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汉水视频:张子林书法 收藏 山东旅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9:17

山东地方特色

地区:山东省

泰山、黄海、礼乐邦

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这里还有充满活力的海岸线。

五岳之首

“五岳之首”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

礼乐东鲁

山东是儒学之源,儒教之根,是儒学开山祖师“文圣”孔子出生、立教、传教之地,亦是儒学“亚圣”孟子出生之地。

在这礼乐得天独厚环境熏导下长大的孔子,勤学好思,孜孜不倦,治学严谨,身体厉行。初周游列国14年,后潜心治学,聚徒讲学,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全面整理了中国古代文献,并培养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积毕生之功力,在曲阜创立并传播了儒家学说。

黄海之滨

这里有烟漠漠,水天摇荡蓬莱阁。蓬莱阁,朱甍碧瓦,半浸寥廓。三山漫有长生药,茫茫云海风涛绰。风涛绰,万派朝宗,雾起仙落。

这里有“避暑胜地”、“夏季的天堂”的青岛。青岛背靠“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道教名山——崂山,到处绿树浓荫,气候十分温和宜人。

这里有中国北方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烟台。烟台是理想的旅游、疗养、避暑、度假胜地,“海市蜃楼”奇观,更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这里还有花满街,树成荫的威海。威海的沙滩美梦,海鲜美食,韩流时尚,使这座小小的城市,收集了关于度假、美食、购物的一切梦想。

山东历史文化

地区:山东省

山东历史

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文明发祥地

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说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在山东还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大汶口陶文”、 邹平县丁公村“龙山陶书”、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桓台县唐山遗址甲骨文”。据专家考证,山东省还是汉唐丝绸贸易的主要供货地,是丝绸之路的源头。

先秦: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夏朝时代,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东夷各部族活跃在山东地域。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早期的活动中心在山东西南部。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两个最大的分封国——齐国和鲁国,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

山东建制沿革

金代以前,山东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明代山东布政司(又称行省)管辖6府、104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清代山东基本沿袭明代山东的版图,称山东省。

齐鲁之邦

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由于齐、鲁两国发达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并以“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

山东文化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孔孟之乡

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2500多年前就诞生在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曲阜市,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至今在世界上产生着重大影响。孔子还被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山东历史上还出现过儒学代表人物孟子、曾子,墨派学说创始人墨子,道家代表人物庄子。

群星璀璨

此外,还有齐国名相、著名经济学家管子,战国时期著名天文学家甘德,以《齐民要术》闻名的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古代科学家汜胜之,以《孙膑兵法》著名的古代军事学家孙膑,被中国人尊为智慧化身的三国名相诸葛亮,以《文心雕龙》闻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

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和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被称为“书圣”的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宋代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

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孔庙

地址:山东曲阜城的中央

孔庙位于山东曲阜城的中央,全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共有九进院落,南北为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建筑规模宏大。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是一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孔庙的总体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造出庄严肃穆 的气氛,培养谒庙者崇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座座门坊高揭的额匾,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第四进以后的庭院,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 既喻示出孔于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 

孔庙的主要建筑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以及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等。孔庙保存汉代以来历代碑刻1044块,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是中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孔庙碑刻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庙著名的石刻艺术品有汉画像石、明清雕镌石柱和明刻圣迹图等。汉画像石有90余块,题材丰富广泛,既有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样,有线刻、有浮雕。明清雕镑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减地平镌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减地平镌图案多为小幅云龙、凤凰牡丹,清雍正帝七年刻,崇圣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构图优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遗物。

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龙柱。大成殴前檐十柱,每柱高达六米,最为高大,崇圣祠二柱龙姿矫健,云形活泼,水平最高。另外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的浅浮雕云龙石陛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在国家的保护下,由孔子的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埒的庞大建筑群,延时之久,记载之丰,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

孔庙交通线路

从汽车站沿神道路向北步行即到。

孔庙门票价格

门票: 孔庙旺季90元,淡季80元。“三孔”旺季通票150元,“三孔”淡季通票130元。

孔庙导游

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孔庙保存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的汉碑,其历代碑刻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

孔庙看点

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两庑的历代碑刻。

邻近旅游景点

孔府 金碑亭 圣府大门 后堂楼内景 十三碑亭 杏坛 大成殿 檐柱 二堂内景 论语碑苑 孔子六艺城 周公庙 奎文阁 孔林 三堂内景

2、孔府

地址:曲阜城内

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1377年(明洪武十年)始建,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重修拓广,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扩修。1885年(光绪十一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大门 

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心,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二门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 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重光门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

大堂

过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厅堂5间,进深思3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二堂

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喜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 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赏给的。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三堂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内宅门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前上房

贪壁正北迎面就是正厅7间,名叫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前堂楼

穿过前上房,过一道低矮的小门,便进入了前堂楼院。院内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 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后堂楼

过前后抱厦,进入后堂楼院。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7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二层前出廊的配楼各3间。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堂中陈列着孔结婚时的用品,以及当时友人赠送的字画和礼品。东里间为当时的接待室,摆设着中西结合的家具,里套间是孔德成和夫人孙琪芳的卧室。

后花园

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花园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重修扩建孔府时同时修建,由长沙李东阳监工设计。李东阳当时是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他为什么亲自设计。因为李东阳的女儿嫁给了孔子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做了一品公夫人,为了女儿,他才如此大卖力气,修建花园。在修建完孔府和孔庙后,李东阳曾4次作诗写赋,勒碑刻铭,记此盛举。此次修建之后,到明代嘉靖年间,严嵩取代了李东阳的地位,也是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为当朝首相。他也看中了孔府,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孔子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严嵩又帮助衍圣公扩建重修孔府和整修花园,从各地名山搬来奇石怪岩,从各地园林移植名花奇草,使得孔储花园更为可观。合傲岱岩松。

孔府交通线路

乘1路公交车前往。

孔府门票价格

门票: 孔府旺季价格60元,淡季价格50元。“三孔”旺季通票150元,“三孔”淡季通票130元。

孔府导游

现在的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内宅,内宅后有小花园)。

孔府看点

府内所藏历史文物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商周十器”,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是乾隆帝赐给孔府的。

邻近旅游景点

孔庙 金碑亭 圣府大门 后堂楼内景 十三碑亭 杏坛 大成殿 檐柱 二堂内景 论语碑苑 孔子六艺城 周公庙 奎文阁 孔林 三堂内景

3、蓬莱阁

地址:山东省蓬莱市天后宫西北丹崖绝顶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蓬莱市天后宫西北丹崖绝顶,为双层木结构楼阁建筑,建于宋嘉佑六年。1982年与水城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有32800平方米。蓬莱阁包括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这一切统称为蓬莱阁。自从宋嘉裕年间起,历代都进行了扩建重修,秦始皇访仙求药的历史故事和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给蓬莱阁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而古来即有“仙境”之称。

蓬莱阁底层长14.8米,进深9.65米,四面回廊,明柱16根。正门上方悬“蓬莱阁”巨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手迹。室内粉壁上原有历代遗留的诗文、题字、绘画,今皆不存,现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游览蓬莱阁摄影资料展览室”。游人多在阁前“天下第一楼”碑侧,以“蓬莱阁”巨匾为背景合影留念。蓬莱阁二层长13.5米,进深8.55米,四面回廊,明柱16支,木栅格扶栏,北、东、西侧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蓬莱阁是观看“蓬莱十大胜景”的最佳地点。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成于宋朝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坐落于丹崖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的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景佳处所。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

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形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文、石表、断碣、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为仙阁增色不少。

蓬莱阁前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覆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一诗,这正是“海市蜃楼”奇景的生动描写。蓬莱阁下,还有一座蓬莱水城。水城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为我国现存古代海军基地之一,又名备倭城,原为宋代边防水寨“刁鱼寨”旧址。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依山势构筑城墙,引海水入内,以停泊船舰,操练水师。

蓬莱水城周长约1.8公里,面积25平方米,整个城池只有南北两门,北门叫水门,门上建有栅闸,以控制船只出入;南门为振阳门,与陆地相连,供车马行人出入。北门设有两座炮台,分列东西,控制附近海面。水城进可攻,退可守,实为一严密的海上防护体系,在我国海港建筑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蓬莱十大胜景,千古扬名,旖旎神奇,誉满天下。

仙阁凌空:蓬莱阁空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每当云雾绕缭之际,远望之如临高空,恍若神仙宫阙;如游人登上高阁,如飘摇云表,但见有天无地,确有超尘出世之感,可谓高阁凌空,人间仙境。

神山现市:春夏之交,海上风平浪静时,海面上空大气的密度容易出现层差。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和全反射,便在海面上形成各种奇异景象或山岛变幻,或高楼突起;且时分时合,乍现乍隐,缥缈虚幻,变化莫测,此现象谓之海市蜃楼,堪称奇观。

渔梁歌钓:顺蓬莱阁后海滩西去,一片奇礁怪石,如翘如跃,名曰渔梁。这里水深浪静,是垂钓的好地方。时有三五老翁垂钓其上,得鱼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乐极而歌,一派恬淡情韵,是为渔梁歌钓。

日出扶桑:指太阳出自东方。蓬莱阁地势峻峭,在这里观日出独具风采,古人曰:“日初出时,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久之,赤轮涌出”,“不弹指而离海数尺,其大如镜,其色如月矣。”

晚潮新月:天晴浪静之夜,登阁观看新月初升,海面鳞鳞金波,群鸥掠水,意境幻妙。

万里澄波:海中潮水流静,日丽风和,登阁远望,波平如镜。杨朔曾赞蓬莱微波不动、一碧万顷的海景为“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都洗的干干净净”。

万斛珠玑:阁后峭壁如屏,下尽碎石,为海浪所击,久而圆滑,色异光滑可爱,形如珠玑,俗名珠玑石,数量极多,故以万斛形容之。苏轼有诗序曰:“每当潮落,珠玑铺岸,璀璨照人,迄逦东西,不见尽头。

铜井金波:阁东三十里漏天岩海面,有一天然石井,投石下井,其声如铜钟,名曰铜井(亦云因井口色青若铜故名)。潮落时始现,海水味咸,而此井水独甘,因得名“铜井含灵”。每当月明之夜,月光反映井中,景色尤佳,故亦称“铜井金波”。

狮洞烟云:蓬莱阁后峭壁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曰仙人洞。因洞口有一巨石,状似雄狮蹲伏,故又名狮子洞。天将雨时,洞中有雾气逸出,状若轻纱,缭绕丹崖山腰,故称“狮洞烟云”。

漏天滴润:阁东三十里海边有漏天岩,飞岩下覆,细孔万余,四时水滴如漏,蔚为奇观。

与蓬莱阁有关的传说

三神山传说

三神山的由来,实起于战国。《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上》中记载:“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史记·武帝纪》记载:“建章宫中,建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所说的三神山,不同的时间应有不同的所指。从《史记》、《汉书》的描写看 , 古代渤海沿岸的人民,看到渤海中的海市蜃楼,不明白它的科学成因,以为海中真的有这样一些岛屿。他们便到海中寻找,果然发现一些原来不了解的新岛屿。从蓬莱、方丈、瀛洲这些名称看,应是古代东莱人所寻找的地方。王献唐遗书《炎黄氏族文化考》中指出:蓬莱犹风莱,为风夷、莱夷所居之地。方丈之方为风音所转,丈即场字,方丈即风族也即是莱夷所居之地。瀛洲之瀛即嬴,为嬴族所居海中之陆地。嬴亦夷之。夷也为东莱的原有部族。《黄县志》说:黄县尧时为嵎夷地。蓬莱、方丈、瀛洲都是莱夷在海中居住的海岛。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学说盛行,方士们便把海市蜃楼现象加以渲染,说成是海中的神山,山上有长生不死药。传说三神山上,禽兽及万物都是白色,宫阙为黄金白银所砌。传 54 得神乎其神。徐福对秦始皇称海中有鲛鱼阻止,不能到达神山。又曾说:海中大神对采药之事说:“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话,批准徐福两次入海寻仙。

《十洲记》记载:“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赍此草,以问鬼谷先生,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徐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十洲记》亦名《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四库全书总目十洲记提要》记载:“盖六朝人所依托。”据近人考证,应为东汉道士所撰。这是记载了东汉时的神话传说。唐戴孚撰《广异记》也有相同记载。

宋、元、明时期以后,就有一些人指出:三神山是指的海中的海市蜃楼现象。元人于钦《齐乘》卷一说:“盖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时,杲日初升,东风微作,云脚齐敷于海岛之上,海市必现,现则山林城郭,楼观旌幢,毡车驼鸟,衣冠人物,凡世间所有,象类万殊……呜呼神哉!然则《史》、《汉》所称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望之如云,未能至者、殆此类耳。……斯言足破千古之惑也。”于钦的看法是正确的。清代道光年间,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王仲瞿的话说:“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仙,终无有验……后游山东登州,见海市,始恍然曰:秦皇、汉武俱为所惑者,乃此耳。”现代的学者也都认为:渤海中的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楼现象。

北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北海全园布局,包括团城和中南海在内,是按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而设计的。在元代是以琼华岛为蓬莱岛,团城为瀛洲岛,犀山台为方丈岛。这样就构成了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仙山”的典型神仙宫苑。园内的中心建筑是琼华岛。琼华岛又叫蓬莱山,白塔山,四周由太液池水环绕。清顺治八年( 1651 )在明广寒殿遗址建一座喇嘛塔,因通体为色俗称白塔,在琼华岛之顶,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岛东的绿荫深处,树立乾隆手书的《琼岛春阴》碑,碑阴为乾隆的诗。

在颐和园的建筑中也采取了“一池三山”的理水传统,湖中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岛屿,分别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其中藻鉴堂位于昆明湖最南 端水域中,它与治镜阁,南湖岛鼎足而立,寓意“海上三神山”。清漪园时期,乾隆帝曾在此休憩品若,吟诗赏景。清末,慈禧太后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夫人。

