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规章制度范本:内驱力:被关在笼子里的猎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3:03
你难道从未感受过满足感所带来的狂喜吗?你难道还没有找到生命的动力吗?  要知道,对于人生真正意义的追求,能够使我们热血沸腾,把我们的灵魂点亮。这种追求并不仅仅局
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维持生计,它在更高层次上与我们身边的社会息息相关,并且能够满足我们精神上的最
终需求。  羚羊与猎豹的对话  小羚羊又走了很多地方,请教了很多人,仍然没有找到最满意的答案。但它并不气馁,这一路的经历
已经使它学到了很多东西,增长了不少见识。它不断激励自己说:“也许,下一站我就能找到答案了。”  就这样,这只毅力非凡的小羚羊,几乎走遍了整个世界。这一天它来到了一座动物园,在这里,它惊
讶地发现了一只猎豹。当然了,在动物园看到猎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只不过这只猎豹,小羚羊却
认得,它正是当初在草原上最后消失掉的那只小猎豹!小羚羊绝对不会认错,因为小猎豹曾经追捕过自己
,那次要不是跑得够快,恐怕早就成了它的午餐了。  几年不见,小猎豹已经长成了一只体格健壮的成年猎豹。不过,它的身上已经没有了往日那种强悍而
危险的气息,它现在就像是一只病猫,懒洋洋地躺在笼子里晒太阳,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饲养员带给它的美
味佳肴。  羚羊小心翼翼地接近笼子里的猎豹,问道:“记得我吗?是草原上你最后追逐的那只小羚羊。你……
为什么会被锁在笼子里?”  猎豹似乎想起了当初的小羚羊:“是你呀!……我关在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人类捕捉了我们,他们为
了赚钱,把我们放在笼子里供人参观。”  羚羊说:“我看你现在过得很舒服呀,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危险,也不必为了生存而奔波,每天可以享
受到最好的食物。可是,你怎么好像一点都不快乐呢?”  猎豹叹了口气:“这种生活枯燥、无味,有什么乐趣可言?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每天在草原上快乐
地奔跑。”  羚羊饶有兴致地问:“那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而奔跑呢?”  “老实说,”猎豹沉思着说,“这些年来,我一直闲着没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开始,我认为我
是为了每日的午餐而奔跑。那个时候,我曾经厌恶奔跑,为每天的辛苦劳碌而抱怨。可是,自从我被关进
笼子里的那一天起,我的想法就改变了。在这里,我不用为了生存而担心,可我却不可遏止地渴望奔跑。
渴望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哪怕是没有任何目的也好。”  “我明白了,”羚羊插嘴说,“你需要的是自由。”  “那当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猎豹像哲学家一样思索着说,“我想,我是从内心
深处热爱奔跑的,因为那是我天生的本能。只有在奔跑中,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这种美妙的感觉
相比,舒适的环境、美味的食物都变得一文不值。”  小羚羊没有说话,它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思考真是一个好习惯,这只羚羊后来之所以伟大,受到
所有羚羊的尊敬,就是因为它懂得思考、善于思考。  在与猎豹的对话中,小羚羊领悟到了一条最重要的道理:内驱力才是奔跑的最大动力。而这种动力的
来源,就是发自内心深处对于奔跑的热爱。  但是另一方面,草原上的羚羊们还没有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奔跑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一旦停止奔跑,人生的意义也将荡然无存。  就在羚羊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猎豹好像想起了什么。  “那你呢?”猎豹反问羚羊,“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  羚羊从思考中回过神来,说道:“你知道吗,当人类把你们猎豹锁在笼子里的时候,我们羚羊也由此
变得故步自封,失去了奔跑的动力。我走遍世界,就是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那你找到了没有?”  羚羊微笑着说:“我想,我已经找到了。”  “你确信你真的找到了么?”  “是的!”  走出故步自封的牢笼  工作中,我们常常陷入故步自封的牢笼,每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也许我们还有追求,但由于各种
各样的原因,浇灭了曾经的雄心壮志。这时候,只有尽快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重新获得内驱力,才可以
获得更加广阔的天地。否则,没有“内驱力”的员工,最终会在这一场生命的“奔跑”中被淘汰。  羚羊不奔跑,它们会被猎豹吃掉;猎豹不奔跑,它们会饿死。难以实现自我驱动的员工,不会为自己
