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队的组成:梦密功德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37:35

     

  

       气功是一种提高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身心合练的练功方法,是使身心净化

   和升华的有效途径。

       古代师父在选徒弟时,非常注重弟子的道德品质,看他心性是否纯正。心术不正

   者没有哪一个师父愿意指点传授他。大道大法原为有德者备之。无德者皆无缘得闻修

   炼。大法高功只有为有德者所有,才能用之去造福人类,心术不正者拥之,则为非作

   歹为害世间。

       古人说:“养身莫如养性,养性莫如养德。”“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德”

   字在古代修炼者重视它,在四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它。实际上,有些练功

   者练到一定层次时,徘徊不前,无法提高层次,不能渐入佳境,就是因为不注意德的

   修养。练功越是到了高层次,道德修养越是显出它的重要性。品质差,心性的修养跟

   不上,被心里一些不平衡,不健康的因素所引起的魔障阻住了通向高层次的道路,而

   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功德并进的道理。实际上练功到了一定的层次,一个人长不长功,

   功能层次能不能提高,其关键决定于他本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有些功能可以说不是

   练出来的,而是通过道德修出来的。“气”靠练,“功”靠修,悟通了德与道,德与

   功的关系而悟出来的。功中有德,德中有功,功德本为一体。

       德为基础,德为根本,德为功母,只有讲德,修德,守德,多做有益于社会和人

   类的好事,广种福田,去积善行德,才能德厚。去以德培功,功才益长,才能功德并

   进,渐入佳境,进入高层次;才能德高功深,功德圆满;才能得道。俗语所说:“有

   德便有功,无德便无功。”

  

                      一、道与德的关系

  

       《清静经》云:“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

   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即有妄心,即惊其神,即着万物,即生贪求;

   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

   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那么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呢?

       老子《道德经》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

   纷,和其光,同其生,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就是说, 道的本体

   是虚无的,却又无所不在。应用起来无穷无尽,高深不可测,是万物的宗祖。道能挫

   败一切锋锐,解除一切纠纷,融和着宇宙的光辉,同万事万物共同沿息生存。深奥莫

   测,若存若亡,却又无时无刻不主宰着世界。道无根无源,天地间生有万物之前,就

   有道的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道之生,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

   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遵,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

   育之,成之熟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就是说,

   道是万物的总根源,道繁衍而生成物,而靠德的蓄养,培育而生存,从而产生天地间

   的万事万物,不断生长,发育而壮大,因此万事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

       道和德被遵崇和贵重,并不是它们发号施令,而使万事万物和贵重它,而是“道”

   和“德”遵循自然的原则万物尊崇和贵重它,而是“道”和“德”遵循自然的原则。

   “道”使万物而生,“德”使万物繁殖,使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使其自然生长,并加

   以庇护,使其能顺应自然的发展,却不主宰它们。这种为德而不望报,孕育万物而不

   去主宰它,不据为已有,而使万物自然发展,各得其所的“德”是深远,微妙,玄通

   的,可以称为玄德。

       道虽然无所不在,但是它的体性特征却是虚无的,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

   不得。其上不皎,其下不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迎之不

   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大道至简至易,纯朴自然,柔弱不争,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无为并

   非无所作为,而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因势利导,自然而为。

       道体现在人身上就是德。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德是道

   的运用和统一。《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可是她的内容却博大精深,包罗宇宙万

   象,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力量和源泉。而五千字其含义奥理最终又可以概括为“道”和

   “德”两个字,而最后可统一概括为一个字“道”。

       既然“道”与“德”是统一的,那么道所表现的是什么特征?德就是什么特征?

