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反光贴一卷多少钱:《菜根谭》全文及大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1:05:26

《菜根谭》全文及大意(301-360)­

301.野趣丰处,诗兴自涌­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

山川自相映发。­

【大意】­

诗的灵感应在寂寞的原野上出现,当文思奔放、诗性大发时,连周围广­

大的山林也感染上了诗意;大自然的情趣荡漾镜湖之间,当独自漫步在湖边­

时,清澈的湖水倒影着层层山峰,那种景色最能令人陶醉。­

302.见微知著,守正待时­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

念。­

【大意】­

一支隐伏很久的鸟,一旦飞起来必能飞得很高;一棵开得很早的花木,­

等到凋谢时也必然凋谢得很快。人只要能明白这种道理,既可以免除怀才不­

遇的忧虑,也可以消解急于求取功名利禄的念头。­

303.森罗万象,梦幻泡影­

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

无益。­

【大意】­

树木每当到了冬天就落叶归根化为腐土,这时人才明白茂盛的枝叶、鲜­

艳的花朵只不过是一时的荣华;人一直到了将死的时候,才知道子女钱财的­

毫无用处。­

304.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

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大意】­

既然空并不等于虚无一切,真并不在于对具体事物的把握或放弃,请问­

佛祖,怎样才能达到涅槃(最高)的境界。(佛祖说)人活着是苦,死也是­

苦,纵欲是苦,绝欲还是苦,不如像我辈心无外物,自我修炼以求明心净性,­

通向涅槃境界。­

305.欲望虽有尊卑,贪争并无二致­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显渊业,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

乞人号饔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大意】­

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辆兵车的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

连一分钱也要争个你死我活,就人的品德来说真是天渊之别。但是一个重视­

道义的人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喜欢金钱,两者在本质上并没­

什么不同。当皇帝统治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一日三餐,就地位而言确­

实有天渊之别,但是当皇帝的苦心焦思和当乞丐的沿门乞讨,其痛苦情形又­

有什么不同呢?­

306.毁誉褒贬,一任世情­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

点头。­

【大意】­

一个饱经风霜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人,不管人情冷暖或世态炎凉如何反­

复变化,都懒得再睁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一个看透了人情世故的人,­

对于世间的一切毁谤赞誉都无动于衷,不论人们对他呼牛唤马一般的吆喝,­

他都会若无其事地点点头而已。­

307.不为念想囚系,凡事皆要随缘­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

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大意】­

如今的人一心想要做到心中没有杂念,可是却又始终做不到。其实只要­

使以前的旧念头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事情也不必去忧虑它,而是把握现实,­

把目前的事作好,自然就会使杂念慢慢消除。­

308.自然得真机,造作减趣味­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

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大意】­

事情偶然合乎己意就是最佳境界,东西出于天然才能看出造物者的天­

工;假如加上一份人工的修饰,就大大减低了天然趣味,所以白居易的诗说:­

“意念听任无为才能使身心舒畅,风要起于自然才能感凉爽。”这两句诗真­

是值得玩味的至理名言。­

309.彻见自性,不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食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

播弄精魂。­

【大意】­

凡是一个本性纯真的人,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全都是为了增进身心健康;­

凡是一个心地沉迷物欲的人,即使整天讨论佛理,研究倡语,也不过是卖弄­

才学而毫无益处。­

310.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

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大意】­

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根本不需要美妙音乐来调剂生活,­

就会自然感到舒适愉快,同时也不需要焚香烹茶,就能使满室飘散着清香之­

气。只有使心中有真实感受,而且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会忘却一切烦恼,­

超脱形骸困扰之外,才能使自己优哉游哉地生活在乐趣中。­

311.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

离俗。­

【大意】­

黄金是从矿山中挖出来的,美玉是从石头中产生的,可见不经过虚无幻­

变就不能得到真悟;道理是从杯酒中悟出来的,神仙也许能在声色场中邂逅,­

可见即使是高雅之士也摆脱不了世俗情欲。­

312.凡俗差别观,道心一体观­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

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大意】­

天地间的万物,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以及世界上每天所发生的­

种种事体,如果用世俗眼光去观察,是变幻不定令人头昏目眩的;如果用超­

越世俗的眼光去观察,则在本质上却是永恒不变的。可见不论对人对物或对­

事,只要能本大公无私的平等态度去对待,又何必要有分别和取舍呢?­

313.布茅蔬淡,颐养天和­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大意】­

能在粗布被窝里睡得很香甜的人,才能得到大自然的谦和之气;吃粗茶­

淡饭能吃得很香甜的人,才能领悟出恬淡生活中的真正乐趣。­

314.万心悟性,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

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末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大意】­