的工作注入热情和力量,也不会对企业、对工作保持高度的忠诚和热爱,最终这些没有内驱力的员工也会
被更优秀的员工所淘汰!  朋友蒋纬在一家国企工作了10年,终于爬到了销售经理的位置。  这个职位炙手可热,当然,蒋纬为此也付出了很多。我知道,蒋纬以前接到总经理的电话,会马上起
身赶往公司。而现在,他可以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回答总经理:“老总啊,我现在很忙,正在和客户谈
话。”  可以看得出来,蒋纬已经把自己关在了故步自封的牢笼里。他的自驱力完全丧失了,所以,他以后的
遭遇也就不足为怪了。  企业改制的时候,蒋纬本来有望再进一步,升为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可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
今蒋纬仍然还当他的销售经理。而一个车间主任却“一步登天”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他的愤懑是可以想象的。蒋纬到处放出话来,说自己不想干了。最后董事长找他谈话,让他安心工作
,董事会会考虑他的。但时间过去多日,董事会没有带来任何好消息,他原有的许多权益反而被一下子取
消了。  一怒之下,蒋纬辞职了。之前,他告诉我,公司会挽留他的,因为他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销售经
理了。但现实却是,蒋纬在提出辞职的时候,董事长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只是象征性地要他仔细考虑一下
。蒋纬说已经考虑好了,董事长说下午给他答复。  过了三个小时,董事长打电话给蒋纬:“请你去办离职手续吧。”  蒋纬就这样离开了。他想看到公司产品销售不出去的笑话,但事实又一次打击了他。公司的产品仍然
源源不断地发往外地,他的离去没有给公司造成任何影响。他企图拉拢他的那些商人朋友,却没有一个人
理睬他。因为他们是商人,他们以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蒋纬最终没能走出故步自封的牢笼,尽管他虽然爬到了很高的位置,还是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  而那些具有内驱力的员工,就算他们最初的位置很低,通过不断地努力,也最终会“一步登天”,取
得巨大的成功。  不信?请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年薪100万的初中生  在首都北京,年薪3万元可以招聘到一名博士,年薪1.2万元可以招聘一名硕士,年薪6千元可以招聘
到一名本科生……如果你只具备初中学历,你敢在人才济济的北京做年薪100万的梦吗?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从四川农村来北京闯荡的打工仔胡文俊却做到了。他成了中国著名房地
产公司——SOHO中国有限公司年收入过百万的销售副总监。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打拼故事吧……  职业定位:初中毕业生在北京能干什么  1995年10月,只有初中学历的胡文俊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他知道自己只能搞销售。只是,他性格
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如何适应销售这一行呢?不过,他转念一想,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口才也是
能够锻炼出来的。  1997年7月,他应聘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做发单员,连续拼命干了3个月,可是没有做成一单生意。胡
文俊有点心灰意冷了,不过,主管却安慰他说:“你的努力并不都是无效的,干嘛不坚持下去呢?”  果然,一周后,胡文俊做成了两笔订单。他第一次拿到了提成,虽然只有区区的几百元,但是这对他
而言却是最大的鼓励!这让他领悟到了干好工作的第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提升诀窍:努力提升自我,学会拒绝诱惑  1998年3月,胡文俊所在公司集体跳槽到了北京红石公司(现为SOHO中国有限公司)。在了解自己离
一个合格的销售员差得很远后,胡文俊开始知耻而后勇,苦练沟通技巧。鉴于自己平时性格内向,他便在
发单时鼓励自己主动跟街上的行人说话,介绍楼盘。他先是低着头说,后来说顺溜了,就看着别人说。两
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说话能力果然提高了许多。  1998年8月,公司决定取消发单制,同时组建5个销售组,采取末位淘汰制。胡文俊正处在被淘汰的边
缘,他感觉压力大极了,也认识到自己要学会一些销售技巧。因此,当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在跟客户交流的
时候,他就坐在旁边认真地学习。他还买来了很多关于营销技巧的书来学习,学得异常刻苦,每天的睡眠
时间从来没有超过5个小时。  那段时间,胡文俊进步得很快,成交率大大提高,他的业绩也开始稳步上升。  1999年8月,公司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大事件:北京一家和现代城定位类似的楼盘来公司挖人,
许诺给两倍于现在的待遇,造成大批人员跳槽。对方也找过胡文俊,请他过去。胡文俊仔细分析了形势:
