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维修保养记录表图:第一编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进驻莒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18:28

  

第一编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进驻莒南

 

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及山东党政领导机关,于1941年3月从沂蒙山区转移到滨海区莒南县,莒南即成为山东及滨海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罗荣桓、朱瑞、黎玉、肖华、谷牧等党政军领导人在这里指挥全省的革命工作和战斗。1941年1月至3月,115师一部在郯马、苍马地区作战,曾6次渡过沂河,往返于鲁南与滨海两区战斗,打通了两区的联系。1941年3月19日,115师发起青口战役,经6天激战,解放了从赣榆到柘汪的沿海大片地区。青口战役后,115师在滨海区东海县羽山、磨山一带发起战斗,消灭了十几股土匪,打开了陇海路北东海县的局面。1941年4月,115师民运部和省各救会组成联合工作团,由王韬和王照华带领,到赣榆县开展工作,很快建立了赣榆行署和区乡民主政权。1943年1月19日,115师运用翻边战术,发起郯城战役,全歼守敌。1943年罗荣桓指挥了第三次甲子山反顽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滨海区被动的局面。1943年3月,根据中央决定,八路军新的山东军区在莒南县崖子村成立,罗荣桓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及山东党政领导机关在发展滨海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指挥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了最困难时期,进而进行了战略反攻,直到抗战胜利。在长达四年半的时间,莒南一度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一、三战甲子山,清理顽军

19428月、10月、12月,驻滨海区的八路军连续发起三次甲子山战役,给顽军孙焕彩部以沉重打击,收复了甲子山这一战略要地,打通了滨海区的南北联系,巩固发展了滨海区抗日根据地。

    巍峨的甲子山,耸立在滨海中部莒(莒南)、日(日照)两县之间,莒(县)、日(照)公路以南。它东扼滨海,北依五莲山,西据鲁中,南面是滨海之平原,地势非常险要。1940年夏,甲子山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春,国民党五十七军百十一师抢占了我甲子山区。该师顽固分子三三一旅旅长孙焕彩、师参谋长陶景奎,在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乘师长、中共特别党员常恩多病重之机,把持了该师的部分权力,秘密关押了三三三旅旅长、中共特别党员万毅同志,疯狂地迫害在百十一师的我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及爱国官兵。并公开的多次袭击八路军部队和地方机关,捕杀我军政人员和共产党员,他们还策反了我二支队独立营叛变(即朱信斋部叛变),支持地方顽固派李延修、许树声、朱信斋等,制造了一次次磨擦事件,使莒南、莒中、日照等县处于敌、伪、顽夹击的困难局面,根据地日渐缩小。

1942年4月中旬,刘少奇同志来到滨海区中共山东分局驻地(7月离开)。对扭转山东局面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在和国民党统一战线问题土,刘少奇同志指示中共山东分局,要改变对顽固派斗争的不利局面,坚持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要占据有战略地位的山区。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领导发起了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由分局书记朱瑞和八路军山纵二旅旅长孙继先同志、政委江华同志统一指挥。第三次由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同志统一指挥。

第一次甲子山战役 1942年8月3日,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在苏鲁战区总指挥部政务处长郭维城协助下,宣布起义,并于8月8日率起义部队转移至王家坊前。百十一师中的顽固派孙焕彩即重整残部。勾结土顽李延修、朱信斋等共2000余人。从8月6日至13日,先后占领了黄墩、浮棚山、址坊、东上涧及甲子山诸阵地,并加修原有工事,企图恢复原百十一师阵地,长期与我顽抗。

    为支援起义部队,讨伐叛逆,夺回我甲子山,我军于8月15日打响了第一次甲子山讨顽战役。参加这次作战的有一一五师教二旅六团、山纵二旅四团和六团一部、五十七军独立旅一团、军分区独立团和抗大一分校等部队。