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时,仿照神话传说,在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北边四面临水的孤岛称为“方丈”,西边那个一面有路、三面环柳的土山叫做“蓬莱”,南边的一座光秃秃的土丘名叫“瀛洲”。当地老百姓嫌这些名字太文雅太难记,就管方丈叫团城,蓬莱叫老公山,瀛洲叫凤凰墩了。

从三神山的所在地分析,《史记》载:“其传在渤海中”。所谓渤海,从历史地域而言,包括了今之渤海和黄海,应为齐燕东部之海面。今渤海应排除,而扩至今日的黄海,当然不是向南,而是向东。那么战国方士从登州出海,换言之即登州港为入海求仙的策源地当没有问题。

早在战国时期,齐燕方士们就说:“勃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 ,“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 ”( 《列子 . 汤问》 ) 。进而发展为“三神山 ” 说:“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 《史记·秦始皇本记》 ) ,“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山海经·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勃海中也。” ( 《史记·封禅书》 ) ”当时的勃海范围,比今天渤海要大得多,包括现在的渤海和黄海,但是与海市相联系,则只有蓬莱以北海面符合方士们所指。从他们描述的神山情形看,恰恰是海市的生动写照。

王嘉在《拾遗记》中说:“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州也。”《史记》记“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引风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太平广记·神仙》:“蜀女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船为风飘至一山,见道人指言: ' 天台山司马承祯,真良师也。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飞仙无以到。 ' 自然乃回,求承祯受度。”

《史记·秦始皇本记》:“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

《史记·孝武本记》:“少君言于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既从臣 ( 徐福自称 ) 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

唐代李贤注《后汉书·窦章传》: ”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径秘禄皆在焉。 ”

《拾遗记·高辛》 ( 晋·王嘉 ) : ” 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 ”

从上述记载之,入海求仙的始作俑者当属齐威王。若以齐威王即位之年算起,离越王从琅琊回吴(苏州),亦仅 20 余年,齐国的海港活动,主要当在北方,即登州一带。秦汉两代是帝王求仙的高峰时期,而在追求的神山仙境中,独重“蓬莱”。例如把三神山称为“蓬莱诸神山” ( 《史记·孝武本记》 ) ;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的也是“蓬莱不死药” ( 《太平寰宇记》 ) 、“蓬莱药” ( 《史记·秦始皇本记》 ) 、“蓬莱神仙” ( 《后汉书·效祀志》 ) 、“蓬莱神人” ( 《史记·孝武本记》 ) ;汉武帝多次巡游至登州,也是“冀通蓬莱焉” ( 《史记·孝武本记》 ) 、“将以望祠蓬莱之属” ( 《史记·效祀志》 ) ;记载所求仙境也多是蓬莱:“蜀女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 ( 《太平广记·神仙》 ) ;对仙岛蓬莱及蓬莱仙人的描述也很细致 : “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勃海中也” ( 《山海经·海内北经》 ) ;“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飞仙无以到” ( 《太平广记·神仙》 ) ;“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在八仙渡海口,存放着一颗树龄达 1700 多年的巨枣树,看到如此巨大的枣树,那么安期生所食巨枣大如瓜,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蓬莱”不仅成了仙境、神山的代名词,而且凡人世间欲求而不得之物,似乎它那里全有。

以下是节选自一些文学著作中关于三神山的描述:

《汉书》

... 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 三神山 者,其传在勃海中 ... ”

《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

“ ... 在内荡漾中流。北边掘一个北海,周围四十里,筑渠与五湖相通。海中造起三座山:一座蓬莱,一座方丈,一座瀛洲,像海上 三神山 一般。山上楼台殿阁,四围掩映。山顶高出百丈,可以回眺西京,又可远望江南 ”

《太白集库》

“ ... 真癵》时便有“七元洞豁落,八角垂星虹”二句。故知所谓《豁落图》即是《道》。还有一对玉童在身旁协助。丹炼好了,服之成了仙,便可以远游于蓬莱、方壶等所谓海上的 三神山 了。?炼丹糜费,当然要有资本:一要有钱 ... ”

《白居易诗全集》

“ ... 不独兴灭国,不独继绝世。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国之孙取为戒。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 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蓬莱今古 ... ”

韩国预言《格庵遗录》连载:第二十一篇 隐秘歌

“ ... 上帝降临东半岛弥勒上帝郑道令末复三合一人定三家三道末运一仙之造化莲花世自古由来预言中革旧从新访道觉末世圣君容天朴弓乙之外谁知人瀛州蓬莱 三神山 十胜中地朴活处养生工夫人不离脱劫重生更无变 ... ”

三神山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在很多文学著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都反映出古人对美好神仙生活的无比向往。也正是基于这种向往,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如此众多的美妙神话,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神仙传说

蓬莱地名,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神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 “ 仙境 ” 的代名词。

长生不死的神仙之说,在我国由来已久。在生产力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一方面崇拜自然、敬信神灵,一方面试图战胜自然,提高人体自身的求生能力。他们认为依靠人体自身一定方式的修为,可以长生不死,具有神通,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神仙之说。

其中,民间流传最广的当属八仙及其相关传说。由于当时社会文化的落后,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不理解,但又不愿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断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创造了八仙的造型。即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及何仙姑。这八位神仙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的行为代表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美好愿望,是劳苦大众忠实的守护神。由于人们对八仙的无比喜爱,因此,民间有关他们的传说甚为丰富。如:八仙过海的故事、“狗咬吕洞宾“的来历、九顶会仙山、铁拐李收伏蝗精度李吉、苏东坡访八仙、铜井的来历、蓬莱阁下的桥、天后宫唐槐等众多故事传说。在典籍中还记载有如安期生、“福禄寿”三星、王和平、禅鑑大师、晓初、一目九仙、重阳子、李国用、耍子、赤脚王、马贞一、董光纯、六如老人、徐钓者、马续头等众多神话故事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大都源于生活,人们超现实的美好愿望在神仙的手下变成现实。神话的诞生反映了人民大众丰富的想象力。由此,各种神仙传说纷纷附着于蓬莱的同时,经民间通俗文化大肆渲染、传播,这些丰富的神话传说成为蓬莱的神仙文化源泉。时至今日,蓬莱民间还一直保持着神仙文化传统,东方神话之都的美誉名甲天下。

一 八仙传说

提到蓬莱的神话传说,无法不先谈及八仙传说,因为八仙故事传说是蓬莱神话传说中最亮丽的一笔。因为八仙的传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与喜爱,旧时民间庙会及节庆表演中,八仙更是不可缺少的形象。

八仙当中有的是风流倜傥的书生,有的是相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乞丐,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一贫如洗的民间歌者。就时间而言,有的出现在唐末五代,有的出现在宋代。为什么这八位具有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时代的仙人能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仙人群体,至今仍为人民所津津乐道,影响不哀?从社会历史原因加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与全真教的大力宣传有关。唐末五代的战祸相循,北宋的国势虚弱,南宋的偏安江南,这种长期战乱局面,后来虽经元蒙灭金、宋而加以统一,但成吉思汗仍和唐宋统治者一样,利用宗教麻痹人民,以巩固政权。这些情况,在史书上都有记载。全真教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所宣扬的教义和真行,都直接或间接与八仙群体的成因发生关系。

二是八仙故事与戏曲、说唱文学均有关系。元代因受异族统治,蒙古游牧民族以弓箭得天下,文化较落后,重武轻文,元初停止科举,读书人没有出路,而其社会地位,诚为宋遗民郑思肖所说,沦于“娼”和“丐”之间。故大批上层文人与中下层知识分子都倾向于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平民(通俗)文学,具体表现就是戏曲与弹唱文学。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促成八仙群体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方面是出于道教 ( 全真教 ) 本身的需要,为了宣扬教义,不得不抬出一个能适应社会各阶层需要的仙人群体,加强道教迷惑人的神秘力量,广招信徒;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在长期被压迫和战乱摧残之下,希望获得比较安定的生活,将这种期望寄托在神仙的保护下。于是,经常云游人间扶危济贫的八仙群体自然最符合他们的愿望了。

八仙人物

八仙的来历,其中有几位,史有其人、书有记载,但其成仙之道,云游之迹,大多靠戏曲与民间传说来描绘,与其说是历史人物,不如说是文学艺术的典型。

八仙的造型,全依赖于舞台的形象,由舞台走向民间以后,再经民间艺人用雕塑、剪纸、刺绣等种种手段加以夸张,遂使得个个性格鲜明,人人印在心中,好像熟人、朋友一般,真个是终身难忘。

铁拐李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其名甚多,有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李玄、李岳、李元中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说 ( 上 ) 》中介绍《上洞八仙传》时说:“传言铁拐 ( 姓李名玄 ) 得道……。”所取的是“姓李名玄”之说。他出生于何朝何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历史上实无其人,相貌与行迹都自传说中来。

据传,某日李玄在山中忽然想到“自用师心,终非实际;管窥蠢测,终乏大观。”终又记起,道教祖师、人称老君的李耳,与自己同姓同宗,正宜“倾心师事,任性修真”。于是柬装登程往华山寻师。一路上披星戴月,宿水飨风,全不觉得辛苦 ! 反倒玩景适情,赋诗歌吟。到得华山,更觉那山果然奇妙,松柏交翠,云烟掠地,霞莺同飞,至晚又是家炊晚烟,山印新月,把道家的出世心境融在山光林影之中,从而更衬出当时李玄的英俊与潇洒。

及至见到老君及与老君同住华山的宛丘先生,听了老君的宏论“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道无所,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毋播尔精,毋狎尔性,息虑营营,乃可长生。”心花顿开,尘心冰释。接着又听到宛丘的指示:“汝名在仙籍,执此操修,不日可到,何必多求。”复归岩穴深林之后,深会老子之旨,熟思宛丘之语,运道益坚,用力益切。果然不久即能出阴神,四方清逸。虽在深林,并不寂寞,闻名而来的人不绝,求做徒弟的人很多。若将修道比仕途,李玄此时可说是春风得意,或者用时髦的话说,他是一位事业上的成功者。

精神到这一层,李玄不断有新的觉悟,一天,登高山绝顶,见苍鹰盘旋空中,心有所动:“奈何世人营营逐逐,争蜗角虚名,觅蝇头微利,自驱陷阱,至死方悔,岂不出此鹰之下乎?吾益有以儆矣。”即兴口占言志之诗:“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仍冈,何必恋尘埃。”只这“何必恋尘埃”,明明是一处伏笔。

就在李玄望鹰吟诗之际,老君与宛丘跨鹤而来,老子当场发了一通议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游心欲淡,浩气欲养,与物自然无私焉。”之后相约十日后神驰共游西域诸国。

十日之后,李玄嘱咐徒弟杨子守住他的魄(尸身),约定七日不返方可焚化尸体。杨子受命之后,加意防护,日夜不敢少休,岂料守到第六日,家中有人跑来告急,说他的母亲病危,专待一见。杨子在犹豫中,经不起家人的催促与力劝,终于焚化了李玄的尸身。

李玄神出华山,随老君西游乾诸兰国,历蓬莱、方丈,遍游三十六洞天,收益非浅,但挂牵着魄在深山,乃告辞欲归。此时,老君早已心中有数,笑而不作正面回答,临行为作一偈,偈曰: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

李玄按原定的七日之数回到自己修道的山中,到茅斋寻魄,毛发无存,徒弟杨子也不知去向。游魂到处无依,日夜凭空号叫,正巧遇到一个饿莩之尸倒卧山中,此时李玄猛然记起老君临别偈语:“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顿悟“此饿莩之尸即吾面目也。”于是,不再游荡,不再号叫,乃附饿莩之户而起,魁梧英俊少年,一变而为蓬其首,垢其面,袒其腹,跛其足,依紫色拐杖的乞丐模样。自此这托尸而起的李玄能够随意变化,手中的拐杖喷口水便可变成铁杖,闹得世人再也不知他的本名,只响亮地呼他为“铁拐先生”,以后更相知相亲,抛却板板的“先生”二字,径直唤做“铁拐李”。

李玄变成铁拐李后,知道徒弟杨子的母亲已死,不免反思自问:“彼守我之尸而不终者,迫于母也。彼之母死而不克送者,累于我也。我不为之起死回生,彼将终身抱恨矣 ! ”埋怨之心立刻改变为厚重的同情,于是,手提铁拐,肩背葫芦,径至杨家,从葫芦里取出一丸异人传授的起死灵丹,救活了杨子的老母,言明了自己的身份,忽化清风而去。只此一举,铁拐李肩头多了一只葫芦,与别的仙人不同,身上携有铁拐与药葫芦两件法宝。

世人但知铁拐李离奇的身世极有趣味,觉得铁拐李的形象古怪而有鲜明的性格,少有人再往深处想英俊少年变了丑乞丐,总体来说,更美了。识得个中道理,对我等凡人会有好处,识得个中道理,也才能算是真正地认识了一个铁拐李。

钟离权

钟离权,姓钟离,名权,据称是汉代钟离子,因此民间又称之为“汉钟离”,仿佛他姓汉,名钟离。道教宣传意欲达到贵为将相不如修道成仙的效果,通过《历代神仙通鉴队《列仙全传》等书,为他编造了“将门虎子”的身世。

象一切神异人物一样,钟离权出生时便有些非凡的征兆。诞生之日,有一巨人大踏步跨入钟离母的卧室,声称自己是上古黄神氏当托生如此,言毕,“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在光火之中,钟离权来到世上。这孩儿顶圆额广,耳厚眉长,目深鼻赤,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乳远臂长,像个三岁的孩子。更奇怪的是,六天六夜,不声,不哭,不食。到第七天,精神十足地说出两句话来:“身逐紫府,名书玉京。”当时家人于惊奇之余,未必明白这孩儿出言的深奥。如今我们从旁看书应该明白,“紫府”、“玉京”都指的是玉皇大帝的殿堂,说明他本来就是玉帝属下的神仙,那边总还是自己的归宿。乃至他长大成人,又是脸如丹涂,俊目美髦,身长八尺,堂堂伟丈夫,耀眼美男子。因为他“自幼知识轻重”,量事如秤称的一般,很得父亲器重,父亲便为他取名为“权”,“权 ” 就是秤砣,含意大约是料事准确,明晓是非。其实编故事作宣传的人的本意,不外乎权衡人生各方面,还是做道士修炼个不死之身方为上策。