对方大举挖人,肯定会网罗大批精英,自己虽然摸到了一些门道,但仍然很“嫩”,即使跳槽过去也难以
出头。如果留下来,一则情况熟悉,二则精英尽去正好给了自己显山露水的机会;而且,他相信在同等情
况下,公司肯定更相信忠诚的员工。于是,他谢绝了对方的邀请。  果不出胡文俊所料,“挖人事件”给潘石屹的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时间人才极度缺乏,留下来
的人马上都成了顶梁柱。已有两年经验的胡文俊立即脱颖而出,业绩随即突飞猛进,一举飞跃到了前列。
从这件事上,他又总结出了一个道理:盲目跳槽,只会丧失对供职单位的忠诚,而忠诚于公司,其实就是
维护了自己过去创造的条件,从而提供了未来晋升的机遇!  能上能下:成功之路从来都不平坦  知己知彼,学无止境——这是胡文俊一直告诫自己务必做到的座右铭。在这种理念的激励下,他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举一反三,虚心地向别人学习,扬长避短,业务能力因此大大提高。  2002年底,在第四个赛季,胡文俊的销售额达到了6 000万元,在近100名销售员中排名第一。按照公
司的规定,销售业绩进入前五名者可以竞选销售副总监。于是,他决定试一试。结果,他成功了。  一个初中毕业生,成了全国最著名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副总监!然而同时,他还面临极大的风险和考验
:现在他务必要把他的团队带好,否则他的副总监职位不保。可没有想到,第一个赛季结束,他带领的销
售组排在了最后一名!被撤销副总监职位的人大多都选择了离开,但是,胡文俊却想,自己这样跳槽走了
,岂不是仍然没有学会怎样当好一名管理者,走到哪儿都会再栽跟头?于是,他硬气地决定:在哪里跌倒
,我偏偏要从哪里爬起来!  在逆境中,胡文俊的内驱力反而更加强大。  重新做回普通业务员之后,他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工作又和从前一样拼命。到了2003年的最后一个赛
季,他又拿到了全公司第一,再次竞选当上了销售副总监。这一次,他一上任就开始精心培训手下的员工
,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此后,胡文俊所带团队的业绩一直在公司名列前茅。一本名为《幸存者的游戏——52周赚100万》的
图书中,收录了数十位商界精英的成功范例,他也是其中之一。由此可以推断,他每年的收入至少要在
100万元以上。  现在的胡文俊和那个刚来北京时的他已有了很大的区别。不只是物质上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和气质
上的改变:以前不敢想的,现在敢想了;以前做不到的,现在能够做到了。  一个人的起点也许会很低,但只要他拥有强大的自驱力,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
各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8章 心态:保持工作的激情(1)   长久的工作热情,源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出色了,有了业绩,自
然会产生成就感和优越感,也就有了工作的动力。工作做好了,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能更上一层楼。  奋斗目标长短结合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一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取了冠军。当
记者们问他“你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只回答了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当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最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比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
动,身体素质好又有耐力,自然就有希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名城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队参加比赛。这一
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再次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的那句
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这一回记者在报纸上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所谓的“智慧”仍旧迷惑不解。  这个谜底直到10年之后才终于被解开——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是这样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
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