    战争开始后,山纵二旅四团首先攻占了大小青山。四团六营攻占大青山后,七、九连在李副教导员率领下,多次打退顽敌反击,坚守了阵地。二旅六团和独立旅一团迅速攻占了蒲汪、滩井,打开了攻打甲子山的缺口。我教二旅六团从一百多里外,冒着滂沱大雨赶来,在分局书记朱瑞同志亲自动员后,迅速投入战斗,一鼓作气攻占了东上涧、草岭前两村。歼朱信斋一个连。天刚破晓,该团利用浓雾隐蔽接敌,乘势突破了三皇山和陡山河一线高地。至此,我军已形成了攻占甲子山的有力态势。

    我攻击部队经过周密计划与准备之后,于17日夜分别从西北、西南向甲子山之敌发起攻击。六八六团三营担任正面强攻,他们从蒲汪后山直取甲子山主峰北垛。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当部队快靠近主峰时,八连突击排(三排)在冲击中被敌人火力压制,抬不起头来,红军战士刘振友中弹牺牲,隋焕初冒着弹雨上去抢救,亦臂部负伤。“朱德将军的狙击手”侯殿全一看,端起三八大盖,一枪把敌机枪手打死,接着又将敌机枪副射手撂倒。三排乘敌火力间隙,在副连长陈朝山指挥下,“冲啊!”一拥而上,终于攻占了甲子山主峰。18日叛军不支,分路向北逃窜。我部分头展开拦阻与追击。山纵二旅六团在蒲汪一带,将叛军一个营截击。激战数小时,除少数顽敌逃窜外,大部就歼。19日8时,教二旅六团及独立旅一团追击至莒日公路边一高处山头附近,与叛军孙焕彩两营兵力激战两小时,顽敌不支逃往路北,战斗遂告结束。

    此次战役,毙伤顽敌500余人,俘65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平射炮一门,其他军用物品一部。收复了甲子山区,鼓舞了起义部队和根据地人民。战斗中,我亦伤亡400余人。

第二次甲子山战役  1942年10月初,我滨海区军民紧张准备反“扫荡”。叛军孙焕彩又重整其残部,纠集顽匪李延修、朱信斋等共4000余人,于8日越过莒日公路,向南进犯,企图重新占领甲子山区。

    当时我军驻守在甲子山地区周围的部队,除山纵二旅六团全部,四团、五团各一部分,尚有抗大一分校、军分区独立团和师特务营一连,以及莒中县大队等部,当即奋起抗击。10月11日,叛军以钳形攻势,进袭我甲子山区。一路由孙焕彩顽军一部,伙同顽匪朱信斋部由西向东攻击,占领我薛庆、文疃、草岭前、草岭后村,进逼浮棚山我山纵二旅六团三个连的阵地,遭我顽强抗击,未能前进。另一路,由顽军刘晋武部为主,伙同顽匪李延修部,由北向南进击,占领了我官庄、黄墩、崔家沟、滩井一带,逼近我甲子山阵地。12日顽军以一团的兵力,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向我浮棚山阵地轮番攻击,我守备部队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用步枪、手榴弹抗击敌人,一天打退敌人三次进攻。后因弹药补给不上,于夜晚撤出阵地,转移甲子山主峰固守。

    当夜,顽军进占浮棚山,并于次日早晨与其北路配合,向我蒲汪阵地合击,使我守军受到两面夹击,战斗十分激烈。此时,我二旅四团两个营在副团长赖广东同志率领下,从三皇山、东上涧等地,连续发起反击,予敌以重创,掩护六团三个连队撤出蒲汪阵地。15日晚,我山纵二旅四、五、六团紧密配合,同时向薛庆、草岭前、草岭后之敌发起攻击,并占领了薛庆,消灭敌人一部,其余敌人向北败退。15日拂晓,接军区电令,因日寇扫荡滨海区,为避免两面作战,讨顽战役即停止。我部分主力随即奉命往海陵执行反“扫荡”任务。顽敌自蒲汪进犯李家官庄,并由此向甲子山实施进攻。但在我独立团、抗大一分校顽强的节节抗击下,顽军伤亡残重。17日顽军又集中兵力从东上涧一带进攻,我山纵二旅一部迎头阻击,激战竟日。此时,滨海区反扫荡形势日趋紧张,我坚守甲子山阵地部队于18日夜主动撤出阵地。至此,第二次反顽战役结束。