长大成人,受其兄钟离筒的举荐,作了汉朝大将,奉命与侵犯边疆的吐蕃兵作战,开始时势如破竹,用八卦阵大败蕃兵。此时被空中的铁拐李看见,他知道钟离原是上界仙子,只因掌书有过,才被谪入下界,心想:“设使钟离收其全功,必至封侯加爵,彼时沉溺太深,有误大道。不若使之战败逃回,出迷路而超仙界,岂不美哉 ! ”说到做道,铁拐李化为一老翁,竟投蕃营献计,蕃兵连夜劫营,杀得钟离大败,只身逃入山谷。绝望之际,得一胡僧指引,进入了迥别尘凡的地方,单见得,异草奇花,兰芳桂馥,娇黄嫩绿,色夺缔罗,又只见,一派流泉,两行松柏,胡僧指为“东华先生成道处”。进入庄内,受东华先生热情款待,饮麻姑之酒,食胡麻之饭, 又听东华先生借题讲道:“功名富贵,总是浮云,战争攻取,都为运气。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犹之黄粱一梦耳。若贫道行年差长,看破世情,闲居自适,远脱樊笼,虽不能人道超凡,庶几不为尘世所羁矣。将军何必苦恋功名,劳思俗虑?”一阵现身说法,使钟离权顿释虎豹争雄之心,当即请教养身秘诀。东华老人回答:“养生无他,但虚其心,实其腹足矣。”钟离权不明白这话的含义,先生进一步作了解释:“心为一身之主,论其本未,洞洞空空,原无一物;自人累于物欲,而虚者始实,必却其欲,反其原,则虚者常虚,而神在万物之表矣。腹者精之阙,究其始生,保合完固,毫无渗漏。自人得形于色,而实者始虚:必固其精,窒其欲,则实者常实,而精在不损之天。二者完全,则老者可童,少者可寿;可以身游紫府,可以名书玉册,宁曰仅仅养生己哉。”钟离闻言大悟,感叹不已,五体投地:“若非仙翁提醒迷途,几乎一生终陷尘纲 ! ”当场拜东华先生为师,先生也不保守,即以长生秘诀,金丹火诀、青龙剑法,悉数教授于他。之后,指路给他回家。钟离回顾,人与庄房倏忽无有,叹一声:“真异人也 ! ”其实他自己也成了异人。

回家见了厌倦官场的兄长钟离筒,二人结伴投华山修行。路上二人说话,睹物说理,也一般带了仙气哲理。见小溪涧边白鹭独立,得道的钟离权说:“岛之头何短?莺之颈何长,欲断彼而续此,其可得乎?吾以为天下之事,其不可短长者固多也。吾人诚能识破机关,至道即在目前,天地皆吾掌握。但世人情欲难割,所以大道不达也。”

说话间遇到了连伤数人的恶虎,那虎依负南山之嵎而立,白额金睛,咬牙咆哮,逐虎之人,大半惊倒在地。钟离权用青龙剑法,持剑在手,大喝一声,望嵎掷去,恶虎应声鲜血淋漓坠于山下。到这地步钟离权文可讲道,武能斩虎,神仙的形象可称完美,以后升仙就是料中之事了。

钟离权成仙后,被玉帝封为“太极左宫真人”,此后或隐或现,历魏到晋,又做了边关大将。这位三军统帅赶当时放浪形骸的时髦,作古怪的打扮:“丫头 ( 头上梳两个大丫譬 ) 袒腹 ( 露着大肚皮 ) ,手摇棕扇自若,赤面伟体,龙睛虬髦。”结果又当了一次败将,从此才死心塌地跑到终南山去隐居,再也无心做什么将军。

钟离权在道教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元朝时,全真道就奉其为“北五祖”之一。

吕洞宾

“ 八仙”之中,传说多,名气大的,应该首推吕洞宾。有人猜测,“八仙”群体很可能是以吕洞宾为核心形成的。记载吕洞宾传说故事的书,从前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吕洞宾度铁拐李》、《吕洞宾度城南柳》、《吕洞宾桃柳升仙梦》、《吕洞宾花月神仙会》、《吕洞宾戏白牡丹》、《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吕祖全传》种种,戏剧、曲艺、民间口头流传故事,说唱吕洞宾的故事,更是不计其数。

很多人都认为历史上实有吕洞宾其人,字伯玉,又名绍先,出家后改名为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他是晚唐关西河中府承乐县人。承乐县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乐县,县内的万寿宫传说为他故居的旧址。

传说他是度化钟离权的东华真人的后身。贞元十四年 ( 公元 798 年 ) 四月十四日已时生。他的母亲怀着他时,便有异香满室、天乐并奏、白鹤自天而降飞入帐中的吉兆。他出生以后,金形玉质,道骨仙风,鹤顶猿背,虎体龙腮,凤眼朝天,双眉入鬓,身长八尺二寸,鼻梁耸直,面色白黄。左眉有一点黑子,足下纹起如龟。自幼聪敏过人,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成人,顶华阳巾,着黄衫袍,系青带子,模样恁样文静。还在襁褓之时,就有异人相之做出定评:“此儿骨相非凡,自是风尘外物,他时遇钟离、采和,牢心记取。”后来游庐山,遇大龙真人,传授遁剑祛魔,但在仕途上并不顺风,两举进士不第,年纪已到六十四岁。人一潦倒,便容易接受出世的思想,他在长安酒肆遇见钟离权,看了他题在粉壁上的三首诗,既惊讶其状貌奇古,又服其诗意飘逸,作揖问姓名,表示了敬慕之意。遂向钟离先生求度世之术。钟离觉得他“骨肉尚未完全”,设下十道难关来试验他。

钟离权又传授了洞宾所要求的成仙真秘诀。以后吕洞宾又得火龙真人传授剑法。从此开始了仙游的活动。他在淮水降伏蚊精之后,又有南下岳阳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吕洞宾集“剑仙”、“酒仙”、“色仙”、诗仙 " 于一身,放浪形骸的神仙。同时,他又是一位诗人,有几百首诗词传世。

张果老

张果老,本叫张果,以其长寿过百岁,世称张果老,历史上或者真有姓张名果的道士,但有关他的记载,神乎乎的,也都带着传说的色彩。

道教宣传上,说他是混沌以来的白蝙蝠,因受天地之气,得日月之精,历岁久远,化而为人。后隐于恒州中条山,接受铁拐李等仙论道说法,往来汾晋之间,长生不老。许多年过古稀的人回忆,童年时见他,他就自称有好几百岁了。每常骑一头白色驴子,倒骑赶路,日行数百里。休息时,就把驴子折叠起来,叠起,就只有一两层纸那么厚,藏在巾箱中,不见了踪迹。想要骑驴,取出那纸,喷一口水,又变成了驴子。

张果神术迷人,但其出身来历却始终是一个谜,玄宗一心要探个究竟。他先召京城中一个叫“夜光眼”的人进宫,此人平时善观神鬼百怪。玄宗故意命张果在自己身旁,想要“夜光眼”看破他的机关。“夜光眼”看了半天,倒问:“不知皇上要我观察的张果他在哪里?”接着又召来一个精通占卡的人,名叫邢和蹼。此人从前为人家算命,不用指姓名籍贯,自摆算筹就可以很快说出问卜人的姓名、来历、善恶寿夭、穷通祸福,并且前后为数千人算命,无不灵验如神。玄宗请他进宫排开算筹为张果算命,运筹良久,越算越糊涂,最终连张果的岁数也算不出,更无论其他。

张果的事迹玄玄乎乎,但他在民间传说中,倒骑毛驴一老汉,反能给人以可亲的印象,有为之图形,有人在画像图上题诗,那诗,初读时,貌似打油,细品,则既含道家仙气,又带人生哲理,雅俗共赏,远非时髦诗人的莫明其妙之大作可比。

韩湘子

据说,韩湘子,本名韩湘,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孙。生有仙骨,素性不凡,厌烦华丽,喜欢恬淡,佳人美女,全不动心,美酒佳肴, 不能溺其志。他所热心的是道家的修炼之法、黄白之术。

有一天,湘子外出访师,恰巧遇见吕洞宾和钟离权,便弃家随二人学道去了。后来到了一处地方,见仙桃红熟,他爬上树摘桃,桃枝断折,湘子坠地,身死而尸解,这便成了神仙。

湘子成仙后,欲度韩愈,知道韩愈历来不信道,便先用法术打动他。那年正遇大旱,皇帝命韩愈到南坛祈雨雪,祈祷好久,并无雨雪降落,眼看就要罢官。这时,韩湘子变成一位道士,当街立出招牌:“出卖雨雪”。有人报告韩愈,韩愈便请他来祈祷。道士登坛作法,不一会,天降大雪,韩愈还不信服,问道士说:“这雪是你求下的,还是我求下的?”道士干脆回答:“我求下的。”韩愈逼问:“有何凭据?”道士说:“平地雪厚三尺。”韩愈立即着人测量,果然雪厚三尺,心里这才有些服气。

却说唐宪宗本性好佛,有一回西番派和尚送来佛骨,宪宗意欲将佛骨迎进宫,诸臣皆不敢说个“不”字,独有韩愈上表苦谏,斥佛为异端不祥之兆。宪宗大怒,将韩愈贬往南国潮州,限日起行。行不数日,彤云四起,寒风刮来,大雪飘飘。走到一个地方。雪深数尺,马不能前,路不可认,四周更无人家。想要退回,大雪埋了来路。正在饥寒交迫之际,忽有一人冲寒开路,扫雪而来,近前看清,来人正是韩湘子。向前问韩愈:“你还记得当年花开时的诗句吗?”韩愈问:“这是什么地方?”韩湘子说:“蓝关呀。”韩愈叹息良久,说:“世事这般的有定数,我将从前的句子补成一首诗吧。”

二人收拾住进蓝关传舍,韩愈从此相信了韩湘子的预言并非无据。夜间二人议论往来之事,修真之道,韩愈心悦而诚服。韩湘子再次作了预言:“公不久即西归,不惟无恙,并将复用于朝。”韩愈问再次相见的日期,韩湘子含糊其辞。据说最终韩湘子度韩愈成仙而去。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仙。《东游记》说她是广州增城县何素女,生下来时头顶有六根长毫。

有一天,在溪边遇到铁拐李、蓝采和,授她以仙诀。从此又常往来于山谷中,其行如飞,朝去而暮回,回家时常带些山果给母亲。母亲问她的行踪,只说往名山仙境,与女仙论道。渐渐长大以后,言论异乎寻常。

武则天闻其特异非常,遣使召她进京。将到京师,忽然不见,四下寻找,踪影全无。

到景龙年间,铁拐李引导,大白天里升仙而去。

天宝九年 ( 公元 750 年 ) ,有人在麻姑坛见她站在五色云中。大历年间,又有人见她在广州小石楼,刺史高皇现场目击,还曾把这事上报朝廷。

另有一说是: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于武则天朝某年二月初七。父亲开豆腐坊,她自幼做父亲的帮手。十三四岁时到野外游玩,遇见了云游的铁拐李、吕洞宾和张果老,三位神仙给她吃了仙桃、仙枣和云母片,从此她再也不觉饥饿,并能预卜未来,知人祸福。乡亲们为她盖了一座小楼,要她住在那里,人们常来这里请她算命。渐渐地,何秀姑的名字变成了何仙姑。

对于何仙姑的籍贯出身,历来说法甚多,有的说她本来姓赵名荷,后来误“荷”为“何”,以名为姓,成了“何仙姑”,有的说她幼年遇仙人,吃了仙桃,从此不食人间烟火;有的说她本名二娘,以织布为生,自修得道。开元间皇帝派使者接她进京,因使者途中存心调戏她,所以她中途隐去。还有的说她生在宋代,从小善言人祸福,因而被称为“仙姑”。

关于她的故乡,除广东增城说之外,还有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种说法。说法的不一,大概是因为历史上本无此人。人物从传说中来,传说在流传上染上各种地方色彩,久而久之便成了“当地人”。山东崂山传说何仙姑是山村中人,因为村中姊妹取药治病成仙,山中还有仙姑洞、梳洗楼等“遗迹”。

蓝采和

多数人认为蓝采和的籍贯和真实姓名不可考,蓝,并不是他的姓,采和也不是他的名,只因他唱歌时多以“踏踏歌,蓝采和”,便称他为蓝采和。有人说他是南宋隐士陈陶。元代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中说,蓝采和是他的艺名,原名叫许坚。许坚,历史上实有其人,《全唐诗》收录过他的诗作,若借此一说,蓝采和应是唐朝人。

关于蓝来和的形象与活动,起定型作用的是南唐沈汾在《续仙传》中的一番描写,这描写在《东游记》中被通俗化了。只是《东游记》的作者又给他定了一个“赤脚大仙”的前身。

蓝采和者,乃赤脚大仙之降生也。身虽为人,不昧本性,放荡不羁,玩游一世。常衣破蓝衫大带,墨木腰带,阔三寸余:一脚着靴,一脚跣足。夏则加絮衫内,暴烈日中而不汗,冬则单衣而玩雪,耳口鼻气出如。每于城市乞钱,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醉而踏歌,老幼皆随观之。似狂非狂,歌则随口而作,皆有神仙意,人莫之测。得钱则用绳缚之行,或散去亦不之顾;见其钱或赠贫者,或典酒家。周游天下。人有自儿童时见之,及白发之时复见之,其头貌如故,衣履如故。后遇铁拐,相与讲道。一日,于濠粱酒楼上饮酒,闻空中有笙萧之音,忽然乘白鹤而丰,落下衣衫靴带,相移冉冉而去。人视其服,及玉也。旋亦皆失去。后复每每见之。