   高尚的德,也应该是纯朴自然,无形无象,内里念蓄,不显的露水,是无意识的流露。

   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心有意为德;上德象道那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

   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

   信之薄,而乱之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

   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修德是为了得道,如果得道了,德的问题就不用考虑。因

   为有大德者(得道者)身心必然合乎大道,合乎自然规律,处处,时时,事事皆合乎

   自然,即合道。得道者,德已经融化在道中。因为有德,所以不需要去德,不德而德,

   才是真正的有德。如果还没有得道,把握道的真谛,进入道的门庭,那就必须重视“

   德”字的修养,即失道而后德。只有失道者才需要重视德的修养。修德积德,通过“

   德”而去得道,以德入道。德为入道的阶梯。

       当人们在没有得道,还没有悟到道,达到道的真境时,就必须讲究“德”的修持。

   修德千日,也就是修道,也就是为了悟道,也就是为了得道。道和德圆融一体,得道

   者必然有德,无德者必然不能得道,德是修道,进道,悟道,得道的阶梯和基础。正

   是因为得道必须要从修德而入,方形成了修道,得道之难。古人云:“修道者多如牛

   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只有把“德”字把握好,才是入道的捷径。如果一个修道者

   连“德”字也缺乏,那就必须从“仁”、“义”、“礼”字开始修持。

       道、德、仁、义、礼是每个修行者必须依次进行的修为。得道者,不谈礼、义、

   仁、德,而礼、义、仁、德已经融化于道之中。而还没有得道,失德,缺德者将望远

   无法达到“道”的境界。只有通过仁、义、礼的修持,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达到守德、

   积德、有德的状态。才能进入“道”之门庭。

       经过千日修炼,一旦大彻大悟,悟道得道,达到道的真境以后,一切繁文俗节都

   不需要。一切都变得简洁明了,万事万物皆含其中,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道之所生。

   道广大无边,包容一切。阴阳的交替,分合,繁衍,万象之变化,皆是“道”运行变

   化的结果,达到了“道”的真境,即掌握了万物的实质。

       人天相合相应。天之道即是人之道,天下条条大道皆通,条条大道皆是一理。万

   法归宗,天下万物皆是道的体现,然而明道,得道的唯一途径,乃是修德积德,以德

   入道。道与德是有内在联系的,德是道的人格,伦理化,道体现在人就是德。所以修

   德即是修道。德是道的表现形式,是道的一种可观可感可见可触及的具体表现形式。

   德有形,而道无形。德是形,道是质,德是悟道得道的基础。现在大多数人,在练功

   时,只重视功理功法,而不去重德守德修德,如此修炼,则只能停留在气功的低层次,

   低水平,不知德将永远不会达到练功的高层次。只谈功不讲德,不注重道德品行修养

   的功法是误人的。不负责任的功法,是邪术。

  

                       二、修业修德

  

       要修德就要明德,明白德的含义,明白德与道的内在关系,明白德与练功的关系。

   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不把德与道的关系搞清楚,就

   不能很好地去修德。经过不断的做好事,积善成德,你的德修好了,那么你练功就容

   易进步,就容易提高功力,进入高层次,最后得道。一个练功者如果不注意德的修养

   和积累,那他的功力是很难提高的。

       无论练哪种功法都要讲德,比如儒家重品德,道家重道德,佛家重功德。这是三

   家功法的原则,无论功法有多少,万法归宗,都要讲德。以德入道乃是练功的一大诀

   窍。要修德练功,首要的是修心,治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要在练功的同时,逐

   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首先还要消除以前所造的罪孽。

       现在大多练功者,在现实生活中,在社会上,在世俗中混迹多年。由于七情六欲

   的干扰,金钱,名利,地位的诱惑,有时为了生计所迫,难免要做出一些这样那样或

   大或小,不合自然规律,伦理道德,不光明正大的错事或蠢事。虽然有些是由于情况

   所迫,违心地,不情愿地去做的,但是不管怎样,只要你做了,这些都将成为你一生,

   你自身的罪孽。这些都会造成你心灵上沉重的负担,使你的心灵无法平静,保持平衡,

   无法去平心静气地对待现实生活,去好好地练功。

       俗话说:为人不作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只有不作亏心事,不作违法犯罪之

   事,不作悖于伦理之事,你的心才会坦然,才会无负担,才会很好地入静。

       如果要修德求道练功,只从现在开始去修德,做好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

   公德,还是不够的。只有把自己以前所造的那些罪孽消除,真正认识到自己以前所犯

   下的错误,悔去这些罪孽,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保持自心宁静,纯洁美好。做到心

   无挂碍,方能轻装上阵,勇猛向道,进入修炼的正门。

       要脱离苦海,走向幸福的彼岸,要脱离欲海情波,去掉凡心俗念,打破名利的枷

   锁,走出罪孽缠绕的误区,就要积极勇敢彻底地将埋藏在你心灵深处,以前所犯下的

   见不得人的罪恶消除。不要认为往事不堪回首,鼓不起勇气回首去面对现实,姑息养

   奸。不要心存侥幸,三尺之内有神明,你所做的罪孽信息的阴影,不仅保存在宇宙空

   间,也缠绕在你的躯体和心灵。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在他身上会留下一个红点,一个

