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故事100则50字:明代 徐渭 书法大观s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28:53
明代 徐渭 书法大观 

徐渭(1521-1593)


《题墨葡萄诗》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荷兰的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

     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与有司”。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孜孜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并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37年(1558年)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参预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 他在诗文中热情地歌颂了抗倭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但后来 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杀,竟然先后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 后为好友张元忭(明翰林修撰)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 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命运的困蹇更激发了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放浪曲蘖,恣情山水”,一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徐渭平素生活狂放,对权势不妩媚。当官的来求画,连一个字也难以得到。在当世凡前来求画者,须值徐渭经济匮乏时,这时若有上门求画者投以金帛,顷刻即能得之。若赶在他囊中未缺钱,那么你 就是给的再多,也难得一画。实在是一位性情中人。

     徐渭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历来被世人称道。当然他的才气还表现在戏曲的创作之中。他的杂剧《四声猿》曾得到汤显祖等人的称赞,在戏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文书画处处弥漫着一股郁勃的不平之气和苍茫之感。

     徐渭的书法与沉闷的明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徐渭处于祝允明之后,他和祝允明一样学书的路子毫无例外是属于二王一脉,他倾慕王羲之的人品书艺,作为同乡人,他对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给他的影响最大的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米芾。他在《书米南宫墨迹》一跋中激动地说:“阅米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没有广泛的研习,是不会作出“潇散爽逸”的恰切评述,可见他对米芾的深悟透解。徐渭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很难为常人能接受,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他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又曾在《题自书一枝堂帖》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这也难怪,“知者”又有几许?

    徐渭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偶于友人陶望龄家翻到一本徐渭的诗文稿,“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但在灯下读了几篇,不禁拍案叫绝,惊问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竟拉起陶望龄一起彻夜阅之,“读复叫,叫复读”,以致把童仆惊醒。而后袁宏道不遗余力地搜罗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大力宣扬徐渭,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云“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书林藻鉴》)。袁宏道还写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可以说他是徐渭第一个知音者,而后来追随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甘当“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郑板桥等,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这足以说明徐渭对后人影响之深。  

    徐渭的寂寞真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行草书七律诗轴》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乎!

不佞:自称谦词,不才的意思。

曲蘖:指酒。

 

徐渭《女芙馆十咏》卷(下为局部) 纸本 行书 29.8×446.8cm。上海博物馆藏。

      刊于《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集》(一)--《明清书道图说》、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七)。

墓表赋


徐渭《墓表赋》 纸本 163.7X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朝廷久罢孝廉科,只(咫)尺公车奈若何?墓道且须镌石去,关门终见弃繻过。寸心落日俱千里,尺雪孤舆夹两臝。此生彭城止十日,莫教造次下冰坡。
——子遂父以尊人墓表故抵燕,至腊始归,赋此送之。天池山人徐渭。

鈐“公孙大娘”(白文长方)、“山阴布衣”(白文正方)、“漱僊”(白文长方)、“金垒山人”(白文正方)、“八□里□□□人”(白文正方)。

鉴藏印:“慎生珍赏”(朱文椭圆形)、“李”(朱文长方)  此诗收录於《徐文长三集.卷七.七言律诗》,名为《子遂以尊人墓碣故抵燕,至腊始去,送之》。此轴书法笔势酣畅,锐气十足,书法布局茂密遒劲,用笔放纵淋漓,放浪开张。似奔蛇走虺,戈戟森然,满纸雲烟,摄人心魄。
行草应制咏墨轴


    
    明徐渭与《行草应制咏墨轴》(点击放大)
            (文/唐建初 扫描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法书精粹系列)
    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山阴(今绍兴)人。年二十为邑诸生,屡应乡试不中, 曾客浙闽总督胡宗宪幕, 以草《献白鹿表》负盛名,于抗倭军事多所策划,知兵事,好奇计。后胡被弹劾为严嵩同党下狱死,徐渭被祸发狂, 自戕不死,遂杀其继室,系狱七年,同里张元忭力救得免。晚年潦倒困顿, 以诗文书画糊口。徐渭自幼聪颖过人,天才超逸而愤世疾俗,诗文绝出侪辈,谓其得李贺之奇、苏轼之辨,不落窠臼;所作戏曲、杂剧,颇有超出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擅绘事,特长花卉,用笔放纵恣肆,水墨淋漓酣畅,自创新意,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于后世写意花卉影响甚著。自称“吾
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其书擅行草,出自米芾、黄庭坚,笔势圆浑沉着,纵横奔放,不拘法度,为晚明书坛之大草代表。明袁宏道《中郎集》中评其书云:“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徵明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著述既多又杂,有诗文《徐文长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 戏曲论著《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于三教及方技书亦多有笺注。
    苏州博物馆庋藏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鸿篇巨制,骇人心魄,其书法棱角毕露,不避败锋,点画支离,结构破碎,布局散乱,而强心铁骨,其中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宛然可见。此轴书法以法度而言,可讥为 “野狐禅”之类,而以“书如其人”、“书为心声”, 书法之所以解“尤物移人”的本体来看,此轴书作抒发震荡的心绪,激烈的情感,狂放的才情,洗刷胸中之碗磊, 这与其晚年“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之悲愤、压 抑、无奈的心境相合,故见情见性,真挚感人,允为神品。
    与此轴成对的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亦同藏苏州博物馆,当两轴同时悬张于壁间 时,只见满纸云烟,遍壁惊涛,令观者血脉贲张,不禁情绪激越、思绪狂奔,无不 有观止之叹。
    《应制咏墨》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曰:“侯拜松滋,守兼楮郡,绛入品秩多般。龙剂犀胶,收来共伴灯烟因。炼修依法,印证随人,才成老氏之玄。是何年,逃却杨家,归向儒边。红丝玉版霜毫畔,苦分分寸寸,着意磨研。呵来滴水,幻成紫雾蛟蟠。有时化作苍蝇大,便改妆道士衣冠。向吾皇,山呼万岁,寿永同天。” 奇思伟构,入情见性。