此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毙伤顽敌500余人,我军伤亡100余人。四团副团长赖广东同志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甲子山地区又为叛军占领。

第三次甲子山战役 叛军孙焕彩重占甲子山区之后,急忙调整部署,在所占村庄,日夜抢修工事,挖壕沟,设鹿砦和明碉暗堡,并在莒日公路北和驻地大量抓兵,补充实力,企图长期霸占甲子山区这一战略要地,与我军对抗。他们不断派小部兵力,向我根据地边沿地区偷袭,摧残抗日民主政府,捕杀我地方工作人员,抢劫粮食、财物,破坏我根据地建设,为了铲除我滨海区抗日根据地的心腹之患,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在反扫荡结束后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发起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1942年12月上旬,一一五师教五旅奉命由苏北调回莒南壮岗一带。12月16日下午,中共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山东军区在驻地坪上,召开了有参战部队指挥员参加的第三次甲子山战役作战会议,分局书记朱瑞和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出席了会议。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同志分析了国际、国内和山东的形势,指出此次战役是改变滨海、山东局面的重要一仗,一定要打好。并作了战斗部署。

    参加这次战役的有一一五师教五旅全部、教二旅六团,八路军山纵二旅,百十一师(起义部队)、滨海军分区独立团、抗大一分校等共10000余人,组成了左、中、右和迂回4路纵队,计划从东南和西面两侧实施主要突击,在战术上采取中心开花,首先歼灭石场顽军指挥部机关,乘敌混乱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如不奏效,则实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其具体部署是:右路纵队由教五旅、师特务营及抗大一分校二大队组成。由教五旅长梁兴初指挥。主攻石场、刘家东山、朱芦等顽敌;中路纵队由教二旅六团、山纵二旅五团组成,由教二旅长曾国华指挥。首先占领和控制三皇山,以切断址坊与草岭前、蒲汪间顽军之联系,而后攻击土旋子和址坊之敌;左路纵队以山纵二旅六团、百十一师独立旅及地方武装一部组成,控制浮棚山,柱子山及北店、石城等,阻击北窜、南援之敌;迁回纵队以百十一师为主力、军分区独立团及抗大一分校一大队组成,由万毅、刘涌指挥,首先以主力军夺取甲子山,控制南北垛及四五0高地,与浮棚山我军取得密切联系,打击北窜南援之敌。

    17日晚6时,各部队分别向指定位置运动。22时,一串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激烈的枪声划破了山区的沉寂,改变滨海、山东局面的一仗打响了。

    教二旅六团以英勇的动作迅速攻占了东土旋子,俘敌80余人,缴步枪六十余支,接着向址坊和灯笼山进攻。山纵二旅五团迅速攻占了三皇山,实现了切断顽敌间联系和向北突围的预定道路。山纵二旅六团捷足先登,控制了浮棚山、蒲汪等阵地,击退了企图南援的朱信斋部,迂回部队以突然动作,直取甲子山南北垛,再克赵家村、刘家彩,俘敌40余人,残敌逃往张家石汪、刘家东山固守。教五旅十三团,在团长卢迪、政委谭士冕率领下,迅速占领了石场村东大碉堡,二营攻击朱芦,并击退了由朱芦增援石场之敌。

    孙焕彩顽军突然遭我军四面攻击,开始有些晕头转向。尤其我十三团,像一把尖刀直插敌心脏,更使敌人惊恐万状。可是孙焕彩很快清醒过来,一面命令顽军收缩兵力,控制要点;一面立刻纠集了1300多人,亲自指挥,向我十三团拼命反扑,枪弹、炮弹、手榴弹像疾风、冰雹似的泻向我方阵地,战场情况突然恶化。我十三团与顽敌搏斗,反复冲杀五次,毙伤敌300余人,我军亦伤亡100余人。

    18日,山纵二旅五团(一部)攻占了茅墩朱芦河西部分碉堡,歼敌二百余人,教二旅六团、教五旅十四团等部,分别向址坊和樟山(今英雄山)发起强攻,均未奏效,我军与顽军处于对峙状态。19日,土顽朱信斋又企图南援,在浮棚山以东,被百十一师独立旅击溃,俘敌60余名。是日黄昏,前后崖下,簸箕口、北山头等外围据点顽敌,向刘家东山、址坊龟缩,被百十一师主力及抗大一大队毙俘200余人。至此,我军已控制了甲子山北垛、漩子、三皇山、簸箕口等重要阵地,顽军被迫向中心龟缩,集中固守在址坊、石场、刘家东山、朱芦、草岭后、石汪等据点。