   人做一件坏事会在他身上留下一个黑点。这些黑点,不消去,不悔去,这些都将会成

   为走向修炼之路的负担,累赘,包袱和障碍,使你不能顺利地迈向高层次。因为你自

   己为自己,在修炼之路上早已经埋藏下了阻挡你前进的隐患,这些就象不堪制服的野

   马,在修炼的紧要关头,往往无法遏制它的猖狂奔泄之势,而使你的修炼成果毁于一

   旦,废功而坠入魔道,前功尽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认为你以前所犯的错误很小,微不足道,

   不能引起你足够的重视而正视它,其实认识不到这些小小不然的错误,正是说明你没

   有决心与以前的罪孽彻底决裂,藕断丝连,姑息了一个小错误,认为微不足道,明天

   你就可能会犯更大的错误。出问题的时候往往就是由于一些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小错,

   小事。蚂蚁之穴虽小,却足以能毁坏千里之堤。修炼者要有真正地从内心深处认识自

   己一点一滴的小错的思想和决心,正视它,勇于改正,才能使内心一尘不染,才能心

   清心静,渐入佳境。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各大悲。只有真正

   认识并悔去以前的点滴小错,才能使自己的进道阶梯坚固长存,不致被蛀虫毁于一旦。

       修炼梦密功者,至今没有出偏的实例,就是因为教功,练功的同时;我们向学员

   灌输了道德修养的知识。让大家认识到以前的错误,消除悔去以前所犯下的罪孽。通

   过发自内心真诚的用高尚的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去触击,去感化你的心灵,你的内

   心世界,你的灵魂。使你真真正正认识到以前的罪孽,并在内心深处真正彻底地忏悔、

   清除,才能顺利地修炼,达到身心清净,轻装上阵,顺利地进入高层次。

       以前的罪孽,心灵上的污垢,只有认识,悔过,才能把它们清除;只有悔过才能

   卸去你修炼之路上的沉重负担;只有悔过才能使你的修炼之路平坦,无障无碍;只有

   悔过才能生起惭愧之心,才会潜心向善,才会在以后的修炼中,在现实生活中,在一

   言一行中,小心谨慎,才不会再去干错事,蠢事,才会去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才会

   良心发现,才能做到品行端正。只有心清心静,做到象莲花那样出于污泥而不染,在

   污浊之中,而能保持高雅。纯洁、纯正而高尚的风姿,向众人,向社会奉献出美好,

   奉献出真情,才容易在修炼中明心见性。

       有些修炼多年,而功能层次不高,只徘徊在一个地方,纵是刻苦修炼,也不能提

   高的人,这时不要怨天尤人,认为功法不理想,要从内心深处找原因。要加强道德思

   想品质的修养,要有勇气,敢于面对自己的过错,并把它们悔去。只有这样你的层次

   才能提高,你的层次不能提高就是因为你以前的罪孽,所犯的错误,在你身上造成的

   污点而形成的阴影,生出的各种各样的魔障来干扰你,使你不能潜心修炼,使你不能

   顺利过关而进入高层次。练功修道就是为了消除身心的污垢,使身心净化,纯洁,在

   修炼中得到升华。练功并不是单纯的肉体上修炼,只知磨练肉体而不知去修炼心性,

   濡养道德品质的练法,都属魔道。在练功的同时修业修德,是通向高层次得道的最佳

   捷径。

       有些修炼者,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罪孽,而正确处理,认真地在内心深处检讨,

   反复悔过,消除,使自己心性纯洁,心清心静的同时,功能一下子就开发出来了,层

   次一下子就上去了,正如千日修炼不如一朝开悟。练功之人只有修业修德,积德才能

   得道,除此别无它途,大道原为有德者备之。

       心地善良、纯真无私的人练功,功能层次提高的很快,就是因为他们内心世界纯

   正,心性单纯无杂念,练功时容易入静,不容易受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干扰。更主要的

