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 身高18:看看中国这些即将消失的行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9:17

4月21日,湖北宣恩县高罗乡瓦匠刘学举在加工“布瓦”。

  “布瓦”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居民过去建吊脚楼的必须品,它是建筑中所用的小青瓦,呈弧形,用一种粘土烧制而成。随着人们住房习惯的改变,如今农民建房更多使用钢筋混凝土作材料,屋顶不需要用“布瓦”遮盖。之所以还有人在做“布瓦”,大多也只是为过去修建的吊脚楼修补屋顶之用。目前还在“布瓦”制作一线的瓦匠们年龄大多在六七十岁左右,他们都没有带徒弟。“布瓦”作为一种传统技艺,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新华社发(宋文摄) 

  4月21日,湖北宣恩县高罗乡的一名瓦匠将瓦泥糊上特制的模具。新华社发(宋文 摄) 

4月23日,浙江省武义县手工弹棉花艺人潘方元在弹棉花。

  过去在江南农村,每到冬季就能听到“咚咚咚”清脆的手工弹棉花声,艺人腰绑弹弓、手握木槌、敲打牛筋把棉花弹松,然后经过整形、拉线、平压等多道工序,做成御寒的棉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崛起,云丝被、空调被、羽绒被、毛毯等涤纶纤维制品相继出现,古老的手工弹棉花技艺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浙江省武义县,有一名叫潘方元的手工弹棉花艺人开着一家手工棉胎加工店,至今仍坚持手工弹棉花,为当地居民定做结婚新棉胎或翻新旧棉胎。潘方元17岁拜师学习弹棉花,在这一行已干了37年。潘方元感慨地说,早年他带出的13个徒弟如今都已改行,现在更没人来学这门手艺,他担心这项传统民间技艺很快会失传。新华社发(张建成摄) 

  4月23日,浙江省武义县手工弹棉花艺人潘方元站在木盘上,转动身躯压实棉胎。新华社发(张建成 摄) 

  4月23日,浙江省武义县手工弹棉花艺人潘方元在初整棉胎。新华社发(张建成 摄)  

  4月24日,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三水泾口桥旁,62岁的剃头匠管康森在给顾客剃头。

  近几十年随处可见的理发店,是从外国传进来的“洋玩意儿”。在没有理发店的年代,剃头匠们挑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剃头挑子上的东西主要分为剃头的用具以及各种辅助用具,如水盆、烧水的火罐、供顾客坐的凳子及围在他们身上的手巾和布单、收拾碎头发的笸箩等。那个时侯的剃头匠,除了要掌握剃头、梳头编发和刮脸等基本技术之外,还要熟悉一些相关的技术,如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修整胡须和头、面、肩颈的按摩等。如今,这样的剃头匠已很难见到,这项手艺也渐渐消失,存在于上一代人的记忆里了。新华社发(郏策摄) 

  4月24日,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三水泾口桥旁,62岁的剃头匠管康森在给顾客洗头。新华社发(郏策 摄) 

  4月24日,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三水泾口桥旁,62岁的剃头匠管康森在给顾客掏耳朵。新华社发(郏策 摄) 

4月24日,在广西南宁市壮志路,一名妇女(左)在为顾客绞面。

  绞面又称绞脸或开面,是流传于广西壮族同胞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美容方式。壮族妇女仅用两根线就能将人的面部、颈部细小的汗毛绞掉,还能将眉毛修得更加美丽。接受绞面后,人的面部会变得光洁而富有弹性。古时候,壮家女子出嫁前一天都要进行其人生的第一次绞面,之后,绞面将伴随其一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古老技艺渐渐成为壮族地区人们日常美容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壮族妇女的一种职业。如今,各种美容美发厅不断出现在壮乡各大城市。而从事绞面这一职业和接受这种美容方式的基本都是中老年妇女,绞面的场景基本只能在老城区的偏僻街巷里看到。绞面这一壮族传统美容技术正逐渐失去昔日的魅力。新华社发(陆波岸摄) 

  4月24日,在广西南宁市壮志路,一名市民脸上涂着粉,准备接受绞面。新华社发(陆波岸 摄) 

  4月24日,在广西南宁市壮志路,一名市民在接受绞面美容。新华社发(陆波岸 摄) 

  4月24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46岁的打铁艺人张守智展示新打造的铁器。

  打铁是一种古老的技艺,铁匠则是前工业时代最“勇武”的职业之一。他们仅凭手中的铁锤和火钳就可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而从事铁匠这一职业不仅需要力气,还要有许多“学问”和经验,比如选料、下料、加热的火候、锤打的技巧等等。如今,随着经济和工业化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正逐渐取代手工制造,打铁这种曾经风行于民间的技艺也日益没落。新华社发(郝劲飞摄) 

  4月24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46岁的打铁艺人张守智在打铁铺里锤打铁毛坯。新华社发(郝劲飞 摄)

  4月24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46岁的打铁艺人张守智在打铁铺里礅铁毛坯。新华社发(郝劲飞 摄) 

4月27日,湖北建始县三里乡蟠龙村六组村民邓隆学在造纸作坊内冲纸浆。

  在湖北恩施,采用濒临失传的古老竹纸制作技艺生产“火纸”已有数百年历史。“火纸”呈黄色,纸面粗糙,纸页较厚,基本上不能用作书写,手工造纸费时费力,产量低,所造的纸除了做祭品,没有其他使用价值。目前,多数造纸作坊已停产,尚在运行的也是勉力支撑,做做停停。会造“火纸”的人越来越少。为保护这一民间传统手工艺,当地正着手建“火纸”制造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引导村民发展火纸生产,让古老的民族工艺得到传承。新华社发(杨顺丕 摄) 

  4月27日,湖北建始县三里乡蟠龙村六组村民邓隆学在造纸作坊翻晒“火纸”。新华社发(杨顺丕 摄) 

  4月27日,在湖北恩施宣恩县野椒园村造纸作坊,农民杨地潜在制作“火纸”。新华社发(宋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