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能播放flac:常识古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8:20
古代常识 1
古代地理常识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读史必备]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旄头亦指昴宿,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

【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

【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代诗人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ga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六十甲子”依次是:(略)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读史必备]古代衣冠服饰

古代衣冠服饰

周口店时期,“人”是赤身露体的,和我们在峨眉山看到的猴子大概没什么区别。原始社会时,衣服(如果可以称为“衣服”的话)也只是遮羞避寒之物,并无外在赋予的特殊含意。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衣冠服饰则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参照物,成为了一种工具。《易经.系辞》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那意思是说,尊卑等级按衣冠服饰作出区别之后,大家安分各自的等级不乱套,天下才不会大乱。到了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的周代,已经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朝庭专门设立了“司服”这一官职,专管服饰规范,计划帝王大臣的穿着。另外还有“染人”官职,专司染料收获、监督官办染坊、安排各级官位的服饰色别。至魏晋时期,衣冠制度已日趋完善,皇帝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定的服饰,且“衣画裳绣,皂上降下”;皇后则“皆以蚕衣为朝服”;王公贵族“服无定色,冠缀紫标,标以繒为之”;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昌盛,文化繁荣,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式颁布东舆衣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土庶等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服饰、佩带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衣冠制度正式确立。我想这大概和现今制服着装泛滥、满街大沿帽差不多吧?既然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着不同的服饰装束,因而才有“只认衣冠不认人”、“衣帽取人”、“衣冠禽兽”等俗语出现。由此也形成了我国古代用特定服饰来代称的社会地位及官职。

布衣:指庶民百姓,意为只穿得起粗布衣服的人,当然不会是高官富贾啦。

绅士:绅为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作装饰的宽大的带子,劳动人民也当然不会在下地干活时往腰里系上一根拖泥带水的大宽带子的吧?

纨绔:纨为白细的绢绸,绔即裤。穿白细高档绢绸裤子的人,只能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了,否则,当心劳作时撕破裤子!

麻衣:赴试求官的考生,也称“白衣”。西厢记中的张生为此一族的代表人物。

青衣:青,在色彩方面可谓是博大精深,难以猜透。它可指深蓝色(青出于蓝)、也可指湖蓝色(现代色度学)、绿色(绿水青山)和黑色(青丝缕缕)。在此处是指黑色,着黑色衣服的女子,是为了衬托出别人色彩的高贵,也是为了工作时的耐脏。故此,青衣指婢女。

黄冠:古代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后来把道士又称为黄冠。

黄裳:黄色是五行中土的颜色,为社稷之本,最为尊贵。裳为裙袍,有点孔乙己那长衫的意思,只能为上等人穿着。而黄色之裳意味着臣居尊位,黄裳也就成了君主太子的别称。

左衽:衽为衣襟。中原汉人衣襟向右掩,而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则向左掩。因此左衽泛指受异族统治的人。

甲:古代战士的护身之战斗服装,多用皮革和金属片制成。故后来以甲代称士兵,如:兵甲。

绿巾儿:古代绿色为贱色,大约是因为从事农作生产、整日面对绿草绿树绿庄稼的人都是最底层的农民的缘故吧?因此,绿巾、绿裳亦为贱服。元、明时期,官府规定娼家男子只能着绿巾,以示等级低贱。后来演变为将妻子红杏出墙的男人称为戴“绿帽子”。

除此以外,由于妇女喜爱服饰打扮,又主要从事纺织、服饰的生产,故用服饰来代称女子的称谓很多,如:巾帼、裙钗、珠翠、红袖等等等等。

官服颜色与饰佩

官服颜色与饰佩

官服分别颜色,从唐代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须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废除,只在帽顶和补服上分别级品。简言之,清代公服原则上都是兰色,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外褂平时则都是红青色,素服时改用黑色。

清末官员服饰尤为繁杂,依官位大小不许滥用。仅就其袍、服来说:

——蟒袍,是官员穿的上绣蟒形的长袍。一品至三品,九蟒五爪,四品至六品,八蟒五爪,七品至九品及“未入流”者,五蟒四爪。

——补服,是加在袍外的褂子,正中用金线绣织鸟、兽形的正方图案。

文官鸟形: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鸿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未入流,黄鹂。

武官为兽形: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子;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这是一般,也有例外。如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一律穿獬豸补服。因为古人认为“獬豸”是一种“神羊”,能辨曲直。

清代官员的帽饰:

顶子,是缀在帽子顶部的珠子。按其品级而呈不同:

一品,红宝石;二品,花珊瑚;三品,兰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素金;八品,花金;九品,花银。

花翎,横插在帽顶部的孔雀翎羽,称为“花翎”。以翎眼的多少分官职的大小,但最多不超过三眼。

一眼,不问勋赏,凡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捐纳顶戴。二眼,限有特殊功勋的大臣。三眼,只限于宗臣,如亲王,贝勒始得顶戴。

※※※※※※



 文化篇 古代常识2
[读史必备]古代科举常识

古代科举常识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


古代饮食器用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古代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祖先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它总结了天文、气象和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季节、寒暑、天气的变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地球一年(365天5时48分46秒)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黄道。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

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

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春分和秋分正处春、秋两季中间,夏至和冬至正处夏、冬两季中间。这样一年可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分为4段,如将每段再分成6小段,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度,每小段约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为24小段,农历上称太阳在黄道上从0度起算,每15度为一节气,全年共有二十四节气。

综观节气同天文、气象和农时的关系──

反映四季变化的有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反映气温变化的有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的有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直射地球上的某些纬度为出发点,所以它属于阳历的范畴,每个节气和阳历的一定日期基本对应。如下所示:

小寒1月5日或6日────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1月20日或21日───最冷时节