曹国舅

《宋仙列传》、《神仙通鉴》等书说曹国舅是宋代仁宗皇帝之后,曹皇后的长弟,叫曹景休。《东游记》则将其名作曹友。但无论曹景休或是曹友,史书上都不见有记载。

宋仁宗赵祯,实有曹皇后,其弟名曹佾,字公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济阳郡王,七十二岁寿终。曹佾是个能够明哲保身的人物,他保身的诀窍是,一出朝门,从不谈国事,宋神宗对他的评价是:“曹王虽用近亲贵,而端拱寡过,真纯臣也 ! ”但他绝无成仙之事。清代学者赵翼在《除余丛考》卷三十四中指出:

曹国舅,相传为曹太后之弟。按《宋史》慈圣光献太后 ( 按:即曹太后 ) 弟曹佾,年七十二卒,未尝有成仙之事。此外又另无国戚而学仙者,则亦传闻之妄也。

传说曹国舅成仙有两种。

一说:

曹国舅是宋太后的弟弟,他有一个弟弟名叫曹二。这曹二依恃皇威的地位,无恶不作,强占田地,夺人妻女,结交些不法小人,进进出出,曹国舅很看不下去,好言劝慰不听,就用惩罚的手段管束他,兄弟俩因此结下仇怨。曹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真理。我们曹家过去积了阴功才有今天的富贵。如今我的弟弟积恶到了极点,就算逃得了官家的典刑,也逃不了暗中运行的天祸。一旦大祸到来,家破身亡,到那时逃也逃不脱了,我为之羞辱,也为之害怕。”于是,散尽家财,救济穷人,再也不管弟弟的事了。然后,辞家别友,换一身道服,进入深山,修心炼性去了。

另一说:

明代无名氏撰《龙图神断公案》卷七《狮儿巷》载:曹国舅是宋仁宗的大国舅。当时有广东潮阳县秀才袁文正,携妻张氏往京城赴试。二国舅贪恋张氏姿色,假意邀袁氏夫妇入府,绞死袁生,逼张氏为妾,张氏不从,被幽禁于深房。

袁生冤魂投诉包公,包公准究。大国舅闻讯,怕事情暴露被包公严办,告诉二国舅,务必置张氏于死地,以绝后患。二国舅将张氏投入井中。太白金星化成一位老人引张氏逃出曹府。

张氏途中遇见大国舅,误认为是包公,向前投呈诉冤。大国舅览呈,吃惊非小,以冲道的罪名,用铁鞭打死了张氏,弃尸僻巷。

张氏苏醒过来,投包公处诉冤。包公问明真情设下计策。

包公诈称有病,骗大国舅进府探病。大国舅来到之后,包公要张氏当场诉冤,将大国舅长伽囚起。又作假书骗二国舅进府,再要张氏当场诉冤,之后将二国舅打入牢中。

曹皇后和仁宗皇帝亲来劝释,包公不从,并当即将二国舅押赴刑场处决。

仁宗颁诏大赦天下罪犯,包公领诏,只好开长枷释放大国舅。

大国舅获释,死里逃生,有所觉悟,遂入山修行。

曹国舅成仙的过程十分简单。传说他在修道的山中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二人问他:“听说你在修养,你修养的是什么呢?”曹国舅答:“养道。”“道在哪里呢?”曹国舅以手指天。二位又问:“天在何处?”曹国舅用手指指自己的心口窝。二位神仙笑着说:“心就是天,天就是道。你亲见了本来面目啦 ! ”便教他以还真秘术,引他入了仙班。

在人们心目中和戏剧演出中,曹国舅不是葛巾野服道家隐士的打扮,而是身着大红官服,头戴乌纱帽,脸上涂着豆腐块,与丑角县官一般模样。

八仙对蓬莱民俗的影响

生活中的八仙

八仙作为吉神,在日常生活中也几乎是无处不在。他们不像别的神那样,架子很大,只坐在庙宇里和神鑫中。在生活的许多场合,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给人们一种吉祥的感觉。

在各类建筑和建筑的附属物上,都常有吉神八仙的形象,用木雕、石雕、砖雕、彩绘八仙故事和暗八仙图案装饰建筑的各小部分。安徽徽州古建筑的隔扇门、梁头、檐边都常见有八仙人手和“暗八仙”图案。湖北土家族人家在修筑传统的木结构吊脚楼时,都在室内天棚木板上彩绘八仙为护宅神灵。湖南韶山毛氏字祠牌坊门,在匾额上方用浮雕彩绘八仙群像来保护家族的发达与兴旺。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上更常有八仙出现。大运河边的山陕会馆,正殿梁上,彩绘八仙人物,细密而繁复;河南开封的山陕甘会馆大型砖雕照壁上,八仙人物被刻画得仿佛要从壁间走下来的样子。山东烟台的福建会馆,是福建驻山东商人花了二十几年才建成的大型集庙堂与会馆于一体的场所,这里的所有建筑材都是在福州国工好,然后海运到烟台组装的,装饰的山门斗拱的木雕八仙人物,各骑神兽,在北地展示了南方八仙的风采。泰山山顶的碧霞元君祠大殿前,明代铸造的大铜上,醒目的装饰着暗八仙。山东威海刘公岛龙王庙殿前的隔门顶也用彩绘暗八仙作装饰。

在许多家具、瓷器、铜嚣上都可到八仙的踪迹,如江南木床花板、太师椅花板上,都有精雕细刻的八仙故事。各地通行,都称方桌为“八仙桌”。在中原地方,家家堂屋迎门都放一张八仙桌,两边再放一两个太师椅,有客来,宾主分坐两边,吃榆林茶、说话,果然有仙人的感觉。有的人家,高的八仙桌前,再一张矮些的方桌,坐了板凳吃饭,很是舒服。这矮一点的方桌叫“地八仙”。

民间衣饰如云肩、童帽、上衣、门帘、枕顶、帐子等都常常刺绣八仙人物,印花布上也有暗八仙图案。余斌霞在《湘西苗族童帽艺术》一文中说,那里苗族童帽的银帽花,有神佛像一类,而“神佛像类主要有福禄寿喜神、八仙寿星、大肚弥勒、送子观音、众社神等。 ……八仙寿星的造型为八仙与寿星一起,寿星居中央,八仙以四人为一组列两旁,这种造型称‘八仙祝寿 ' 或称‘群仙献寿'。八仙与寿星均乘祥云,寿星手执拐杖,八仙手中各执其宝物。”明代时,男人多戴头巾,其中有一种“纯阳巾”,是传说中的吕洞宾所戴的头巾。明代人王析、王思义编的类书《三才图会》上说:“纯阳巾,一名‘乐天巾',颇类汉、唐二巾,顶有寸帛,劈织如竹筒,垂之于后。日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明代人屠隆在所著《起居器服笼》中说:“唐巾之制去汉式不远前折较后旁少窄三四分,顶角少方;有纯阳巾亦佳,两旁制玉圈,右缀一玉瓶,可以替花,外此者非山人所取。”是当时隐士道士所戴的头巾,相传“纯阳祖师”吕洞宾成仙之后常戴这种头巾,所以叫做“纯阳巾”,也叫“吕祖巾”。至今在演传统剧目的舞台上还可见到这种巾子的风采。杭州丝绸博物馆中藏有清代的八仙金龙褂,也是八仙信仰表现于衣饰上的证据。

在饮食风俗中,不仅酒与烟有以八仙为品名的,如山东蓬莱的“醉八仙”酒,青岛的“八仙过海”烟。近年又还有八仙宴、八仙系列菜等等问世。就是传统菜肴中,也能找到以八仙命名的菜品。

明代人侠名作《天水冰山录》,详列抄没奸相严嵩家产的清单,其中有许多有八仙形象的物件,摘抄在这里,既可明白贪官的奢华到了怎样的地步,又可看出八仙群体在明代是如何地风行。其物件有:

金八仙庆寿壶一把金孟一个 ( 共重三十两二钱 ) 、金八仙庆寿酒盘五个 ( 共重五十九两九钱 ) 、金八仙图盘二面 ( 共重一十三两二钱五分 ) 、金八仙庆寿花盘 ( 共重一十九两 ) 、金嵌宝石八仙庆寿葵花盘一个 ( 重七两五钱 ) 、金大珠八仙首饰一副 ( 共一十三件内猫睛三颗共重三十八两六钱五分 ) 、金八仙庆寿大珍宝首饰一副 ( 计一十四件共重一十七两零五分 ) 、金厢八仙庆寿大珍宝首饰一副 ( 计一十件共重一十六两三钱 ) 、金厢香八仙庆寿首饰一副 ( 计八件共重一十二两六钱 ) 、金八仙点翠大珍宝首饰一副 ( 计一十件共重一十五两八钱 ) 、金福寿八仙牡丹二十八枝 ( 内嵌宝二枝共重四十一两五钱 ) 、银八仙庆寿大水火炉一座 ( 重五百七十二两五钱 ) 、玉八仙捧寿屏风一座 ( 重一百二十四两五钱 ) 、玉八仙捧寿金锁壶二把 ( 共重二十七两二钱 ) 、玉八仙捧寿玉锁壶二把 ( 共重三十一两六钱 ) 、玉八仙捧寿玉锁壶一把 ( 重二十三两八钱 ) 、牙吕洞宾连山一座、象牙八仙人物二十四个、铁拐一轴等。

文艺中的八仙

八仙因为全真道的宣传需要,大概首先由戏剧故事作普及,通过这个渠道进入民间,再转化为口头文学,遂如野草一般,迎着春风生长,处处皆有它的根苗。因此,表现八仙的各种民阳文艺形式,都不比民间传说故事的兴旺发达,其他的形式都不免成为口头文学的附庸。

种种迹象表明,关于八仙的各种形式的民间文艺作品,多肇始于元明杂剧。全真教盛行之时,也正是元杂剧流行之日。借了杂剧来宣传教义,是全真教的传播者所注意到了一个方面,也是那个时代剧作者的一种时髦。张庚、郭汉城先生在《中国戏曲通史》论说元杂剧重要作者马致远时,把这一点说得十分明白:

至于马致远一再选择“神仙道化”的题材,却与全真教流播是分不开的。全真教兴起于宣和之后,经历数世,至蒙古太宗十三年,秦志安撰《金莲正宗记》,遂初备教史。这部教史除掉载入王重阳、马丹阳等七真事迹,并且附会神仙故事,于是有了全真教传自钟离权、吕洞宾的说法。《黄粱梦》、《岳阳楼》写钟离权度吕洞宾,吕洞宾度柳精;《任风子》写马丹阳度任屠,失传的《王祖师三度马丹阳》,都是当时北中国民间流传的神仙故事和七真异迹。马致远选择这些故事编成杂剧,是考虑到这个因素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思想上的合拍。如前文已述及的,全真教实为儒、释、道之合流,是儒家的变种。它与南渡以前的道教有异,不以“飞升炼化”,“祭蘸穰禁诞夸”,而“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 ( 元·李道谦《甘水仙源录》 ) 所以金元之际,教徒中有很多“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士人。马致远悲观反世的人生观与全真教的教义自然容易结合,从而借助全真教的神仙故事和七真异迹,在杂剧中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马致远一生共写了 15 个剧本,其中《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和《开坛阐教黄粱梦》写八仙人物,《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和《王祖师三度马丹阳》写认八仙为祖师的全真教代表人物。这样以来,马致远可以说是研究八仙故事流传与全真教、与元杂剧关系最重要的一位作家。

马致远的剧本之外,还有“八仙戏”。如:《铁拐李岳》 ( 全名《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或《岳孔目借李铁拐还魂》 ) 。对于这剧的作者与剧情,郑振锋先生说:

“岳伯川,济南府人,或云镇江人。 作剧二本,今存《吕洞宾度铁拐李》一本。《铁拐李》原是一本题材很陈腐的‘神仙度世剧',惟此剧较为新奇之点乃在:岳寿死后,却借了李屠的尸身还魂,因此,连他也迷乱不知所措。最后,乃由吕洞宾度他登仙,以解决一切的纠纷。伯川写岳寿初醒时的迷乱,念家时的情绪恳切,发现身体已非本来面目时的惊惶,都写得很好。

《蓝采和》 ( 全名《汉锤离度脱蓝采和》 ) ,元代无名氏作,写五代时艺人许坚 ( 艺名蓝采和 ) 本有半仙之份,钟离权因势引度他升夭。剧中涉及戏曲艺人生活甚多,常为研究者所注目。

《玩江亭》 ( 全名《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 ,作者不详,元或明初人所作亦不能断。写天上金童玉女思凡,金童转世为牛璘员外,玉女转世为牛妻赵江梅。牛员外在江边建造了玩江亭,与妻子在亭上饮酒赏江色。铁拐李奉上帝之命,先度化牛璘出家,牛璘又在梦境中使赵江梅醒悟,二人双双复归仙班。生在元末明初的贾仲明,所作剧本 17 种,今存的四个剧本就有两个写八仙,一为《吕洞宾桃柳升仙梦》,一为《铁拐李度金童玉女》。在《铁拐李》中,写金童玉女下凡为金安寿、童娇兰夫妇,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复经铁拐李度化,又上天再为神仙。

此外,元代的纪君祥有《韩湘子三度韩退之》,明代又有不知何人所作的《韩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记》。

对于这一批八仙戏,现代的文学史家与戏剧史家评价都不高。郑振锋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说:“此种仙佛度世剧,千篇一律,总是不会写得很好的。”