  
    明徐渭与《行草应制咏剑轴》(点击放大)
            (文/杨文涛 扫描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法书精粹系列)
   
   墨池余香胜,扫长笺,狂花扑水,破云堆岭。云尽花空无一物,荡荡银河泻影。又略点,箕张鬼井。未敢披图容易玩,拨烟霞, 直上嵩华顶。与帝座,呼相近。
   半生未挂朝衫领。恨秋风,青衿剥去,秃头光颈。只有文章书画笔,无古无今独逞。并无复,自家门径。拔取金刀眉目割,破头颅,血迸苔花冷。亦不是,人间病。
            ——《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郑板桥全集》)
   徐渭潦倒—生,虽有奇才,而屡试不第;于胡宗宪幕下虽屡献奇谋,颇受礼遇,却终又因胡倒台自杀而罹祸发狂,以至自戕、杀妻、系狱。其晚年《题墨葡萄图》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谓其晚境凄凉的写照。
   人生的不幸固是痛楚而悲怆,但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徐渭在艺术方面的卓绝表现及杰山成就。艺术作为徐渭情感宣泄及升华的载体,其不羁的性格、狂狷的才情及散漫而无所顾忌的人生道路,给了徐渭的最大的自由空间,故其诗、文、书、画皆匠心独运,直抒胸臆、追求性灵、表现真情。
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陶望龄《徐文长传》)可见对其书法的自许及钟情。袁宏道云:“(徐)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诚然,作为一时才人、一时狂士的徐渭是绝不会为法所缚的,即使是学书道路的起点——临摹古人书法,徐渭也要有自我,不肯屈膝于古人。其《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云:“非特字也,世间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才而合,忌真我面目哉?”并主张“取诸其意气而已”。徐渭学书,曾浸淫于宋黄庭坚、米芾、苏轼诸家,并上追钟繇、索靖、“二王”,而以流传徐渭书迹来看,何曾有一笔似古人?而玩其笔意,又何尝有一笔不是古人?此正是徐渭善取古人“书神”,而始终不失自家本色,故有英气生趣而“精奇伟杰”(陶望龄《歇庵集》)。
   徐渭论书,还特讲“天成”,即人的内在素质。尝云“夫不学而天成者尚矣,其次则始于学,终于天成”,而“天成者非成于天也”,是“罔乎人而诡乎己之所出”(《徐文长佚草》卷二)。徐渭才学,三教九流无所不能,著述丰而杂,有《徐文长佚草》十卷,《徐文长全集》三十卷、《徐文长三集》二十五卷、《徐文长佚稿》二十四卷等诗文著述。戏曲方面有《四声猿》、《歌代啸》、《南词叙录》、《旧编南九宫月录》及《十三凋南曲音节谱》各一卷、《嘲妓》、《黄莺儿》等散曲;注释评校类有《李长吉诗注》、《庄子内篇注》、《分释古注参同契》、《黄帝素问注》、《楞严经解》、《淮海集》四十卷等;纂辑杂录者有《笔玄要旨》、《玄抄类摘》、《通俗云笺》、《茶经》、《酒史》等等。其画,笔墨纵恣,气势磅礴,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大写意的新途径。如此多端而博渊的才学,与其书法融会贯通,聚于笔底,正是“天成”之功。
   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丈八巨制,气势恢宏,以草书笔意写行书,点画纷披,率意驰骋,形章如卷,满纸云烟,摄人心魄,为其晚年书法代表作。
   此轴今藏苏州博物馆,同时尚有《行草应制咏墨轴》与此轴相俦,成对巨制,洵为伟观。据记载,徐渭当另有《咏纸》、《咏笔》、《咏砚》等轴,皆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惜今已佚。
   《咏剑》词曰:“欧治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挂向床头,蛟鳞—片生凉。枕边凛雪,匣内飞霜,英雄此际肝肠。问猿公,家山何处,在越溪傍。见说,胡尘前几岁,秋高月黑,时犯边疆。近日称藩,一时解甲披韁。即令寸铁堪消也,又何劳,三尺提将。古人云,安处须防,但记取, 戎兵暇日,不用何妨。”亦是精伟奇杰,颇见才识。