立春2月3日或4日────春季开始的意思

雨水2月18日或19日───降水开始

惊蛰3月5日或6日────开始响雷,冬眠的动物复苏

春分3月20日或21日───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清明4月4日或5日────气温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谷雨4月19日或20日───降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5月5日或6日────夏季开始的意思

小满5月20日或21日───麦类等夏熟作物颗粒逐渐饱满

芒种6月5日或6日────芒种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6月21日或22日───夏天到,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7月6日或7日────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7月22日或23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8月7日或8日────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8月22日或23日───“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白露9月7日或8日────此时节,因夜间较凉,空气中水气往往凝成露水

秋分9月22日或23日───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寒露10月7日或8日───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

霜降10月23日或24日──开始降霜

立冬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的意思

小雪11月22日或23日──开始降雪

大雪12月6日或7日───降雪较大

冬至12月21日或22日──进入“数九”寒天,昼短夜长

※※※※※※


古代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自编成后广为流传,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大同年间编成。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本。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干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两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因入选之诗浅近易解,所以流传较广。

【唐诗三百首】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选编的原意,本作为家塾课本。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选者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该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北宋李防等奉敕编辑。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全书五百卷,另目录十卷,按题材性质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收录上迄先秦两汉,下及北宋初年的作品约七千则。采录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五百余种,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李太白全集》、《文山先生全集》、《王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宏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洵)。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


古代音艺文化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春江花月夜】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原词已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

【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有首诗,对此曲的演唱作了详尽的描述。

【十面埋伏】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干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此曲是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五射】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品类及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名手辈出,且品类丰富,风格独特。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晋到唐宋楷、行、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关。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形声是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梅、竹”见上条。

※※※※※※

读史必备]中国古代姓氏

中国古代姓氏

现代人说起姓和氏,往往混为一谈。事实上,从姓氏的本意来看,二者的初义大相径庭。

(一)什么是姓氏

在当今,某个重要会议发布新闻公报或某一部集体编写的大型书籍公布代表或作者排列名单时,往往按姓氏笔画为序。这里的姓氏指的是姓,因为现在姓氏不分了,成了一个概念。在上古,姓和氏是两个意思,在读先秦古书时,我们必须分辨清楚。

现在先说“姓”,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号,是氏族的标记,它标志着一个人由哪个氏族生出。《说文解宇》说:“姓,人所生也。”我们看姓字从“生”、从“女”,表明了出生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这正是远古母系社会制度的反映,可见,姓起源于母系社会。

我国最古从女而成的原姓很多,如姬、妫(gui)、姒(si)、姜、嬴、妘、姞。这些氏族都是母系血缘关系。当社会发展到父系制度后,姓也就转变为以父系血缘关系来计算了。这时出现的姓就不再加女字旁了。相传黄帝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分为十二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这十二姓中除姬、姞二姓还保有女字旁外,其他十姓都没有女字旁了。说明这时社会已基本过渡到男系制度。

下面再说“氏”,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在古代同一姓族的人,由于人口繁衍,迁居到各地,加上身份职业的变化,同一祖先的后代子孙,便逐渐分成一些支派,每支又用一个特殊的号来做标志,这就是“氏”。例如:商朝的祖先为“子姓”,后来分成殷、时、来、宋、空同等氏;周朝的祖先“姬姓”,后来分成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邨、郁、邗、晋、应、韩、凡、蒋、邢、茅、昨、祭、吴、虞、虢、郑、燕、隋、巴等氏;秦国的祖先“嬴姓”,后来分成赵、梁、徐、郯(tan)、江、黄、葛、麋、秦等氏;齐国的祖先“姜姓”,后来分成申、吕、许、纪、州、向、齐等氏。所以说姓是氏族的标记,氏是家族的标记,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氏则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

(二)姓氏的作用

关于姓氏的作用,古人作过一些解释,宋朝刘恕《通鉴·外纪》篇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班固《白虎通·姓名》篇说:“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宋朝郑樵《通志·姓氏略序》说:“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姓氏合一,皆所以别婚姻。”清初顾炎武《日知录》说:“氏焉者,为男别也;姓焉者,为女坊也。”

根据以上四种解释,我们可以归纳姓的主要作用是:①别种族;②明世系;③别婚姻。在上古同姓不婚,如《左传·信公二十三年》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也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古人从长期实践中领悟到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了辨别男女双方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婚娶与否,在贵族女子称谓中著之以姓是非常必要的。

在古代,贵族妇女姓比名重要,待嫁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叔隗(kui)、季姬;出嫁后,如果嫁的是国君,要在姓上加娘家的国名,如齐姜、晋姬、秦嬴;如果嫁给大夫,就在姓前加大夫的氏,如赵姬(赵衰妻),棠姜(棠公妻);如丈夫去世,要在姓上加丈夫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文嬴(晋文公妻)。这样做的用意,都是为了避免同姓婚配。郑樵《通志》说:“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件事古人看得很重要,当时不一定是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的,而更看重的却是礼。所以,即使是买妾,那个妾不知自己的姓,也要用占卜的方法来判定。春秋时,鲁昭公娶了吴女为夫人,因两国都是姬姓,为了避免人们的非议,只好称吴女为“吴孟子”,不敢公开明言姓“姬”,还有像晋献公娶骊姬,就是不知礼的行为,因为晋国和骊国都是姬姓。

下面再说氏的作用:氏一是表明父系血缘关系;二是区别个人身份的贵贱。周代宗法制度严格,只有贵族男子才有资格称氏。当时男子称氏而不称姓,是因为姓与生俱来,言氏就可知姓。也因为始祖之姓已很久远,单表始祖之姓已不能表示现有的身份。因此,必须让人知道祖父为何人,这是称氏的关键所在。因为氏是表明一个人身份贵贱的,所以氏常常发生变化,尤其是诸侯卿大夫。

到了战国,社会发生大变革,旧贵族开始没落,有许多还沦为平民甚至奴隶。所以表示贵族身份的“氏”就变得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秦以后到了汉朝,姓和氏便合而为一了。

