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第四季第二期视频:世界各国有多少足以毁灭人类的核武器(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6:02:36

世界各国有多少足以毁灭人类的核武器(2)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 15:20  新浪读书新浪文化读书 官方微博  文章摘自《超越2012》
  作者:李华平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简介: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继之其核电站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百年一遇的大地震,骇人听闻且越发小可收抬的核泄漏,让日本灿烂的樱花顿时黯然失色,也使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乃至全世界陷入恐慌之……[连载内容]

  您的忠诚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39年8月2日于长岛佩科尼克区纳索角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核击日本》,王宏林译,京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28—29页。

  正是在爱因斯坦、西拉德、费米这些科学家和亚历山大·萨克斯这些深谋远虑的企业家的联合推动之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终于启动了改变世界命运和国际大格局的“曼哈顿计划”。在天才的奥本海姆的指挥之下,“曼哈顿计划”突飞猛进,很快就战果辉煌。到1945年7月,也就是在此项目的“始作俑者”罗斯福总统逝世后的第三个月度,美国人终于研制出三颗原子弹。科学家们把这三枚原子弹分别叫做“小男孩”、“胖子”、“瘦子”。为了这三个静静躺在实验室里、反射出暗蓝色光芒的“宝贝”们,美国政府历时近4年时间,先后动员了50多万人,其中科技人员就有15万人,耗资22亿元,占用了当时全国电力的三分之一。为了分离出高浓度的铀材料,美国就同时试用了电磁分离法、气体分离法和热扩散法三种方法,每种方法各建了一个大型工厂。仅第一个建起的电磁分离厂建造费用就达到3亿零4万美元,两万多人在此工作。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95页。

  笔者以前曾经听说过一句谚语,叫“人不能长前后眼”。这个俗语到底是来自西洋,还是出自东方,确实不太清楚。但我想其意思大概是说人难得有远见,或者说真正有远见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如果把这句俗语用在核武器这件事上,确实很是到位。

  与美国相比,或许德国更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研制出原子弹。为什么这么说?其一,德国拥有当时全世界泰斗级的物理学科学家,物理学水平远远高于当时的其他国家(自然也包括美国)。到1941年底,当美国人还在对能否造出原子弹和原子弹到底有多大能耐将信将疑之时,德国的核物理学家在基本原理上已对铀同位素分离、反应堆、原子弹等基本问题有了大致的轮廓,科研重点与方向已经基本明确。尤其是,早在1938年12月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就已经先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并于1939年初发表了关于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有此扎实基础,早在1939年9月,德国原子弹研究已经正式“立项”而顺利开始。其二,德国拥有制造核武器最关键的原料即铀矿材料。他们霸占了比利时1200多吨沥青铀矿,还攫取了捷克斯洛伐克丰富的铀矿。其三,德国拥有发达的化学工业、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最后,就财力而言,德国也是远远超过欧洲和美国。

  历史不容假设,德国人终究没有制造出原子弹,其原因大概包括这样几条:

  其一,德国希特勒政权推行的歧视非日耳曼人的政策严重阻碍了德国科学技术的发展。1933年1月,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以后,对犹太人等非日耳曼民族实施种族歧视和迫害,使身居中欧的大批科学家流亡到美国。爱因斯坦、玻尔、费米、西拉德等就是在这个时候流亡到美国的。此外,就在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的这一年,德国就有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11位物理学家被赶出德国的核物理研究机构。不仅如此,在德国纳粹纵容之下,德国物理学界还对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理论物理学进行“围剿”。勒纳是德国的一个物理学家,他曾经于1905年因阴极射线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配合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宣传,他于1936年和1937年期间推出4卷本《德国物理学》。此书指出,“德国物理学,……应说是雅利安物理学……是由种族决定的”。他声称,凡是过分抽象的理论就应视为“犹太物理学”,“犹太物理学可以非常适当地由一个人来代表,……他就是有纯粹犹太血统的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改变并主宰了整个物理学,但是面对现实时,则毫无立足之处,它甚至连一点真实的倾向都没有。相对于雅利安科学家对于真理的严肃态度,犹太人极度缺乏体会真理的能力。”杨建邺:《科学的双刃器:诺贝尔奖和蘑菇云》,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第1版,第243页。纳粹政府如此轻视,乃至厌恶理论物理学,很难想像这不会对德国的核物理科学产生阻碍作用。