一个人是否能够摆脱烦恼的困扰,完全在于自己意志的掌握,只要你内­

心清净了,无杂念介入,即使生活在屠宰场或饮食店中也觉得是一片静土。­

反之即使你手持一琴一鹤,而且居室内外摆满了名花奇草,假如你内心不能­

安静,苦恼仍然会困扰你。所以佛家说:“能摆脱尘世的困扰就等于到达真­

实境界,否则即使身穿袈裟住在僧院里却和俗人没什么区别。”这诚然是一­

句至理名言。­

315.断绝思虑,光风霁月­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

横月短笛吟风。­

【大意】­

虽说住在狭窄简陋的房间之中,可是世间的一切忧愁烦恼全部消除,还­

奢望什么雕梁画栋、飞檐入云的高楼大厦呢?当然也更不必贪图珍珠穿成的­

帘子像雨珠那般玲珑的豪华设备了;一旦三杯老酒下肚之后,就使胸中出现­

一片属于纯真本性的真情,这时只知道月下弹琴和面对清风吹笛,自然会别­

有一番雅趣。­

316.机神触事,应物而发­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

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大意】­

当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归于寂静时,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就会­

给你很多深远的雅趣;当深秋季节所有花草都凋谢枯黄之后,忽然看到其中­

有一棵挺拔的草屹立无恙,就会引发你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会完­

全枯萎,因为它那生命力随时都会乘机发动。­

317.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

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

如。­

【大意】­

白居易的诗说:“凡事不如放心大胆去做,至于成功失败一切听凭天意。”­

晁朴之的诗却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

按白居易放任身心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为狂妄自大,按晁朴之约束身心­

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于枯槁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一­

切事物的重点,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318.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

合无间。­

【大意】­

在雪花飘落的夜晚,皓月当空,天地间一片银色世界,这时人的心情也­

会随着清朗明澈;在和风徐徐吹拂的春季,万物都呈现一片蓬勃生机,这时­

人的情绪自然会得到适当的调剂。可见大自然和人的心灵是浑然一体的。­

319.不弄技巧,以拙为进­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

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矣。­

【大意】­

不论作学问或写文章都要用最笨的方法才有进步,尤其是修养品德,更­

必须一本朴实态度才有成就,可见“笨拙”二字含有无穷奥妙。恰如陶渊明­

的《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这该是一种多么淳朴­

之风。至于在清冷潭中所映出的月影,以及枯槁老树上所落的乌鸦,表面看­

来真是诗情画意,然而实际上却显示出虚幻衰败的景象。­

320.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

生僧,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大意】­

能以我为中心来操纵一切事物的人,成功了固然不觉得高兴,失败了也­

不至于忧愁,因为广阔无边的大地到处都可优游自在;以物为中心而受物欲­

奴役的人,遭遇逆境时心中固然产生怨恨,处于顺境时却又产生恋栈之心,­

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身心受到困扰。­

321.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

聚膻却蚋。­

【大意】­

真理跟事物是血肉相连的,真理静止事物也随着静止,排除事物而执拗­

于道理的人,就像排除影子而留下形体那样不通;心智和环境也是血肉相连­

的,内心空虚环境也跟着空虚,排除环境的干扰而想保留内心宁静的人,就­

像聚集一大堆膻味东西却想排除蚁蝇一样愚蠢。­

322.任其自然,万事安乐­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

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

落尘世苦海矣!­

【大意】­

一个隐居的人,内心清净而俗事又少,一切总是的适应自己的本性。因­

此喝酒时谁也不劝谁多喝,以能各尽酒量为乐;下棋只是消遣,以不争胜败­

为胜;吹笛只是为了陶冶情趣,以不讲求旋律为合适;弹琴只是为了消遣休­

闲,以无弦之琴为最高雅;和朋友约会是为了联谊,以不受时间限制为真挚;­

客人来访要宾主尽欢,以不送往迎来最自然。反之假如有丝毫受到世俗人情­

礼节的约束,就会落入烦嚣尘世苦海而毫无乐趣了。­

323.思及生死,万念灰冷­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即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