    根据战场上和滨海整个敌、顽、我的具体情况,罗荣桓同志当即指示,把敌人紧紧围困起来,实行工程作业,逼近敌人,加强政治攻势,准备随时继续强行攻击。我各路部队停止了强攻,以少数兵力控制要点,严密监视和封锁敌人,主力则进行休整,同时夜以继日进行工程作业,把交通壕,掩体挖到敌人鼻子下,步步逼近敌人。孙焕彩的数千人被压缩在甲子山南麓南北长十余里,东西不到五里的狭长地带,粮食弹药越来越少,援兵无望,深感危在旦夕,于23日至25日,三次向我拼命反击,均被我打得焦头烂额,遗尸累累,又缩回据点。26日顽军张里元部八百余人由路北南援,我教五旅主力奉命迅速攻战黄墩及其西南高地,阻击顽敌。张里元受阻后当即归回路北。

    在围困期间,我军一面加强政治攻势,一面不断派小股部队奇袭敌人,每到夜晚,枪声四起,民兵和群众在周围山头上点起熊熊大火,呐喊助威,政工人员不断对敌呐喊。顽军在我久困之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士气颓丧,军心浮动。孙焕彩为逃脱困境,只得硬着头皮,率领其残兵突围。

    12月30日晚,顽三三三旅约1200人,由张家石汪向北突围。在我军前堵后截的攻势下,顽军官兵丢下妻室儿女,抛掉马匹辎重,夺路而逃,陷入一片混乱。除少数窜逃外,大部被歼。与此同时,孙焕彩率师直和三三一旅,分由石场、址坊、刘家东山向土旋子方向突围,也遭我军截击并尾追到莒日公路附近。顽敌溃不成军,窜向路北。

    在这次战役过程中,莒南、莒中、日照、临沭等县,组织了数千民兵支前参战,顺利完成了运送弹药粮草、抢救伤员和押运俘虏等任务。根据地的人民还在战场附近村庄设立了临时粮站,男女老幼齐动手,昼夜碾米磨面,积极支援前线,莒南县薛庆区把140多户个体作坊集中在一起,日夜加工大饼、馍馍,及时送到战士手中,妇救会员争先恐后对伤员送茶喂饭、端屎端尿,照顾得无微不至。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为夺取这一战役的全胜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14天的激烈战斗,我军共毙伤顽军1000余名,俘顽三三一旅参谋主任任家麟以下官兵1137名。缴获步枪485支,短枪18支,轻重机枪22挺,迫击炮3门,战马34匹,其他物资一部,我军伤团政委以下500名,亡连长以下148名。

    甲子山战役的胜利,使滨海区的斗争形势得到根本好转,巩固扩大了根据地,并为滨海区的全部解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精兵简政,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

为战胜严重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迎接抗战重大转机,山东抗日根据地从1943年3月开始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从1942年春到1943年春,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了三次精兵简政,共精简机关人员三万多人。

山东抗日根据地三次精兵简政统计表

精简人员(不含冀鲁边、鲁南)

3万余人 占原有脱产人员27%

精简党的机关人员占原有人员百分比

52%

精简政府机关人员占原有人员百分比

46%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党的一元化领导。1943年3月,八路军新的山东军区在莒南县崖子村成立,罗荣桓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山东军区直辖特务团和教导一、二团、滨海支队以及胶东、鲁中、鲁南、清河、冀鲁边、滨海六个军区。同时,山东分局办公厅和山东军区司令部合署办公。1943年8月朱瑞赴延安,9月罗荣桓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至此,罗荣桓集五大职务于一身。

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中共山东分局领导成员表

委   员

朱 瑞、罗荣桓、黎 玉、

陈 光、肖 华

书  记

朱  瑞(1943年3月—9月)