开始后,我就以较快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着第二
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了几个小目标,轻松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得这样的
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的那段遥远路
程给吓倒了。”  在山田本一的自传中发现这段话的时候,我正在“攻克”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这
部作者花了16年写成的7卷本巨著,有很多次都让我望而却步,要不是山田本一给我的启发,这部书可能
还会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我的眼前——现在它却早已被我踏平了。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但乔云峰的故事依然让我们如痴如醉,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看着我们毫无倦意,
他也很高兴,继续侃侃而谈: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情之所以经常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我们觉
得成功离自己太过遥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其实,在人生的旅
途中,只要稍微具备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了许多懊悔和惋惜。  在奔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的目的地太过遥远,很容易就会丧失自信。的确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目标看起来一时难以实现,但你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个可以很快实现的小目标,
然后集中精力想办法逐一实现这些小目标。当这些小目标全部实现时,你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就,它是由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目标堆砌起来的。让我们把目标化整为零,用
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最后的大胜利吧。  有时候,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翻看他们的历史,就会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
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心血,打好了坚固的基础。那些大起大落的人物,声名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
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因为他们并没有深厚的根基与雄厚的实力。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石块本身并不美观,但组合在一起却是一个完美
的整体。  也许,我们无法一下子拯救或者改变自己,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有所收获。  发现工作中的乐趣  很多时候,你只需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乐趣。发现工作的乐趣,正是保持工作
激情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我要讲述两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  (一)  某天一大早,我跳上了一部出租车,要去郊区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正好是中午的高峰时刻,没多久
车子就卡在了车阵中,此时前座的司机先生开始不耐烦地叹起气来。  我随口和他聊了起来:“最近的生意好吗?”  后视镜上的脸垮了下来,声音很无奈:“有什么好的?到处都不景气,你想我们出租车生意会好吗?
每天跑十几个小时,也赚不到什么钱,真是气人!”  显然,这不是个好话题,那么换一个好了。于是,我接着说:“不过还好你的车很大很宽敞,即便是
塞车,也让人觉得很舒服……”  他立刻打断了我的话,声音激动起来:“舒服个鬼!不信你来每天坐12个小时看看,看你还会不会觉
得舒服?”接着他的话匣子打开了,抱怨政府无能、社会不公、人民无望……  我只能安静地听着,一点儿插嘴的机会也没有。  (二)  第二天同一时间,我再次跳上了另一部出租车,要去同一个地方参加会议。然而这一次,得到的却是
迥然不同的经验。  一上车,一张笑容可掬的脸庞转了过来,伴随的是轻快愉悦的声音:“你好,请问要去哪里?”  真是难得的亲切,我心中有些奇怪,随即告诉了他目的地。  他笑了笑说:“好,没问题!”  然而走没两步,车子又堵在车阵中动弹不得。司机先生手握着方向盘,开始轻松地吹起口哨哼起歌来