《中国戏曲通史》的作者,称写八仙的戏为“神仙道化”戏和“隐居乐道”戏。他们评价说:“这些戏通过道教、佛教中仙佛度人的故事,宣扬浮生若梦,万事由命,对待生活中的一切矛盾,一概采取一空人我是非,忍辱含垢的态度。也就是所谓的‘保性全真'。《黄粱梦》中有一段唱词:‘你早则省得浮世风灯石火,再休恋儿女神珠玉颗。咱人百岁光阴有几何?端的日月去似撺梭,想你那受过的坎坷。你梦儿里见了么?心儿里省得么?这一觉睡早经了二十年兵火,觉来也依旧存活。瓢古自放在灶窝,驴古自映着树科,睡朦胧元多一和,半霎儿改变了山河。兀的是黄粱未熟荣华尽,世态才知髦发皤,早则人事蹉睦跎。'就是他们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消极教训。”他们更进一步就这类剧本产生的原因,说:“‘神仙道化'戏和‘隐居乐道'戏的产生,同元代统治阶级大力崇奉全真教是有关系的。全真教于金元时期盛行于河北、山东等地,其阶级基础主要是北方的汉族地主阶级。它的创始人大多出身于‘家世业儒'的‘豪门望族',教徒多为宋、金遗民。吹嘘者描绘他们的形象是:‘其逊让似儒,其勤苦似墨,其慈爱似佛,至于块守质朴,澹无营为,则又类夫修混沌者。' ( 《甘水仙源录·陕州灵虚观记》 ) 所以,全真教名为新道教,实为儒、释、道之合流,或者可以说是儒家的变种。元代统治阶级利用全真教,实际上是与北方汉族地主阶级的一种合作。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也是从地主阶级的立场、观点,来接受全真教思想的。因此,他们的杂剧作品,就不能不成为适应元代统治阶级需要的麻醉人民的鸦片烟。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地过于时政化和缺乏艺术性,时过境迁之后,八仙戏便在忽热之后而忽冷。到了明初,《蟠桃会》、《八仙庆寿》、《仙官庆会》等戏,表现神仙庆寿、献瑞、驱邪,完全是歌舞升平的吉祥戏了。这些戏一般都有歌舞的穿插,或以排场盛大的歌舞作结。内容空洞,场面华丽,形式主义泛滥。这种情形,从那时到近世几乎再也没有改变。

八仙戏离开了元代的大舞台以后,在一些地方的民间小戏中时常出现。在个别地方,还能形成连台戏,如前面说到的山东莱州和招远的蓝关戏,唱八仙,甚至只唱八仙中的韩湘子,就可以连唱数日。在北方一些城市中,皮影戏演八仙,有谚谣说:“《东游 ( 记 ) 》《西游 ( 记 ) 》,游起来没有头。”河北地方戏中有《吕洞宾戏牡丹》,剧情是吕洞宾欲度杭州女子白牡丹成仙,变为游方道人到白员外药店,假借买药以戏白牡丹。吕洞宾指天地,白牡丹应对如流。吕洞宾指白牡丹身上四物,她又反唇相讥。白牡丹受黄龙真人指点,在茅庵中炼丹,吕洞宾又到茅庵借宿。到夜里,吕洞宾偷去白牡丹一只绣鞋,白牡丹不依,吕洞宾弹奏一曲,告诉她自己的起初姓名,说明前来度化她的本意,白牡丹即随吕洞宾而去。黄龙真人跟踪追来,吕洞宾与之斗法,不能取胜,便割断藤桥,声言从此不再度化凡人。山西襄汾地方戏有《韩湘子度林英》,写终南山道师韩湘子要度他的妻子林英成仙,变作小生,到妻子门前连篇戏言,林英不绝尘念,湘子驾云而去。但一般常见的都是表现吉祥的广场表演。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中,收有涉及八仙内容的节目十多种,照例都是吉祥意味很浓,戏剧情节较弱。

安泽县的“地秧歌”《八仙》,唱词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说新年,道新年,刚过了正月,又遇见唐朝的洞宾。那洞每中途设下了酒宴,众仙家同来到,千里送行。

汉钟离,在东海,驾云离飞。蓝采和持拍板乘鹤成仙,铁拐李火圪炉烧天烧地,何仙姑柳飞篱,把海吃干。张果老,侄骑驴,日行数百。吕洞宾在江淮斩蚊除害,韩湘子土开花玉樽造酒,曹国舅济贫穷,乘鹤成仙。

像这样的节目,必须在节庆的气氛中,在大家都熟悉八仙故事的背景下,用乡土的腔调,传统的表演形式来演出,才能收到欢乐喜庆的效果。离开了这些前提,简直无艺术性可言。

昔阳一带,有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叫做“拉花”,《八洞神仙》也是受欢迎的节目,其歌词是:

望月夜星打一躬,打一躬就是众仙家。 落日夜深栽杨柳,栽杨柳,在云端就是骑仙鹤。种杨柳,结仙桃,汉钟离来把扇摇,洞宾背着斩妖剑,好降妖。张果老的毛驴,铁拐李的葫芦里熬药好。蓝采和的鸳鸯玉板,曹国舅的玉箫,何仙姑的笊篱,这才是,众仙家,喝了几杯仙二赴蟠桃,这才长生再不老。

山西许多地方唱八仙,都用《赵州桥》的形式,如流行于离石县的《赵州桥》唱词是这样的:

我上远了,仙家都来到。两个童儿哈哈哈地笑,一笑笑在大麓荒山桥,这才是,没道行的神仙,认不得真人。

太麓荒山有一个汉钟离,他手里拿的是芭蕉扇。东一扇来西一扇,南一扇来北一扇。东西南北扇了四扇,第五扇又扇起张果老。张果老骑驴要过桥,要试鲁班爷道行高不高。张果老这里开言问:“问你的桥儿牢不牢?”鲁班爷听见怒气生,恨一声“老翁理不通 ! ”“千军万马过多少,何说死毛驴要过我的桥 ! ”张采老听见哈哈哈地笑,四座名山鱼鼓里外捎。东面面捎了东岳泰山,西面面又捎了西岳华山。南面面又捎了南岳衡山,北面面又捎了北岳恒山。四座名山鱼鼓里外捎,倒骑上毛驴来过桥。张果老来在桥边上,压的桥儿浑身摇。张果老上了桥当中,压的桥儿直往水中倒。鲁班爷看见势不好,跳在河里肩膀扛桥。

看起来,从大舞台上退下来的八仙,是在民间传说故事的领域中巩固和加强了自己的地盘。这种传说故事的多样性,相信在本书各章的引文中,读者已早有体验。

八仙是公认的吉神,因此成为传统年画和其他民间美术作品的主要题材,王树村先生在《中国吉祥图集成》一书中,为我们展示和介绍了许多这样的材料。

旧时苏州桃花坞王荣兴画店印制的《八仙上寿》,使我们知道,作为吉神的八仙,怎样与另外一些同为吉神的神仙相组合。画上大书一个楷体“寿”字,“寿”字内填画,上首王母骑在彩凤背上,飞翔于天宫之间。下为南极仙翁,手托仙桃,骑仙鹤,向王母献寿。再往下是天官与禄星,白鹤仙鹿分游其中。此后才是钟离权、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李铁拐八位神仙。另外还有东方朔盗桃、白猿偷桃等神话人物杂缀其间。

福建建阳的年画,把八位神仙作两幅:一幅刻画汉钟离、何仙姑、张果老、李铁拐,他们神姿各异。汉钟离解衣露胸袒腹,蒲扇掷在一旁,手捧天书在看卷中太极图及 星相天文。旁有彩罐,上插灵芝画卷,又有天书一部,厚如方砖。何仙姑衣装华丽,凤头金钗上插,手捧荷叶牡丹,莲花置于地上,又有一花篮放满牡丹、菊花,象征四季常春,花不凋谢。张果老老态龙钟,默坐地上,怀中抱一渔鼓,似在闭目养神。身旁放水仙一盂,佛手柑一只,背后是清雅的石盆景。铁拐李嗜酒成性,善炼仙丹妙药,治好了病苦群生,就是治不好自己的瘸腿,手托葫芦,满脸苦笑,合一目看葫芦中的仙药,露出了“医不治己”的无奈心情。旁有丹炉火红、拐杖南瓜;第二幅先画吕洞宾,头戴纯阳巾,身披花道袍,五绺长髦,背插宝剑,倚卧在一枝双桃旁,举杯作饮酒之状,身后正有一个大酒瓮和两大瓶好酒。韩湘子,一手持拂尘一手举横笛,席地而坐,用口吹气施仙法,使荷花开放,膝前放着一个柑槽,说明并非荷花开放的季节,但眼前荷花绿叶红花,开得正盛,以此说明韩湘子以法力开花的本领。曹国舅穿宫衣,戴纱帽,手打檀板,启唇欲唱,旁有宝瓶,内插牡丹梅花,还有佛经宝卷,石榴灵芝。蓝采和背一个大竹笠,褐衣赤足手持花篮跪在地上,旁有牡丹一枝,身后有花盂,盂内置寿山石和两枝无忧草。图中每一仙伴随一物和数物,皆都是象征长寿和得福的吉祥物。

天津杨柳青清代画店套色笔绘年画有《洞宾度真真》,一幅画画出了一个故事:晋襄阳太守的女儿真真,才貌双全,与其父的部属刘遐相恋。散骑常侍刘崇,仗势欲纳真真为妾,真真看穿了俗世的龉龊,决意入仙籍。吕洞宾得知,驾祥云前往迎接,中途作法将石崇的差人斩首,真真乘麟腾空归终南山去了。杨柳青另一幅图案形式的年画《玉堂富贵八仙献寿》,别出心裁,以牡丹、玉兰、海棠三种花表示“玉 ( 兰 ) 堂 ( 棠 ) 富贵 ( 牡丹 ) ”,以“暗八仙”组成一个寿字,两边配以蚨、鹤、鹿,迎合民间图吉利的心理。

山东潍县 ( 今潍坊市所在地 ) 木版印制的屏条《八仙图》,人物清秀,各配吉语诗句,如韩湘子、何仙姑画为一幅,题句:“仙姑敬来长生酒,湘子花篮献蟠桃”;铁拐李一幅,题句为:“拐李先生道德高”·蓝采和与曹国舅共一幅,题句为:“采和瑶池奏玉萧,国舅手执云板敲。”钟离权一幅题句为:“钟离磐石摇羽扇。”

四川绵竹的八仙条屏,人物画得极其清秀,个个脚踏浪花,头顶白云,身边又有龙、鹤等神灵鸟兽,一看便知其在仙境中。

从前各地年画作坊,多印制《升官图》一类的棋盘小画,棋盘上形成一条向中心盘旋前进的路线,路上画各种人物,游戏者掷骰,按规则前进或后退,以先到达中心为胜。这种棋盘中有一种,没棋盘路线画八仙人物,名为“八仙凤凰棋”,人物画得小巧精致,满盘五彩缤纷,极受儿童欢迎。

山西襄汾灯画中的八仙,只画人物,不着背景,灯光从里一照,个个仙人突出在一片亮彩中,艺人们真是善于表现想象中的仙境。各地民间艺人和乡间妇女都常在自己的作品表现八仙人物,

各地风格不一,但无论是谁,一看便知其为八仙。

旧时北京有《八仙庆寿》剪纸挂钱,为新年时各寺庙与居家佛鑫上的装饰物。《燕京岁时记·挂千》谓:“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这种挂钱,一套五张,背景是红色细刻花纹,中间贴彩色人物。五幅之中一幅为骑鹿老寿星,其余四幅,每幅贴两个八仙人物,分别为汉钟离与张果老、曹国舅与李铁拐、蓝采和与品洞宾、韩湘子与何仙姑。旧时广东潮州、汕头一带流行一叫木刻画与刻画相结合,在别处很少见到。挂钱的上半部分在浅红色的纸上印大红色版画,八个方格之内各印一八仙人物,两边印字:“天赐福禄全”、“神保财丁旺”;下半部为刻纸,图中上方刻一宫灯,灯上有双喜字,宫灯两边有“保子脱难”四字。灯下刻“保财运”三字,两边是“五谷丰登”。外边框上刻“万事如意”,下刻“求寿”二字,两边分别刻“家门平安”、“根枝贵人”、“财丁贵人”三句吉利口语。这是年节时巾在寺庙和家祠门楣是的挂线。他们把八仙当面了免灾求吉的万能和神灵。

北京、天津、苏州、扬州、山东潍坊、广东佛山等几处地方以生产风筝闻名持地方,都有以八仙为题材的风筝,如片式风筝“八仙过海”、“八卦风筝”、“八仙庆寿”巨型风筝“葫芦蕉扇八仙”、串式“八仙”风筝、微型“八仙”风筝等等。

民间泥塑与面塑,也常以八仙人物为创作的对象。江苏无锡泥塑艺人创作的有《八仙过海》,高 25 厘米,八仙神仙各持法宝,或坐或立,同处在个大大的神仙 ( 牙牙 ) 葫芦上。山西阳城流行的焙面面塑,多用于年节喜庆场合,所作“八仙”小巧精致,须眉毕现。山东高密聂家庄,是一处个著名的生产传统泥玩具的村庄,艺人们塑造的八仙神像,粗中有细,色彩浓重,十分传神,农家常以之作室内装饰陈设,美观而又吉祥。河南浚县、陕西凤翔、浙江嵊县这些以生产泥玩具著称于世的地方,艺人们都有八仙人物作品行世。

陶瓷艺人的八仙题材作品,精致者如《铁拐李醉酒》 ( 瓷塑 ) 、《汉钟离》 ( 清代彩色瓷塑 ) 。近年也有高大彩色的青花瓷瓶问世,摆在大厅中,确有吉祥气派的气氛;普及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流行于河北、山东一带的玩具泥模 ( 俗称“小孩”模 ) ,艺人们在泥坯上塑出“泥模母”,烧为陶质,再用“泥模母”在泥坯上印模,烧为半陶质,就成为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玩具。若那泥模印的是八仙图案,捺上一点泥巴,翻磕出来,就有一位熟悉的神仙出现在面前。八仙之世代为人所知,与这种玩具的流行其实大有关系。

在高档的丝织品与刺绣工艺品中,八仙同样以吉神的身份出现,也都是人们极乐于接受的。辽宁博物馆藏有一幅南宋绎丝制品《八仙祝寿图》,高 38.3 厘米,宽 22.8 厘噩米,在象牙色经丝底上,用彩色纬丝绎织跨鹤寿星和八仙, 画面表现八仙仰面迎接老寿星光临的场景,专家鉴定认为八仙中的铁拐李高举酒葫芦为老寿星献酒的形象最为生动。这件缂丝珍品,原为北京清皇宫收藏,上面盖有乾隆和嘉庆皇帝御览之宝朱印,共有四枚。这既是一件缂丝工艺的宝贵材料,也是八仙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史料。它说明金元与南宋的对立,并没有妨碍起源于北方的八仙信仰在南方的传播。叫湘绣的看家作品之一的《八仙图》,手艺与传说一样地代代相承。