还有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在先秦只有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例如《学奕》篇中的“奕秋”,就是名叫“秋”的棋手;“优孟”,就是名叫“孟”的徘优(艺人);“庖丁”就是叫“丁”的厨师。以上这些人都没姓,都是以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或所具有的专长来呼唤的。还有“公输盘(班)”,公输是字,班为名,因他是鲁国人,所以又叫他鲁班。意思是鲁国名叫“班”的木匠,并没有姓。汉朝以后,平民也可以有自己的姓为人称呼了。所以,“百姓”这个词,在周和周以前指的是贵族。“百姓”即“百官”的意思,如《尧典》“乎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百官族姓),郑注:“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汉以后,百姓才指普通平民。



文化篇 古代常识3
(三)氏是怎样形成的

氏的形成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许许多多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受封国号为氏的,如:

齐——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助武王灭商有功,受封于山东营丘为齐国,后世子孙以齐为氏。

秦——颛顼嬴姓之后,伯益裔孙非子养马有名,周孝王封之于秦谷(今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升为诸侯,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但二世而亡,子孙以国为氏。

吴——黄帝姬姓之后,周太王亶父长子太伯为了让贤,出奔到东南沿海一带,土著居民拥为君长建立吴国,春秋后期曾成为强国而称霸一方,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吴为氏。

宋——源出于子姓,武王灭商后,纣王哥哥微子启被封于商丘一带,建立宋国,七百多年之后被齐国所灭,子孙以宋为氏。

楚——芈姓之后鬻(yu)熊曾为周文王师,周成王追封鬻熊曾孙熊绎为诸侯,定都丹阳建立荆国。后熊通自封为武王,他儿子又迁都到鄂(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战国是强国之一,后被秦灭,子孙以楚为氏。

鲁——源出于姬姓,武王灭商后,其弟周公旦被封在鲁(山东曲阜一带),可是他要留在京城辅佐武王,便派其子伯禽前去治理,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鲁为氏。

晋——源出于姬姓,周武王第三子叔虞封唐,因境内有晋水,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晋文公曾称霸诸侯,后政权逐渐落人几家公卿手中,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晋国不复存在,子孙以晋为氏。

另外,像燕、郑、卫、曹、任、吕、梁、申、霍、耿等都是以国为氏,这里不细说。

2.以受封地名邑名为氏,如:

刘——来源有好几支,其中有一支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称刘氏。

屈——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封于屈(今湖北姊归),后世以屈为氏。

曲——源出于姬姓,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号称曲沃桓叔,其孙武公吞并晋,自立为晋武公,子孙以曲为氏。

崔——源出于姜姓,西周时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自己住到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子孙以崔为氏。

常——源出于姬姓,卫国康叔支孙、食采于常(今山东微山县东),子孙以常为氏。

解——源出于姬姓,唐叔虞子良食采于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子孙以解为氏。

萧——源出于子姓,宋微子后裔,公族子弟封于萧邑(今安徽萧县),子孙以萧为氏。

3.以先代官爵名称为氏

史——西周初太史尹佚,为人正直是史官楷模,又由于终生为太史,子孙便以官名史为氏。

师——商、周时,朝廷中掌管音乐的官员叫师,例如纣王时有师延,春秋时晋国有师旷,鲁国有师乙,卫国有师涓,郑国有师悝(kui)等,都是著名音乐家,子孙后代便以他们的官名师为氏。

司空——相传少昊设司空官职,专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周朝改称冬官为大司空,传说尧时,大禹任司空,禹的子孙就有以官名司空为氏的。

司寇——相传夏、商时就有司寇的官职,掌管治安刑狱,周初有己姓后裔苏忿生任周朝司寇,他的子孙有的就以司寇为氏。

司徒——也是上古官名,尧舜时就设立了,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物,周朝以地官为大司徒,相当于宰相。相传舜为尧司徒,子孙以为氏。

上官——源出于芈姓,战国时,楚国公族子弟靳尚任上官大夫,后代子孙以上官为氏。

乐正——周代设乐正之官,子孙以乐正为氏。

4.以祖先的名、字、谥号为氏的

孔——源出于子姓,微子启封到宋国,后裔宋襄公的五世孙,名嘉,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动乱被杀,其子木金父逃到鲁国,便以父亲的字“孔”为氏。

庄——按周朝的谥法,喜欢征讨的君主死后常谥“庄”。春秋时有楚庄王,郑庄公,宋庄公等,他们的子孙便以谥号“庄”为氏。

牛——源出于子姓,西周后期,宋国公族大夫牛父任司寇。宋武公时,游牧民族长耿人进攻宋国,牛父率军抵抗,不幸战死,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作为氏。

孟——源出于姬姓,鲁桓公的儿子、庄公弟庆父连续杀死两个君主,激起人民的反对,后被迫自杀,他的后代应该称仲孙氏,为了避讳弑君之罪,改称孟孙氏,子孙以孟为氏。

石——源出于姬姓,卫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que),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贤臣,用智谋借陈国力量除掉卫国两个坏人州吁和石厚,子孙以石为氏。

5.以所从事的职业和技艺为氏,如:

巫——在古代专门从事降神事鬼的人叫巫,黄帝时有巫彭,商朝时有巫咸。他们子孙便以他们从事的职业“巫”为氏。

卜——古代人迷信,事事要进行占卜,周朝设太卜之官,属下叫卜人,相传夏后太康有个弟弟封在莘国,后裔中有作卜人的,子孙便以卜为氏。

甄——本是制陶所用转轮的名称,后来把管理制陶的官也叫甄,传说舜曾到东来帮当地人提高制陶技术,很快发展成甄城,即今山东鄄(juan)城(古代鄄、甄通用),舜的子孙留下来做陶官,子孙便以甄为氏。