   是心性好的容易得到高功师父的指点和传授,也容易从宇宙间吸收能量和接通千百年

   来高功师父的残留信息,而得到帮助,从中受益。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失道”者只有在修炼中不断地修业修德,积德提高自己品行的修养,恢复自己先天纯

   洁的心性(人之初性本善),才容易进入修炼正途而得道。

       如果修炼者没有远大的志向,练功只是为强身健体,不想进入练功的高层次,不

   想去探索人天的奥秘,那么不去进行品德的修养,也没什么。如果立大志向,要积极

   勇猛地向高层次进军,为了去探索人天奥秘做出自己的贡献,那就必须进行修业,进

   行品德心性的修养,才能沿着修道之路顺利前进。

       练功修德就是为了使自己身心更完善,更合乎社会行为规范,更合乎自然规律,

   合乎道,最后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练功修德求道的过程,

   就是自我身心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自身完善,内心纯洁美好,正确对待世俗、功名

   利禄、金钱地位,做到真善美,使自己有一颗忠孝心,慈悲心,有一颗平等,博爱心,

   有一颗积极勇猛之心,忍耐心,宽恕仁厚心,和蔼心。处处以道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以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面貌,去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待人处世,做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非已勿取。经过长期不断的坚持不辍的修持,积善成德,

   使德全德厚,则心清心静,使内心纯洁,心明如镜,静如止水。外来的七情六欲的干

   扰不会使内心起一丝波澜,则天地悉皆归,大道至矣。

       当然这不是一时一刻所能做到的,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走完的路程,要经过旷日持

   久,经过多年甚至终生,坚持不懈的修炼才能达到。每个修炼者要坚定信心,准备打

   持久战,对前途生起勇猛之心,不可半途而废,使前功尽弃。遇到挫折不要气馁,要

   有忍耐心,须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修道者的考验,都是对心性的磨练,

   都是在磨你的性。那些对现实生活不满,忍受不了现实社会中七情六欲的干扰而遁入

   山林避世修炼的方法,都是消极的,不明智的、愚蠢的作法。须知在现实社会中磨练

   出来的方是真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要抗得住外界环境的的干扰,使自

   己内心世界,心平如镜,内心清静,容忍一切,不染一丝尘埃,便是真悟。求法求道,

   不在天边,不在远方,不在深山老林,就在每个人的心头。“佛在灵山莫远寻,灵心

   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修道只向塔下求。”

       正确地对待世俗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修炼也是对练功者一种严峻的考

   验。七情六欲是罪孽的根源,世界是个积情场所,更是一个磨练人的心性的熔炉。古

   代修道者大都愿意隐入山林之中去修炼,不愿与世俗为伍,远离尘世,以求自清自静。

   在四化建设的今天,不允许我们消极厌世,遁入山林,要积极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

   承担起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应尽的义务。

       混迹于世俗,在现实社会中修炼,虽然身心无时无刻不受到七情六欲的干扰,各

   种物欲的诱惑。周围不健康因素的污染和侵蚀。但是,只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有坚定

   不移的毅力,象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保持纯洁美好的风姿。就会抵挡住世俗情欲

   的干扰,不被世俗浊气污流所吞蚀淹没,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美好的道德情操,而不去

   随波逐流。

       莲花那美好纯洁高雅,脱俗高尚的风骨,是每个修炼者的楷模,是修炼者日常生

   活中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食粮。只有保持象莲花那样卓约的风姿,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和

   光同存而又保持自身清净。出于污泥而不染。才能在旷日持久的修炼中,净化自己的

   灵魂,使自己心清心静。

       在现实生活中,在修炼者身边虽然随时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七情六欲的缠绕,周

   围污泥浊水的影响,随时随地都会受到一些矛盾和困难的牵制。但是只要我们能保持

   莲花的风骨,生起一颗清静不动之心,就会心清心静,不为外界环境所动,不为外界

   世俗的表象所牵引,诱惑,更不为世俗的邪恶势力所动摇。在恶劣的环境中,明白自

   己的事业,不为金钱、名利、地位所干扰,正直无私,一心修持,我们心中的志向和

   目标一定会实现。

       正确对待世俗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练功修德,注意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要时时端正自己的练功目的和态度,练功修道是为了自利利他,自渡渡人,而兼善天

