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手机架 什么样的好:相信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56:09
张稚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13日   第 10 版)
陈光标在中国可谓一个有趣的现象。
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低调隐忍,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陈光标却相反,这个民营企业家喜欢秀,喜欢出名,嗜表扬如命,“如果做了好事不说出去,会憋得睡不着觉。”
他率先致信给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承诺死后捐出全部财产;他在云南盈江派钱后和举着人民币的村民合影;他把与其他企业联合捐献的3300万元人民币10万元一捆地砌成钱墙;他跑到日本海啸灾区救人、去台湾灾区亲手大派红包……花样迭出,充满想象力。撇开对这种行事风格的好恶以及是否有功利目的不说,他的张扬,未始不带一种天真烂漫之气。
其实在一般百姓心里,陈光标始终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道德楷模。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善欲人知非真善。多数人一直抱着信疑各半的心态默默看着他。
今年4月,《中国经营报》、《华夏时报》和《南方都市报》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他慈善注水,多项捐款尚未履行,并借助“首善”之名承接项目获利,从诚信的角度全面否定他的人品,陈光标和“诈捐门”顿时成为社会焦点。
在中国,出名似乎总是伴随着被质疑,似乎人们相信恶远过于相信善的存在。但这次,多数的人却保持了清醒,甚至力挺。冯小刚在微博中声援:“行善的人,接二连三被肆意攻击,被审察被逼着晒发票,捐了钱却像是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真是比窦娥还冤。原来文艺界一说捐款一呼百应,现在谁都不抻头,都怕捐了钱还挨骂,捐少了说你抠门,捐多了说你显摆作秀。这是什么鸟风气。”更有网友尖锐质问:是不是做慈善必须是道德品行的完人?该挨骂的是高调的慈善还是低调的不慈善?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陈光标究竟捐过钱没有?捐了希望小学没有?救过人没有?答案是肯定的。他挣到20万元的时候拿出3万帮安徽的孩子治病;他挣到60万元的时候拿出20万去给故乡修路;当大家连菠菜都不敢吃的时候,他赶到辐射最重的日本本土送物资;汶川、玉树、盈江,哪里有灾难他就出现在哪里,抛下事业和家庭去承受高原反应、余震危险,他难道没有付出艰辛?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他亲眼看着自己从北川中学废墟里背出来的女孩子瞬间逝去时,确实感悟了生命的意义,“人活着就是一口气,要趁活着的时候多做善事”?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全心投入慈善的他也可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呢?
歌手范玮琪说得对,社会确实生病了。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陈光标也许不是首善,但也决不是首恶。比起贪污腐败、比起罔顾他人生命在食品中掺放有毒添加剂、比起“激情杀人”……只要他是真正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别人,哪怕有一些水分,也还算得上是一个大好人。经济学家郎咸平说:“捐总比浪费好,更比贪好。”
媒体人魏城认为:这场大争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判断陈光标善行真伪的层面。比起微观的真伪,宏观的真伪更为重要,宏观的公平也远重于微观的公平。
善,终归是善。它不仅远好于恶,也好于不作为。如果因为这件事,原本就一毛不拔的中国富豪变得更加吝啬,并且在吝啬时更加心安理得,这肯定违背了所有好人的初衷。在贫富差距拉大、慈善事业还很薄弱的今日中国,我们需要更多的善,需要宽容和鼓励,需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