。  于是我问他:“看来你今天心情很好嘛!”  他微笑着露出牙齿:“我每天都是这样啊,每天心情都很好。”  “为什么呢?”我问他,“大家不是都说世道不景气,收入都不理想吗?”  司机先生笑着说:“没错,我也有家、有小孩要养,所以开车时间也跟着延长了。不过,日子还是很
开心的,因为我有一个秘密……”他停顿了一下,说:“说出来,先生你别笑我,好吗?”  他说:“我总是换个角度来想事情。比如,我觉得出来开车,其实是客人付钱请我出来玩。像今天一
早,我就碰到像你这样花钱请我跟你到郊外玩,还让我客串当司机的人,这不是很好吗?等到了郊外,你
去办你的事,我就正好可以顺道欣赏郊外的景色,抽根烟再走啦!像前几天,我载着一对情侣去东湖水库
看夕阳,他们下车后,我也下来喝碗鱼丸汤,挤在他们旁边看看夕阳才走。反正来都来了嘛,更何况还有
人付钱呢?”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与一位富有激情的司机同车出游,真是棒极了。又能坐车,又开心,
这样的服务有多难得,我决定向这位司机先生要电话,以便以后有机会再联系他。接过他名片的同时,他
的手机铃声正好响起,有位老客人要去机场——原来喜欢他的不止我一位,相信这司机的工作态度,不但
替他赢得了好心情,也必定给他带来不少生意。  经济不景气,心情就更要争气。心理学家发现,快乐其实是一种习惯,不管大环境怎么变,有些人的
快乐是改变不了的。当我们换一种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并带着游戏般的愉快心情面对工作时,你会发
觉自己的内在能量要强大许多,抗压应变的功力也会因此大为改进。我自己就经常觉得,工作其实是一种
伪装,让我有很好的借口及契机,能演讲能参加各种活动,去认识许许多多有趣的人,这不是很过瘾吗(
更何况,还有人付钱呢!)?  只要调整了心态,你的心情就能抛开不景气的阴影,自创一片格局。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
们发现了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激情。  记得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于是向经理提出了辞职的要求,当时我的
理由是“我都已经熟悉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但当时的部门经理劝我说,如果我能再呆上两年的时间,就
能够非常熟练;如果能再呆上5年左右,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不过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仍然坚持离开了那家公司,到另外一家公司工作。但在
熟悉了工作后,我再次觉得对工作失去了原先的激情。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变得冷静下来,不再急于想
跳槽,而是分析起自己倦怠的原因。  现在许多年轻人频繁地换工作,有时可能只是赌气。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是有营养的,我们要把它的
营养吸收好。而这种吸收营养的过程,恰恰正是工作的乐趣所在。  我是做市场的,因为公司有着良好的渠道,如果用惯常的方法去做,自然是驾轻就熟,但我的理想是
成为专家型人才,这样的套路会使我感到心烦,因此才萌生了去意。  其实,营养餐虽然比不上大餐那么花哨,看起来有点单调,但营养毕竟还是丰富的。我已经打下了很
好的基础,只要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地学习和提升,留在这里,一样可以感受到全新的刺激。每天都在成
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这正是工作中最大的乐趣。  我给自己报了一个商务日语的学习班,同时开始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向公司提出了一
些创新建议,积极开拓更广阔的渠道。现在,老板正考虑提升我为新的销售经理,这时候我才感到,把营
养餐吃透,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真的是一件好事。  平衡你的工作和生活  工作和生活,看似互相矛盾,其实相辅相成。这就如同去画一道弧线,关键在于学会平衡!平衡把握
得好,那就是一道完美匀称的弧线;反之,则会扭曲变形,变得奇形怪状。  弧线是美丽的,恰似武侠小说中描绘的圆月弯刀挥出时的那一瞬间,犹如羚羊挂角,绚丽而又无迹可
寻。因为它在过程中已经孕育和包涵了所有的变化,从一个点出发后,似乎结果还是要回到这个点的。然
而,事实上我们最终并没有看到一个圆的出现。  如果真如古人所说,熊掌与鱼不可兼得,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事业和生活同样也是一种熊掌与鱼
的关系。然而,我们这篇故事的主人公白桦却认为,他能让这两者得到了平衡。  在瑞典的一个小村庄里,白桦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安谧、恬静的田园生活,让白桦至今对大自然充满
着崇拜和依赖之情。然而,雄鹰和山雀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各自的理想。当时的小白桦心中就有了一个梦
想,梦想着有一天走遍整个世界,做出一番事业,体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他的梦想在英孚得到了实现。1988年,白桦加入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从事专门语言培训、留学旅