   下。在大方向要忠于国家民族,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刻苦练功是为了学习和掌握本

   领,去探索人天奥秘,去摘取人体科学的桂冠,是为了使人类早日实现********,是

   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投入四化建设以报效祖国,造福全人类。这些宏愿都是高尚的

   纯洁的。我们练功不能只抱个人目的,为了图私利,泄私愤,报私仇,这些都是狭隘

   的低下的。抱着这样的态度练功,也是不会有所作为的。时时处处要保持品行端正,

   良好的精神风貌。只有大公无私,才会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心清心静才能无私无欲。

   要把自己的思想行为摆端正,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以积极的态度面

   对现实,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遵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心胸宽

   阔,才能去重德、守德、修德、积德。

       修德练功,要做到真善美。要说真话,办实事,诚恳无伪,真诚待人。只有对人

   真诚才会换  来大家对你的真诚。要性自为善,正心正行,内心要纯洁无暇,行事要

   纯朴自然,心怀慈悲,充满仁爱,对人要常持感谢之心,常作报答之行,内心便会平

   衡,便会坦然无碍。一个人如果失去纯真的善良,如果失去纯洁的心灵,心术不正,

   行歪门邪道,不务正业,存有害人之心,总有一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练功者要持慈善之心去行善天下,向社会向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天下芸芸众生

   皆处在苦海之中,要时存怜悯之心,做慈悲、慈善之行,发大誓言,发大愿心,以自

   己的善行,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满足大家。众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品行不分正邪,皆

   我同类,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待之。“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要以博

   大的心胸,美好的心灵去爱护天下一切有情众生及万物。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广施

   仁爱,在行善中,使自己保持美好的品行和爱心。

       为人处事,要时时以身作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恶扬善。勤

   积善行,广播福田,积善成德。时时自省,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虚心听取老师和

   大家的教诲。对大家诚心的教诲,要正确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以忠信宽厚之

   心去为人处世,对人要和蔼可亲,四海之内皆兄弟。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皆应一视

   同仁,同为待之。

       我们做善事,结善缘,以博爱宽厚之心去待世人。广积福田,普渡众生,造福万

   民,虽为积德,但不应存有图报之心,善心善意做事,诚心诚意助人。只知奉献,莫

   要索取,只知耕耘,莫问收获。要在练功修德之中,与人友善,行善天下,无私无欲,

   不断地净化身心。做事要采取“入世”之法,认认真真,诚心诚意,满怀爱心,无私

   无欲地投入,而不知索取。一心为人,一心行善。做人,要采取“出世”法,对身外

   之物要看得开一点,超脱一点。功名利禄皆是虚幻,犹如过眼烟云,只有纯真的德性,

   才能与日月同辉,光照大地,德化人间,一人练功,全家受益,进而服务全人类,要

   把自己的美德奉献给世人。

       练功修德,就是性命双修,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的过程。

   也是磨练心性,涵养道德,净化身心的过程。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修炼过程,更是一个

   悟道,得道的过程,只要我们不断地练功修德,行善天下,积善成德,总有一天,我

   们会心清心静,无私无欲,无挂无碍,光明磊落;总有一天,我们的目标会实现,我

   们的目的会达到。

  

                        三、德为功母

  

       练功是一种身心合练的方法,通过修炼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在练功时,

   应该修德,涵养本性。因为修德是练功的先决条件,是练功的根本动力,也是练功的

   重要内容,更是长功的关键。

       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要练,德要修,只有功

   德并进,才是完整的修道。练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锻炼,即要勤奋刻苦练功,同时

   又要积极勇猛修德,只有功德统一,两者才能相得益彰,齐头并进,才能顺应自然,

   遵循大道。

       许多人练功多年,功能层次不能提高,就是因为不注重德的修养,不了解练功与

   修德的关系。须知德是根本,德为功母,只有行善积德,把功放入德的福田培育,即

   以德培功,功才易长。德高功深,此至言也。只有道德品质提高了,功能层次才容易

   提高,德是功的基础。古人云:“有德便有功,无德便无功。”如果练功不注意修德,

   那么修炼者,只能停留在练功的初级水平,只能停留在活动筋骨的层次,永远不会达

   到练功的高层次。

       每个人刚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心是善良、纯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不断发育成长。由于人处在现实社会的大熔炉,难免不受到外在环境的干扰,主观思

