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精细保养:宋代五大名窑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43:15
       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 ” 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瓷的名贵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即 “ 钧瓷无双 ” ,且釉透,釉活,胎质精纯,坚实细腻。叩之声园润悦耳,清脆动听;观之形端庄优美,古朴典雅,它的釉变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高山云雾,峡谷飞瀑,伯牙抚琴等等。这些釉变画,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 “ 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 ”“ 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 ”“ 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 ” 等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民间有 “ 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 ” 、 “ 黄金有价钧无价 ” ,国外更有 “ 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 ” 、 “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 之说。
        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 40 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 “ 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 。在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 “ 唐钧 ” ,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 “ 靖康之变 ” ( 1126 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 1904 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 10 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 1942 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钧瓷的烧制是一种复杂的高难技术,还原程度很难控制;加上过去由于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自古就有 “ 黄金有价钧无价 ” 的尊贵名声,唐玄宗曾立令 “ 钧不随葬 ” ;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 “ 神钧宝瓷 ” ,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目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钧瓷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55 年,钧瓷又在它的故乡 —— 禹州市神垕镇得到恢复。 1977 年后,钧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销盛况空前。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煤气窑的广泛使用,不仅突破了 “ 钧不过尺 ” 等界限,而且烧成率也提高到70%以上,同时煤气窑的烧成成本也比松木窑节约了一半。如今的钧瓷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亚、欧、美、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哥窑瓷器以炉、瓶、洗、盘、碗等仿古式样为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开片中套小裂纹,即所谓的“金丝铁线”。哥窑瓷器的釉属于无光釉,釉层极厚,有的地方厚到了与胎的厚度相同的程度,使器物的外观圆润饱满。哥窑瓷器的胎体多为紫黑色、铁黑色或黄棕色,说明胎料中含有较多的铁质和其他金属杂质,因此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作为一种变废为奇的名贵瓷器,从明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仿哥窑瓷器,到了清代发展到了顶峰,其逼真程度往往令人难以分辨真假。
        宋代哥窑窑址至今未被发现,成为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哥窑主要是陈设瓷,多仿古铜器形制,如贯耳瓶、菊瓣盘、兽耳炉、弦纹瓶、长颈瓶、立耳三足炉、鼎式炉、五足洗、葵口洗、葵口碗等。哥瓷胎子非常坚密,呈深紫灰色、灰色或土黄色;釉色较多,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施釉较薄,温润似玉,器表有一层不很亮的酥油光,并有较大的黑色及较小的黄色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器既有支烧的,也有垫圈烧的。传世哥瓷胎厚釉薄,胎色种类较多,有沉香色、淡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色等,釉子不明亮,润如玉,有一层酥油光,紫口铁足现象很少。哥窑的瓷胎敲击起来,没有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