钱——源出于彭姓,西周时,彭祖的后人彭平任钱府上士,子孙便以钱为氏。

6.以事为氏,如:

窦——源出于姒姓,夏后相遭有穷氏之难,其妃有仍氏方娠,自洞中逃出,奔归有仍氏、生子为少康,长大后又恢复夏朝,有二子,长子抒继王位,二儿子龙留在有仍氏,为纪念其母从洞中逃出,便以窦为氏。

张——传说轩辕(一说少昊)第五子挥始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遂赐姓为张。

车——西汉昭帝时,丞相田千秋因年老准许乘小车出人宫廷,时号为车丞相,子孙以车为氏。

洪——共工氏的后代,因祖先共工封为水神,为了纪念,故在共字旁加水边为“洪”氏。

岛——山西阳曲有岛氏,先人因避居岛屿,后人以岛为氏。

7.以所居住地特征为氏,如:

东山——东山皋落氏的后世子孙,以祖先所居东山为氏。

东郭——源出于姜姓,古代外城称郭,齐桓公的子孙住在临淄外城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子孙以东郭为氏。

西门——源出于姬姓,郑国有公族住在西门,后世便以西门为氏。

南宫——源出姬姓,鲁国南宫阅,因住南宫,后人便以南宫为氏。

北丘——《淮南子》有东海北丘氏,因为祖先住在东海北丘,后世子孙以北丘为氏。

百里——源出于姬姓,虞国的百里奚,本是虞仲的后代,姓姬,名奚,因家住百里乡,人称百里奚,后在秦国做了大夫,子孙以百里为氏。

8.因种种原因改氏,如:

何——韩国灭后,子孙分散于各地,有一支居住在江淮一带,当地人读韩为何,因此以韩为何。

席——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的十三代孙籍环是项羽的臣属,项羽名籍,为了避项籍讳,籍环改氏为席。

贺——东汉侍中庆纯因避汉安帝(名庆)讳改庆氏为贺氏。

帅——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帝,令天下避师字之讳,姓师的因此减笔画改为帅氏。

竺——东汉时枞(cong)阳侯竹宴认为本姓源出伯夷、叔齐二贤,因此在竹下加二,改称竺氏。

田——源出于妫姓,春秋时陈国厉公儿子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氏,当时陈、田读音相同。

郭——文王弟流叔受封于虢,后虢国为晋所灭,公子配遂改姓郭氏。

元——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姓拓跋,到孝文帝时改拓跋为元姓,意为天下第一姓。

9.一氏多出现象

李——本來是以官職為氏的。臬陶是傳說中的東夷部落首領,活動地點在今天山東曲阜市一帶。堯為炎黃夷聯盟首領時,臬陶擔任理官一職,掌管刑法,他的後代就因襲他的官職命族為理氏。臬陶以正直著稱,舜繼堯位後,繼續受到重用。

後人理徵在商朝為官,敢於直諫,得罪了商紂王,受罰而死。他的妻子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往伊侯之墟(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隱藏在那裏,靠採食木子(李樹果實)得以活命。於是從利貞起,改理氏為李氏,以此紀念使理姓保全下來的李子。

王——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具體地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媯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多數是以爵為氏的。

周文王姬昌第15子畢公高的後裔,本來就是王族,所他們以王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陝西西安)、河間(今屬河北)等地。

周靈王姬沁心,在位二十七年,他的兒子姬晉曾對他提出批評勸諫,結果被廢為庶民,居住在當今山東省膠南縣一帶。因為姬晉及其後裔的先祖是周天子,當時人們便稱他們為王家,自此以王為姓。

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所滅,子孫分散各地,因為他們出於王侯,世人皆稱這些人為王家。

歷史上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即魏昭王之子無忌,其孫在秦國滅魏國後逃至山東泰山,後來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召信陵君的後代入朝作宮,封為蘭陵侯,當時人們以他出身王族,謂之王家,延以為姓。以上種種,都是出自周朝姬姓的王氏。

公元前386年,姜姓齊國君權被田氏所奪,田氏是傳說中帝王舜的宗族後裔,媯姓。齊國於公元前221年被秦國所滅,由於田氏各支先祖先宗為帝王諸侯,人們稱為王家。這是出自媯姓的王氏。

還有出自子姓的王氏。子姓為商朝國姓,末代帝王紂,暴虐淫亂,他的叔父比干多次進行勸諫,紂惱羞成怒,將他殺死,剖腹驗心。子姓之王氏就是比干之後。

古代有許多少數民族的部族首領、政權君王的後代也以王為姓的,其原因與上述出自姬姓、媯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如隋朝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氏,入中原後冒姓王。南朝梁將領王僧辯,本是烏丸氏,屬鮮卑族。又如蒙古高原克烈部酋長翰里勒汗,被完顏氏金朝封為王,改名王罕。

歷史上被賜以王姓的也不少。公元8年,為王莽篡劉漢王朝之位,建立新朝,賜戰國時燕太子丹的後裔為王。朱明王朝賜許多元朝蒙古人姓王,此為賜姓之王。這樣又為原本就源出多,分佈廣的王姓隊伍增添了新的屬員。

從歷史上看,王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王氏遷往江南,始於西晉末年。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隨行者有三位王姓將佐在那裏落戶。唐僖宗時,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一些王氏族人隨其入閩。從明末開始,王氏陸續有人遷往台灣。明清之際起,王姓開始移居海外,遍布歐美、東南亞名地。

刘——以邑為氏,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在6000萬以上,稱得上是‘遍地流(劉)‘。按史書記載,有五處源起。

帝堯陶唐氏(伊祁氏、伊耆氏)之後,受封於劉(今河北省唐縣),後裔因以為氏。裔孫劉累,能馴化龍,侍奉夏后,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為御龍氏。此為祁姓之劉。