煎茶七类卷

 

《煎茶七类卷》局部 1592年万歴二十年72歳壬辰秋仲8月  北京榮宝斎
请点击浏览高质量全图[1][2]
 草书千字文卷

 

局部(请点击缩略图浏览清晰图片)纸本,高31.2厘米,横495厘米 荣宝斋藏
行草诗轴

 

   徐渭《草书七律诗轴》 纸本,行草书,纵209.8厘米,横6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请点击缩略图浏览清晰图片)
    释文:春园细雨暮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醉间经海棠树下,时夜禁欲尽。天池山人渭

徐渭 草书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 纸本 189.5X60.3cm
上海博物馆藏

钤印:天池山人 青藤道士 漱仙(白文)
释文:幕府秋风入(日)夜清,淡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含(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高> 徐渭  评说:有人这么评价徐渭的书法——成功的作品不多,但真正成功的作品都是惊世骇俗的,也就是说天才与白痴就差一步——无庸质疑,上面这件作品是徐渭的一件绝作!他用那如椽大笔向世人展现出其高超的用笔、结构以及章法技巧,笔墨苍润相间,满篇点画狼藉,笔画跌宕起伏而从容不迫,笔意奔放豪迈,有如狂风骤雨,渴骥奔泉,酣畅淋漓而又苍劲浑厚,飞扬恣肆而又不失法度,令人叹为观止。
  2006年3月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目录上见有此件作品,然而亲临现场却没能一睹真容,实为一憾事!(刘有林于2006年3月27日)

徐渭《草书岑参诗轴》 纸本,353cmX104cm 西泠印社藏。
资料来自《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西泠印社出版社)    释文: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徐渭

徐渭《行书三江夜归诗轴》 纸本 127×32cm 南京博物院藏【释文】吴馆观涛百不违,卅年闭户一全非。 念为发难放乘老,听说风波柳毅归。 龛赭夹流惊箭筈,鸬鹚逥艇晒溪衣。 孝娥不减行人恨,并作鸱夷怒色飞 。枳儿观潮三江夜归四首之一 ,濑仙老身。

 

徐渭《行草七言诗轴》 纸本188.9×4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转自《故宫线上》【释文】
天产奇葩在空谷。佳人作佩有余香。自是淡妆人不识。任他红紫斗芬芳。天池山人徐渭书。
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湘管斋。
印记款识: 【收传】国兴姚佰子觐方鉴藏书画图籍之印。兰千山馆珍藏书画印。

徐渭《咏月词轴》 纸本 208×79cm 山西省博物馆藏

【释文】冰轮挂处,有千寻丹桂,七宝层楼。正直一天铺霁,万里横秋。井梧岸柳,伴砧声一叶西流。当此际,征人戍妇,何人不动离愁。问甚嫦娥灵药,夜夜对青天碧海,应悔曾偷。且喜毕离雨顺,晕少风柔。阴阳变理,问道傍不喘吴牛。影里山河大地,万年长印金瓯。【附录】恣意纵情丹青间
 山西省博物院 陈汾霞 
来自《人民网.书画人生》
  徐渭是明代的书画大家,他的花鸟画一反文人画恬适闲雅的意趣,直抒激荡不平的情怀,能够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他与陈淳并称明代两大写意花卉画家,其画风对清代的朱耷、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现代的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书法擅长泼墨法,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这种随意点染的画法,气势磅礴,表达了画家炽热激愤的情怀。
  山西博物院馆藏的这幅徐渭草书《咏月诗》(见上图),作者师法米芾,笔法奔放狂纵,结体纵横恣肆,为传世珍品。虽然内容描写的是风花雪月、幽幽离愁,却是笔划沉劲,豪放激烈。
  徐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缘于他波折多难的一生。幼时丧父的他聪明伶俐,十几岁时曾仿杨雄的《解嘲》作《释毁》一文而轰动整个绍兴城。然而,纵使才华横溢,但他却因行文不拘礼法,八次乡试都没中秀才。
  时值倭寇横行江浙,徐渭毅然投笔从戎。因其喜欢钻研兵法,屡献奇计擒拿海盗,得到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胡宗宪的赏识。然而不久之后,“靠山”胡宗宪被捕入狱,并被处以死刑,徐渭被迫远走他乡,极度痛苦之下一度精神失常。他曾用巨锥从耳根刺入几寸深,之后又击碎自己的肾囊,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企图自杀。后来徐渭因误杀妻子被捕入狱6年,获救后长期流浪于荒凉的大西北。
  徐渭的晚年居住在绍兴老家的青藤书屋,生活穷困潦倒,靠卖书画为生。“忍饥月下独徘徊”是他晚年真实的生活写照。73岁时,徐渭孤独凄凉地离开人生,族人将其葬于绍兴城。
秋兴八首