游和文化交流的英孚教育集团(EF English First)。进入英孚后,他立刻被英孚的文化、产品以及全球
的事业所吸引。白桦先后被派往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开始接触亚洲文化。然而,在印度尼西亚工作了两年
后,白桦离开了英孚,和他的朋友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  “虽然,英孚对世界各地的分公司管理都是比较宽松的,但我总是有一种冲动,觉得自己毕竟还不是
老板,也许自己创业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白桦创办的公司取得了成功。当时,他在印度尼西亚吞并了5个当地的广告代理商。同时,公司也面
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一个国际性的广告公司正和他们商谈合并的事宜,并且已经签定了协议。但是
在此期间,白桦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他的世界改变了。  “当时,如果我加入国际性的广告公司,就必须不断地投入到工作中。有可能5年甚至是10年,我都
需要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而不能照顾到妻子和孩子,显然对整个家庭是不利的。”在权衡利弊之下,白桦
觉得在他心中的天平上,家庭比事业更为重要。最终,白桦做出选择,离开了刚刚创办两年的公司。  “对于自己是否成功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觉得,拥有一辆车、一幢豪宅,或
者大量的金钱才是成功和幸福;有些人觉得,在名片上印上一个响亮的头衔,有一个非常华丽的办公室才
是成功;有些人认为,能够打一场高尔夫,或者周游世界也是非常成功的;但我认为,有自己的家庭、孩
子以及自由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成功首先是一个心态,内心的平和以及平衡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你必须
照顾自己的家庭,有时候忙于事业,有时候要周游世界。我希望做一些有回报、能够体现出自己价值的工
作,比如为整个公司增加它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也可以兼顾到自己的私人生活和家庭。这样,我会感觉
非常的充实,有一种成就感。目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除了有一份好的工作,我还有一个非常
美满的家庭,有着3个孩子。”对当时做出的选择,白桦没有丝毫的遗憾,也许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  再次出来工作,白桦又和英孚续上了缘分。由于他的出色工作,短短几年内,英孚的连锁经营学校已
发展到100所,遍布中国、俄罗斯、印尼等国家。2000年7月,英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在国内开办连锁学校
之后,至今已经在上海、广州等40多个城市发展了53所学校。看见中国有着这么大的市场,白桦就把全球
总部搬到中国。  对他未来的接班人,白桦有着自己的期望,而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享受工作,在工作中得到乐
趣。一旦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开心,立刻会在脸上表露出来,这个信息很快就能传达到整个公司,从而
影响到所有员工的工作情绪。所以对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他的任务还包括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气氛和
环境,让所有的员工在公司工作感到身心愉快。  我们能否也如白桦一样,在工作中成长,在生活和工作之间找到来之不易的平衡,从而让自己达成更
大的飞跃呢?  “最后,那只有思想的羚羊找到了继续奔跑的答案,它回到了大草原。于是,之后我们又能够在草原
上看到快乐奔跑的羚羊们!”乔云峰看了看手表,说道:“好了,结局就是这样。我们也该各自回家,放
松一下,为了下一周的继续奔跑做准备了。”   第9章 实例:生活中的羚羊们(1)   “真是难忘的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乔云峰似乎意犹未尽。  我笑着说:“我想,羚羊的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从它的经历中,我们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工作
激情。其实,在生活中,富有激情的工作者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也像羚羊一样,在各自的草原上,热情洋
溢地奔跑,努力追求着心中的梦想。  “下面该轮到我给你讲几个故事了。”  撞好最后一天钟  真正热爱工作的人,即使到了工作的最后一刻,也会保持着奔跑的姿态。有这样一件事,是一个叫吴
若权的朋友亲身经历的:  一个下着雨的傍晚,他为了明天的某个场合,必须配好一副新的眼镜。  他走进一家店面,其中一个中年的女售货员赶紧站起身,热情地招呼他。在说明了所需要的材质和款
