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妈妈见面发生了关系:关于解读中国五大经典之心得概述-转自傅佩荣新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7:50
关于解读中国五大经典之心得概述-转自傅佩荣新浪 我在近年来致力于重新解读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虽然辛苦但获益良多,并有幸能深刻体认中国传统文化之真、之善、之美。以下是我对《易经》、《老子》、《论语》、《孟子》、《庄子》这五大经典的一些自己的概要的见解。

 

1.《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泉源。它由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找出人生行为的准则。但是在占验吉凶的背后,是对人们修德的期许。

   
《易经》里面出现的占验之辞,大约有九个等级,从最好到最坏,依序是:元吉,大吉,吉,无咎,悔,吝,厉,咎,凶。其意思是:最为吉祥,非常吉祥,吉祥,没有灾难,懊悔,困难,危险,灾难,凶祸。当然,这要看一个人处在什么时位而定。“时”为时间,引申为人生的阶段、客观的情势、主客之间形成的时机以及个人对时机的感受。“位”为空间,引申为个人的地位及处境以及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对关系。人的吉凶祸福,一半是由时与位所决定,有如命中注定的客观条件;而另外一半,则取决于当事人自己对时与位的认识以及由此而采取的响应行动。说“《易》为卜筮之书”,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当卦辞爻辞揭示吉凶时,后续还有每一个人修正或改变命运的弹性空间。

  
更重要的是,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码,其中首尾相应,福祸相倚,甚至吉中有凶,凶中带吉;在你才陷入懊悔情绪时,随即出现生机;在你正想额手称庆时,危险却已悄悄逼近。然后再总结这一切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责任之提升,德行修养的必要以及乐天知命的智能。人生遭遇虽有一定的步骤与结局,但是苦乐却是个人的德行、智能、能力所左右的。德行修养是离苦得乐的最佳保证;智能觉悟使人显示整体而根本的视野,不为苦乐所困;能力卓越的人立即采取行动,或是改变环境,或是自我调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已习惯了《易经》的许多启示。处于逆境中,会想到否极泰来;前无去路,会希望剥极而复;看到社会乱象,则要求革故鼎新;遇到分配不均,则知道有损有益。每一卦都有好有坏,如果寻找六爻皆吉的,大概只有谦卦了。人有真才实学,又能谦卑自处,那么还需要占卜吗?“善为易者不占”,真正懂得《易经》道理的人,是不会去占卜的。占卜的结果若为吉,你还是要脚踏实地活在每一个当下;占卜的结果若为凶,那么你想尽办法避开之后,占卜岂非失灵?这是最简单的“算命悖论”,既然如此,何不增强理性能力,学习《易经》的义理呢?《易经》所展示的是无限宽广与丰富的世界,只要做到“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人生必将逢凶化吉。

 

2.《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向来是一本难解的书,而其关键即在于“道”字。一方面,“道”是无所不在的,而“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所以说“道生之,德畜之”;另一方面,“道”又与万物截然不同,因为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两种性质可以分别称为“内存性”与“超越性”,亦即:“道”是既超越又内存的。掌握了这一点,才可以进而发挥老子的无为观与自然观。譬如,何以无为?因为,“无为而无不为”,人又何必自寻烦恼?又如,何谓自然?“自然”即是自己如此,一切本来就会走上正途,合乎“道”的运作模式。

所谓“道”,是指“究竟真实”而言,亦即万物的始源与归宿,万物的基础与动力来源。这样的道,当然超过人类认知的能力及表述的范围,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既然如此,那么老子又是如何知道的?他凭借的是:“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靠着虚与静,无异于排除感官与认知的分辨作用,化解欲望与行动的具体作为,然后再觉悟那由“道”而来的“永恒的与无限的层面”。可见,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由此孕生智慧,可以“观”天地万物的真相,然后肯定“道”是究竟真实。以道为本源,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可以化解于无形。

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的与无限的层面来观察,发现一切造作都是无谓的盲动与执著,不如点破而化解之,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依此观之,万物的变化不再使人困扰,万物的有限也不再使人遗憾。从体验“真实”出发,可以抵达“审美”之境,因为心灵敞开,无所不容,天下又岂有不可欣赏之人,又岂有难以欣赏之物?