西周時,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子孫以邑為氏。此為姬姓之劉。

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於冒頓(音modu墨讀)為妻,冒頓姓攣鞮(音luandi鑾低)。按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姓,所以攣鞮氏子孫皆姓劉。“五胡亂華”時漢國建立者劉淵就是匈奴貴族。

劉漢王朝曾賜項氏、婁氏為劉氏。

丁——許多民族里都有丁姓。然而﹐它的家族﹑姓源卻較為復雜。據有關史籍介紹﹐丁姓至少有五支來源。

第一支見諸於《姓氏考考略》﹐該書云﹕“太公金匱﹐武王伐紂﹐丁侯不朝﹐丁姓始此。”周武王伐紂之時﹐就有了丁姓的諸侯。但這位丁姓諸侯的詳細情況﹐卻沒有更多的文字記載。

丁氏的第二支姓源來自於姜子牙一族。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兒子姜及死後﹐也被周王追謚為丁公﹐其子孫便以丁為姓﹐藉此緬懷先祖曾位尊丁公。史書記載較為詳細。“丁氏﹐姜姓﹐齊太公生於公﹐支孫以丁為氏。”(見《通志.氏族略.以次為氏》)自從這一支丁姓問世之後﹐其散居的地盤最廣﹐人數最多。也就是說﹐千百年來﹐中國的丁姓大都源自這一世系。這一系的主要發源地﹐在今山東濟陽。

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於三國時期。這就是《三國志·吳志·孫匡傳注》所說的﹕孫權的族人孙匡因過失造成軍糧倉庫失火﹐貽誤了戰機﹐孫權大怒﹐不許孫匡姓孫。孫匡的後代子孫也被迫因襲丁姓。

從三國時期開始﹐在丁姓之中﹐於是有了三支姓源﹐同在繁衍滋長﹐承襲相傳。后來出現的丁姓第四支和第五支姓源。一支是西域人改姓為丁﹐一支則改自丁氏。

(四)我国有多少姓氏

我国究竟有多少姓氏?这是非常难以回答准确的问题。因为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着。中华民族早期姓氏不多,根据顾炎武《日知录》的记载,春秋时代,姓氏不超过50个,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上列有130个姓,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里列了古代姓氏500个,唐朝太宗命温彦博定姓氏193姓,北宋时编写的《百家姓》收人438个,郑樵《通志》统计当时有姓1745个,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上有3736个姓氏,明朝王圻(qi)编的《续文献通考》上有4657姓,清朝张澍经过研究编写《姓氏寻源》,凡得姓5129个。

以上这些记载,很难说得上精确,但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姓氏在不断地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姓氏在历史上消失不见了,如虎、狗、豚、蛇、鸡、羊等这些以原始图腾崇拜物形成的姓氏,古代有,现在很难见到了。还有少数民族的复字姓也减少了不少。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若甫、袁义达的研究认为,后来从晋到唐文献上曾出现过300多个少数民族的复姓和多字姓,可是至今使用的不到20个,如慕容、呼延、尉迟、赫连、宇文、拓跋、比干、大野、贺兰、斛律、斛栗、长孙、可颖、仆固、屈突、是云、钳耳、因蹄等。大部分的已经改成汉族姓氏。

汉族姓氏的增加,在古代主要是“氏”的增加,如上文我们介绍的八个方面。现代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姓氏,大多是因为两家通婚或过继,目的是为了继承两家香火,因此生下孩子就姓父母双姓,如浙江的陆费,福建的钱王,台湾的张简和范姜,广东的刘胡等。这些新的姓氏,随着国家独生子女政策会呈上升趋势。

解放后,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这样一来,对于我国的姓氏比过去知道得更多了。截至1984年,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5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还不包括四字姓和元、清两代移居中原的蒙满译改的姓,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姓。

1983年,慕容翊编写出版了《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他在前言中谈到中华民族古今姓氏有6300多个。

在以上众多的姓氏中,哪些姓人口最多呢,有几个材料说法不一。俗语说“张王李赵遍地刘”。一个材料说张姓人口最多,至少有7500万人,占总人口的9.7%;另据新华社1987年5月2日报道,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若甫。袁义达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7.9%,超过877万人;王姓占7.4%,超过8000)万人;张姓占7.1%,超过7800万人,刘姓占5.4%,超过6000万人,陈姓占4.5%,超过5000万人。以上五大姓合起来人口计3.5亿。

还有一个材料是1991年9月26日《社会科学报》提供的。根据湖南省社科院何光岳研究提出陈姓是中国最大的姓,在国内有70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8%。几千年的生生不息,从陈姓中分支出来的39个姓氏,如袁、陆、田、孙、胡等姓,其中多有宗族子弟为陈姓之后,将它们加起来统计,中华大姓之首应是陈姓。陈姓家族构成了汉民族和中佛教常识答问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原载《新华文摘》

问:出家男子为什么称为和尚?和尚是什么意思?

答:“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亦不限于男子。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着对一般出家男子的称呼,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

问:喇嘛是什么意思?

答:喇嘛是藏语,它和“和尚”是一样的意思。这个字也被滥用了,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

问:汉族地区习惯地称出家的男子为“僧”,出家女子为“尼”,这是否是正确的称呼?

答:僧是僧伽的简称,它的字义就是“大众”。僧伽是出家佛教徒团体,至少要有4个人以上才能组成憎伽。所以一个人不能称僧,只能称僧人。出家男女二众都在僧伽之内,都能称僧人。把“僧”和“尼”作为男女的区别,是错误的。“尼”是汉族对出家女众的简称。还有在尼字下加上姑字的,则是习俗的称呼。

问:什么叫法师?

答: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受到这个称号。

问:什么叫活佛?