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大意】­

请你想想看:你在没出生之前又有什么形体相貌呢?你再想一想,你死­

了以后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人既然无法测知生前的往事,又无法预卜死后­

的未来,而生命又是那么短促,一想到这些就不免万念俱灰。不过生命虽然­

短促,精神却是永恒的,只要能保持纯真本性,自然能超脱物外,遨游于天­

地之间。­

324.卓智之人,洞烛机先­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

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困,其卓见乎。­

【大意】­

一个人只有在生过病之后才能体会出健康的可贵,只有在遭遇变乱之后­

才会思念太平时的幸福,其实这都不是什么有远见的智慧;能预先知道侥幸­

获得的幸福是灾祸的根源,虽然爱惜生命可是却能预先明白有生必有死之­

理,这样才算是超越凡人的真知卓见。­

325.雌雄妍丑,一时假相­

优人传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奕者争先竞­

后,较雌雄于著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大意】­

演艺人员在脸上搽胭脂涂口红,把一切美丑都决定在化妆笔的笔尖上,­

可是转眼之间歌舞完毕、曲终人散,方才的美丑又都到哪里去了呢?下棋的­

人在棋盘上竞争激烈,把一切胜负都决定在棋子上,但是转眼之间棋局完了、­

子收人散,方才的胜败又都到哪里去了呢?­

326.风月木石之真趣,惟静与闲者得之­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枯荣,竹石之消长,­

独闲者操其权。­

【大意】­

清风下的花朵随风摇曳,姿态显得特别洒脱,雪夜中的月光逐云辉映,­

形影显得特别明朗;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享受这种怡人景色。树木的苍盛­

与枯荣,竹子和石头的消失与生长,只有富于闲情逸致的人才能领略此中雅­

趣。­

327.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袍短褐则­

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大意】­

在乡下跟老农夫谈论饮食,每当谈到白斩鸡和老米酒时,他就会显得兴­

高采烈,如果问他山珍海味等佳肴,他就茫然不知了;每当谈起衣着时,一­

提起长袍短袄,他就会不由得流露出欢乐表情,假如问他黄袍紫蟒等官服,­

他就一点也不懂了。可见老农夫保全了淳朴本性,所以他的欲望才这样淡泊,­

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328.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