徐渭 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册页 纸本。高25.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 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凡八十四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四百五十六字。每开纵25.3cm,每开横则不一,大约均在三十厘米上下,共十一开。《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四),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三。

请点击右键下载全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扫描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徐渭墨迹大观》)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地(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车)金鼓振, 征西(羽)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鳞鲸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天池道人 渭书 野秋千十一首

徐渭《野秋千十一首局部》
刊于《西泠艺丛》NO.32期(西泠印社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请逐页下载[1][2][3][4][5][6][7][8][9][10] 行草书诗词卷

 

徐渭 行草书诗词卷 纸本 纵29.2厘米 横44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草书诗轴》 纸本,行草书,纵123.4厘米,横5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请点击缩略图浏览清晰图片)【释文】一篙春水半溪烟,抱月怀中枕斗眠。说与傍人浑不识,英雄回首即神仙。 天池。
钤“漱僊”(白文长方)、“天池之印” (白文正方)。
徐渭书风之变,与一生经历密切相关。徐氏暮岁极具面貌的书风,或为其“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晚境自况。(刘一闻) 
草书《莲花观音图》题句徐渭《草书诗轴》 纸本,中国美术馆藏。(请点击缩略图浏览清晰图片)
    释文:幻有知花,践无尽波,一刹那间。坐见波罗。天池渭

行书五言诗轴 纵131.5厘米、横56.5厘米

见于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铁画楼》藏画拍卖专场
估价: RMB1,200,000-1,800,000元 成交价:1,320,000 元
释文:陆海披晴雪,千旗猎早阳。岳临秦路险,河绕汉垣长。行漏通鳷鹊,离宫接建章。都门信宿近,歌舞从周王。青藤徐渭。
钤印:天池山人(白文)、青藤道士(白文)
著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册第178页;京12-027;《瀚海十周年纪念册》第70页;《文物收藏鉴赏辞典》书法篇第377页,叶佩兰主编;《中国书画投资与鉴藏》第177页,单国强编;《明清书法》第19页,湖南美术出版社。

附录:徐渭《行书五言诗》(作者:海国林)

   徐渭是明代后期著名的书画艺术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戏剧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其书法、绘画上的大胆突破、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渭(1521-1593),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天池生、青藤道人、田水月、漱者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字号以晚年所用青藤道人,为世人所详。他生活的时代正值明代进入中期以后,社会各各层面已出现严重的危机。徐氏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嫡母苗氏抚养14年,母亲去逝,又随伯兄徐淮生活。后接连发生了与毛家的争讼和妻子潘氏病而死等变故和打击,身心上受到强烈的刺激,生活上也陷入了困顿的境地。徐氏自幼聪颖,间仿杨雄《解嘲赋》而作《释毁》,受到当地名儒的赞许。年二十为邑诸生,屡应乡试不中。曾为浙闽总都胡宗宪幕僚,以作《献白鹿表》深得胡氏器重。此时他于抗击倭寇多有独到谋略,文才韬略彰显于世。袁宏道说其“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祝一世事无可当意者”。后胡宗宪因与权臣严嵩有染下狱,徐渭因惧受牵而发狂,九次自■不死,遂误杀其妻入狱。后得友人张元忭等相助才获释出狱。徐渭对自己艺术方面的评价为吾书第一,诗第二、文章第三、绘画第四。他的诗文早负盛名,为世所公认。其绘画学步较晚,开始于中年,无师自通,绘画题材多为花卉,内容奇异而有意趣。常见的题材有牡丹、梅、菊、竹、兰、水仙、荷、玉簪、海棠等。这些绘画作品多数以水墨大写意的形式表现,笔墨大胆,锋芒毕露,直抒胸臆,后人把他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而且徐渭对于绘画理论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徐渭的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各体皆擅,别具一格。他的楷书源自钟王,其在《与萧先生书》中说:“渭素喜书小楷,颇学钟王,凡赠人必亲染墨”。但他的楷书作品传世稀少,是其个性的抒发,明陶望龄《歇庵集》中云:“渭行、草书精伟奇杰,其论书主于运笔,大概方诸米氏云”。而明袁宏道《中郎集》中也说:“文长喜作业,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徵明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他的行草书作,既吸收张旭,怀素之风,又特别对宋四家,及明代祝允明的字体情有独钟,他在《评字》中说:“黄山谷如剑戟”,构密是其所长,潇散是其所短。苏长公书专以老朴胜,不似其人之潇洒,何耶?米南宫书一种出尘,人所难及,但有生熟,差不及黄之匀耳。蔡书近二王,其短者略俗耳,劲净而匀,乃其所长”。可见他对宋四家书作了解之深刻,所以他的书法能取山谷书之纵横构密,取东坡书之老朴庄重,又能取米元章书之放逸脱俗。米芾书法放逸出尘的风格在徐氏书法作品中可以随处看到。不仅陶望龄说其书书法大概仿于米氏法。而《绍兴府志》中也说徐渭“素工书,既在缧绁,益以此遣曰。于古书法多所探绎其要领。主用笔,大率归米芾之说:工行草,真有快马斫阵之势”。的确文长之书逸态癫狂,超然于法度之外,独辟溪径,自成一格。   《行书五言诗》是徐渭极富个性,具有开拓精神的书法力作。这幅行书作品气象博大,行中带有草意,用笔提按分明率意,纵横跌宕,波润迭起,给人以大起大落的动态感觉。作品所书五言诗在《徐渭集》中尚无著录愈显珍贵。此轴《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一册中著录。《瀚海十周年纪念册》中亦有著录。徐渭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艺术家,曾著有《徐文长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等诗文集,又著有戏曲论集《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等,《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有传。