罗荣桓(1943年9月继任)兼锄奸委员会书记、党校校长,负责整风

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财委书记

黎  玉

负责军队政治工作、武工队工作

肖  华

宣传部长(代)

赖可可

社会部长

刘居英

主任秘书、统战部长

谷  牧

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中共山东分局所辖区党委一览表

中共胶东区委书记

林  浩

中共鲁中区委书记

罗舜初

中共鲁南区委书记

王麓水

中共清河区委书记

景晓村

中共冀鲁边区委书记

王卓如

中共滨海区委书记

符竹庭

八路军山东军区领导成员一览表(1943年3月)

司令员

罗荣桓

政  委

罗荣桓(兼)

副政委

黎  玉

政治部主任

肖  华

后勤部长

吕  麟

后勤部政委

周  贤

卫生部长

谷广善

八路军山东军区所辖军区一览表(1943年3月)

军区名称

司令员

政治委员

胶东军区

许世友

林  浩(兼)

鲁中军区

王建安

罗舜初(兼)

鲁南军区

张光中

王麓水(兼)

清河军区

杨国夫

景晓村(兼)

冀鲁边军区

邢仁甫(1943年6月叛变)

王卓如(兼)

滨海军区

陈士榘

符竹庭(兼)

三、灵活机动,组织军民反“扫荡”。

山东军区各部队根据罗荣桓主力部队地方化,地方武装基干化的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民兵武装,实行地方性、分散性、群众性游击战术,坚持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相结合,民兵与群众相结合,给日伪军以有力打击。在战斗实践中,罗荣桓提出了敌进我进著名的“翻边战术”,为巩固发展根据地,克服困难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1年11月2日12月28日,日军集中5万余人疯狂“扫荡”沂蒙山抗日根据地。11月5日敌人将山东分局和115师领导机关约3000余人包围在沂南留田。在罗荣桓指挥下,没费一枪一弹,无一伤亡地从敌人包围间隙中成功突围。但在随后的大青山战斗中,根据地军民伤亡很大。此次反“扫荡”,根据地军民共作战150次,歼敌2000余人。八路军伤亡1400多人,群众被杀3000多人,被抓1万多人。国际友人汉斯·希伯,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及夫人辛锐,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刘子超,省妇委会负责人陈若克等不幸牺牲。

1942年10月27日,日军1.2万余人在沂水南墙峪一带合围八路军鲁中军区等部队及群众8000多人。八路军部队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毙伤敌600余人,自身伤亡数百人。省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等牺牲。11月9日,5000多日伪军围攻马鞍山,在山上养伤的鲁中军区第二团副团长王凤麟率领部分伤员及群众30余人与敌激战,毙敌200多人,王凤麟及益都县参议长冯旭臣等27人牺牲。

 1942年11月,日军15000余人和伪军5000余人对胶东地区进行大“扫荡”。敌人杀害了被围在马石山上的群众500余人。胶东行署公安局和八路军部队英勇抢救被围群众,涌现出“十八勇士”和“十勇士”。胶东军区在反“扫荡”中歼敌2000余人,自身减员2000多人,群众被杀1183人。

在严峻的抗战斗争形势,莒南县委在山东党政机关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罗荣桓提出的敌进我进的著名 “翻边战术”,积极组织干部分赴各区检查和帮助备战工作,动员全县民众紧急藏粮、破路、扒坪、打通墙壁等,特别是到边沿村具体帮助干部群众制订反“扫荡”措施。带领全县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同日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41年至1942年,莒南人民积极配合一一五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进行了左山、渊子崖等较大规模的反“扫荡”战斗和无数次小规模的反“扫荡”战斗,有效地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1943年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抗日战争形势进一步好转。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领导军民,发起了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拉开了对日局部反攻的序幕。

1943年夏,清河抗日根据地发起三个月反“蚕食”战役,歼敌3100余人,取得重大胜利。同时,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发起争夺沂鲁山区和诸日莒山区战役。经3个月战斗,解放村庄300多个、人口30万。沂鲁山区和诸日莒山区为八路军所控制。1943年11月19日,滨海八路军部队发起赣榆战役,共歼敌2000多人。战役中滨海区党委书记、滨海军区政治委员符竹庭牺牲。

