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女孩的图片:《组歌》课后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27:38
《组歌》课后记(2009-05-30 19:51:23)转载 标签:

组歌

散文诗

环节

诗歌

纪伯伦

杂谈

《组歌》讲完了,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那颗被纪伯伦深沉的爱所打动的心依然沉浸在他那的散文诗所带给我的震撼之中。

第一次接触这两首散文诗,读了几遍之后,我陷入了沉思,通过这两首动情的诗歌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把重点初步定为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提高朗诵技巧,而且诗歌还具有、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但是当我查阅了有关纪伯伦以及这篇文章的有关资料,并一遍又一遍声情并茂地诵读文章以后,我被诗人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打动我的应该同样也能打动学生,而写作手法的运用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所以,我把重点定为让学生结合对背景的了解和对作者的理解,通过对写景叙事的分析,深入理解作者蕴涵在文字之外的意味,“批文入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

在讲这篇文章之前,我布置了学生预习课文。要求不仅要扫除字词障碍、流利而富有情感的朗读这两首散文诗,并且着重强调要去了解作者,体味作者。

上课了,我用纪伯伦的生平简介导入新课,然后进入第一个环节:初读《浪之歌》,整体感知诗中形象。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项内容:一是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二是找出“浪”的形象特点。由于在预习和导入的环节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作者,在这个朗读的环节里学生就做到了熟练并有感情的朗读,并准确地找出了“浪”的几个特点,并且也初步感知了课文,在达到了这一步的教学目的后,很自然地便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品读。

在“品读”的环节中,我让学生先了解借景抒情的妙处,在通过对“浪”形象的品析体味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体味到散文诗虽短小却耐人寻味的魅力。之后,又通过学生自发的动情朗读,以及朗读后的评价让学生充分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接着我们进入了“动情读”的环节。在这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随着我们对诗歌理解的逐步加深,我们的朗读情感与作者的创作情感叶产生了共鸣。听了大家激情四溢的朗读,我也忍不住想朗诵一番了。就权当是抛砖引玉了。”其实,这一方面是对前一个环节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师本身能力才华的展示,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做了示范,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上不会产生偏差。因此,在教师范读后,学生自愿的全文朗读质量较之前一个环节“品读”中的分段朗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了明显的效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第一首《浪之歌》,也是通过这首散文诗的学习掌握方法,进而可以独立自主完成《雨之歌》的学习。我提出了类似第一首诗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效果非常好。最后,学生在总结发言的时候说,“纪伯伦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让我深深为他们的感知力而感动。

    最后我做了本课的结语:“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而我们动情的朗诵则是给予了诗歌另一种生命力。同学们,不要吝惜你的激情,放声读出情感,你会让一首首诗歌更加熠熠生辉!”

讲完这一课,有一点体会颇深,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理论也倡导 “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更需要让学生自如地去运用它们。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指导学生学习,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举一反三,把自己的所学灵活运用于以后的实践。这一点,在《组歌》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