徐渭 行书立轴 纸本 166X68cm
来自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 估价:1,300,000 - 1,800,000 成交价RMB:1,705,000


钤印:海笠、天池漱仙、文长
题识:病起,过守经、成颛,同酌,赋得夜雨剪春韭。徐渭。
贺天健(1900-1977)书签:徐文长行楷精品。风白先生法政。丁酉夏,贺天健署。 钤印:天健

释文: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任意长。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按语:青藤老人天才超逸而不为世用,终因抑郁而至狂疾。其诗文书画都超越时流,以其奇气、豪气、逸气摄人心魄,为后世所推重。此《自书诗》点重行疾,一气呵成,结体似山谷,行笔似元章,而跳踯奇桀不羁拘於法度的神气,已卓然於古人之外,自立奇境,这种将个性张扬到极至的书风,对王铎、傅山等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袁中郎称他“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可说是的评。这幅行书所录七言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草书之作,惟首句略不同,读者可资以比较。

行书扇面


 

徐渭《行书七言诗扇面》 水墨金笺
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尺 寸: 17×52.8cm
估 价: RMB 50,000-70,000
成交价: RMB 60,500
钤印:徐渭私印
题识:大环。
释文: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醉后推敲应不免,□? 然别驾恼郎当。
作者简介:字文清、文长,号天池生、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诸生。工画残菊败荷,炉瓶彝鼎之属,皆古质淡雅,别有风致。兼绘山水,画人物极其生动。行草书法米氏,笔意奔放如其诗,奇恣纵肆,苍劲中姿媚跃出。
拍卖日期: 2005-05-14

徐渭 行草立轴 纸本 123×35cm
来自中国嘉德2005四季第2期拍卖会

估价:RMB 20,000-30,000(元) 成交价RMB:52,800
拍卖日期:2005-06-11

释文:珮几不须长,高唐侍楚王。红蘅椠边出,白雪口中翔。听青供不及,一夜白潇湘。天池。
声明:以上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行书白燕诗轴 纸本,纵264.1、横73.5厘米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藏

   释文: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孤回夏日 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已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白燕三。大环。     行书白燕诗七律一首,原有四轴,此为第三轴,题曰“白燕三”,用羊毫书写,精力充足,结构平衡,字字行行有磊落之气,笔法如走龙蛇,融会贯通。明末张岱赞称:“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款署“大环”, 钤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文二方印。

徐渭《草书条幅》 184X69cm

徐渭《行书群望诗中堂》 纸本 纵349.5 横97.5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资料来自青岛市博物馆网站    行楷书七律诗《群望》一首。“桃李晴曛禁苑烟,銮舆新幸北郊旋。团花靺鞈蒐春日,细柳旌旗拊髀年,一道甲光将雪借,千群马包截云鲜。谁兼将归为天子,共喜文王九叶玄”。
    此帧大幅书作气势撼人,纵横恣肆的笔锋重按飞提,率意驰骋,一气呵成。
徐渭 行书七言联 (扫描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徐渭墨迹大观》)
草书白燕诗卷


 

 

   徐渭《草书白燕诗卷》 纵30厘米,横420.5厘米。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录自赋《白燕诗》四首。该诗卷为后三首。1984年初移交绍兴市文管会保管。

    释文: 白燕诗卷 西飞岁岁侯青阳。花发名园何处藏。天子郊禖呈瑞色。 主人台榭有辉光。轻翰掠雨绡初剪。小尾流风练愈长。万里东归看 易没。海天元是白云乡。 一时伴侣自应稀。海路空长遇亦非。汉 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孤回夏日摇寒雪。渐下秋空见羽 衣。却说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素壁红芳照苑墙。冲花 泛羽唼群芳。霜迷万瓦单栖渺。草绿千堤片影凉。云母屏深低缟袖。 水晶帘动拂流黄。西园蝴蝶浑无赖。暗粉飘尘上海棠。 白燕四首。 书似镇南朱内史一笑。天池徐渭。

点击右键逐页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徐渭 行书烟云之兴
(扫描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徐渭墨迹大观》)

