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俱乐部 杂志:对“五道杠”不能只是愤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4:13

对“五道杠”不能只是愤怒

武汉13岁的少年黄艺博突然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因为他戴“五道杠”标志,也因为他2岁起就爱看《新闻联播》、7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更因为他那一组让人看了反胃的照片。…【详细】

 

不过回顾相关报道刊发后的这5天,我们可以看到环境、特别是父母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更可以管窥中国孩子的生存环境。

 

而在最初的几天,批评和质疑占了上风。现在,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梳理和反思一下这件事了。“五道杠”虽然只是佩戴在黄艺博身上,但它也是我们成人世界的沉重枷锁……

反思一:天性论

看《新闻联播》可以是天性
孩子的天性与成人的功利、虚伪

从媒体报道和网上流传的信息来看,黄艺博拍照的姿势和表情确实成人化、官僚化,让人十分反感。韩寒说,他小时候看电视剧《戏说乾隆》,就模仿乾隆,也成天摇一把扇子想打人。现在黄艺博爱看《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也没错,对于政治,他应该什么也不懂,问题只是出在他父亲身上。

从报道来看,他父亲很显然将此当成了某种专业性的“特长”来进行宣扬,并有意进行“特殊培养”。所以,2岁看《新闻联播》的“天性”掺杂了太多成人化的色彩和浓厚的家长意志,这种自以为是的渗透和引导,会抹杀孩子本原的政治兴趣——其吊诡之处,也正在于此。…【详细】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这种天性是存在的,不过并不是以“两岁就看新闻联播”这样方式来体现。天性往往是以一种混沌的、无明确指向的方式体现。比如说,天性纯良,天性孝慈,天性温和,等等。未经特别训练,婴儿大抵是不会格外喜欢看新闻联播的。…【详细】

还有一个题外话就是《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在网上,对其批评、恶搞、嘲笑、戏谑、甚至咒骂的声音更是层出不穷,这也是天性论引起人们反感的根本所在。假如黄艺博看的是《湖北新闻联播》、《湖北日报》这样的媒体,可能引起的反感会小一点。当然,好多媒体和时评人也很不喜欢这两家媒体,但就是不敢说出来,就开始拿天性说事,借助“五道杠”事件,夹枪带棒讽刺,这也算是一种媒体人的虚伪。你不喜欢,就说出来,现在用这种虚伪的方式来表达,有违评论的初衷。当然,这只是一个题外话。

反思二:政治儿童

美国确实也有政治儿童,乔纳森算是一个
政治儿童并非是坏事,问题是官僚儿童

有好多评论员拿国外的政治儿童说事,政治儿童确实是对的,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们也拿国外的政治儿童来反证网友对黄艺博的质疑与愤怒是错的,在这点上,是评论员们错了,而网友并没有错。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国外的很多政治家族当中,都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政治意识,所以才有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等政治世家出现。孩子从小关注民生与时事并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国外很多学校从小就培养孩子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作为一个公民的意识,以后寄望于他们承担起延续公民的责任担当。…【详细】

再来看看黄艺博,尤其是他的照片和照片说明,什么“黄总队长在阅读文件”、“黄总队长和同事在一起”、“黄总队长看望生病同学”……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套说辞?没错,这就是我们社会长期泛政治化的特征之一,是一种低龄化的政治挂帅。小孩子系上红领巾,即开始有指导地模仿官僚化的成人政治。这种情形对一个民族的伤害是久远的,也是当下的。黄艺博正是这种泛政治化思潮的受害者。这次他蹿红于媒体,本身是一次伤害。…【详细】

这才是网友愤怒的原因所在,他们愤怒官僚儿童,而不是一个政治儿童。

反思三:媒体报道

最初报道黄艺博的媒体版面截图
最先报道黄艺博的纸媒记者“太夸张”

黄艺博面对网友挖苦,感觉委屈伤心。而最初报道他的湖北某媒体记者史凤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是一篇刊登在今年3月22号出版的湖北某地当媒体上的新闻。在文中,记者这样写道: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而黄艺博的他的父亲黄宏章说,他本人经常看《新闻联播》,就带着孩子一起看。至于看报纸,主要是让孩子看报识字,也不光是让他看《人民日报》,还有一些当地的报纸。看的时间久了,他自己养成了习惯。但报道说他天天看《人民日报》,太夸张了。…【详细】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记者说天天看,而黄艺博的父亲说并不是天天看,而且对于“天天看”这个说法也感到很夸张。五道杠争议起来之后,不知道这个记者有何感想。

