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下载:[转帖]愤青考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08:07
     最近在看约翰·韦恩的《误投尘世》,想起了很多东西,写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这几年里,我想大家在媒体上听到的最多的单词可能就是“小资”,还有一个就是好象必须与之相应的词——“愤青”!

  

                其实“愤青”一词的原产地应该算在是在英国头上。

 

                “愤怒青年”,英文作“The Angry Young Men ,是英国战后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支小说流派。这个流派没有固定的团体,也不喊统一的口号,就是这么一群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愤世嫉俗的青年作家。20世纪50年代,整个欧洲刚从二战的废墟里爬出来,浑身上下处处炮灰,斑斑血痕。人们的情绪普遍“心有余悸”,像受惊的兔子,迟迟不敢回到阳光明媚的草地。建筑于大众意识形态之上的文坛便开始本能地发泄人们心中的空虚、迷茫、压抑、孤独和悲观。这群出身中下层的文学青年对此的体会当然是真之又真,切之又切。他们一旦愤怒地拿起笔来,就成了“战后文学”这根苦藤上“最愤怒的葡萄”。

 

               

            有英国当代小说史研究者评论到:“愤怒青年”的出现填补了英国文坛在叶芝、詹姆斯 乔伊斯、弗吉尼亚 伍尔夫和D.H.劳伦斯等文学大家之后曾一度出现的空白,使英国文坛在现实主义传统的复苏中又勃发出一片生机。

 

               

            这一派别的文学创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几乎全部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只是程度和手法上有所不同,有的辛辣攻击,有的冷嘲热讽。他们的作品大都取材于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同情劳动人民处境的不幸。在艺术上,大都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一九五四年,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和金斯莱·亚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是这一派别的最初之作。一九五六年,青年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人公对社会现实进行全面的否定和攻击,体现了愤怒青年的思想和情绪。因此,这个剧本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文学的代表作。而我本人最为喜欢的则是约翰·韦恩的作品,他的东西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英国70年代朋克运动的升起,而在大家非常熟悉的电影《猜火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浓重的韦恩风格。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愿意做一个人”,这是诗人北岛的宣告。做一个怎样的人呢,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们选择了酗酒、吸毒、流浪和信仰东方禅宗;而英国的“愤怒青年”,则试图通过小说和电影剧本来发泄内心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多半接受过大学教育,却出身工人家庭,类似《红与黑》里的索莱尔·于连,不择手段地想往上层社会爬,但又鄙视那些庸俗的有钱人,自始至终活在痛苦和反叛之中,梦醒了无路可走。

 

               

            由此可见,“愤怒青年”一词原指“愤怒的文学青年”。可是受到文学愤青的感染,许多青年也都愤怒起来,从此“愤怒青年”升格为一个更大范围的指称。

 

               

            同样是战后欧洲知识分子构建的存在主义哲学是“愤怒青年”们的同胞兄弟。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把存在于人与世界之间,存在于人类精神的希望与世界对此希望的不可能满足之间的这一无法跨越的鸿沟,叫做荒诞性。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认为一切现代文学(战后文学)就是对这种荒谬性的展示、反省、挣扎和未遂的自救。看看君特DangerCode;哥拉斯的《铁皮鼓》,你就会明白这种20世纪后半叶诞生的新文学传统至少到世纪末还在抽枝吐绿、开疆拓土。而西方学界给他的评价则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愤怒青年”对战后世界荒诞性的本能体悟和反感,一旦上升到群体意识,就会一路高歌猛进,演变成一场“革命”——纵然这革命从不见硝烟和鲜血,但能量已然惊人。看看历史上的美国,整个1960年代都是“愤青”们的:反战游行,嬉皮士,性解放……

 

               

            这就是“愤怒青年”。他们讨厌官方文本,因为官方对话语权的垄断地位使官方文本永远带有一种粉饰太平的虚伪。而“愤青”们知道,这个世界根本不像“他们”说的那样。

 

 

               

            英国著名戏剧导演彼得DangerCode;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一书中谈到社会与戏剧的关系:“一个稳定协调的社会,只要求从它的戏剧中寻找反映和证实这种协调的方法,这样的戏剧将演员与观众团结在一个共同的‘好’字之下。但一个变化着的混乱世界却必须在两种剧院中任择其一:或者是充满一片虚假喝彩声的戏园子;或者是这样的剧院,它是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强烈得足以把清晰地喊着‘不、不’的观众撕得粉碎。”

 

                “愤怒青年”就是多多少少地在追求这样一种“刺激”。只不过渐渐地,愿意被撕碎的观众越来越少。独角戏是演不下去的。

 

               

            经过长期的发育的“愤青文化”如今已进化(退化?)成了一种年轻人的视觉时尚和流行姿态。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切DangerCode;格瓦拉。T恤、帽子、饰品……还好他已经死了——要是他还活着,有几个“愤青”会去深山老林里追随他呢?又有几个“愤青”会信服他那不容置疑的目光呢?

 

                

            在英国,六十年代后,“愤怒青年”的文学运动渐趋消失。有的作家改行撰写畅销小说,有的消极颓唐,有的悲观失望,只有少数能坚持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写出一些较好的小说。目前的英国已不存在“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派别和文学运动了。

 

                他们的处境让我想起了丹东的那句名言:“真实,严酷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