甘肃陇中地方,妇女剪纸与刺绣,都有八仙纹样,剪八仙与绣八仙时,常常即兴唱小调,真可谓有声有色。

此外,林刻、象牙雕刻、金属工艺等也多有以八仙为题的作品。

礼仪中的八仙

在为生子、婚嫁、建房、开张、新船下水等而举行的喜庆仪中,常有喜歌喜词相伴随,喜歌喜词中常有八仙形象出现。唱这些喜歌的人,在乡间多是主持仪式的人,在老北京,却有一种专门的人。常人春在《老北京风情记趣》中说:“清未,京师盛行一种所谓‘念喜的',或者称为‘唱喜歌的'。以韵涌为主,即兴编词。这乃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多系一些乞丐或看街的‘大闲等儿'行乞时演唱。平时一旦遇有人家娶媳妇、聘姑娘、办生日、做满月、挂匾、开市、竖梁上柱 ( 盖新房 ) 时,他们便会拿着时候,堵门演唱一番。他们很会研究人们的心理,会钻空子,软硬兼施。人家办喜事,越是忙乱,他们越去打扰。例如:新人刚下轿入洞房,他们便跑进门洞大喊:‘报喜来喽 ! '本家一嫌麻烦,自然就得赶快给钱,或者给些延席上剩下来的‘摭罗' ( 杂合果 ) ,把他们打发走。又说:“凡是念喜的大都由‘杆'上的师傅口传心受。不论自什么喜事,都有其固定的一套,根据不同情况,掐头去尾,各按各辙。在内容上不过是罗列一些现象,再加上几句让人爱昕的吉祥话。

山东烟台有些地方,婚礼仪式中有一个项目,叫做“钉门帘”。新娘进入洞房以后,请一位匠人,一般是村中手艺好有德行的木匠,站在房门边,用斧 ( 谐音“福” ) 子钉挂门帘的钉子,边钉边唱喜歌,歌名俗称《门帘歌》。商家也将流行的这类喜歌印成册子发卖。

有的地方,商店正月初五接财神,其中一个项目恭迎八位最先进店的顾客,名为“请八仙”。

京杭大运河的船民,造成新水,先举行撒舱仪式,之后,燃放鞭炮,请一位德高望重又熟谙浇船头规矩、声音嚓亮的汉子,立 在船头当号头,请二三十位精壮男子拉船下河,叫新船下河, < 下河号子 > 中,也要唤八仙到场:

新船下河,亮堂堂哟嗨 ! 大桅树立,正当央哟嗨 ! 两边都是八仙路哟嗨 ! 当堂坐着个状元郎哟嗨 ! 状元娘子插金花哟嗨 ! 插出个刘海戏蛤蟆哟嗨 ! 就海好比上八仙哟嗨 ! 行走不住撒金钱哟嗨 ! 富主荣华万万年哟嗨 !

反复唱着这样的号子,一直唱到把船拉入水中。

在丧葬礼仪中,也常见有八仙出现。

山东莱阳地方,出殡时,死者灵柩前,左右高悬两条红幡,幡上彩绘八仙,在一片白色中显得特别出眼,其意义大约也是为了镇邪,或者解释为给生者带来吉祥的意思。这两条红布灵幡在殡仪结束后,很快被人讨走,俗信将幡上的红布缝在小孩的衣服上,能够保小孩平安生长。

在中原和西北一些地方,儿孙为先人立的石刻墓碑上,左右两边常刻有八仙神像,也有阴佑子孙的含义。湖北省麻阳县一带,民间艺人刻印一种长条形小画,上面有八仙全像,俗称“八仙吊”,用为祭祀法坛的装饰。

二 安期生的传说

安期生亦称“安期”、“安其生 ” 。秦汉间传说中的仙人。司马迁在《乐毅列传》后评述汉初黄老之学的师承体系时说: “ 乐

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 按这一记述推知,安期生约当战国末期,似齐人,传齐国黄老刑名之学。黄老学者本重养生,而齐地学术最为活跃,燕、齐一带又是神仙传说盛行之地,也许正是这一原因,安期生遂被齐方士目为神仙。

据《史记 · 封禅书》的记载,方士李少君曾语汉武帝曰: “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 于是武帝 “ 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 。后李少君病死。虽求蓬莱安期生不得, “ 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 。齐方士栾大,亦自称 “ 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 ” 郭沫若《董老行》:“传食共分秦侯瓜,延年自有安期枣。”据旧志载,斋堂岛上旧有海枣出产,八月开花结枣,次年春夏成熟,是否系安期枣,待有识者考之。清方文《奉酬范质公司马》诗:“东风柔橹别江沙,送我安期枣似瓜。”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诗:“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神仙传》称李少君齐人,于安期先生得神丹之方。据此,安期生确系齐地方士心目中的神仙。《列仙传·安期先生》的描述比较简朴。称安期生为琊阜乡(今属山东)人。“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秦始皇离去后,委弃金宝不顾,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市(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遇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并海边十数处”。按《列仙传》“数年”,《云笈七签》本及《仙鉴》皆作“千年”,盖宋本如此,然于理不通。而赵道一据此云:“秦始皇以穷奢极侈惨刻之君,安足以语道?安期生委金璧而去者,所以示之廉;曰‘后千年求我于蓬莱',所以示之仙不可学矣。”《列仙传》称安期生本是卖药翁。后葛洪则说他服金液长生,“非止世间,或延千年而后去尔”。仙传又谓,有王老,与鲁女生、封君达为友,访道名山,于东岳遇一神仙乘白鹿,与侍女约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称安期生,教以胎息存真一之诀,言讫升天而去。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言安期生后以道授马明生,马明生又传于阴长生。可见在道教中,安期生主要是一位好仙药、行气功的神仙形象。因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而升昆仑,或在玄洲三玄宫;并奉之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灵宝派因倡普度,故贬斥他“前世学法、功德薄”。但安期生跟彭祖一样,在道教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被奉为“北极真人”。

三 “ 福、禄、寿 ” 三星的传说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吉星。福,怀抱婴儿表示五福临门;禄,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寿,手捧寿桃意为长命百岁。民间喜欢把福、禄、寿三星作为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

道教的福禄寿三星之说,约起于明代。就是人们常说的福禄寿三星真君。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把福、禄、寿三星放在主宅(财气 位)内,有着三星拱照,满堂吉庆。包括开运符及开罡。民间春节张贴的画面上绘有寿星乘鹿、随从举桃、蝙蝠飞于空中的图形。“蝠 ” 与“福”谐音,“鹿”与“禄”谐音,均系吉祥仙物。寿星老、仙桃象 征长寿。寿星老也称寿仙老,属南极老人星。其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

由于历代对“贱药多兮贵药轻”都进行 16 两制。戥子秤杆上的星花代表“福、禄、寿”。据说每一两代表着一颗星。如果商人给顾客称量货物少给一两,则显”,故也称“五显财神”。

福 古代人对“富”与“贵”的追求远远大于“福”,故在很多古籍中,福的地位并不是如何突出,甚至排在了禄、寿之下。福是代表精神领域的一种感受,可见,古人对物质上的欲望,亦不让今人。福与祸相反,祸为灾殃,灾难。而福是幸运,幸福。这是一人比较抽象的词,古往今来,对幸福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但没有一种能让众人认可的。因为福是一种与物质追求相对应的精神追求,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所追求的境界不同,选择的标准不同,对福的理解自然就不同。

说神仙住的地方谓“福地洞天”,而“福慧双修”却是指福德和智慧都达到至善的境界。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由此可见,福与心性是息息相关的。福更重要的是修心修德。一个人虽无官无位,也无财,但能知足常乐,这亦是一种福。一人长相面善,人们会说他有个福相,那是因为善、福都是与心相关的。

人们还常把福与寿、禄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种美好愿望。

福寿双全——幸福和年寿两样齐备。《红楼梦》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怎知如今这么福寿双全的?”

福寿无疆——愿福气与寿命没有尽头。《云笈七签》卷六九:“至诚君子,得而宝之,即福寿无疆。”

福禄双全——既有福气,又做大官。明·沈受先《三元记·秉操》:“今日在此焚香礼拜,愿他多生贵子,福禄双全。”

不论福的定义如何,它都应是一种最美好的感受与愿望,其意义远在富、贵、禄、寿之上,福是靠自己的修养与他人的维护来实现的,福到了,你的精神修为也就够级了。

禄 词典中的释意为古代官吏的俸给。如高官厚禄,官做得大,禄也就越多。如今则指工资、奖金、津贴等由国家划拨的正常资金收入,而不包括自己自谋取出路的个人收入。由此可见,禄也属于经济基础范围,但其和富又有所不同。有禄者不一定富,富者不一定有禄。如私营企业家,虽无禄可言,却为富命。相比之下,一个公务员虽有禄却不能称之为富。

寿 是指一个人的生命存活的期限,生命长的即为寿,古代常有一句话,“寿比南山不老松”,希望人的寿命能象松树一样万年长青。寿代表着人类期望的一种生存极限,寿是以肉体生命的存在为评定标准的。与之相反的是“夭”,即夭折,短寿之意。人类最怕的就是这个“夭”吧?因为无论如何的富与贵都无法去享受了,在“夭”面前,富、贵、福、禄都没有意义了。

然,一个人即使是长寿百岁的,这一生却与富、贵、福、禄都无缘,这个寿同样也是没有意义了。

四 地方志中仙人的记载

汉代王和平——汉北海人,性好道术,济南孙邕事之,和平病卒,邕葬之东陶,书卷药囊,悉以徙後弟子夏荣言其尸解,邕始恨不取其宝书仙药。

宋代的禅鑑大师——宋登州人,姓王氏,法名文宗,幼年出俗,投延洪院,传大乘,戒修恒诵法华,开演京府无不恭奉,徽宗每宣入内,对御讲经,赐资金衣,加号禅鑑大师。

一目九仙——宋时一人双目,其八人俱瞽,行则双目前导,行乞于市,夜止城西北来宾桥下,人莫之识也,後州守遇于桥上,以书示之,九人倏化去,遂改桥名迎仙云。

明代耍子——幼从师修真于城之万寿宫,遇异人止宫之窑,师不为体,私食之,异人授以术,点铁成金,师觉异人逐去,耍子沐浴跌坐而化,遗一履,是日城西三十里有人见其赤一足,遂一鹅行,曰烦寄吾师,吾寻异人去矣。

另外,还有像晓初、重阳子、李国用、赤脚王、马贞一、董光纯、六如老人、徐钓者、马续头等众多神仙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

第五章 蓬莱仙名及民间影响 “ 蓬莱 ” 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与神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 “ 仙境 ” 的代名词。由海市生发出来的 “ 蓬莱仙境 ” 之说,作为代表广大群众美好愿望和向往的意识形态构件,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生命力。
蓬莱的神仙文化,缘起于海市,兴起于战国时期。由于传说中“蓬莱仙境”影响的广泛性,加之现实中的蓬莱、蓬莱仙阁享誉民间,八仙、“八仙过海”传说与蓬莱的必然联系,已经约定俗成。由此可见,蓬莱的神仙文化对整个山东半岛乃至齐鲁大地自古就具有巨大的辐射力,是中国神仙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四大名著等许多著作中都可以看到多处对“蓬莱”的引用。自战国至今,“蓬莱”一词代超现实的美好境界,已经约定俗成。这一切,使得蓬莱的神仙文化更具内涵,成为中华神仙文化一条亮丽的风景。

蓬莱的仙名对蓬莱的民风民俗及民间文艺乃至社会进步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蓬莱人有着独特的农民习俗、工商业者习俗、渔民习俗、等各方面的习俗,有着鱼灯节、天后宫庙会等多种民俗活动,有着多样的民间禁忌和丰富美妙的方言土语,蓬莱小面和蓬莱酱驴肉以及八仙宴是别具一格的美食;在民间文艺中,蓬莱大鼓和梁派大鼓、渔民号、大杆号、烧纸调、大秧歌、剪纸等都反映了蓬莱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社会进步方面,蓬莱正以其丰富的神仙文化为依托,坚持以建设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和东亚旅游名城为目标,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全面推进文化古迹游、生态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逐步建立和完善起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及教育健康、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一体的大旅游体系。并将继续打造“中国神话之都”、“东方神话之都”的城市品牌。

“ 蓬莱 ”仙名的形成

“蓬莱乃神仙之都,上帝游息之地,海水正黑为溟渤,无风而为波浪,万丈不可往来,惟飞仙间能到者”(王圻,王思义《三才图绘》)。

很早以前就有了“三山”或“五山”之说。“三山”即蓬莱、方丈和瀛洲,“五山”则还包括岱舆和员峤二山。诸仙山又常以“蓬莱”概而名之,故可称为蓬莱模式。中国以蓬莱称谓的地名很多,但与昆仑一样,蓬莱实际上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景观模式,其最大特征是岛屿。有意思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蓬莱和昆仑这两个属于不同神话体系的仙境,都具有某些趋同化的特征:高峻的山体,海洋所阻隔的岛屿,非羽仙不可及。这实际上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其景观理想的典型化、模式化的结果。

秦汉时期,在中国的道教神话和传说中,以“壶天 ” 或“洞天”为仙境。“壶”即葫芦,在古代,葫芦是最常用的容器。我国各民族都曾有关于人出自葫芦的神话。道家之“壶天”原本为葫芦之内腔。据葛洪《神仙传》载,有仙人称壶公者,悬葫卖药,夜则归宿葫中,有人随壶公入葫,唯见其中仙宫世界,楼台重门阁道。此外,“三神山”也被称为“三壶”。如此看来,蓬莱模式也是一个中有空腔的大葫芦,这在王氏父子的《三才图绘》中备有详图。概而言之,对“壶天”的偏好,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理想景观模式的又两大结构特征:一个与外界相隔离的围合空间(壶腔),一个连接内外空间的狭口(壶口)。蓬莱八仙过口,从空中鸟瞰就是一个巨大的葫芦岛造型。现已成为蓬莱仙境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风水”佳穴模式与传说中“三神山”的关联,秦皇汉帝多次巡幸来此求仙、望仙;加之“蓬莱”地名由汉武帝赐名,蓬莱一时成为天下注目之地。古往今来,海市、蓬莱、蓬莱阁,一直与神仙传说纠缠不休。宋代流传于登州的“八仙过海”传说,元末全真教结合教义对其“北五祖”的偶像宣扬,都扩大了蓬莱作为神仙福地在国内外的影响。明代产生的四大古典名著对仙境蓬莱都有提及,明清小说、话本、杂剧中也常提“蓬莱”之名,各地民间传说中“蓬莱”更是神仙境界的代名词,蓬莱与神仙的关系有了约定俗成的关系定势。