式后,她很积极地为他挑选了几款眼镜。几经试戴,暂时还没有令他真正满意的。于是,她又翻箱倒柜,
大概摆了将近三十副眼镜放在他的面前,然后一一详细解释它们各自的特色及优点。  其中的几副眼镜,他最初试戴的时候不觉得怎样,经过她热心的说明后,才觉得越看越顺眼。试镜的
过程中,她的态度积极,却不会让他产生购买的压力。从容的挑选后,他做出最后的决定。  “你明天来取吧,最好傍晚来拿,因为我在。”她叮咛他。  不过由于事务繁忙,第二天他没有到眼镜行去取件。第三天,等他再到眼镜行时,已经找不到她了。  “邱小姐已经被公司解雇了,那天是她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您是她最后一个成交的顾客。她在我们这
儿工作十多年了,很高兴最后一个服务的对象是您。”负责接待他的刘先生说。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内心感到震惊和愧疚。她提醒他昨天去取件的,他竟然错过了。  “她是临时被通知的吗?”他好奇地问。  “不,公司早就公布裁员名单了,她早有心理准备。”刘先生说,“吴先生,您放心!她交代得很清
楚,没收您订金,试戴满意后再刷卡。”  完成刷卡手续,取走眼镜之后,他想到了一句话:“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  那天他听到的,正是她在这家店里最后的钟声。回家的路上,他仔细回想两天前她提供销售服务时的
态度,那种“即使做到最后一秒钟,也要坚守自己岗位”的精神,令他十分感动。  那位被遣散的中年女职员,既没有消极抗争,也没有为前途茫茫而怀忧丧志,反而兢兢业业做到最后
一刻。相信她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但值得我们学习,也必然为她的事业开启崭新的一页。  定位工作,成就事业  在下面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职场人,他在求索的征程中不断定位自我,不仅
成就了企业,更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新闻的顾备春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家报社,他后来却出人意外地跑到外资酒店
去做了一名前台。在酒店工作的2年多里,从前台接待到销售经理,顾备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职业发展
。然而,他发现,销售工作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尽管不清楚个中缘由,也并不肯定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工
作,他还是毅然选择了离开酒店。  之后他进入美国运通上海办事处。由于品牌关系,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很强,工作中的挑战极小。悠闲
稳定的工作状态,用顾备春的话说:“接近于退休,美国‘大锅饭’显然也不太适合我。”顾备春又一次
发现了职业发展中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工作状态更能够让他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呢?  “我应该找到一份更具挑战性和压力的工作。”按照自己的这个答案,顾备春来到了贝塔斯曼。  贝塔斯曼是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顾备春应聘的是总经理助理。尽管他对图书行业一窍不通,500强
企业的名号还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那时的贝塔斯曼落脚在福州路上海科技书店的小阁楼里。任何一个白
领离开气派的高楼大厦走进一间小阁楼,还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不过顾备春已经成熟到了不会轻易把大
厦和阁楼作为自己择业的必要条件。  工作后的第二天,顾备春刚听说公司炒掉一个法国销售经理的消息,总经理就找到了顾备春:
“Alfred,你先去销售部,兼任经理吧。”  命运总是在考验人的耐心,明明不喜欢做销售的顾备春,却总是被安排到销售部。当时的贝塔斯曼销
售部确实令人垂头丧气。产品只有一套从国外进口的、提供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中的一本——《鸟》。销
售员需要用范本,吸引客户订购价值600多元的、还看不到影子的一套书,难度可想而知。接手后,顾备
春开始不停地招人、培训,传授销售技巧、成功法则,制订规章制度、销售管理细则……他几乎每天都要
工作十几个小时。  大约三个月后,成绩出来了,他也踏实了。《鸟》卖了1年半,进入了全国畅销书的前10名。1996年
底左右,销售团队已经扩大到了90多人,每个月能做出100多万的营业额。  大凡能够获得职业成功的人,都会很欣然地看待磨砺。销售部的工作渐入佳境后,顾备春又被派到市
场部做图书俱乐部的开拓。  不知不觉5年过去。从销售到市场,从商店到网站管理,他在贝塔斯曼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大。2001年
,顾备春发现了自己在直复营销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似乎有条件自己做点什么了。  此时的顾备春,个人的职业定位已经很清晰,那就是“不是要找一份工作,而是要找到一份事业”。  也许钟情挑战的顾备春发现,只有走上个人创业之路,才能最大限度体现职业价值。离开贝塔斯曼的