答: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转世者”或叫“化身”。“活佛”乃是汉族地区的人对他们习俗的称呼,这可能与明朝皇帝封当时西藏地方掌政的噶举派法王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给达赖的封号也沿用了这一头衔多少有些关系,这种封号和称号在佛教教义上都是说不通的。其实蒙藏佛教中并没有“活佛”这个名词。

问:佛教僧侣平时生活应当是怎样的呢?

答:根据佛的制度,一个比丘应当过着清净而俭约的生活,严格遵守不杀、不盗、不淫(包括在俗家的妻子)、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及非时食(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不自歌舞也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除衣、钵、剃刀、滤水囊、缝衣针等必须用品外不畜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不诈示神奇,不禁闭、掠夺和威吓他人等等及其他戒律。平日昼夜六时中(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除一定时间睡眠、托钵、饮食、洒扫、挑水外,其余时间都应当精勤地用在学修方面。

问:请谈一谈僧人的衣服问题。

答:根据佛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7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我国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就是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变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做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蓝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

问:请谈一谈关于僧人剃发的问题。

答,根据佛制,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剃发染衣的用意是为了舍弃美好装饰,实行朴素无华的生活。一般出家人也不留胡须,但我国有一部分僧人留须,他们认为出家时应剃须,此后可以留。南方国家的僧人则一律不留须。至于受戒并不需要在头顶上烧戒疤。除汉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

问:汉族佛寺中常见到十八罗汉像,那是什么人?

答:应当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公元2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普遍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复了第一位阿罗汉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虽然宋代便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的人有的是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便很容易地在我国流传开来。

问:我国许多佛寺中有五百罗汉像,他们是什么人?

答: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

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

华民族的主体。、

[读史必备]古代对月份的别称

古代对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陬月、孟月、端月、孟春、征月、华月、早春、新正

二月──女月、杏月、仲春、令月、如月、丽月、酣春

三月──寐月、桃月、李月、蚕月、桐月、季月、晓春、茑月、樱笋时、桃浪

四月──余月、槐月、孟夏、阴月、梅月、初夏、正阳、朱明、清和月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荷月、伏月、季夏、旦月、焦月、暑月、精阴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兰月、凉月、瓜月、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秩、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穷秋、杪秋、青女月

十月──阳月、孟冬、良月、初冬、开冬、正阳月、小阳春

十一月──葭月、仲冬、畅月

十二月──涂月、腊月、季冬、蜡月、暮冬、残冬、末冬、星回节、嘉平月

[读史必备]代行政区划沿革

代行政区划沿革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世界各国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是互不相同的。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行政区划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之下实行省、县两级制;美国主要是州(Prefecture)、县(county)或市(city);苏联主要是州(ОбласТъ)、区(PaЙОH);法国主要是省(Province)、区或县(District);英国主要是郡(Shire)、县(county)。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所以行政区划的历史也十分悠久。从春秋初期,公元前688年开始置县,中国的行政区划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且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从未间断。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可以说中国的行政区划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保存最完整的行政区划。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第一节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述,那时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形成了国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一些同志认为:夏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是在原始公社部落基础上形成的‘小邦’或‘方国’”;“商代的行政区划采用分封制的形式”,(1)是不对的。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也不可能对整个国家进行全面的行政区划,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2)(3)

一、传说中的州服制

在本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十二州”、“九州”、“五服”等行政区划。最典型的如《汉书·地理志序》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即说黄帝时已有州制,尧因洪水之灾,分中国为十二州,禹治水后更改为九州,以后又把中国分为五服。实际上,所谓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说都仅是种种传说而已。

1.“十二州”说

它是传说中的尧舜氏族社会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尚书·尧典》的“肇十有二州”。西汉学者谷永(前?—前4年)最先把“肇十有二州”解释为“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十二州”。(4)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年)撰《汉书》即从其说。他们认为这“十二州”是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而且在禹设置“九州”之前。可是,东汉马融(79—166年)认为“十二州”产生于禹治水之后,它是由当时氏族首领舜在禹置“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三州而成。后世的释经家多从马融之说。自顾颉刚(1893—1980年)在20世纪30年代以确凿证据考证《尚书·尧典》乃汉人之作,“十二州”说是汉人影射汉武帝所置刺史部十三州而起,马氏所叙的十二州名只是调和了《禹贡》、《尔雅》、《职方》“九州”之名的矛盾而形成的混合物。(5)(6)现代的秦汉史和先秦史学者都从顾氏之说,否定了“十二州”说是尧舜时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观点。

2.“九州”说

它是传说中大禹时代的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划分的,但具体的说法各书所载互不相同,大致有四种说法:(1)《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图1)(2)《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无梁州;(3)《周礼·职方》有幽州、并州,无梁州、徐州;(4)《尔雅·释地》有幽州、并州、营州,无梁州、青州、徐州(见表1)。各地所载各州的地域亦不尽相同,如泰山以北、以东地区在《禹贡》中属于青州,在《职方》中属于幽州;《职方》中的青州相当于《禹贡》中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

这些“九州”说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对当时所知周朝领土所做的地理区域的划分,并不是某个朝代的行政区划。然而,在历史上把它们长期地误认为是行政区划。在西汉以前,误认为《禹贡》是大禹治水后所划分的九州,代表夏朝的行政区划制度;《汉书·地理志》最先把《周礼·职方》中的九州误称为代表周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三国时期魏人孙炎在注释《尔雅》时,又把《尔雅·释地》中的九州牵强附会地解释为代表商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后的经学家进一步推而广之,把“九州”误称为夏、商、周三代的行政区划制度。(7)(8)

3.畿服说

它最初见于《国语·周语》。《周语》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即说周王实行“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的五服制度。《尚书·禹贡》中也说了五服,只是用“绥服”替代了《周语》中的“宾服”;并认为每服皆有一定的范围,都为五百里。《周礼·夏官·职方氏》更将“五服”扩展为“九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在《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则把“服”改称为“畿”,认为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以上叙述的“五服”、“九服”、“九畿”等记载,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时代的行政区划,事实上它们只是战国时代或稍后人们地理视野不断开阔的反映。(9)(10)