        宋代一大名窑。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纹片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传世哥窑器为数不少,但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为我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它的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民国初年,有一个叫龙泉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浙江龙泉县。那时,每天有上百人到龙泉拼命的挖掘,他们既不是找矿石珠宝,也不是找金银钱财,但您会问他们在挖什么呢?他们其实是在挖一种古瓷器——价值连城的南宋哥窑瓷器。那如此神秘的哥窑瓷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传南宋龙泉县有一对姓章的兄弟,以烧瓷为生。哥哥的窑取名哥窑,弟弟的窑叫做弟窑。在竞争中,哥哥以烧制出的青瓷出名,弟弟却烧不出这样的瓷器。一天,弟弟为了得到哥哥制瓷的秘方,就将哥哥的窑门打开,这时尚未冷却的窑流入了冷气,使瓷器表面出现了无数细小的裂纹,这便是传说中哥窑器的产生。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典型器物有琮式瓶、贯耳瓶、莲瓣碗等,有的瓷器上还有刻划、堆塑等装饰。瓷器表面有纹路的,叫做“开片”,其还分为“大开片”、“小开片”。小片细碎的叫“鱼子纹”;大片稀疏的叫“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都是形容其形状的。造成瓷器开片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开片,一种是自然的开片。
  专家王仲信介绍说:宋代哥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以后各朝相继出现仿制品,这些仿品多少都会受制作工艺、工匠技能和生产地域的影响。到了清代,摹古仿古之风盛行,仿哥釉的技术也已十分成熟。清代哥釉器标本中,釉色有天青、米黄、米色,片纹有蟮血红、铁线、墨线等,器型有盘、钵、瓶、罐。
  古玩字典:
  1、百圾碎:是哥窑的一种,因其青釉上有细碎的开片,故称作“百圾碎”。
  2、紫口铁足:属南宋官窑瓷器,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高,在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古代文献中称其为“紫口铁足”。
        官窑、汝窑及哥窑瓷器的特征
        这三个窑不属于一系,但它们是“名窑林立”阶段的重要品种,因为影响巨大,所以专门列出。
        (1)官窑:“官窑”的基本含义是皇家、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不计工本,以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窑制,工艺最精良的工匠烧制。
        产品不具有商品性质(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宫廷选择之后出售、外销、赏赐等),仅供宫廷使用,严禁民间使用。官窑虽然只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的糜费,但都促使中国制瓷业之精益求精。明洪武以后直到清代“官窑”,与早年“官窑”性质有一些区别。“官窑”的起源一般认为可追溯到唐、五代,如唐代“秘色瓷”之“秘”,如五代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精品生产,使之成为自己的官窑。据文献记载,北宋时,朝廷在汴京设置官窑,史称北宋官窑。近年来,有的学者认为其产品就是“汝窑”亦不无道理。南宋时,建立修内司和效坛下官窑。北宋官窑和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至今尚未确认,一说近年发现的杭州老虎洞窑可能就是修内司窑。因为官窑产品民窑不得仿烧,所以有的专家认为官窑不会形成窑系,而且它的烧制技术密不外传,烧造过一批瓷器后,瓷窑要被毁弃。生产状况亦是严格守密,所以文献笔记中罕有详细记载。其实,官窑技术中明显受越窑“秘色瓷”,耀窑五代产品,钧窑、汝窑、龙泉窑工艺的影响,只是提纯,担高罢了。
        官窑产品以生活用品和陈设用器为主。宋代官窑主要器物有碗、盘、碟、洗、瓶、炉、尊、及仿周、汉时期青铜壶等式样的瓷器。早期釉色有粉青、青灰,青黄等,晚期采用厚釉工艺,追求釉色的玉质感,在素烧过的坯胎上反复施釉,裹足支烧,在器底部留下细小支钉痕。有的周身布满冰裂纹,口足呈紫色。宋代官窑的贯耳瓶,直口,细长颈,鼓腹下足。一般认为,杭州乌龟山窑址即为郊坛下官窑,又有人认为杭州老虎洞窑为修内司官窑。
        所谓“传世官窑器”的特点,胎质细腻坚致,器壁薄,胎色黑或紫褐;釉色有天青、粉青、月白、油灰、绿、米黄色,釉层肥腴莹润,玉质感很强,釉面有各种开片;器型有碗、盘、碟、洗、盏托、直颈瓶等,还有仿古铜、玉器样式的瓷器。
        官窑器的仿伪,自宋元以龙泉产品的高档化,就搞得十分复杂化,有的已难以定夺。从明代的仿品看,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是仿紫褐色胎也是在白色瓷胎外面深色使然。清代大量仿烧,雍正朝工艺之高,甚到连乾隆皇帝都不辨真伪。近现代有一种深色胎,但质地粗糙,是机器制作而非手工制品。仿品的釉层都不似原件那样肥厚滋润,变得较薄,有的还趋于透明,釉面的开片极不自然。官窑瓷器固有的支钉痕往往不见,仿品做成无包釉支烧者,支烧痕圆正而不自然。造型上往往出怪民品种,基本上失去了宋代特有的秀美,而显得粗笨。
        仿伪官窑的地点主要在景德镇,近年也扩大到河南、陕西、浙江等地。
        (2)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又称青龙寺),烧造时间约是北宋神宗到徽宗(公元1068-1125年)时期,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