这期间莒南民兵配合滨海军分区特务连及时阻击敌人,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1943年9月,赵家岭、马坡、夏庄等据点的日伪军200余人夜渡沭河,突袭大店区大公书村,该村民兵立即迎击,我军部队和周围村民闻讯前来增援,将敌人击退。共毙伤敌人数名,我军民无一伤亡。1943年12月,莒南县独立营和莒中县独立营及莒临县大队奋战七天八夜,连续攻克了赫家岭、泱沟、新庄、小梁家、横墩子等5处日伪据点,拔掉了莒南西部边沿区的“钉子”。

1944年春,八路军山东军区发起攻势作战,滨海军区部队歼灭伪军朱信斋部,鲁中滨海两军区部队歼灭伪军吴化文部7000多人。

1944年夏,八路军山东军区发起攻势作战,鲁南军区部队歼灭伪军荣子恒大部,鲁中军区部队解放沂水城,渤海军区部队解放利津城,滨海军区部队歼灭日军和伪军李永平部一部。

1944年秋,八路军山东各军区发起攻势作战,鲁中军区部队基本歼灭日军草野清大队,毙其300余人,俘其31人,并歼其部分伪军;胶东军区部队歼灭日伪军5000多人;渤海军区部队歼灭日伪军5000多人,攻克乐陵、临邑、南皮等县城。

1945年夏,八路军山东军区发起攻势作战,鲁中军区部队歼灭伪军厉文礼部7000多人;鲁中军区和滨海军区部队歼灭伪军张步云部5000多人;渤海军区部队歼灭蒲台、滨县日伪军3400人,解放县城两座。至此,八路军山东分局共歼灭日伪军等12万人,解放县城18座,根据地面积扩大到山东省津浦铁路以东地区的80%。

这期间莒南县委、县政府根据山东分局和滨海区党委的指示,及时部署了加强战备警戒,普遍藏粮散草;领导民兵作战,开展爆炸运动;掩护群众转移,照顾抗属和民兵家属等三大任务。领导莒南人民继续开展了反“扫荡”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1944年3月8日,莒南县独立营配合滨海军区六团及莒中县独立营、莒临县大队一举攻克夏庄、赵家岭、马坡、李家官庄敌据点,歼灭了据点的日伪军,使莒临县大部地区解放。 1944年8月,日伪10000余人分路“扫荡”滨海地区,企图合击驻在莒南的山东党政军机关,破坏根据地的建设。莒南广大军民进行积极备战和反“扫荡”斗争。自22日起,敌人数千人从东、南、西3路“扫荡”筵宾、路镇、峧山、壮岗、团林、洙边等区,到处遭我民兵阻击和袭扰。22日黎明,日军长岛旅团千余人从道口窜至筵宾一带,筵宾区民兵埋伏在各个岭头上阻击敌人,使敌人不敢进村。上午9时,另一股敌人分3路奔袭十字路,十字路民兵在南岭阻击和重创敌人,并从19日起,掩护3000多群众安全转移。23日,日伪数百人从日照进犯莒南,当晚住岳河村。县武委会副主任张百川带领十字路、温水泉村民兵15人,连夜赶至岳河村,3次袭击敌人,使敌人一夜未能休息。24日下午,日伪200余人从相邸一带押送抢掠的财物赴汤头,筵宾区武委会主任肖少华带领民兵追赶1 0余里,在古路沟村前乘敌不备,向日伪开火,打死打伤敌小队长及其以下10多人,敌人狼狈逃窜。25日,敌人分3路从相邸西撤至十字路,沿途不断遭我民兵袭击。当夜,十字路、温水泉民兵和县独立营一个班3次摸进敌窝,袭击敌人。26日夜,壮岗民兵从数十里以外赶来,配合十字路民兵,摸进南门里与敌人巷战20多分钟,安全撤出。敌人惊恐万状,27日即逃出十字路。此次反“扫荡”,全县民兵共作战128次,毙伤俘日伪小队长及其以下近50人,缴获枪支弹药一大宗,还夺回被抢去的牲口32头及大批衣物等。 8月26日,1500余名日伪军“扫荡”大山一带。为了掩护千余群众和军区野战医院二所数百名伤员转移,滨海部队老六团何万祥英雄连在团长贺东生带领下,星夜从滨北赶来坚守大山阵地,与20倍以上的敌人血战数小时,毙敌80余名,敌人被击溃北逃。团长贺东生身负重伤。次日,日伪千余人带着抢掠的牲畜、粮食、财物,从朱芦、刘家东山向北逃窜。莒南民兵配合何万祥连对敌人进行围追堵截,在李家彩与逃敌展开激战,击退敌人数次冲锋,毙敌30余名,夺回牲畜40多头,解救了大批群众。