徐渭 题画跋语
(扫描自河南美术出版社《徐渭书法精选》)

【释文】余避暑碧霞宫中客有以瓜果饷余临别出侧理一束于袖中余曰是欲余作负进帐耶客笑不答余即握管画瓜果之类以塞殊不工幸勿哂之青藤道士

 

徐渭 《墨葡萄》 轴 纸本 纵166.3厘米 横6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释文】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天池。
鈐“湘管斋”(朱文正方)。鉴藏印:“竹朋真赏”(白文长方)、“陈希濂印”(白文正方)、“北平韩德寿审定真迹印”(朱文长方)、“夏山楼藏书画记”(朱文长方)、“縠水过眼” (朱文长方)。
  图中画一架葡萄,叶片丰茂,藤蔓缠转,果实累累。作者以草书笔法作画,行笔豪迈而不肆野,叶、果用淡墨加胶矾挥洒,墨气淋漓酣畅,產生了极佳的晕散效果。
  此诗常见,见於《徐文长三集.卷十一》中,借物咏志,抒发了作者自比“璞中美玉”、“画里明珠”而一生不遇,坎坷痛苦的心境。画中题字受米芾行书风格影响,结体紧凑,运笔舒缓大气,竖笔、捺笔流畅雄健,收锋沉稳,体现出徐渭作為晚明一大书家的功力。此作曾经清代李佐贤、陈希濂等收藏。

 

徐渭 《墨葡萄》 轴 纸本 浙江省博物馆藏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榴实图》,纸本,纵91.4厘米,横26.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水仙》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菊石》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兰花》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墨竹》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牡丹》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芭蕉梅花图》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

《墨花卷》(选一) 请点击右键[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五月莲花图》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墨笔花卉册》(选一)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书法题款局部]

《雪蕉梅竹图》 请点击右键下载[大图]

《墨笔花卉卷》书法题款(选) 请点击右键下载[书法题款局部]

《墨笔花卉卷》书法题款(选) 请点击右键下载[书法题款局部]

《墨笔花卉卷》书法题款(选) 请点击右键下载[书法题款局部]

《墨笔花卉卷》书法题款(选) 请点击右键下载[书法题款局部]

《水墨花卉卷》书法题款(选) 请点击右键下载[书法题款局部]
题画诗

 

  
    释文: 身世浑如泊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
    释文:只少胭脂染一堆,蛟潭锦蚌挂人眉。山深秋老霜皮划,自迸明珠打雀儿。徐渭 行书题《芭蕉图》诗 钱君匋艺术院藏(扫描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徐渭墨迹大观》)
徐渭《花卉人物图卷题诗》纵19厘米 横22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请点击缩略图浏览清晰图片
自为墓志铭

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1]。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2]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馀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3]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一旦为少保胡公[4];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人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馀收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若文若干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渭尝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5]倘假以岁月,更用绎,当尽斥诸注者缪戾,摽其旨以示后人。而于《素问》一书,尤自信而深奇。将以比岁昏子妇,遂以母养付之,得尽游名山,起僵仆,逃外物,而今已矣。渭有过不肯掩,有不知耻以为知,斯言盖不妄者。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6]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7],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地属广阳江。随之客岭外者二年。归又二年,夏,伯兄死;冬,讼失其死业。又一年冬,潘死。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8]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其祖系散见先公大人志中,不书。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亦不书。铭曰:
  杼全婴[9],疾完亮[10],可以无死,死伤谅[11]。兢系固[12],允收邕[13],可以无生,生何凭。畏溺而投早嗤渭[14],即髡而刺迟怜融[15]。孔微服[16],箕佯狂[17]。三复《蒸民》,愧彼“既明”[18]。
  
  注释:
  [1]长沙公:季本(1485—1563),字明德,号彭山,山阴人,曾任长沙府,为王阳明门人。王氏宗:指王阳明学说。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8),明哲学家、教育家。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2]不浼袒褐:《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䄇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浼(měi每),污染、玷污。袒裼(xī锡),赤身露体。此句意谓虽别人在旁边赤身露体,也不以为意,不怕会被玷污。[3]食于二人中:徐渭被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山阴县学有廪膳生员二十人。[4]少保胡公:即胡宗宪,明嘉靖年间浙江巡抚,因抗击倭寇有功,被加右都御史衔,后得罪下狱死。[5]《首楞严》:佛经名,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省称《楞严经》。《庄周》:即《庄子》。《列御寇》:即《列子》。《黄帝素问》:古医书名。《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名《黄帝内经素问》。书内记黄帝与岐伯相问答,故以《素问》为名。[6]正德辛巳: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7]嘉靖庚子: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8]嘉靖乙丑: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9]杼全婴:杼,崔杼,战国时齐臣。婴,晏婴。《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崔杼弑其君,晏子启门而入,枕尸股而哭,崔杼释而不杀,后晏子与崔杼盟。这里是说崔杼成全了晏婴的志节。[10]疾完亮:亮,指晋庚亮。《晋书.庚亮传》:“王敦既有异志,内深忌亮,而外崇重之。亮忧惧,以疾去官。”[11]谅:诚直,忠信。[12]兢系固:兢,种兢。固,班固(公元32—92),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孟野,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班固传》:“衩,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推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窦氏指窦宪。 [13]允收邕:允,王允;邕,蔡邕,均后汉人。《后汉书.蔡邕传》:“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14]渭:未详,疑即作者自称。[15]既髡而刺迟怜融:融,马融,东汉人。《后汉书.马融传》:“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16]孔微服:孔,孔子。《孟子.万章上》:“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微服,为隐蔽身分而更换平民衣服,使人不识。[17]箕佯狂:箕,箕子,殷纣王的伯叔父,或云纣的庶兄。《史记.宋微子世家》:“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18]《蒸民》:即《诗.大雅.烝民》。周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作诗送行。诗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语,谓仲山甫既明白事理,又有智慧,以保全他的一身。徐渭再三诵此诗句,自愧不能做到。