二、县、郡的起源

前面已述,商、周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各个领主在自己的封国内独立为君主,整个商、周王朝无所谓任何行政区划。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一些诸侯国逐渐强大,开始发展中央集权制度。他们在新开拓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统治,为了便于统治,开始萌生了县、郡等行政区划的单位。

1.县的出现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设县的是西方大国秦。《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就是说在春秋初,秦武公在新开拓的疆域首先设立邦县(今甘肃天水市)、冀县(今甘肃甘谷县),第二年又设置杜县(今陕西杜陵县)、郑县(今陕西华县)。接着,楚、晋等国亦置县。《左传》载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子穀曰:楚文王“实县申、息”;《左传》载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晋襄公以先茅之县赏胥臣。楚文王在位是前689至前672年,晋襄公在位是前627至前621年。可见,在春秋前期即前7世纪,秦、楚、晋等大国已先后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图2)在古文中,县是古悬字。因这些新拓的疆域,远离诸侯国的国都,悬于诸侯的采邑之外而命名。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且从边远之地发展到内地。据《左传》记载,宣公十一年(前598年)楚子“伐陈,……县陈”;第二年楚伐郑(国),郑伯对楚子说,“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如果让郑国奉事君王,等同于楚国诸县);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晋侯以瓜衍之县赏士伯;成公六年(前585年),“败楚之二县”;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昭公三年(前539年),“晋之别县(把一县划分为二)不惟州”;昭公五年,“韩赋七邑,皆成县也”,“因其十家九县……,其余四十县”;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晋吞灭祁氏、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吴国当时也已在今江苏镇江市设置朱方县。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郡县条》所述:“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以为县矣。”

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县与以后的县并不完全相同:一是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如君主可以把县赐送给臣子,县尹可以世袭等;二是县的规模相差悬殊,大的如秦、楚灭了一国置一县,甚至灭了陈、蔡这样的中等国家以后也以一国置一县,小的如齐国的县,大致是一乡置一县。当然,那时最多的还是以一邑之地置一县。

2.郡的出现

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关于郡的记载见于《国语·晋语》。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子挚讲,“君实有郡县”。意思是说,晋国犹如秦国的郡县。这是鲁僖公九年(前651年)的事,说明秦国在公元前651年即春秋前期已置有“郡”,所以一些书说,“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11)“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12)都是不确切的。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以上是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表明当时郡名还很少见。当初主要为满足军事防卫之需要,各诸侯国开始在边远地区置郡,由国君的重臣率军驻守。

战国时代,郡的设置增多。《史记·秦本纪》记载,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纳上郡十五县”;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史记·樗里子甘茂传》记载,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甘茂对秦王说:“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史记·春申君传》楚考烈王十六年(前247年),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史记·匈奴传》说,“魏有河西、上郡”,“秦有陇西、北地、上郡”,赵“置云中、雁门、代郡”,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可见,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图3)

3.县和郡的关系

郡、县均出现在春秋前期,但是设郡晚于设县,而且在春秋时代郡的地位低于县,所以才有赵简子“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语。这并不是县大郡小的缘故,因为那时县的大小悬殊,且在春秋时代郡的大小至今难以详考。主要是由于郡置于边远荒僻之处,地广人稀,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不如县那么富裕。(13)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遍地烽火,边地和内地、荒僻地区和富庶地区的差异缩小,而且几个强国不断向外拓展,所以边郡日益增大,地位不断提高。边地郡大,逐步地在郡下分置数县;内地事多,在数县之上逐步地置郡统辖,渐渐地形成都统县的两级行政区划。“魏纳上郡十五县”,春申君报请楚王在淮北12县置郡,“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等,都是确凿的证据。看来,郡统县制的形成不会晚于战国中期。战国后期,郡县制在各国已经较为普遍地实行。可是,在整个战国时代郡县制始终是分封制的附庸,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郡县制才正式成为全国划一的行政区划。(14)

综上所述,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不存在行政区划的制度,所谓“十二州”、“九州”、“五服”、“九畿”并不是当时的行政区划,而是战国时期和以后的一些学者的设想。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是郡县制,它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

第二节郡县制时期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一、郡县制的确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吞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汉书·地理志》),因此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书·地理志》),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是年即分天下为36郡,把郡县行政区划制度推行到全国。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定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1.秦郡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为秦国都所辖的地区,当时唯有它不称为郡。始皇二十六年置36郡,其后陆续有增置,最后秦郡究竟有多少?当年所置的36郡,是否包括内史?对此前人有多种说法,直至今天仍有分歧。现按较多学者认可的全祖望在《汉书地理志稽疑》中的考据,摘录秦郡如下: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颖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平百越后置设。

九原,始皇置。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伐匈奴,收回河西40余县(今河套一带),置九原郡,当不在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内。但具体置郡时间至今未见有力证据。

闽中郡,始皇置,不知具体置年。但从地理位置而言,当在始皇三十三年南平百越后所建。

《汉书·地理志》所云36郡中,少楚郡、黔中(这两郡见于《史记》)、东海(见于《水经注》)、广阳(见于《汉书·地理志》本注),而多南海、九原、桂林、象郡。这就给秦郡的历史分歧留下了根子。事实上,始皇统一中国时分设36郡中,没有南海、九原、桂林和象郡,当时南海等郡地还未纳入秦王朝的版图。所以,《汉书·地理志》载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中所缺4郡,应按《史记》等书补充楚郡等4郡。

以上共为42郡(包括内史)。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秦王朝共有47郡(15)。(图4)