1945年1月,日伪千余人“扫荡”壮岗、坪上、洙边、山等区,遭到民兵阻击。12日,峧山区14个村的民兵一夜将夜宿花峪头村的敌人袭击7次。王家坊前民兵冲进花峪头村,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打死打伤敌人5名,将敌人击退。

1945年5月,日军为建立沿海防御体系,集中陆海空军近万人大举“扫荡”滨海地区。滨海军民奋起进行反“扫荡”。莒南县的反“扫荡”从中旬开始,广大民兵以地雷战为主,结合麻雀战、破袭战等多种形式,到处杀伤敌人。在十字路,敌人为防备我民兵袭击,在大街小巷、房门上、墙角里、桥头上、煤渣堆边,到处都划着大圈小圈,禁止践踏或通过。他们白天走路蹑手蹑脚,晚上则轻易不敢走动。一个敌人想进韩世武家,即被地雷炸死。另几个敌人在另一家一拿点心盒,即被土炸弹炸得血肉横飞。日军在十字路接连挨炸,狼狈逃走。十字路三村和五村被滨海军区分别授予“模范游击小组”和“模范民兵连”称号。在温水泉村,民兵队在蒋凤友、李凤池的带领下,大摆地雷阵,把敌人炸得不敢在村里走,只好在村里爬。敌人往往一进村就踏响了地雷,只好用扫帚、竹竿和双手一边拨弄着沙土,一边慢慢地往里爬。就这样,还说不定在什么地方地雷就把他们掀翻。温水泉民兵制作土地雷30多种,先后炸死炸伤日伪几十人。蒋凤友、李凤池分别被山东军区和滨海军区授予“爆炸英雄”、“战斗英雄”和“战斗英雄”、“爆炸大王”称号。该村被滨海军区授予“爆炸模范村”称号。在朱家洼子村,民兵积极做好备战工作,同时利用地雷战等多种战术,同日伪进行战斗。一次,敌人刚踏进一群众家门,就被炸倒两个,在敌人搬动西巷口的木栅时,又被炸倒一个……该村被滨海军区授予“备战模范村”称号。

在反“扫荡”斗争中,莒南广大民兵和县大队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的正确领导下,运用麻雀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形式,同来犯之敌进行了英勇斗争,涌现出了温水泉、十字路、朱家洼子、前莲花汪、王家坊前、大山前、前朱陈、张家官庄、陈家老窝、砖疃等一大批民兵先进集体和蒋凤友、李凤池等众多战斗英雄和战斗模范。广大群众千方百计掩护八路军伤员,保护军工物资,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莒南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战略反攻,收拾旧山河

1945年8月8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时刻,八路军一一五师全体指战员进入最后大反攻的决战状态。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从1945年8月16日开始,山东军区部队分五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拒降的日伪军全面发起战略大反攻。

由鲁中部队组成的第一路大军,在王建安、罗舜初率领下,先后解放临朐、博山、益都、莱芜、淄川、章丘、周村、新泰等城镇,歼敌5000余人,切断胶济路西段,逼近济南市。

由滨海部队组成的第二路大军,在陈仕榘、唐亮率领下,先后解放胶县、日照、赣榆、青口等城镇,切断了陇海路东段,逼近海州、连云港。

由胶东部队组成的第三路大军,在许世友、林浩率领下,先后解放牟平、威海卫、石岛、福山、龙口、招远、黄县、莱阳、蓬莱、烟台、即墨等城镇,歼敌7600余人,逼近青岛市。