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大意】­

心中假如没有忧虑和杂念,又何必要下内省观察工夫呢?佛教所说的“反­

观内省”,实际上却增加了修行的障碍;天地间万物本来都是一体的,又何­

必等待人来划一平等呢?庄子所说的“消除物我界限”,就等于是分割了本­

来属于一体的物性。­

329.勿待兴尽,适可而止­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

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大意】­

当歌舞盛宴达到最高潮时,就自行整理衣衫毫不留恋地离开,那些胸怀­

旷达的人就能在这种紧要处猛回头,真是令人羡慕;夜阑人静仍然忙着应酬­

的人,那些目光无豆者已经坠入无边痛苦中而不自觉,说来真是可笑。­

330.修行宜绝迹于尘寰,­

悟道当涉足于世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

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大意】­

当意志还没坚定、没有把握控制时,就应远离物欲环境的诱惑,以便让­

自己看不见物欲而不会使心迷乱,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清明纯静的本性;等­

到意志坚定可以进行自我控制时,就要让自己多跟各种环境接触,使自己看­

到物质的诱惑也不会使心迷乱,借以培养自己圆熟质朴的灵性。­

331.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

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大意】­

一个喜欢清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离群索居来求取安宁;岂不知远离人­

群只是为了自我,而一心求静的结果是一旦遇到喧嚣就会烦躁不安。可见由­

于过分求静,反而成为烦躁的祸源。人我本是一体的,而动静也是互相关联­

的,假如不能忘怀自我,只知一味过分强调宁静,又如何能达到真正安宁的­

静界呢?­

332.山居清丽,人都俗气­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

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走入­

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大意】­

隐居在山间胸怀自然开朗洒脱,所接触的事物自然都能引起高雅的思­

绪:看见无拘无束的孤云野鹤,就会引起超尘脱俗的观念;遇到山谷溪涧的­

流泉,就会引起洗洁一切世俗杂念的思想;抚摸耸立在风霜中的老桧和腊梅,­

心中就会不由得涌起效法它们威武不屈坚毅气节的愿望;终年与温和的沙鸥­

和麋鹿在一起,会使一切勾心斗角的邪念全消。假如再度走回烦嚣的都市,­

即使不跟各种声色环境接触,也会觉得自己就像旗帜的飘带那样毫无用处。­

333.人我合一之时,则云留而鸟伴­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

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大意】­

心血来潮时,何妨脱下鞋袜光脚在草地上散步,就连飞翔山野的小鸟也­

会忘记被人捕捉的危险来和我作伴;当大自然的景色和我的思想融为一体­

时,何妨披着衣裳静坐在花下沉思,默默面对天际白云,无言却又有留恋之­

感。­

334.祸福苦乐,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祸凶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

便为苦海;一念清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可不慎哉。­

【大意】­

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例如释迦牟尼佛说:“名­

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跳进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沉入­

苦海;只要有一丝纯洁观念就会使火坑变成水池,只要有一点警觉精神就能­

使苦海变成乐园。”可见意识观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会全面改变,所以­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必须慎重。­

335.若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刀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

一任天机。­

【大意】­

绳索磨擦木头长久了可锯断木头,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一久可贯通坚­

石,同理,作学问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水汇集在一起自­

然能形成一道河流,瓜果成熟之后自然会脱离枝蔓而掉落,同理,修行学道­

的人也要听任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336.机息心清,月到风来­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

丘山。­

【大意】­

当心中停止一切阴谋诡计之后,就会使你有轻松舒畅之感,因为从此不­

再为人间的烦恼而痛苦;当思想远远超脱世俗之后,你自然不会听到外面的­

车马喧嚣之声,根本不必眷恋山野林泉的隐居生活。­

337.落叶蕴育萌芽,生机藏于肃杀­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

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大意】­

花草树木刚刚凋谢,可是它们下一代的新芽已经从根部长出;一年四季­

刚演变为寒冬季节,温暖的阳春就行将到来。当万物到了飘零枯萎季节,却­

在暗中隐藏着绵延不绝的蓬勃生机。从这种生生不息中可以看出天地的好生­

之德。­

338.雨后山色鲜,静夜钟声清­

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大意】­

在雨后观赏山川景色,就会觉得另一番清新气象;当夜阑人静聆听庙院­

钟声,就会觉得音质特别清脆悠扬。­

339.雪夜读书神清,登山眺望心旷­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

阜之巅,使人兴迈。­

【大意】­

假如你站在高山上放眼远看,就会立刻使你感到心胸开阔;假如你面对­

水流凝思,就会马上使你意境悠远。假如你在雨雪之夜读书,就会使你感到­

心旷神怡;假如你爬上丘陵展胸低啸,就会使你感到意气豪迈。­

340.万钟一发,存乎一心­

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大意】­

一个心胸阔达的人,即使是一万钟的优厚奉禄,也可看成像瓦罐那样没­

价值;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即使是一点金钱,也会看成像车轮那么大。­

341.要以我转物,勿以物役我­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嗜欲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