徐渭年表


徐渭像

  1521 正德十六年 1岁
  3月12日(农历三月初四)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父徐鏓,号竹庵主人,徐渭满百日时去世,母为侍女小妾,幸得嫡母苗氏关爱。上有兄二人:长兄徐淮,二兄徐潞。
  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别号田水月,山阴布衣,鹅鼻山依等。

  1526 嘉靖五年 6岁
  入徐氏私塾读书。聪敏异常:“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九岁成文章,便能发衍章句。”

  1528 嘉靖七年 8岁
  学做八股文,开始准备举业。

徐渭故居——绍兴青藤书屋内景

  1530 嘉靖九年 10岁
  因讼拜见山阴县令刘昺(bǐng ),刘赏识其才思敏捷,鼓励其多读古书,“勿徒烂记程文”,开启徐渭文学之路。

  1534 嘉靖十三年 14岁
  嫡母苗氏去世,年五十九,徐渭顿失依靠,自述母恩“累百纸不能尽”。依长兄徐淮继续求学,徐淮热衷求仙学道,影响徐渭亦多与方术之士来往,习染道教颇深。

  1537 嘉靖十六年 17岁
  第一次参加本县童试落第。初级科考失利,预示徐渭科考之途的坎坷。

  1540 嘉靖十九年 20岁
  第二次参加童试不取,愤然上书提学官员,幸得准许复试,取为县学增广生员,但直到十二年后(嘉靖三十一年)才转为廪膳生员。同年参考乡试落第,以后陆续参加八次均名落孙山。

  1541 嘉靖二十年 21岁
  娶同县潘克敬女为妻,随岳丈往广东阳江。潘氏貌好性柔,与夫君长相相似,徐渭名之潘似。同年,二兄徐潞病死贵州。

  1543 嘉靖二十二年 23岁
  乡试再次败北,与长兄徐淮发生矛盾,遂搬出徐家,依妻家读书、习琴、应试,并与绍兴文士交流,“越中十子”里的沈炼、陈鹤对其文艺创作影响颇深。

  1545 嘉靖二十四年 25岁
  潘似生长子徐枚,产后因肺痨病逝,长兄徐淮炼丹服药丧生,家产为权豪无赖强占,徐渭告诸官府亦无济于事,生活陷入困境。

  1547 嘉靖二十六年 27岁
  搬出潘家,在山阴城东赁房设馆授徒,馆名一枝堂。作诗《一枝堂对雪》,云:“混混无穷处,茫茫不可知。翻思潜岳顶,仙去欲何之?”

  1548 嘉靖二十七年 28岁
  拜王阳明弟子季本、王龙溪为师,全面接受王阳明“心学”理论,并由此深入禅宗、佛学。

  1551 嘉靖三十年 3l岁
  作《四书绘序》,显示出绘画方面的趣味和修养。

  1553 嘉靖三十二年 33岁
  倭寇流窜浙江沿海地区,参加绍兴府守城行动。作《海上曲》指斥当政者。
  四月,幼时学剑之师彭应时在松江乍浦堵截倭寇阵亡,作《彭应时小传》。

  1555 嘉靖三十四年 35岁
  参加绍兴皋埠抗倭战斗,作《陶宅战归序》、《龛山凯歌》、《雨雪》八首等诗文作品。
  次年往浙江平湖授经。作《内子亡十年因感而作》悼潘似,内云:“黄金小纽茜衫温,袖摺犹存举案痕。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庭积雪一灯昏。”

  1557 嘉靖三十六年 37岁
  兵部右侍郎胡宗宪兼任浙江巡抚,总督扛浙抗倭大计,徐渭作《代胡总督谢新命督抚表》。随即赴福建顺昌,寄寓妻兄潘伯海署中,游历富春江、武夷山,作记游诗数十篇。

