袖警卫旗队合并成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在这次改编中,希姆莱给他这位“宝贝”旗队长豪塞尔安排了一项关键性的任务:特别机动部队战士缺什么,豪塞尔就教他们什么——纪律、服从、操练、敢于拼杀等军事知识。豪塞尔负责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将这些流氓打手变成一支军队。

 

 

 

 

   1935年初,保罗·豪塞尔在不伦瑞克公爵府邸创办了第一所党卫队士官学校,招收大批前警官、旧军人和地方青年入学,对他们进行规范的军事教育。这所士官学校与国防军军官保罗·莱托在特尔获浴场开办的士官学校不一样。豪塞尔的士官学校的目的是培育一批有朝一日能担任党卫队部队营、团级干部的接班人,而莱托的士官学校是为国防军培育军事骨干。在国防军中呆过多年的豪塞尔很快认识到,他只有以国防军的素质和精神为蓝本进行训练,将国防军多年积累并行之有效的军事知识及技能传授给这些学员,才有可能为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培养出一批真正的军事骨干, 特别机动部队才能成为一支精锐的、有战斗力的部队。为此,豪塞尔对党卫队全国领袖说:“党卫队必须建立一支首先以国防军训练教程为基础 的部队,因为这种教程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豪塞尔不愧为一个教练能手他把他的家学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积累的经验,通过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灌输给了他的学员。这些早年的警官、国防军服役期满的中士和热情的青年军人眼界大开,完全被豪塞尔内容扎实的施教手艺引住了,都为即将成为一名有教养且精通军事的职业军官而自豪。在豪塞尔规范的训练下,这批士官学校的学员更坚定了特别机动部队是一支正常的与国防军没有什么差异的部队的信念。很快,一批批经豪塞尔之手培训出的军事骨干,被派到分布各地的党卫队突击大队(营建制)。这些营有了这批军官后,逐渐发展成团:慕尼黑的三个突击大队组成了党卫队第一团(“德国”团),配备并采用备有战马的步兵团编制;在汉堡的三个突击大队组成党卫队第二团(“日耳曼尼亚”团);在柏林的领袖警卫旗队扩充为一个摩托化步兵团;1938年在维也纳建立第四个步兵团,即党卫队第三步兵团,又叫“领袖”团。
       后来希姆莱将豪塞尔正式安排进党卫队自己的这支小型部队的领导岗位,将旅队长豪塞尔提升为特别机动部队督察员为他建立了一个类似师司令部的部门,在党卫队中央技术管理局领导下,负责监督部队的装备和教练工作。

  1936年10月1日,SS旅队长豪塞尔升任SS特别机动队督察。1939年,他在陆军中担任SS联络员。1939年9月1日“德意志”旗队归属“肯夫”军团,“日耳曼”旗队归属第十四军,“元首”旗队归属第三军,所有这三个团都参加了波兰战役。1939年10月10日,武装SS出现,武装SS中将(地区总队长)豪塞尔将特别机动队中的“德意志旗队”、“日耳曼旗队”、“元首旗队”合并为武装SS掷弹兵师-SS2“帝国师”,自己任首任师长。豪塞尔将该师训练成二战中武装党卫队表现最出众的王牌部队之一。

    之后“德意志”师在保罗·豪塞尔指挥下参加了入侵荷兰的战斗。1940年5月13日,保罗·豪塞尔充分利用荷军在德国空军猛烈轰炸下陷入极度混乱和惊慌之机,快速突入荷军防线后方,与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伞兵会合,但5月12日:帝国师士兵在经过鹿特丹时误伤了德国空降特种部队司令斯图登特。 并14日攻占鹿特丹,荷兰女王搭乘英军驱逐舰逃往英国。5月15日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宣布投降。“德意志”师在这次作战中表现相当出色.

 

保尔-豪塞尔在接受骑士十字勋章

 荷兰和比利时的战斗结束后,保罗·豪塞尔率该师佯攻马其诺防线,目的是将法军牢牢牵制在工事中。此后,保罗·豪塞尔率该师参加了突破法军运河防线的战斗,并协同其他德军部队向巴黎挺进。到战役结束时,“德意志”师已打到了西班牙边境一带。 法国战役后,为避免“德意志”和“大德意志”混淆,该师改名为“帝国”(Reich)。6月17日:该师俘虏三万法军。  

  

“帝国”师  

 