1988 年和 1991 年,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蓬莱新八仙》电视纪录片和由香港拍摄的《八仙过海》电视连续剧,蓬莱与神仙、仙境的密切关系通过新闻媒体进一步得到传播。如今,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几乎没有谁不知道蓬莱与神仙传说的关系。

由于传说中“蓬莱仙境”影响的广泛性,加之现实中的蓬莱、蓬莱仙阁享誉民间,八仙、“八仙过海”传说与蓬莱的必然联系,已经约定俗成。由此而诞生的蓬莱神仙文化更具丰富内涵。“蓬莱”于是成为人们理想境界的代名词。时值今日,蓬莱民间还一直保持着神仙文化传统。
 
帝王寻仙传说

长生不死的神仙之说,在我国由来已久。战国时代的神仙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社会广泛流传。

由于古人对长生不死传说和神仙信仰的追求,造就了许多宣称神仙之说的方士,他们宣称自己有长生不死的仙方仙药和秘术等,这些仙方、仙药和秘术,统称方术。因蓬莱以北海面常现海市蜃楼,战国时就被方士们指为神山,说那上面“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被描绘成仙人居住的地方。

在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派方士入海求仙,此后秦始皇、汉武帝继之,一次又一次遣方士徐福、韩终、卢生等入海,找寻“不死药”及“蓬莱仙人”,从而掀起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入海求仙的浪潮。求到最后的结果,却是汉武帝的一番感悟:“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蓬莱”这一地名,正是因汉武帝望仙山不遇为了安慰自己而起的。

三神山的传说极大地吸引了帝王们的寻仙活动。今天看来,这些活动虽显荒唐,但有它的积极意义:促进了登州古港的繁荣。

一 原因及条件

仔细分析帝王寻仙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更好地了解蓬莱神仙文化的起源。帝王们寻仙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仍有其共性。我们仅以秦始皇为代表对古代帝王们寻仙的原因作以分析。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朝的创立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近五百年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体系。其政治实践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具代表性。秦始皇为什么会对成仙不死之道如此虔诚、神往、至死不悟呢?毫无疑问,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多种原因,其中既包括社会的、政治的,也包括个人的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解开秦始皇执着求仙的千古之谜。

个人的思想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深深地铭刻着时代的烙印。秦始皇的求仙活动自然也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的影响,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神仙思想起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据《史记》的记载,秦国历代国王也都有迷信神灵、祭祀神鬼的传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秦始皇,自然会在内心深处受到神仙学说的影响。

战国、秦朝时期,鼓吹神仙学说最积极的阶层是方士。他们大力宣扬海外有三神山,上有黄金、白银砌成的宫殿和纯白色的禽兽,仙人们就居住在那里。他们有不死之药,因而可以永远逍遥自在。这一学说对世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饱尝荣华富贵之乐的王侯,更是被方士们的神仙学说迷住了心窍。秦始皇对此心慕神往、沉迷于此而深信不疑。“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引风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方士们对海市蜃楼现象的生动描绘与渲染使秦始皇信以为真。他想必应该亲眼看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在当时科学文化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下,只能解释成神山仙境。这自然更使秦始皇对神仙学说信之如神,更加激发了他求取仙药的决心和热情。

秦始皇接受神仙学说,求不死之药,既反映了剥削者共有的追求享乐,不愿放弃骄奢淫逸生活的贪欲,也有自身经历、身体状况的因素;既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又有个人性格爱好的影响;既有科学文化水平与认识能力低下的局限,又有现实的政治需要。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个性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才使得秦始皇对求仙活动表现出始终如一的坚定和异乎寻常的热情,也使得神仙学说对秦始皇的晚年生活及秦朝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

汉武帝寻仙的原因与秦始皇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秦皇汉武都是中国古代极具影响的封建帝王,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们的思想既具代表性,又具影响力。而方士们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处于初步巩固和发展时期,秦皇汉武,乃中兴之王也。特别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分裂的历史,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实堪为划时代的壮举伟业。国家统一了,人民生活有了一个较安定的环境;水陆交通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海上寻仙活动离不开航海所需的工具。那时我国的国土东到大海,自北往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已形成一个既是大陆又是海洋的国家,为航海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理条件。随着冶铁业的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贸易的发展,对造船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船业的进步为寻仙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自古以来,我国航海事业及造船工业就很发达,是造船最早、最好的国家之一。到了秦汉时期,造船业就已相当发达了。

中国木船船型十分丰富。还在公元7世纪,我国海船就以体积大、载量多、风力强闻名于世。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远洋船队就开始日益频繁地出现在波涛千顷的大洋上,我国古代造船规模、船只大小、数量和质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许多外国朋友往往用“世界最进步的船匠”来称誉我国的船工。

在蓬莱登州古船博物馆,陈列有元代古战船、宋元两代的石破木疏、明代紫檀木舵杆和古代各类铁错。在中国船舶发展陈列馆,陈列有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船舶模型50余只。一楼为古代船舶陈列厅,陈列着5000年前的独术舟、东汉斗舰、隋代龙舟、唐代游肪、明代郑和宝船、清代快船等船模20余只。这些船模系统而又形象地再现了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历程。

总之,中国木船,材料之复杂,应用之早,分工之细,航行范围之广,建造型号之多,吨位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无双的。可以说当时是政治相对进步,局势相对稳定,经济相对发达。秦汉时期的港口条件也不错,登州港是当时求仙活动的主要港口之一,这些都为寻仙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先秦诸侯寻仙

先秦古籍中有许多关于仙人、仙境和修仙等传说的记载。这说明长生不死的传说在那个时期开始就逐渐演变成为神仙信仰。
《战国策?楚策》记载有人献不死之药于荆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提到“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神仙传说流行较广,而热衷于神仙方术的往往又是那些身处高贵而求长生的诸侯王。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使人入海寻找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这三座神山,相传在渤海之中,路程并不算远,困难在于将到山侧时,就会有海风吹引船只离山而去。据说曾有人到过那里,众仙人以及长生不老药那里都有。山上的东西凡禽兽都是白色的,以黄金和白银建造宫阙。到山上以前,望过去如同一片白云;来到跟前,见三神山反而在海水以下。想要登上山,则每每被风吹引离去,终究不能到达。世俗间的君主帝王无不钦羡非常。齐威王是我国古代入海求仙的最早一个帝王,当时齐国的求仙活动主要在登州一带,就是今天的蓬莱。而燕昭王所在的燕国就是今天的辽东半岛东南部。由于当时社会发展不够稳定,各种条件并不成熟,虽已有一些寻仙活动,但其影响都不大。

三 秦汉帝王寻仙

秦汉两代是帝王求仙的高峰时期,而在追求的神山仙境中,独重“蓬莱”。例如把三神山称为“蓬莱诸神山”(《史记?孝武本记》);秦始皇求的是“蓬莱不死药”(《太平寰宇记》)、“蓬莱药”(《史记?秦始皇本记》)、“蓬莱神仙”(《后汉书?效祀志》)、“蓬莱神人”(《史记?孝武本记》)。

秦始皇崇拜神仙,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在他四次巡游山东沿海的过程中,每至八神祭祠均要顶礼膜拜。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28年前,有齐大徐市等上书,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大海求仙。公元前210年,派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仙。为使徐福一行在求仙的航途中免“为大鲛鱼所苦”,甚至不惜以一代帝王之尊,亲自乘船下海,“自以弩候大鱼射之”。后世传说徐福去了日本,徐市即徐福。《史记?淮南王衡山王列传》说秦始皇对他“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另据记载:比希腊的皮忒阿斯稍晚些时候,中国秦王朝的徐福也完成了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徐福成了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大探险家,日本人也把他当作日本的第一位大探险家。

公元前221年,秦工赢政横扫六合,以极大的魄力和才能,统一了中国。国事初定,秦始皇便四处周游,一来为了巡政,二来便是寻找“长生不老”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游来到东海岸边,在这里,他看见大海深处海市蜃楼,如仙山琼阁,美不胜收,惊异之余,心甚往之。于是征召大批方士,询问海中神仙与仙药事。一个叫徐福的方士来到了秦始皇的行宫,上书秦皇,“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秦王大喜,立即下诏征童男女3000,百工技艺之人,携带五谷等物,由徐福率领,东入大海“求仙”。

徐福,史籍对他没有太多的记载,今天只知他是江苏省赣榆县人,没有任何航海经历的记载,然而,公元前219年,他却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从山东琅岈,浩浩荡荡地启程东发。不久,这支船队便消失在汪洋之中,从此、杳无音讯。2200多年来,徐福船队的去向。一直是一个谜。

近年来,日本在徐福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权威地宣布:徐福当年所到的“平原广泽”是日本;日本皇室人员也不无骄做地称,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和歌山县史迹名所志》中记:秦徐福之墓在新宫町,墓前有石碑,上面刻着“秦徐福之墓”还记着:“相传往昔秦始皇时,徐福率童男女五百人,携五谷种籽及耕作农具渡至日本,在熊野津登岸,从事耕作,养育男女,子孙遂为熊野之长,安稳渡日。”

考古遗迹和传说证实了徐福漂流到了日本,现代人类学也为此提供了佐证。1954年,日本学者历时5年,用人体解剖证实,日本人的头盖骨指数大多与中国浙江、江苏、安徽、福建人完全相同。

无怪日本裕仁天皇的御弟三笠宫在给“香港徐福会”的贺词中动情他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如果真是这样,徐福比起他的先辈和后辈许多大航海探险家来,对人类的贡献就难以尽书,他发现了日本列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徐福的动机显然是为了探险,不管他是否真的到了日本,或是其他可供生存的地方(也许他的船队被风暴吞噬在大海之上了),他的孤注一掷的探险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求索、坚韧顽强和智慧聪颖的气质,徐福是中国有史记载的探险第一人。后来,又陆续派遣方士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入海求仙药。秦始皇还亲自几次到海上,“求仙人羡门之属”、“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史记?封禅书》)。可谓至死不悟。秦始皇的这些举动,对当时民间和后世求仙活动高潮迭起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到了汉武帝时,求仙船和求仙人数量之多,出海时间之长,都超过了秦始皇时期,而且还试图对求仙船的下落、求仙结果进行考察。汉武帝甚至想亲自乘船从登州渡海求仙。第一次为群臣谏止,第二次是苦谏也没有听,无奈天不作美,风涛十余日,才不得不作罢。应该说,汉武帝的求仙之切,比之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海上巡幸活动约有八次,历时23年,证及其它资料,几乎每次都到达了登州。这是因为那时的方士们认为:蓬莱仙山大体应在今蓬莱以北的海上(因海市之故)。汉元鼎五年(前112年)三月,汉武帝首次临幸海上,“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史记?孝武本记》)。元封元年(前110年),“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乃复至海上望,冀通蓬莱焉”(《史记?孝武本记》)。太初元年(前104年)十二月又“临勃海,将以望祠蓬莱之属”。(《汉书?郊祀志》。)太初三年(前102年)“东还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求仙船和求仙人)”(《史记?孝武本记》。)。当然,汉武帝的求仙活动终归要以失败告终。于是,太初元年(前104年),他在第五次巡幸海上到达登州时,命人筑城一座,称之为“蓬莱”,以聊充渴肠。从此,人世间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地名——蓬莱。这件事,史书、志书有多处记载。如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名之。”明人注唐代杜佑《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清康熙、道光、光绪版《蓬莱县志》、《续修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不过,汉武帝临死前两年已幡然醒悟:“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于是“悉罢方士求仙事”,为秦汉求仙热潮划上了句号。
其实,正是因为汉武帝的寻仙活动,才有了“蓬莱”地名的由来。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前133)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是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是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秦汉求仙是那一时期社会重大事件,且不论它对社会进步起了怎样的作用,从产生的实际效应看,一是促进了山东沿海(尤其古登州港)港航事业的发展;二是“蓬莱”作为仙境、仙乡的代名词被固定了下来;三是有了一个以仙境蓬莱命名的小城—蓬莱城。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蓬莱”作为神山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而作为实实在在的地名,则应当始于汉代。我们应当感谢:是汉武帝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为后人留下了无边福泽。

蓬莱海市

对于海市蜃楼景象,我国民间传说是海妖和蜃吐气而为,或说是海神的宫殿在国外,有的则把这种自然景观神化成狡猾的女神法塔 . 莫尔甘施法迷惑游客,或说成是死人驾驶的飞船,是海上不祥之兆……

《 史记 · 天官书》首载: “ 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像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 战国时,海市不为人们所理解,被方士们指为神山。汉代开始,人们以为是海中大蛤蜊(蜃)吐出的云气所致。晋人伏琛在《三齐略记》中也说: “ 海上蜃气,时结楼台,名海市。 ” 直到宋代,沈括才在《梦溪谈 · 异事》中对登州海市的成因提出了置疑: “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蝶、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 ” 到了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才对海市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 “ 惟登州海市,世传道之,疑以为蜃气所致 …… 观此所谓楼台,所谓海市,大抵山川之气掩映日光而成。 ”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知道,空气在不同的温态中分别呈不同密度:温度高则空气密度小,温度低则空气密度大。光线通过这些因不同温度而造成不同密度的空气时会发生不同角度的折射。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日光、风力、地貌、地表物体质地 ( 吸热程度不同 ) 等因素的影响,野外空气水平各层面常存在不同的温态和不同的密度态,光线透过这些空气层时也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只是人们不易察觉而已。有时我们在长直的沥青道路上行走,远方路面上可以看到一条 ( 或多条 ) 色度不断变化的水平光带,这就是一种类似于 “ 海市 ” 的光学现象。