  其二,德国虽然拥有强大的财力,但是那些控制德国科学研究的纳粹分子却对核物理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解与重视,就连好不容易批准下来的200万马克经费也被挪作他用。特别是在战争后期,穷兵黩武的希特勒已经穷途末路。为挽救即将灭亡的命运,希特勒于1941年12月不得不下令将德国的工业和科研人员转为为前线服务,一切不能在短期内对战争“有用”的科研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弹尽粮绝之下,德国的科学家们纵有鸿鹄之志,也不得不放弃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转行”去搞能驱动机器运转的铀锅炉之类的东西了。

  其三,德国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研究过程中犯了若干致命性的错误,也大大延缓了德国开发研制原子弹的速度,从而导致德国一开始所拥有的领先地位丧失殆尽。德国科学家向来存在一种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倾向,在他们看来,德国物理学当属世界一流;在他们眼中,如果德国人造不出来原子弹,那么英国人、美国人是不可能造出来的。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是,到1940年初,德国科学家对原子弹的研究远远超过英国和美国,但极端自信的德国科学家却在选择加速剂这个关键环节上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们轻易排除了后来被美国科学家证明是一种最快捷最有效的用石墨作加速剂的做法,最终确定用重水来作为加速剂。而重水的生产极其昂贵和困难,战前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产厂(挪威的电解水厂)每月只能提供10公斤,远远满足不了德国科学家研制原子弹的需要。正是此关键性技术失误,也导致德国的原子弹研究工作陷入停顿,给美国争取了宝贵的几年时间。同上书,第239页。

  日本的政治家和军界那些决策者同样如此。根据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披露公开的日本“仁计划”资料,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空军参谋长安田武雄和后来成为首相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十分重视核武器研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日本空军归陆军部管辖)都成立专门机构来研究核武器。但海军不久就悲观地承认,从理论上造出一颗原子弹是可能的,但需要十年时间。尤其是,他们还自以为是地提出,德国和美国都没有多余的工业能力可以及时地生产出原子弹来用于战争。正是基于此显然是错误的判断,日本的海军解散了“核物理成就利用委员会”。空军虽然维持以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负责的“仁计划”,但终因日本政府无法提供研制核武器所必须的铀原料而无疾而终。在轰炸日本广岛之后,当日本大本营要求科学家在6个月之内研制出核武器,以便为日本军队对美军展开进攻赢得时间,而保全日本“天皇”和“大和民族”时,无可奈何的仁科芳雄告知他们:“不要说是6个月,就是6年也不行。我们没有铀,也没有电,我们什么也干不成。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核击日本》,王宏林译,京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24页。”

  二、爆炸的“潘多拉”盒子

  核武器在当今世界的泛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几个路径在加速进行着:一是核武器从原本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所拥有逐步扩散到世界上诸多个不特定的国家和政治集团;二是由几个列强大国所拥有逐步扩散到中小型国家;三是从早先比较集中的欧洲和美洲国家逐步扩散到除北极洲、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四是核武器从研制国家逐步被部署到原本并没有核武器的国家。

  核武器之所以以上述几种令人恐怖的路径在加速扩散,自然与以下几种原因密切相关:

  其一,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核武器可以在一瞬间使数千万人化为灰烬,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这种武器作为维护其国家安全的“最后手段”。纵使干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遭致全人类的惩罚与唾弃,也要登堂入室成为“核俱乐部”的正式成员。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