    7月19日,乔治·克普勒、保罗·豪塞尔和塞普·迪特里希三人在柏林国会大厦里举行的祝捷会上,同获骑士十字勋章。

     法国陷落后,“帝国”师一直集结在法国进行两栖作战训练,为入侵英国作准备。“海狮计划”无限期推迟后,该师被运至罗马尼亚。1941年3月,保罗·豪塞尔率军进攻南斯拉夫。“帝国”师首战告捷,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克林根伯格(Klingenberg) 于4月攻占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德军占领南斯拉夫以后,保罗·豪塞尔率该师于奥地利北部的林兹(Linz)进行短期休整。随后该师被派往波兰“驻防”。在那里,“帝国”师得到一个突击炮营的加强,并划归第46装甲军,由冯·博克元帅(von Bock)中央集团军群中古德里安指挥的第二装甲集团军节制。

   “巴巴罗萨”突袭一开始,“帝国”配属于中央集团军群,全师总兵力19000人。“帝国”师所在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势如破竹般杀入苏联境内。该师参加了对比亚里斯托克(Bialystock)苏军实施的包围,夺取了高尔基(Gorki)。在叶里尼亚(Yelna),该师击毁了50辆苏军坦克,俘敌一千一百人。但苏军的抵抗变得越来越坚决。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随即受命向西南的戈梅利(Gomel) 前进,以配合霍特的第二集团军形成一个对苏军的巨大包围圈。在前进过程中该师夺取了由四个苏军师防守的罗斯拉沃(Roslavl) 。此后,该师负责防守叶里尼亚突出部,受到11个苏军师(包括2个坦克师)的攻击,最终不得不撤出至斯摩棱斯克东南部休整了一个月后重返第二装甲集团军。

      保罗·豪塞尔率“帝国“师于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其协助党卫队特别行动队(Einsatzgruppen )于明斯克附近处死了920名无辜的波兰犹太人。 

      9月初,保罗·豪塞尔指挥“帝国”师攻下罗姆内(Romny )。9月4日5时,“帝国”师在没有进行大规模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向敌强大阵地发起进攻。由于苏军火力十分强大,三次进攻也均告失利。他们又发起第四次进攻。这一次,由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哈尔梅尔指挥的“元首”团第二营成功地突破了苏军的防线。此后,该营不顾两翼的敌人,继续向前冲击,并于当天下午突然强渡了乌别德河,攻占了苏军的一个师司令部。苏军未出驻地就作了俘虏。

  之后“帝国”师在马科斯欣附近进攻,正面以“大德意志”团、“元首”团和摩托大队在普拉奇附近实施突击。当日,梅纳地区的苏军由于陷入由东向西进攻的党卫军“帝国”师和第35军级司令部的钳形突击之中。苏军放弃抵抗,于9月7日继续南撤。从9月9日起,“帝国”师沿马科斯欣-巴赫马奇公路前进。其所属各团交替前进,9月10日拂晓,由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库姆指挥的“元首”团便攻入巴赫马奇。

 

  9月15日,“帝国”师参加基辅会战。9月16日,“帝国”师攻占了乌代河畔的普里基,从而堵死了苏军从这里撤退的道路。随后,该师被从业已缩短的战线中抽出,派到了东面的罗姆内地段实施防御。与此同时,为避免部队被围歼的命运,“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官基尔波诺斯上将于17日清晨下令实施总突围。苏联最高统帅部发现“西南方面军”有被合围的危险后,也竭力想从外部突破德军的合围圈。为了割裂罗姆内-克列缅楚格一线东面的德军战线,为其被围部队突围打开一条通道,斯大林从后方调来了所有能动用的作战部队。当发现罗姆内地区的北部战线德军兵力最为薄弱后,苏军向这里投入了坦克、骑兵和步兵部队,向第2装甲集团军的阵地发起了攻击。9月18日,苏军集结了两个满员师,向“帝国”师发起解围攻势。“帝国”师死守不退,5天后终于和国防军第四装甲师建立联系并重新发起攻势。9月19日,基辅陷落,9月22日,苏军基尔波诺斯上将在突围中阵亡。在这次会战中,德军宣称共俘苏军66万5千人,缴获和摧毁装甲战斗车辆884辆,火炮3718门,其中“帝国”师仅“元首”团就在扫尾作战中俘敌1万5千人。   
     9月30日,希特勒亲自签订了进攻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计划,代号“台风”。“帝国”师和“大德意志”团及其他四个装甲师被指派为先锋参加莫斯科战役。在10月6日,“帝国”师切断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完成了对莫斯科的包围。10月9日,“德意志”团攻下吉兹哈斯克(Gzhatsk) 。当日“元首”团也夺取两个重重设防的小村,苏军顽强地抵抗,给“元首”团以重大杀伤。