        汝窑器物胎较薄,但细腻、坚致,色如香灰,迎光可见微微红色,坯修得相当精细、规整。釉以天青色为主,还有天蓝、粉青、豆青、葱绿等色,釉面匀净较薄,开片可分牛毛纹、柳叶纹、鱼籽纹、蟹爪纹等。器型有盘、碟、洗、瓶、尊、碗、盏托、水仙盆等,盘、碟、洗、碗多为圈足外卷,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足底心有三至五个细小的支烧痕。盘和洗的数量最多,盘有花口、敞口、圆口、敛口等。汝窑盘敞口,斜壁,圈足,淡青色釉,釉面有细碎开片,采用满釉支烧(图1-54)。瓶有棒槌瓶、长颈瓶、长颈撇口瓶。尊有三足尊、出戟尊,还有六瓣花口的盏托和椭圆形的水仙盆。汝窑器以素面为主,个别有纹饰的有铭文“奉华”、“蔡”两种。
        汝窑的仿伪品自宋元起各朝皆有,特点是:胎多为注浆模制,胎壁较厚,胎色偏白,迎光看并无真品能见的微红色。釉色清澈透明,有贼光,无真品那样的肥厚釉和釉面的珍珠状开片,而呈现直线网状开片,造型不够大方,有过大或过小器皿。汝器中常有五代耀窑素面器、钧窑器等混入,需要严加鉴定。另外,汝窑与官窑器有的也难以区分。汝窑仿制地区曾集中于景德镇,近年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仿烧。
        (3)哥窑:哥窑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特色是釉面布满碎片纹,又称“百圾碎”。
        “哥窑”器以其高贵的器类,新民的造型,变废为奇的创制,从宋代起即引起人们激赏,由此还衍生出一些神话传说。然而,哥窑烧制的确切时代、地点、哥窑的性质,它与官窑的关系等等,都成为古瓷研究中诱人的谜团。至于龙泉地区哥窑瓷器的特征是:灰白色胎,胎质粗糙,胎壁较薄;施浅灰色青釉,釉层较厚,釉较透明而有玻璃光泽;釉面的开片大小相错,深浅有致,形成所谓“文武片”;又因为窑内作用加人工染色,形成“金丝铁线”,及品类繁多的名目,一般都具有“紫口铁足”。用匣钵装烧,内置垫饼或垫圈,垫烧工具的质地很细腻。传世哥窑器中,还有铁骨胎、深灰胎、土黄色胎,胎壁较厚;釉色有炒米黄色,浅炒米黄色,不透明,其光泽如人面上微汗沁出。器型有鱼耳炉、三足炉、乳丁炉、贯耳瓶、直颈瓶、穿带瓶、胆瓶、五足洗、碗、小罐、花盆、仿古觯等。南宋哥窑的灰白釉四瓣口洗,深灰色胎,施灰白釉,釉面开片,呈“金丝铁线”。花口,深腹,釉及底,底有四个小支钉。
        仿伪哥瓷从明代起大量出现,以明代优秀产品以及清前三朝产品为代表,其新异、逼真程度往往使鉴定家十分为难。一般来看,仿品胎色偏白,有的釉面有贼光,有的釉层过透亮,也有的失透,缺乏生气。仿品的釉面开片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填色,易于识别。真品的开片呈现一种自右上向左下的自然走势,而仿品的开片,紊乱而无规律。仿品的足部常常上宽下狭,恰与真品相反,有的在器足上涂黑褐色釉做出假“铁足”。手感偏重或偏轻。真品多为小件器,而防伪者有大器。有的用着油污来作旧。
        民国前仿烧地点以景德镇为主,据说日本也有仿烧。近年来几乎全国都有防伪,产品数量巨大,各地形成自己的一些特点,产品的优劣程度差异极大。
        清宫瓷器,就是清代御窑厂专为宫廷需要烧造的各类官窑瓷器。瓷器是中国的一项伟人发明,国人喜爱瓷器之风由来已久。不仅平民百姓普遍使用,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十分青睐瓷器。所以自唐代以来就有专门为宫廷烧制的官窑瓷器。唐代的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贡品瓷器。唐人李肇的《国史补》就称: “内丘(邢窑所在地)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著名诗人皮日休也赞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宋代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场增加到五座,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等合称为“五大名窑”。特别是北宋末年,在都城卞京(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的官窑,改变了以往选用民窑上品进贡的惯例,开创了“官窑”的先河。自此瓷器生产出现了“官窑”与“民窑”之分野。
  元代的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著名的枢府白瓷就是元朝枢密院为宫廷定烧的官窑瓷器。明代自洪武二年起亦设御器厂于景德镇珠山,为皇室烧造官窑名品。清代沿袭明制,于顺治十一年(1654)改御器厂为御窑厂,并委派地方官吏“督造”,开始了清代官窑瓷的生产。
  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记载:“国朝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瑛等督造未成。十六年奉造栏板、……经饶守道张思明、下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等督造亦末成。 十七年,巡抚张朝璘琉清停止。”虽然顺治官窑屡遭挫折,始终没有成品烧出,但是却改变了明代由中官督窑的传统,而是由地方官吏兼管、官窑烧造瓷器的各项费用也开始从地方(九江关)关税开升支。顺治官窑的试烧为康熙、雍止、乾隆三朝御器的大量烧造创造了条件。
  康熙帝即位初年,无暇顾及御窑厂的恢复烧造。 直到康熙九年(1670)二月,为了祭祀祖陵和顺治帝陵,需用大量祭器,于是命景德镇烧造供器,“陶成分限解京”。但这批瓷器并非官窑所出,而是征用民帘最佳窑位搭烧而成, 即所谓“官搭民烧”。不久,南方吴三桂等发动“三藩之乱”。造成“窑基尽圮”,“无从烧造”。御窑厂的复烧再度搁浅。清代御窑的正式烧造是在康熙十九年(1675),当年皇帝亲自下谕内府,派臧应选等人去景德镇御窑厂监督烧造御器,史称“臧窑”。《景德镇陶录》记述了臧窑成就:“土坯腻,质莹薄, 诸色兼备;有蛇皮绿、膳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关于臧窑的器形和纹饰,《江西通志》有如下记载:“陶器则有缸、盆、盂、盘、尊、炉、瓶、罐、碟、碗、蛊、盏之类,面饰以双龙、鸟兽、鱼水、花草,或描、或锥、或暗花、或玲珑,诸巧兼备。”臧窑从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共烧制了八年时间。其后在文献记载上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白。全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有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的“郎窑”。