2.秦县

各郡所辖的县,据严耕望考证如下:内史约含40县;北部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8郡,以及西北部九原、上郡、北地和陇西4郡,每郡平均辖十五、六县,共近两百个县;内地各郡及南方诸郡近30郡,每郡各辖25县,共约700县左右。因此,严氏认为“秦县的总数当在900以上至1千有余,约言之当在1千县左右也”。(16)

秦王朝的郡、县划分,不仅注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不平衡性,而且较充分地考虑了自然条件,使行政区尽可能地与自然地理单元相吻合。如珠江三角洲设南海郡,太原盆地置太原郡,南阳盆地置南阳郡,渭河平原置内史等。秦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黄河流域,该地域经济较发展、人口较稠密,因此设的郡多,共有30郡或30郡以上,数郡相当于现在的一省;淮河——秦岭以南地区,当时多草茅之地,人口稀少,因而仅置11个郡或稍多些,一郡多相当于现在的一省。如会稽郡相当于今浙江省,桂林郡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九江郡相当于今江西省等。

二、郡县制的发展

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异姓七国”(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继而在消灭异姓六国(长沙除外)的过程中建立“同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实行了郡、国并存制。

1.汉郡国

汉初的王国不但统率侯国或数县,而且常常兼数郡之地,严重地威胁和阻碍了中央的统治权。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高祖于秦郡外增置26郡(谭其骧《汉百三郡国建置始考》的考证较精,指出高祖实增为19郡),其中三分之二的郡是在诸侯王国内;且诸侯王国多“兼数郡之地,……吴王濞封有四郡五十余城”,(17)“大者或五、六郡”,(18)因而汉初60郡中,同姓九个诸侯王国和异姓仅剩的长沙国共有40余郡,汉帝自领的郡只有15个。

以后,文帝、景帝、武帝多次削藩,令诸王不得自治其国,所属官吏皆由天子授予。景帝时,一诸侯国便只领一郡,王国和郡自此在行政区划上才处于同一级别。(表2)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至西汉末年有郡国103,其中除三辅(沿京畿地区的三郡)外,有郡80、国20;大郡领县三、五十个,大国领县最多十余个,小国仅领县三、四个。可见,西汉末年郡和国级别虽相同,实际上是郡大国小。

王莽时,郡数增至125。东汉初,光武帝考虑到连年战争、国空民虚的情况,为减少官役,与民休息,对郡、县曾大加并合。《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六年(30年)“并省四百余县”,约相当于当时县数的四分之一;继而累并郡、国13,占当时郡、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强。以后,又遵西汉之制,至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共有郡、国105,并成为较稳定的行政区划,直到东汉末。

2.汉县

郡下统县,战国已然,秦王朝推行全国。汉承秦制,仍在郡下辖县,并有所发展。《汉书·百官表》云: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表明西汉的县级行政区划,已有县、国、邑、道之别。

据《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在元封年间有一百零三郡,下辖“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据钱大昕在《二十二史考异》中根据郡、国所辖的县统计,西汉实有县级行政单位1578个,其中:县1344、侯国188、道30、邑16。王莽时,全国125郡,国下领县、邑2203个。东汉永和五年时,全国105个郡,国下辖“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19)较西汉末几乎少去三分之一。

三、州的萌芽

如第一章所述,把中国划分为州,起源于战国时人们的理想。但是,“十二州”、“九州”、“五服”、“九畿”都停留在学者们所著作的书上或人们的传闻中,并未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划。在中国行政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一级,始于西汉武帝。

1.西汉的州

《汉书·武帝纪》说,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武帝用《禹贡》、《职方》中的11个州名(冀、兖、徐、扬、荆、豫、幽、并、梁、雍、青)(见表1)置刺史部,其中把梁改曰益、雍改曰凉,加上新开辟的边地“南置交趾、北置朔方”(20)两个刺史部,共为13刺史部,又名13州。但《汉书·地理志》正文与序所载大异:正文的13州名中无朔方、凉州,却有司隶(京师地域),将交趾称为交州。顾颉刚在《两汉州制考》中,根据较充分的事实指出《汉书·地理志序》较正文可信,置13州部是元封五年(前106年)之事,而在京师置司隶校尉是征和四年(前89年)之事,相距27年,故司隶不在13州之列,如加司隶应统称为14州;“北置朔方”,属13州,是确切的,正文把朔方归并州乃是东汉之制,非武帝所为;称交趾为交州,是王莽和东汉时制,非西汉之称;而且《汉书·地理志》正文还遗漏了凉州。应当指出当时的州刺史仅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并无固定驻所,还没有形成一级行政区划。

2.东汉的州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废除朔方、司隶两部,全国变成12州;据《尧典》中无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话,改交趾为交州;据《禹贡》中有雍州、无凉州,改凉州为雍州。(21)

东汉光武曾恢复西汉旧制,复置司隶部,复改雍州为凉州。但不久,在建武十一年(35年)又参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后东汉的州制与西汉有以下不同:(1)降司隶校尉部为全国13州之一;(2)废朔方,归入并州;(3)改交趾为交州。(22)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于中平五年(189年)改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结构。于是,全国的行政区划由虚的三级制演变为实的三级制,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东汉末,曹操又倡复“九州说”,废幽、并两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隶校尉部和凉州,并为雍州;弃交州,分入荆、益两州。全国仅有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9州。

总之,汉代的行政区划承袭了秦制,基本上实行的是郡县制。与秦王朝不同的是:(1)汉代有郡、国并存的局面。汉初,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和国—郡—县三级制并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之后,实行的是郡或国统县的二级制,(表2)直到东汉末大致如此。

所以,更确切地说,汉代的行政区划实行的是郡、国并存的制度。(2)汉代的县级区划单位的形式多样化,除县以外,还有邑、道、侯国。(3)汉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中出现了“州”。武帝首创行政监察区,在郡、国之上增设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东汉末年,州由虚的行政监察机构变为一级政区实体,开始出现州—郡—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度,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演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