 

接下几天“帝国”师在莫扎斯克(Mozhaisk)一线陷入苦战,并于10月12日夺取舒维陆村(Shulvelo)。但苏军不断出现的预备队却使该师始终不能突破莫扎斯克。“元首”团在围绕阿泰姆克村(Artemki)、波罗迪挪村(Borodino) 两个村庄和战略要地——横跨莫扎斯克西南的公路一带进行的反复争夺战。该师最后夺下波洛施辅。此时,他们离莫斯科只有几英里,到达了德军入侵苏联的最远点。“帝国”师也遭到了重创,伤亡失踪人数已超过7千。保罗·豪塞尔本人于1941年被苏联弹片削掉了右眼和部分下巴,他变成了一个标准的铁面人。10月14日,武装党卫队上将维尔赫姆·比特里希接替保罗·豪塞尔指挥“帝国”师.

   
保罗·豪塞尔于1941年被苏联弹片削掉了右眼和部分下巴
  1942年豪塞尔在后方将帝国师升级为装甲掷弹兵师,6月调到法国。年底返回东部,与1SS、3SS师组成SS第1装甲军,豪塞尔SS二级上将任军长。1943年2月在南部苏联哈尔科夫取得局部胜利。2月15日,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保罗·豪塞尔决定放弃哈尔科夫。哈尔科夫战役 

       武装党卫队这三个王牌师在数倍、甚至十多倍的苏军攻击下,一直坚守到其他德军完全撤离危险区以后,才撤离阵地,离开哈尔科夫地区。在撤离阵地之前,还发生了一个插曲:由豪塞尔指挥的这三个武装党卫队师在击退苏军的强大攻势的间隙中,发现阻击任务已完成,便请求上级兰茨军团,允许放弃哈尔科夫,撤离该地。兰茨司令部却以希特勒禁止任何撤退为由,不予同意。而遭到阻击的苏军己发誓要消灭这支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开始在豪塞尔的第二装甲军(由武装党卫队这三个师组成的)背部集结军队,准备完成对豪塞尔军的包围。豪塞尔知道危机已迫在眉睫,再不撤离,这支在东、西两线举足轻重的王牌部队,将被消灭在哈尔科夫。2月15日12点20分,豪塞尔在接到陆军总司令部再次传达希特勒不许放弃哈尔科夫的命令后,自作主张,毅然撤离了这个被死神笼罩的哈尔科夫城。结果,武装党卫队的王牌部队,也是德军中最优秀的一支部队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从而使曼斯坦因陆军元帅在夏季的反攻变为可能。  
        第一装甲军军长豪塞尔(哈尔科夫会战) )

  1943年6月,豪塞尔组建了SS第2装甲军,辖SS1装甲掷弹兵师、SS2装甲师、SS3装甲师。7月作为德军南部突击力量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在奥博扬会战中损失了SS2师、在斯维·奥克恰布里斯基坦克战损失了SS1师,在普罗霍罗夫卡市郊损失了SS3师和国防军503重坦克营。库尔斯克南部战线的德军彻底失败。

 

   1944年2月,SS第2装甲军在卡眠涅茨-波多斯克被苏军粉碎性打击。1944年夏,豪塞尔和新组建的SS第2装甲军参加西部战线诺曼底地区战役,当盟军在挪曼底登陆后,“帝国师”冒着盟军的轰炸机的狂轰烂炸从比利时紧急开赴法国卡昂(Caen),准备随同第116装甲师、第二装甲师、LSSAH师、第17党卫军装甲掷弹师“伯利欣根师”一起在保罗·豪塞尔指挥下抵抗美军的攻势,在卡昂地区血战中损失惨重。虽然挪曼底地区的德军顽强抵抗,但正像隆美尔所预言的:如果第一道防线即海滩不能阻止盟军登陆,那其后使用预备队的反击毫无意义。在法莱斯地区,盟军以小股部队为饵,诱使德军深入。意识到中计的德军开始后撤,但已经晚了,法莱斯包围圈已经形成,德军在法国的主力部队被歼灭。



   1944年7月 保罗·豪塞尔升任德国第7集团军司令,在法莱斯和阿登战役虽然惨败。但保罗·豪塞尔于8月8日获得双剑橡叶骑士勋章。


  1945年,此时德国战争机器实际已经土崩瓦解,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被升任G集团军群司令,辅助西线最后的司令空军凯塞林元帅,在西线与强大的盟军作最后殊死抵抗。这时战争虽已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豪塞尔仍尽了一切努力,挣扎以求保持阵线的完整,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多瑙河地区战斗的德军主力能安全撤回德国,避免沦为苏联的战俘。
   