由渤海部队组成的第四路大军,在杨国夫、景晓村率领下,先后解放寿光、临邑、广饶、博兴、高范、桓台、长山、邹平、临淄、辛店、阳信、吴桥、惠民、青城等城镇,切断了胶济路中段,与第一路大军会合,逼近济南市。

由鲁南部队组成的第五路大军,在张光中、王麓水率领下,先后解放官庄、泗水、曲阜、台儿庄等城镇,逼近徐州市。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山东五路大军先后解放县城46座,攻克烟台、威海等六个重要港口,占领了五处火车站,切断了陇海、津浦、胶济三条铁路线,歼灭日伪军六万余人,山东五个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9月11日,我军解放了鲁南重要城市临沂。21日,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山东省军区及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等省领导机关,由莒南县大店迁往临沂城。

围城攻坚战统计表

攻坚战

时  间

参战部队

歼敌

诸城战斗

1945年9月6日

滨海军区

2400人

峄县战斗

1945年9月7日

鲁南军区

1545人

平度战役

1945年9月7日

胶东军区

5700人

惠滨青阳战斗

1945年9月10日

渤海军区

3400人

无棣战役

1945年9月14日

渤海军区

6400人

商河战役

1945年9月26日

渤海军区

8000人

平禹战役

1945年10月16日

渤海军区

1058人

泊儿镇战役

1945年11月24日

滨海军区

3000人

山东根据地歼敌及发展情况一览表

毙伤俘日伪军

53万余人

占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歼日伪军总数的30.9%

创建根据地面积

12.5万平方公里

占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总面积的12.5%

根据地拥有人口

2400万人

占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人口总数的24%

八路军主力部队

27万人

占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总数的22.5%

民兵

50万人

占中共领导的民兵总数的19.2%

共产党员

20万人

占中共党员总数的17%

八年抗日战争,山东根据地军民,毙伤俘日伪军53万余人,根据地人口发展到2800万人,面积扩大到12.5万平方公里,八路军主力部队发展到27万人,民兵发展到50万人,共产党员发展到20万人。山东根据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山东根据地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莒南县党组织在山东党政军领导机构的直接领导下,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巩固扩大了莒南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共产党员由战前的40余人发展到9000余人,党组织由战前的两个支部发展到17个区委,480多个党支部。全县858个自然村,村村建立健全了民主政权。人民武装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民兵发展到22125人;普通自卫队员发展到6677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5%和16.7%,全县民兵反“扫荡”作战1360次(配合主力打据点除外)。全县有13698人参加八路军,占总人口的3.44%。其中为国捐躯的烈士761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令山东主力部队及干部迅速北上。山东军区机关及主力部队等6万余人和6000多名干部经海上和陆路克服重重困难开往东北。在解放战争中这些部队编入了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战斗序列,参加了辽沈、平津等著名战役,从最北端打到了最南端,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留在山东的115师及山东军区的部队,与北移的新四军组成了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陈毅、粟玉指挥下先后进行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渡江、南京、上海、杭州、福州等重大战役,是淮海战役的主力部队。

115师入鲁时留在鲁西的部队,成为创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主力。后编入了晋冀鲁豫军区、中原野战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战斗序列,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千里跃进,挺进中原,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解放了中原和西南广大地区。

聂荣臻率领的115师部分主力,创建了晋察冀根据地,后编入了华北野战军。

建国后这些源自八路军115师和山东军区的部队,分散到了全国各大军区,继续为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新的伟大贡献。

莒南县作为抗战时期山东省党政军的指挥中心,在解放后,县委带领全县人民继续进行以生产为中心的根据地建设,使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市场兴旺,经济繁荣,为自卫战争积蓄了物质力量。内战爆发后,莒南县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努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内战和支前参战运动。

在中国处于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搏斗的严峻形势面前,莒南县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县45万人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县长高凤林任指挥,县委书记杨心培任政委。响亮地提出“队伍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的口号,积极支援前线,踊跃参军参战。在莒南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一幅车轮滚滚,担架如流,磨碾飞转,人欢马叫的宏伟壮阔的支前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