   想,逐渐被物欲所污染,被七情六欲所困扰,使心性被现实生活中的迷雾所蒙蔽。使

   心性不能清静、纯洁,不能透过迷雾看到光明、发现道心,有时难免做出不德之举。

       “学道先从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大道

   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性不空,性若空时和气注,气海归元寿无穷。欲得身中神不出,

   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经道难寻。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

   生真。”

       由于自心自性被后天七情六欲所蒙蔽,不能照见光明,因此只练不能达到高层次,

   是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只有通过修德,立道心,才能恢复先天心性的纯洁,才能现

   出清静本性,而明心见性。德就象一把慧剑,凭此剑可以斩断七情六欲对人的困扰,

   可以清除后天物欲对自性的污染,达到自心清静的境界。修德是去凡心得圣心,道心

   的法宝。须知练功与修德,两者本为一体,二者缺一都不能达到圆满境界。练功要想

   达到高层次,只有通过修德,功力才能提高。

       有德者心清心静,心胸宽阔,无挂无碍,不受七情欲的干扰。练功时容易入静,

   只有识心清静,才易现出真性,才能使元神和识神之间逐渐和谐统一和同步。才能明

   心见性,达到高层次。

       有德者在练功时,容易得到有形无形物质世界,宇宙空间信息世界的帮助,此正

   是得道者多助也。有德者由于品行端正,心性纯净,无私心杂念,容易得到高功师父

   的指点。练功到了一定的阶段,高层次高境界与你只是举手之遥,由于没有这方面的

   经验和指导,纵是到了眼前,也无法把握,不能顺利通过,就如同与高层次隔了一层

   窗户纸,高功师父的这种适时点化,就是把这层窗户纸给你捅破,使你洞见前方光明

   的世界,使你立见光明,使你豁然开悟,一悟百通,一步迈入一个更高层次。越是修

   炼到了高层次,越是需要这种适时点化,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可见功夫的提高并不完全在于刻苦练功,而在于修德,只有把德修好,在练功时

   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在你修炼到了一定的关头,都会有各方面的信息来帮助你顺

   利过关,最后达到练功高层次--得道。

       不知修德者或缺德者,在练功时,由于无德,不能和多方面的高功师父接通信息,

   不能适时得到指点。在一定的关头,由于内心不清静,以前做坏事的残留信息,这时

   就会形成一些魔障,变成各种各样的魔的形象来干扰他,恐吓他,使他无法修炼下去。

   更不能顺利过关,达到高层次,直到最后使他放弃修炼,这些魔才善罢干休。

       实际上修德之人,在积功累行,积善成德,纯洁内心,使自心清静的同时,在自

   己的周围环境中,也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强大的纯洁的一个能量集中的信息场。这个场

   可以自动发出和接收一些有益的信息。多少年来,古代高功师父的残留信息,宇宙空

   间无形仙师的信息,还有世间有形的高功师父,都是通过修炼者周围的这个场来判断

   修炼者的心性德行。也是通过这个场所发出的信息与各方面的信息同步的时候,这些

   信息便会自动前来帮助你,使你顺利渡过难关。

       所以练功的同时,只有通过修德,才能进道,才能功德圆满。世间功法虽有万千,

   但是万法归宗,到了一定的时候,特别是高层次,都要归到德上。只有功德并进,身

   心合练,方能顺利进入高层次,才能明心见性。由此看来,练功只有修德,功才易长,

   只有德深,功才易高,德为功母。德是功扎根、孕育、生长壮大的沃土。

       由此看来,只有功德并修,功德并进,才能练出真功夫,到达高层次,才能走向

   生命的圆满。功德是人一生品行的全部,是真善美,是无私奉献的象征,是一生修行

   的积累,是在修行中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