* 1945年1月23日,豪塞尔被任命为上莱因河集团军群总司令。5天后,他又成为了G集团军群司令。该集团军群由第1和第19集团军组成。但是4月3日,豪塞尔因为和希特勒发生了激烈争吵而被解除职务。随后,他担任西南方司令部(司令为凯塞林)总参谋长直到战争结束。第七集团军司令豪塞尔〔右〕和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左〕摄于一九四四年七月西部战线

* 保罗·豪塞尔身材高大,具有典型的旧普鲁士军官的特征:举止端庄而且赋有礼节,受过良好的正统教育,性格古板。由于他善于讽刺别人,因此在国防军内树敌颇多。但是他却对军队体制了如指掌,这是其他的党卫军领导人所没有的。他具有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所应具备的素质,另外在实战上他也拥有出色的战略眼光。因此他被那些年轻的党卫军军人们极力推崇。如同其他一些党卫军高级军官一样,他也被部下尊称为“老爹”(Papa)。但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是,他是真正的武装党卫军之父。他将正规军事传授给了当时还类似于警察部队的党卫队机动大队,并将其发展成为师。同时他还对党卫队的军事化训练进行了合理性的改革。但是,他当时的督察职务权力还是受到了限制。因为他属于党卫军最高指挥总局的下属机构,只负责管理党卫军的军事训练,而无法影响其政治教育。在战争爆发之前,他还和约瑟夫·迪特里希发生了激烈冲突。当时迪特里希拒绝承认豪塞尔的党卫队督察权力,极力阻止他插手警卫旗队的事务。1938年5月,迪特里希又拒绝向豪塞尔正在组建中的“元首”团提供军官。豪塞尔则以辞职相要挟。之后他们还是达成了和解。豪塞尔将传统的军事观念带入党卫军也惹怒了希姆莱。希特勒采取了折中的政策,因为他还是崇敬豪塞尔的军事领导素质。


* 德国战败投降后,豪塞尔在奥地利被美军逮捕。随后他在纽伦堡审判作为证人出庭做证。被释放后,豪塞尔一直居住于路德威希堡。战后,他积极活跃于“党卫军老兵互助会”(H.I.A.G)上,为前武装党卫军人员争取福利。他还撰写了两本书,在书中极力主张武装党卫军是后来北约军队的参照。他在老兵中也深受尊敬,被其他老兵们尊称为“长官”(der Seinior)。保罗·豪塞尔于1972年12月21日在路德威希堡去世。死后,他被赋予了非常隆重的葬礼,遗体被埋葬在慕尼黑的瓦尔德弗里德霍夫公墓。
* 在战后,豪塞尔一直告诉其他人,大多数投身纳粹党的陆军军官士兵都是出于仇恨苛刻的“凡尔塞和约”,拥护纳粹党的良好福利政策以及其反对共产主义的政治纲领。他承认自己当时也是出于此观念,因为他是一个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德军“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认为豪塞尔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凯塞林空军元帅也对曾担任过自己参谋长的豪塞尔赞赏有加。在1943年中期,豪塞尔向希姆莱建议从国防军中调用一批有经验的参谋军官到党卫军中来补充其损失严重的骨干力量。希姆莱对此强烈反对,但是最终这项建议还是得到了许可。豪塞尔在战斗中负重伤后所表现出来坚强的体质和精神也给人以深刻印象。他早在1912年 11月9日与伊丽莎白·杰拉德(Elisabeth Gerard)结婚,婚后生有一个女儿。

 

荣誉:

一级铁十字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二级铁十字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霍亨索伦普鲁士家族配剑荣誉勋章(1917年1月27日)
巴伐利亚配剑四级军事服役章
一级佩剑萨克森阿尔伯希特骑士十字勋章
一级佩剑符腾堡骑士十字勋章
安哈特腓特列-奥古斯特十字勋章
奥匈帝国三级配战争奖赏饰王冠勋章
奥匈帝国三级配战争奖赏军事功勋十字勋章
观察员奖章
1914-1918配剑战功十字勋章
纳粹金质党章
1939版二级铁十字勋饰(1939年9月)
1939版一级铁十字勋饰(1940年5月17日)
骑士铁十字勋章(1941年8月8日)
东线纪念章
银质负伤纪念章(1942年5月9日)
纳粹金质党章(1943年1月30日)
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1943年7月28日)
双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194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