则欲嗜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大意】­

大地如果没有清风明月和花草树木就不成大自然,人类如果没有感情欲­

望和生活嗜好就不成真正人。所以我们要以仁为中心来操纵万物,绝对不可­

以物为中心来奴役自己,如此一切嗜好欲望都会成为自然的天赐,而一般世­

俗情欲也都变为顺理成章的理想境界。­

342.就身了身,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于天下者,方能出世于世间。­

【大意】­

能跳出自我来了解自我的人,才可根据自然法则使万物按照本性去发展­

而各尽其用;能把天下还给天下万民所共有的人,躯体虽然生存于世间思想­

却超越凡人。­

343.不可徒劳身心,当乐风月之趣­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

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大意】­

一个人假如整天游手好闲,一切杂念就会在暗中悄悄出现;反之假如整­

天奔波劳碌不堪,就又会使人丧失纯真的本意。所以大凡一个有才德的君子,­

既不愿使身心过度疲劳,也不愿整天沉迷在声色犬马的享乐中。­

344.何处无妙境,何处无净土­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

冷然具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大意】­

人的心灵大半是从浮动处才失去纯真本性,假如任何杂念都不产生,只­

是自己静坐凝思,那一切念头都会随着天际白云消失,随着雨点的滴落心灵­

也会有被洗清的感觉,听到鸟语呢喃就像有一种喜悦的意境,看到花朵的飘­

落就会有一种开朗的心得。可见任何地方都有真正妙界,任何事物都有真正­

的玄机。­

345.顺逆一视,欣戚两忘­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

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大意】­

母亲生孩子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积蓄金钱则容易引起盗匪的­

觊觎,可见任何一种值得高兴的事都附带有危险。贫穷虽然很可悲,但是如­

果能勤俭也能过得去;疾病固然很痛苦,但是由于疾病可学会保养身体的方­

法;可见任何值得忧虑的事也都伴随着欢乐,所以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总认­

为顺境和逆境是相同的,因此自然也就没有高兴和悲伤了。­

346.风迹月影,过而不留­

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

则物我两忘。­

【大意】­

耳根假如能像大风吹过山谷一般,一阵呼啸之后什么也不留,这样所有­

流言蜚语就都不起作用;心灵假如能像水中的月亮一般,月亮既不在水中水­

中也不留月亮,云来月掩,水仍是水月仍是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心中自然­

也就一片空明而无物我之分。­

347.世间皆乐,苦自心生­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

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大意】­

由于一般俗人都被虚荣心和利禄心所困扰,因此一开口就说人间是一个­

大苦海。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只要看开名利不拼命去追逐,转身回头来欣赏­

白云笼罩下的青山翠谷,再欣赏屹立于河水奔流中的奇岩怪石,和迎风招展­

的美丽花卉跟呢喃的小鸟歌唱,以及樵夫歌唱时的山鸣谷应声音,这时就会­

自然发出会心的微笑,而恍然大悟人间既非尘嚣万丈,世界也非大苦海,只­

是人们使自己的心落入喧嚣、堕入苦海而已。­

348.月盈则亏,履满者戒­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

盈满者,宜思之。­

【大意】­

赏花卉以含苞待放时为最美,喝酒以喝得略带醉意为适宜。这种花半开­

和酒半醉含有极高妙的意趣。反之花已盛开、酒已烂醉,那不但大煞风景而­

且也活受罪。所以事业已经到颠峰阶段的人,最好能深思一下这两句话的真­

义。­

349.体任自然,不染世法­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为­

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大意】­

生长在山间的野菜根本不必人们去灌溉施肥,生长野外的动物根本不必­

人们饲养照顾,可是这些野菜和野兽的味道吃起来却特别甘美可口,同理,­

假如我们不受功名利禄所污染,品德心性自然显得分外纯真,跟那些充满铜­

锈味的人有明显区别。­

350.观物须有自得,勿徒留连光景­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

吾儒之口耳,释代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大意】­

平日栽种一些花竹树木,再饲养一些可爱的小动物,自然能调剂生活、­

陶冶心性,假如只为了增加风景,玩赏一些奇花异木、珍禽异兽,那也不过­

是儒家所说“只知诵经,不明佛理”的表面文章而已,对于自己的学品人生­

根本没有任何美化作用。­

351.陷于不义,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

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大意】­

隐居在山野林泉之下的人,物质生活虽然感到很清贫,但是精神生活确­

很充实,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学问知识虽然浅陋,但是却具有朴实存真的天­

性。假如一旦回到都市变成一个充满市侩气的奸商而蒙受污名,倒不如死在­

荒郊野外还能保持清白的名声。­

352.非分之收获,陷溺之根源­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

