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怎么看性别:曾国藩养生经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37:25

曾国藩养生经启示

(2011-05-11 09:16:34)转载 标签:

曾国藩

养生经

启示

杂谈

分类: 养生保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国藩养生经启示

 

曾国藩是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一生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道光22年10月,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刚恶柔恶,各有所偏,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终身在此处克治。”曾国藩是一个能举一反三的人,唐镜海这一番教诲,使他生出许多养生的心得来,如他在咸丰11年的日记中写道:“忿、欲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可谓名言至论,”他又记道:“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惩忿”曾国藩解释说即“所谓少忿怒也。”“窒欲”就是克制情欲。“少食”就是不吃得太饱。“多动”就是增强运动。  曾国藩是怎样对待这四条的?  惩忿:惩忿的目的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做到泰山崩于侧而脸不变色,心不跳。为了学得这手功夫,他向冯树堂学了静坐之法。但开始时,曾国藩的静坐并未达到排除杂念,是形静而神未静。正如他自己所说:“静坐之法,养气之方,都只能知,不能行。”例如道光二十四年的正月初一,他就在日记中载:“是日为车夫忿怒两次。”曾国藩要受程朱道学的约束并塑造自己的形象,官场上自然有许许多多刺激他的东西,他能静下来吗?  窒欲:这是曾国藩的父训。初进京时,他父亲就写信教他保身三要:“节欲”、“节劳”、“节饮食”。欲又有情欲、贪欲、求知欲等,曾麟书要儿子曾国藩“节欲”,应指的是节制房事。这件事,在曾国藩的日记里并不泛记载。他曾道:“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好德之知也。”他又曾记道:“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他觉得房事不节制,愈来愈有损身体。  少食:孔子曾经说过:“君子食无求。”“少食”就是从这而来的。对于饮食,曾国藩是缺乏科学的饮食方法的。他对满意的席面,日记里总是记“甚丰”,他是以鸡肉鱼的数量来评价的。曾国藩在这方面是不太注意的。以道光20年12月头10天计算,曾国藩在外作客吃饭7次,在家陪客吃饭1次,差不多每天吃一餐客饭,自然是肉食吃得过多。且曾国藩又喜杯中之物,日记中常有作客索酒喝的记载。行军打仗也常应邀吃饭、喝酒。打一胜仗便要喜庆数天。曾国藩对于“少食”的誓言也落实得不甚好。  多动:对于这一点,曾国藩也是难以做到的。年轻时候,他整日读书,既不劳动,也不锻炼。中了秀才,出门坐轿。入京以后,则是车马代步。由于曾国藩不讲究锻炼,30岁后一直是一副精疲力尽之相,眼蒙、头晕,镇压太平天国指挥作战时,常有“放倒之像”。  由于曾国藩前期潜心科举,研究学问,后期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没有也不可能按照他父亲教以的“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去办,他62岁的时候就中风死了,没有达到我国现在人口的平均寿命。

平凡生活网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历史学家对他的功过已做出了很公正的评价。他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但他倡办的洋务运动,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对推进我国工业进程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灭。人们对他的学问修养,勤俭治家,对子弟的严格教育以及处世为人的方法,更是加以肯定,并引为借鉴。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很重视养生,他有一套很好的养生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养生首在养心,养心莫大于寡欲曾国藩认为“惩忿窒欲”是养生的大法。所谓“惩忿”,就是遇事不要烦恼,发怒,以心平气和对待之。他在家训中规定:“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所谓“窒欲”,就是对不良嗜好和私欲都要有效地抑制,不让其萌生,从而胸怀坦白、天宽地阔、心身泰然。这样自然脏腑气血调和,生机勃勃。他还用“静坐”的方式养心。即使在战事危急,事务繁忙的时候仍每天坚持不懈。在他的日记中常常见到“静坐片刻”。在他的家书中常有告诫子弟“静坐”养生的句子。
  节制饮食 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日常生活多以素食和蔬菜为主,“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他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膏粱厚味,肥鱼大肉,皆可损伤脾胃。“少食”、“素食”、“清淡”足可以养脾胃,脾胃得养,自然健康长寿。
“多动”、“习劳” 他认为人体活动则气血和、经脉通;不动则病滞。他每天坚持饭后走一千步。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女、儿媳,要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随便使唤奴仆。出门要多走路,少骑马坐轿。他在家训中说:“劳则寿,逸则夭。”他的儿子曾纪译少年体弱多病,即命其每日早晚各步走五里路。坚持日久,便转弱为强。
  “早起” 曾国藩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早起可以振刷精神。”早起是曾氏祖辈几代的传统家风。的确,早上空气新鲜,能令人头脑清醒,周身舒适。曾氏一生坚持早起,在他的教导影响下,家中人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他手下的幕僚、将领无不效法,没有一个敢睡懒觉。正如民间俗语:“早睡早起身体好”。
  “洗脚” 曾氏每晚睡前必须以热水洗脚。其方法是:水必温热,要浸洗到膝关节以上为好。实践证明,热水洗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刺激末梢神经。达到引火下行,降血压,促睡眠的效果。
  正确对待医药曾国藩的祖辈不信医药。这点他未能遵守祖训,而是相信医药。他认为医药能“治病保身”,但也能“致病伤身”,要正确对待医药。他主张“病来即药,病去即止”。他本人有病,即时就送服药。日记中有“夜不能寐、服归脾汤数帖而愈”。“癣疾大作,痒甚,用药稍安”。他从不随便服药,更不信庸医的“危言深语”。很推崇精神调养和食物调养。
  他很重视补益药品,常购人参、鹿茸、阿胶之类补品寄给祖父母、父母、叔婶及师长服用。自己也常命家人用黄芪、白术、山药、当归,茯苓之类药品熬粥食用。
  一百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曾氏的这套养生法确有一定的科学性,且简便易行,值得效法。(姜昭燮)D4

唐汉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