郎窑在臧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当时的江西按察使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说郎窑是:“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化)宣(德),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伪。”时人许谨斋也有诗赞曰:“中丞(郎廷极)嗜古得遗志,政治余闲程艺事,地水风火凝四大,敏手居然称国器。”郎窑烧造最成功者、当属恢复了明代嘉靖就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其红色浓艳,有“郎窑红”之美称。康熙后期官窑还在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珐琅彩和粉彩瓷器,为清代釉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窑: 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宫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原为民窑,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当时属定州,故名),是受唐代邢窑影响较大的一个窑系,其初创始于唐朝晚期,终烧于元。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兼烧绿釉、黑釉、褐釉。首创覆烧法。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以烧造白瓷著名的定窑瓷器质地洁白细腻;造型规整而纤巧。装饰以风格典雅的白釉刻、划花和印花为主,此外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北 宋早期定窑刻花的构图,纹样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仿似浅浮雕,十分优美。北宋中晚期的刻花更趋精妙,用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各种线条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富有立体感。装饰图案有花卉、禽鸟、云龙、游鱼、婴戏等。定瓷的纹饰布局严谨、线条清晰,常见器型有碗、盘、瓶、罐、炉、枕、壶等。在已发现的定窑瓷器上,有的还刻“官”、“新官”、“奉华”、“禁苑”等字样,说明当时有一部分定窑白瓷已供宫廷使用。
        北宋以后,曾风靡一时的定瓷,由于战乱的影响,逐渐衰败。然而,由于定窑是当时具有相当规模的产瓷区,产量极大,故而传世的器物甚丰。提到定窑产量,与当时的烧制工艺有关。通常一个耐火容器--匣钵内只能装烧一件器物,定窑工匠采用覆烧法,一个匣钵内利用多层垫圈可放数件器物,这种方法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大量燃料。但是这种方法烧成的瓷器盘碗口无釉,俗称“芒口”。为弥补此不足,往往在口部镶上金、银或铜,迄今我们仍可以看到这些镶金属的传世作品。
        其窑所烧瓷胎骨较薄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其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因偶有垂釉,故又称“泪釉”。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 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二、 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三、 仿品与鉴定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当代仿汝窑较为成功者为河南地区的窑厂,他们的仿品是迄今为止仿的最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仿出了汝窑特有的那种“鸭蛋壳青”釉色。他们的许多产品被文物贩子买去,作旧后,流散到市面上,常冒充真品,如果不仔细辨认,还真会上当。其仿品与真品的差距主要在造型和支烧工艺上,仿品造型多系现代工艺制成,与传统手工工艺有很大差别,尤其罐的内底角处,曲线变化二者决然不同,支烧痕迹,真品均为细小的芝麻酱色支钉痕,新仿者支钉痕过大。
  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均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三件刻“奉华”和二件刻“蔡”字铭文的汝窑瓷器,分别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
  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笔者1989年亦在遗址处采集到壶的残片一件,其釉色为标准的天青色,但在壶嘴处有浅浅的刻花,也应是未烧官窑以前的产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
  汝窑因稀而贵,故历来传得神乎其神,如文献中记载其曾以玛瑙为釉,其实,玛瑙在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不过仅是石英一类的砂石而已。
  汝窑未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产品,真正的汝官窑产品,仅见于传世的70余件。历代墓葬中时至今日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故鉴定汝窑瓷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是两码事。
  汝窑因稀而贵,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进步,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汝窑的鉴定如能用科技检测方法,对其胎釉进行无损检测,通过结构分析,先断其年代后,再通过上述文中的传统鉴定方法,确定其是否为精品,鉴定结论会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