而在其他媒体的后续跟进中,黄艺博从长相到个人信息,都被媒体完全披露,很多媒体也未对图片做隐私处理。这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太不负责任了,不是一个媒体应有的态度。

网络媒体,不要将伤害扩大化

不仅仅的黄艺博的父亲,他的母亲马晓丽说,报道中的说法断章取义,很不准确,但经过网络热炒,越说越过了。为了吸引眼球,一些网络新闻的标题更是离谱。黄艺博母亲说:“我们从没说过孩子是天才,他只是普通家庭中的一个普通孩子。”…【详细】

在此呼吁,媒体要自省,尤其是最初报道黄艺博的记者,更要反思这次报道的错误之处,而网媒也要有自律精神,不要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反思四:网友恶搞

在此呼吁网友,切莫将此事娱乐化
停止恶搞,黄艺博还是个孩子

黄艺博现在觉得很委屈,很伤心,不明白很多人根本没有见过他,不了解他,为什么要骂他,挖苦他…【详细】

面对网友恶搞,黄艺博父母通过网络呼吁人们“让他平静快乐地生活”,其实我们应该理解这种诉求,那些恶搞孩子照片的网友,应该停止。而已经符号化的“五道杠”,我们可以监督这种设置是否合适,可以讨论这种培养方式是否扭曲,可以反思为什么被父母被学校高度表扬的孩子,会在社会上遭此嘲弄,但对于肩头挂着“五道杠”的13岁孩子,大可以将二者分开,不要用我们“正义的目光”将其灼伤。

黄艺博的遭遇也让人想起昔日那个喊出网络“很黄很暴力”的小孩。在一种价值观念中,他是被高度认同的,但在另外的观念中,却可能成为笑柄。这是时代的病痛,这是成人需要疗治的伤寒。如果批评者一定要说这样的孩子是遭到了社会和教育的“毒害”,我们就不该以矫正的名义,再对其进行二次伤害、三次伤害。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恶搞“五道杠”,请先放过黄艺博,然后平心静气地、和这个时代的教育体制好好谈谈“五道杠命题”。…【详细】

反思五:五道杠

中国少先队小干部标志没有五道杠
“五道杠”与官本位以及等级意识

武汉市方面认为“由我们首创的少先队总队委授予‘五道杠’队标,进一步完善了少先队的评价体系”。那么依次类推,全国也建立起少先队总队,那总队长的臂章上岂不是要有七八道杠?

最不满意的是这种所谓创举的动机和效果,因为它只能在孩子的心灵里灌输和强化官本位的意识。他们会把“五道杠”当成一种区别于其他孩子的标志,而且他们也已经学会了官僚们的做派,俨然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官苗子”。莫非孩子们慢慢接受官本位的熏陶还嫌不够,还是要从儿童抓起,及早把他们培养成官本位的接班人?…【详细】

现在看来,这个“创新”的负面意义已经大于正面意义。因为就是“三道杠”,也已经把未成年的少年儿童分为了三六九等,这让学生养成的不是平等的意识,而是等级观念。当然,学校可以解释说,这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但现实是这样吗?…【详细】

不知五道杠这个“创举”,是哪位领导发昏发明的?

反思六:教育

教育首先应该让孩子有是非观
失去基本是非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

有报道称,这个少先队“总队长”的言谈,充满了“大志”,然而,细看其“大志”,让人震惊,竟然是“汉唐”、“称霸”诸如此类。而学校和教育部门对这种完全违背公民教育精神的说法,大加表扬,只会让这个孩子误解“理想”。万一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连吃饭问题也解决不了,不是要疯了吗?——这是反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教育。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完全没有质疑精神,没有分析过这些貌似很有道理、很大气的话语,背后有严重的问题;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根本不知道何为公民教育。…【详细】

温总理说,“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给学生们这样的环境。如果对学生的评价,只追求上级领导喜欢、学校行政喜欢,而没有学生自身评价和社会评价,学生们就不会判断真伪、是非,而只讲现实的功利。长此以往,这种教育对这个民族的伤害是巨大的。

别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到黄艺博身上,他还只是个孩子。轻易指责他人是容易的,但认识到不足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