海市因显示时相对于地平线 ( 海平面 ) 所处的位置不同,大体可分为上现海市和下现海市两种。上现海市显示在空中,为两次或两次以上反射成像,是由空气层温度下低上高、密度下大上小造成的,多反映远方景物的正影像 ( 有时也同时出现倒影像 ) ,一般发生于海面。下现海市则相反,它显示于地平线或海平面,为一次性反射成像,是由空气层温度上低下高、密度上大下小造成的,多反映远方景物的倒影像或变形,一般发生于沙漠地区。这两种海市由于成因和反射的景物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上现海市景像内容丰富,变化多端,维持时间短;下现海市则景像内容单一,变化少,持续时间较长。

蓬莱海市即属上现海市,比国内曾有过海市报道的地区,不仅出现的频率高,而且景像内容明显丰富,观赏价值高。蓬莱海市之所以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是由蓬莱沿海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水文条件决定的。我们知道,海市赖以生成的关键,是在海面形成相对稳定、规整、呈水平状态分布的空气密度层面,而且在单位垂直距离内温差较大。只有地理、气候和水文条件中某种特定的状态同时具备,才能促使海市现象的生成。

蓬莱海市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其地理条件:地处渤海海峡南岬,其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晋津沿海隔海相望,长山列岛横卧海峡之间,从而为海市的出现提供了远、中、近各种距离的类型多样的反射景物。气候条件:蓬莱春夏之交,正是受西伯利亚寒冷气流影响已弱而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未至的间隙时期,风雨日少,光照充足,海面空气层相对稳定,加之海面日光的反射作用,气温迅速回升。这样的气候状况有利于在海面形成比较稳定、规整的气温水平分布层面。水文条件:渤海是我国第一大内海,而渤海海峡是其与黄海及外海联结的咽喉。这一地区沿海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每半个月形成一个潮时周期,望、朔日前后一二日为大潮汐,潮差可达 169 厘米。春夏之交,每值大潮汐,海峡中涌动的海流将底层海水连同低温带出水面,使海水表面温度大大低于海面空气温度,这就形成了海面空气由下而上温度陡升、密度陡降的逆温现象。

在蓬莱海市赖以出现的上述三个条件中,地理条件和水文条件是常备的,而气候条件则不常见。但有时在夏季或夏秋之交仍能形成适宜海市出现的天气状况。纵观近年来蓬莱海市记录,蓬莱海市出现时一般同时伴有以下特征:气温适中;大潮汐;晴或少云,北风一二级,海面能见度高。这给人“海市不常见,不可捉摸 ” 的印象,真所谓“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另外,许多人将 “ 海滋 ” 误以为 “ 海市 ” 。其实 “ 海市 ” 与 “ 海滋 ” 的形成原理有本质区别。当异地景物被阳光折射到空气稀薄的高空后 , 恰好造成适宜的角度 , 又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的传递折射回低空 , 平静的海面即成“海市 ” 的地面接收站。所以 , 海市蜃楼均是一副来自异地的虚像。而 “ 海滋 ” 的景物取自当地海面上的实体 , 当水温与气层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海面上空气层产生强逆温时 , 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较大的“水晶体空气层 ”, 再由阳光折射就形成了“海滋 ” 。

海市蜃楼实在是一种难得一见的海上奇观,它不仅为蓬莱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更成为孕育悠久蓬莱神仙文化的源泉。

蓬莱阁交通线路

市内可乘坐8路公交车,到达蓬莱阁西苑,从蓬莱汽车站打车前往,起步价即可到达

景区内部旅游线路

从西门、正门或马道门入:人间蓬莱坊(正门)→弥陀寺→人间仙境坊→龙王宫→子孙殿→天后宫→碧海丹心石刻→三清殿→吕祖殿→观澜亭→普照楼→宾日楼→苏公祠→卧碑亭→避风亭→蓬莱阁主楼→索道门出

从索道门入:避风亭→蓬莱阁主楼→卧碑亭→苏公祠→宾日楼→普照楼→观澜亭→吕祖殿→三清殿→碧海丹心石刻→天后宫→子孙殿→龙王宫→丹崖仙境坊→弥陀寺→西门、正门或马道门出

蓬莱阁门票价格

门票:通票90元/人,包括蓬莱阁、戚继光故里、水师府、古船博物馆、田横山、枪战城、全周影院和登州博物馆的门票。

蓬莱阁看点

蓬莱阁是观赏蓬莱十大景的最佳所在。

邻近旅游景点

避风亭

4、趵突泉

地址:济南老城区西南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位于济南老城区西南,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趵突泉在《水经注》上有记载:“泉源上涌,水涌如轮。”趵突,即形容泉水上涌跳跃之状。此泉有三个泉眼,终年喷涌,周边面积50余亩。水质优良,泡茶清香可口,泉东有望鹤亭、茶座等。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1956年,趵突泉被整修辟为公园,历经几次扩建,逐渐建成以泉为主、小巧玲珑、步移景异的泉石园,面积从不足3.4公顷扩至10.5公顷。

济南自古称泉城,七十二名泉,趵突泉为冠。趵突泉是泉城的标志和三大名胜之首。周围泉水众多,有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洗钵泉、尚志泉、螺丝泉、满井泉、浅井泉、白云泉、望水泉、东高泉、白龙湾泉、石湾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等27处名泉。趵突泉景观奇特,“三窟鼎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腾空”为泉城济南的八景之一。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赞:“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池中小泉众多,水泡如泄珠玑,有的簇簇,有的串串,飘飘悠悠。水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冬季,水气蒸腾,朦朦胧胧,妙不可言。池岸以石砌垒,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回波,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绿柳轻荡。游人凭栏俯瞰,尽得水趣。泉畔还有许多名人题刻,为名泉增添了颇浓的文化氛围。趵突泉水清冽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饮用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后,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并把玉泉改为“玉泉趵突”,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此泉用来煮茶,味醇色鲜,游人常来此品茗以助游兴,素有“不饮趵突泉水,空负济南游”之说。趵突泉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即趵突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始称此泉为趵突泉。清人任弘远历经二十年专事纂史修治,予以记载。

千百年来,无限神奇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趵突泉,倾倒了无数名人。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頫,明代王守仁,清代王世禛、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咏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在趵突泉边御封趵突题诗刻石,颂扬名泉。趵突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宏,或古朴典雅,与其众多名泉、碑文石刻承载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和名泉文化,源远流长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元宵节灯会、曲山艺海、望鹤品茗、四海灯谜等活动则发展丰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内涵。新建景区泺苑、百花园、五三纪念园、船站各具特色又与老景点浑然一体,同映成辉。

趵突泉公园坚持文明兴园、文化兴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良好的秩序、高雅的文化、优质的服务全方位建设公园、发展公园,充分展示趵突泉的良好形象。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国家4A级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建设系统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示范点、省文明公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趵突泉交通线路

乘坐101、102、103、104、106、3、5、19、41、49、65、66、K51、K52、K54、K91、K109、72、73路公交车可达。

趵突泉门票价格

门票:40元/人

5、千佛山

地址:济南市区东南

千佛山是著名佛教名山,位于济南市区东南,高285米。古称靡笄山、历山,隋代于此开凿佛像后,改称千佛山,沿袭至今。佛像石雕集中在兴国寺后千佛崖上,最早造像为隋代的六十余尊石佛。千佛崖下有极乐洞、黔娄洞和龙泉洞,其中极乐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达三米。相传,古代虞舜曾于山下开荒种田。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雕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渐有千佛山之称。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后遭战火,被毁,明清重修。1959年辟建为公园。

千佛山,东西横列如屏,风景秀丽,山北侧有登山盘路三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车从山东侧环山盘路上山,山上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有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历山院在兴国禅寺的东侧,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杂院。内有舜祠、鲁班祠、文昌阁、一览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于一体的万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丰采。山东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千佛山东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经禅关”古坊等名胜。

千佛山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记载着众多的历史典故:如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久且》中记载了历山的来历:“齐都接历山,上有古铁锁,大如人臂。绕其峰两浃。相传,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锁之,锁断,飞来此矣。”黔娄洞内石刻也有一则美丽的传说:“黔娄先生死时,他盖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盖上了头则露出了脚,盖上脚则又露出了头,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孙曾西说:“把布斜着盖,不就盖严了吗?”黔娄的妻子韦丛说:“斜着盖有余,不如正着盖不足。先生在世的时候,非常正直,死后却让他歪斜,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这则故事至今传为佳话。

近年来,千佛山公园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增添了桃花园、游览索道、瀛芳园、奇能滑道、十八罗汉、卧佛、高尔夫球场、大舜石图园、梨园、瀑布等。1995年被列为全省七大风景区之一,成为一处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以舜文化和佛教文化为特色的规模宏大的旅游胜地。

千佛山民风淳朴,每逢“九九”重阳节都举办山会,这种风俗已沿袭了好几个朝代,至今仍存。届时,商家都来进行经贸活动,当地各种土特产,如山楂、柿子、花生等也都上市,场景热烈。

千佛山交通线路

公交:2、48、K51、K56、游66、游68路可达。

自驾车指南:

(1)京福高速—济南绕城高速西出口下—沿经十路东行至千佛山路南行—千佛山,下高速后约20分钟车程。

(2)济青高速—济南绕城高速东出口下—经十路西行至历山路交叉口南行—千佛山,下高速后约20分钟车程。

千佛山门票价格

门票:30元/人

千佛山看点

千佛山上新近又增添了一处胜境棗万佛洞,它将我国佛教之精华的敦煌、龙门、麦积山和云冈“四大名窟”于一洞,由万千彩塑和壁画构成一座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石窟艺术博物馆。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自为“万佛洞”题名。6、泰山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 又称岱宗,岱宗:万代山岳之宗的意思。  古称大山、太山、岱山岱岳、泰岱、东神、东岳、东泰、东圣、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与我国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并称五岳。称:国山、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  海拔:1532.7米。极顶玉皇顶-玉皇峰。面积:426平方公里。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开创联合国遗产分类新标准,让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一份新遗产-双遗产。中国首批入遗唯一名山,文化与自然价值双高度在国际知名!  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40佳  中华文化寻根之旅泰山活动营地,中华成人礼仪式举办地,中华十大名山之首,  环中国国际自行车大赛-泰安泰山站,泰山国际文化登山节,泰安-泰山东岳庙会……  泰山以列入文物保护的古树名木2万株以上,为名山景区古树名木之最。  因位于古中原地区最东部,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太阳初生万物发育之地,黄河汶河环绕泰山,先祖神话盘古开天,身化五岳,头化泰山!泰山东部50万年前的沂源人,泰山南部4万年前的新泰智人,先民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遍布四周,东夷文化区,齐文化,鲁文化,孔孟儒家发源区域,黄河入海山海相连,亦是东段最高点,而称东岳、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    

-(5)

。  民间俗语曰泰山:岱宗乃宗岳也,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  泰山雄伟,海拔1545米,地质年龄近30亿年,山体分三层台阶式地质结构,犹如登天台阶,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眼望遍全山,如佛似坐。一座主峰玉皇顶,直通云霄。一条10.1公里的登封盘路御道,一线通天。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从祭地经帝王行宫的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  一路攀登,体会祖先,感受历史,登高必自!从山脚泰安市中心,游帝王行宫岱庙,过孔子登临处,穿红门,到明朱棣所建万仙楼,看北齐经石峪-金刚经石刻,越中天门,看望人迎客松,走龙门,过升仙坊,登十八盘,到元忽必烈始建南天门,逛天街,游宋朝皇家碧霞祠,阅唐玄宗大观峰石刻,登观日峰,后山天烛峰看-姊妹松,尧观顶,拜高山第一孔子庙,回看五岳独尊,登临玉皇顶,看秦皇汉武无字碑,炎黄古封禅台。仰玉皇极顶对联:“地到无边天做岸,山登绝顶人为峰!”遥望黄河,看东方日出,祈福国泰民安!体会一览众山!

文化意义

  自然泰山,文化泰山,精神泰山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5)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它东临海,西靠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重点区域。泰山文化深厚,其古建筑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使气势磅礴的泰山,与长城,长江,黄河齐肩!  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泰山压顶不弯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到“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 ,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帝王封禅祭拜天地,祈福苍生,一统天下,国泰民安的神山。  泰山以先秦72位祖先君王,秦统一以来12位皇帝举行泰山封禅祭拜大典,以历朝有94代帝王各种级别参拜!实为国之首山。随着帝王封禅,全国各地遍建东岳庙,泰山宫,泰山寺庙,东岳祠,奶奶庙,泰山奶奶庙,碧霞祠庙。 泰山渐渐被神化,称“东岳大帝泰山神”!  道教五行学说:泰山统管人间官职升降与人间生死!如宋代前叫泰山府君祭!道教36洞天列第二洞天泰山洞天!佛教24天位中一天:东岳大帝泰山神!佛教地域学说中称:十殿阎罗泰山王,第五殿泰山王董!    

!!

儒家学说承载发源区域~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圣中之泰山。  民俗信仰: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信仰!泰山石敢当信仰!遍布日韩琉球东南亚及华人地区。香火延续至今地东岳庙会。  而今更是成为: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营地,中华成人礼仪式举办地,泰山国际文化登山节举办地。  人生如登山!你不亲自攀登怎知泰山之古?怎知祖先之精神!  就像当年汉武帝八登泰山,发出一连串感叹:  “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尊谓泰山:  “泰山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千百里;泰山高耸入云兮,不知几千万仞”。  而你我站在岱宗之巅,何曾不会发自肺腑为家人祝福?为天下祝福!为家国祝福!祝中华-国泰民安!

编辑本段自然文化遗产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中华古代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这意味着中国泰山世界贡献了一种新的特殊遗产!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 (II) (III) (IV) (V) (VI);N(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