顾备春,开始做一些有关邮购公司的商业计划书和财务分析,寻找事业上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麦考林
和顾备春的相遇,似乎是水到渠成。  麦考林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的两年,一切都很糟糕。顾备春以股东和CEO的双重身份加盟麦
考林,他自然而然地扮演起了一个拯救者的角色,驾轻就熟地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创造力。他决定重新
定位顾客,重新定位产品,一切从头来过。  麦考林的经营状态渐渐好了起来,经过差不多半年的过渡,企业开始赢利。三年时间翻番,如今业绩
已有1个亿,呈几何级数增长。  目前为止,顾备春的职场故事肯定还远没有结束,我们无法预测他还会有着怎样的辉煌。但有一点是
确定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性格强势,找到适合的职业定位,学习积累,事业的成功将会是必然
结果。  迈出去,走回来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晔,是一个地道的四川妹子。由于父母的缘故,她总是像无根的浮萍一般在各个地
方之间搬来搬去。于是,从小学到高中,从北京到太原,从太原到西安,她辗转换过了好多地方。那段时
期,简直就是一个适应变化能力的“训练期”。对这段经历,王晔总结说:“心理上的冲击肯定是蛮大的
,但对我来说,变化是正常的,挑战是我的所爱。”  1985年,王晔来到上海复旦读书,学的是企业管理。1989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到上海某汽车运输公
司工作。1992年,王晔来到实达上海分公司,说是分公司,其实只是刚在上海建立的一个办事处。当时的
条件非常艰苦,四川妹子能吃苦,在实达的一年对王晔锻炼很大,除了负责进销存,她还是名义上的公关
经理。这个过程虽然艰难却特别开心。  看惯了旧的风景,王晔开始想到外企去体验不同的管理和文化。一年之后,她便去了华普的市场部。
当时整个市场部就两个人,王晔负责组织活动,还有客户数据库的管理。在这里她得到的锻炼是全面的,
但成长也是痛苦的,好在老板经常鼓励她“Learning by Mistakes(从错误中学习)”。当然,这段经历
为她以后在微软工作奠定了基础。  1995年,王晔加盟上海微软。当时,她的工作很琐屑也很复杂:找地方、注册办事处、开展业务,这
段时间,办公室其实就是她自己家,传真机甚至电话都在自己家里。  微软是王晔的另一个快速成长期,她全面地感受到微软的企业文化,与高层有了直接接触,尽管还是
在学东西,但机会更多了,如同振翅待飞的鸟儿,翅膀已经越来越硬了。在微软的5年,王晔学到了很多
东西,在学习中她还有所贡献。王晔表示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微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公司,有很多
地方值得我去学习,而且它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去施展,进入微软可以说是我事业上的一大转折
点。”  面对日益发展的公司,面对日益熟悉的工作,王晔又开始想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了,她决定找个更大
的天地,去发挥自己学到的才能:“也许有了小时候的经历,让我觉得变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喜欢
变化,喜欢多一些新的挑战。”  此时,恰逢互联网火爆异常,于是王晔投身到了互联网的洪流中,来到了8848网站。  “现在看起来,当时还不是很成熟,但我觉得这条路没有走错。”在8848的两年里,除了见证整个行
业的兴衰,王晔学会了如何带领一个大的Team,学会如何看清市场的变化,如何做出公司策略的调整,并
且眼界也进一步地开阔了。  2002年的3月,她进入微创软件。这名微软上海的创始人之一,终于又回到了微软与上海合资的微创
软件有限公司。在外滩中心的Office里,在个性与共性共存的环境中,王晔从首席运营官做到了副总裁,
又从副总裁做到了总裁,王晔一步一步完成了凤凰的涅槃。  可见,对于每一个职场人而言,工作绝不是获取面包、奶酪等物质享受的惟一“需要”,更不是一种
无可避免的苦役。我们应当把工作当作一个锻炼能力的过程,视为一所成就和完善自我的学校。  听完我说的这几个故事,乔云峰笑了:“这就是我们要树立为榜样的羚羊们。”  “奔跑起来吧,像羚羊们一样!”这是乔云峰的口号,也是激发每个人前进的冲锋号。  奔跑会使你自信,会发挥你的主动性。奔跑会带领你向现实挑战,主动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使你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工作或者任务。同时,我们会形成向前看的意识,更为看重在公司里获得的机会和他人的评价,你会因此而投资自己、锻炼自己,获得自我的提升。  奔跑也会带动其他人跟随你,一起跑起来,形成团队和组织的巨大向心力,从而使整个组织焕发出一种自动自发的精神力量。  工作满意的秘密,说白了就是能够看到“超越日常工作以外的东西”。一旦心情愉快起来,你就会全身心投人,本来乏味无比的事情会变得妙趣横生——这正是工作的本质所在。  现在,你知道羚羊为什么奔跑了吗?  羚羊为什么奔跑,因为它们的生命像花一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