 

3.《论语》


阅读论语是一件愉快的事,自由沉潜其中,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更是我生平乐事,阅读论语就是了解人生何去何从的方向,也就是正确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孔子思想能够跨越时空局限,突破语文、种族与宗教的藩篱,受到有识之士的一致推崇,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几项因素,如温和的理性主义,肯定人类可以借由教育与学习而施展潜能,如深刻的人道情怀,强调人我互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乐观的人生理想,相信德行修养是人人可以达成的目标,并且因而可以活得快乐而有意义。以孔子思想为立足点,人类既不会毫无抵抗地随顺俗化与物化的浪潮,也不会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形成尖锐的对立与冲突。

《论语》所蕴藏的普世价值正在发出耀眼的光芒,不仅如此,在当前大家迫切需要又束手无策的“生命教育”的课题上,《论语》也提供了简明扼要而完整生动的架构。孔子以身教的方式,见证了生命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任何人只要真诚,就将觉察内在的力量在敦促自己朝向完美人格的目标前进。由于这个高贵的目标,人可以化解现实的困境与压力,常保心中的喜悦。人生由平面的生老病死,转化为立体的日进于德,在价值的层级上攀升,并且可以衔接于信仰的终极关怀。学了《论语》之后,人不但会珍惜生命,还会燃起奋斗的意志。

 

4.《孟子》

孟子身处乱世,当时天下七国争雄,盛行合纵联横之权谋,而孟子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君主对谈仁者王道,论辩滔滔,宏大深刻。孟子主张“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培养“浩然之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孟子与当时手握大权的诸侯见面时,当然明白这些诸侯想要的是什么,是富国强兵,是称霸天下。结果,他所提供的却是仁政。一个人怎能如此“对牛弹琴”而依然充满自信呢?这就有赖于口才了。孟子的口才来自丰富的学识与人生经历。他随口引述《诗经》与《书经》,显示超强的记忆力,因为这些资料是大家都接受的古代智能,所以具有高度的说服力。他还能灵活运用,把古典引入现实处境,让诸侯无言以对,只能茫茫然地点头认可。

  
孟子的仁政并非纯属理论,而是要由经济政策着手,对农业社会而言,百姓只要平安度日,得以养生送死无憾,然后加以适当的教育,提升人伦秩序的水平,国家自然上轨道。要推行仁政,国君必须减轻赋税,照顾百姓,或者就抓紧四个字:“与民偕乐”。君民同心,天下怎能不治?孟子反复说明如何进行经济改革,但是并未引起共鸣,因为若要与民偕乐,则诸侯首先就得放弃“作威作福”的各种特权,还须克制“好色、好勇、好货”的无穷欲望,然后呢?再经常听取孟子的教训。

  
但是,孟子光是以辩才取胜的吗?当然不是,他主要是靠圆熟的思想系统。他凭什么再三强调“仁者无敌”?因为百姓归向仁者,是出于无法遏阻的天性。那么,人的天性是什么?  孟子所说的是:人心有四端,从这四端引发、充扩、实践之后,才有“仁、义、礼、智”这四种确定的“善”出现。因此,他一再使用“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水无有不下”等比喻来描写人性,意思是要肯定:人性是一种动态的力量。人只要真诚自觉(思则得之),立即会发现行善的力量由内而发,要求自己行善。我称此一说法为“人性向善”。把握这一点,才能明白孟子谈修养、谈养气、谈知言、谈政治经济、谈治国平天下的一切理论。确立这一点,人生重心立即由外转向内;人生价值也随着主体而确立,但是并不因而忽略“天”;人生快乐自然不待外求,并且可以清楚地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5.《庄子》


《庄子》共三十二篇,文字灵动,造境瑰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经典。被清代金圣叹列为六大才子书之首。书中很多篇章,以寓言故事表达不同凡响的哲学,使人向往更真实、更自由的人生境界。


庄子认为,人生总是有路可走;并且,外表看来越是困顿,内心却可能越是自在。人的特色,首先即是认知能力。认知若有偏差,立即引发层出不穷的欲望,追逐外物而无法回头,终身劳苦而难以快乐,就像与自己的影子赛跑一样,没有得胜的机会。同样的认知能力,也可以由外在收摄回来,了解人的心智是怎么回事。人的心智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通常称为勾心斗角,再配合世俗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天罗地网,很少有人可以幸免于难。

  
当然,庄子不同凡响。他的策略是:先区分内与外,再重内而轻外,然后有内无外。内是指自我的心灵世界,外是指有形可见而变化不已的外在世界。其次,要有一系列的修行过程,譬如《大宗师》所谓的“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我们恐怕连第一步都做不到,那么不妨直接取用他的名言“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外在的言行与世俗同化,内心保持对“道”的体认。“道”是“究竟真实”,任何与“道”相关的,都与“真实”相涉,因此“内不化”也就是不放弃真我。

  
人的心是能量的中枢,既充满活力又善于感应。修行即是修心,心要静要虚,虚则生出光明,可以与道互相呼应。这时,心就成为灵台,转化为“精神”,从有形的能量提升为无形的、神妙的、自由的生命,可以与造物者(“道”的别名)同游。我们向往此一境界,所以认真阅读《庄子》,即使这本天下第一奇书实在难以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