鲜不堕彼术中矣。­

【大意】­

不是自己份内应享受的幸福,无缘无故得到意外之财,即使不是上天故­

意来诱惑你的钓饵,也必然是人间歹徒来诈骗你的机关陷阱。为人处世如不­

在这个地方睁大眼睛,就很少有人能逃过歹徒诈术圈套了。­

353.把握要点,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于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

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大意】­

人生本来就像一场木偶戏,只要你能把控制木偶活动的线掌握好,那你­

的一生就会进退自如去,丝毫不受他人或外物的操纵,能做到这些你就可以­

超然物外置身于烦嚣的尘世之外。­

354.利害乃世之常,不若无事为福­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

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错千年死。”虽­

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大意】­

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福就有一灾,所以达观者常以无事为福,曹松诗­

说:“我奉劝阁下还是不要谈封侯拜相的事,因为名将的战功都是千万人的­

头颅所堆成。”古人又说:“要想天下永远太平无事,只有把所有兵器都收­

藏在仓库中。”当我们读完这两首诗之后,即使本来有一股奋发的雄心壮志,­

也不由得立刻变成冰雪一般的冷寂。­

355.茫茫世间,矛盾之窟­

淫奔之妇娇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

如此。­

【大意】­

一个淫荡而跟人私奔的妇女,可以伪装成要到庙里去作尼姑,一个沉迷­

于权势名位而终日钻营的人,会由于一时的激进而进入道宫去当道士。寺庙­

本来是一个远离红尘极清净的地方,谁知却成为淫荡邪恶之徒的聚集处。­

356.身居局中,心在局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

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上,心要超事外也。­

【大意】­

当天气不好波浪涛天时,坐在船中的人并不知道害怕,反而把船外的人­

吓得胆破心寒;当酒宴中有人酒醉而怒骂时,同席的人并不知道警惕,反而­

把站在席外的人吓得目瞪口呆。所以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即使被某件事卷入­

漩涡中,但心智却要抱着超然物外的态度。­

357.减繁增静,安乐之基­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了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

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大意】­

人生在世能减少一些麻烦,就多一分超脱世俗的乐趣,例如交际应酬减­

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困扰,闲言乱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

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保持纯真本性。­

假如不设法慢慢减少以上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千方百计去增加这方面的­

活动,那就等于是用枷锁把自己的手脚锁住一生。­

358.满腔和气,随地春风­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

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大意】­

大自然的寒冬和炎夏都容易躲避,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却难以消除;人世­

间的炎凉冷暖即使容易消除,积存在我们内心的恩仇怨恨却不易排除。假如­

有人能排除积压在心中的恩仇怨恨,那祥和之气就会立刻充满胸怀,如此自­

然也就到处都充满极富生机的春风。­

359.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

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也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

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大意】­

喝茶根本不必一定要喝名茶,但是必须维持壶底不干,喝酒根本不必一­

定求甘冽,但是必须维持酒壶不空;无弦之琴虽然弹不出旋律来,然而却足­

可调剂我的身心,无孔的横笛虽然吹不出音调来,然而却可使我精神舒畅。­

一个人假如能作到这种境界,虽然还不能算超越伏羲氏那种清静无为,但是­

起码也可与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阮籍那种性淡逍遥的生活媲美了。­

360.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

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大意】­

佛家主张凡事都要顺其自然发展,一切都不可勉强;儒家主张凡事都要­

按照本分去作,不可妄贪之事。这随缘和素位四个字是为人处事的秘诀,就­

像飘浮空中的气球是渡过人生大海的重要工作。因为人生的路途是那么遥远­

渺茫,假如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必然会引起很多忧愁烦恼;反之凡事­

都能安于现实环境,就到处都会产生悠然自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