  1558 嘉靖三十七年 38岁
  正式入幕胡宗宪帐下,积极投入抗倭战争,先后参与诱降汪直、岑港战役等战事。
  四月至五月,为胡宗宪作《谳白鹿表》、《再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等表文,深获明世宗嘉悦,声名传于士林。

徐渭故居——绍兴青藤书屋内景

  1559 嘉靖三十八年 39岁
  撰成《南词叙录》,总结宋、元南戏艺术。
  代胡宗宪作《贺严公生日启》,吹捧奸相严嵩,后来自承“于文不幸若马耕”,为胡氏知遇之思,作代捧文章可百篇,后结集《抄代集》、《幕抄集》等,以存官场习气。
  续娶杭州王姓之女,入赘王家,受虐待而脱离关系。

  1560 嘉靖三十九年 40岁
  胡宗宪驻杭州,筑镇海楼,请徐渭作《镇海楼记》,徐渭将胡氏高额笔润及个人积蓄在绍兴城买新居,方圆十亩,有屋二十二间,命曰“酬字堂”。

  1561 嘉靖四十年 41岁
  戚继光驱倭取得宁、台、温大捷,作《凯歌赠参将戚公》以赠之。经胡宗宪张罗,续娶张氏。

  1562 嘉靖四十一年 42岁
  严嵩倒台,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被捕,总督府撤销,徐渭回到绍兴,拒绝胡氏政敌礼部尚书李春芳招致入幕之请。

  1564 嘉靖四十三年 44岁
  胡宗宪因严世蕃案二次被捕,瘐死狱中。徐渭作《十白赋》哀之。

  1565 嘉靖四十四年 45岁
  李春芳入住内阁,严查胡宗宪案,徐渭惧祸佯狂,终因精神压力过重,加之长期脑风病积郁,竟至真疯。作《自为墓志铭》,三度自杀未遂。

  1566 嘉靖四十五年 46岁
  疯病稍愈,重新温习八股参加科考。年底,因失手杀妻张氏下狱,经友人斡旋,免于一死,改长期监禁。

  1568 隆庆二年 48岁
  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系统研究炼丹术和道家养生法。作《草书春雨帖》七占二章,楷行《传记诗翰》,并精研前人书法著述,静思,体悟,揣摩书画艺术。

  1571 隆庆五年 51岁
  老友之子张元忭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徐渭作词《贺新郎》以贺。

  1573 万历元午 53岁
  五月神宗即位,大赦天下,因张元忭营救,徐渭得保释出狱。游阳明洞天,广孝寺、镜湖。作行草《词曲》。

徐渭故居——绍兴青藤书屋内景

  1574 万历二年 54岁
  与弟子畅游诸暨五泄。参与《会稽县志》编撰。

  1575 万历三年 55岁
  游杭州、天目山、焦山,南京请地,作《西天日》、《天目山三首》、《恭谒孝陵正韵》等诗记游。
  客居南京约一年,与画家刘世儒、璩仲玉多有交往,着力于画艺的提高。作《墨花七种》,《谒陵图》轴等。

  1576 万历四年 56岁
  应朋友之邀,经北京过居庸关赴塞外宣化府。作《赠辽东李长君都司》、《写竹赠李长公歌》,《上谷歌》等。
  结识蒙古首领俺答夫人三娘子,为之作《边词》六首。三娘子后来成为徐渭杂剧《雌木兰》原型之一。作草书《龙溪号》,《墨花十六种图》。

  1577 万历五年 57岁
  因病经北京返回绍兴。注释郭璞《葬书》,为从子十郎作《墨花图》。

  1579 万历七年 59岁
  游绍兴禹迹寺、兰亭等地。基本完成杂剧《四声猿》创作。

  1580 万历八年 60岁
  寓居北京,授经为此,交结文艺友朋,书法、绘画艺术渐臻炉火纯青。作《赠宁远公序》、《赠李长公序》、《九月朔与诸友醉某于长安邸舍得花字》等,作行草《陶诗二首》、《杂画图册》等。

  1582 万历十年 62岁
  因视礼法如“碎磔吾肉”,行迹不拘小节,致脑风病复发,结束游历生活安居山阴,以课徒、出售书画度日。

  1588 万历十六年 68岁
  以友人李如松提供的经费刊刻自选诗文集《徐文长初集》、《阙编》。

  1591万历十九年 71岁 作《墨花八段图》、《杂画图卷》。

  1592 万历二十年 72岁
  于听泉山楼作《杂花图》、《墨花九段图》,行楷《昼锦堂记》。
  因闻李如松东征朝鲜击退日本侵略,作《春兴》诗: “十万楼船指瓯越,结交邻国且琉球。……几岛弹丸髡顶物,敢惊沙上一浮鸥。”

  1593 万历二十一年 73岁
  死于绍兴家中一堆残书旧稿里。
  晚年尚编订有《青藤山人路史》、《选古今南北剧》、《畸谱》等书。

扫描自《徐渭生平与作品鉴赏》(远方出版社 紫都 杜海军编著) 书论精粹银钩虿尾凭人说,何曾得见前人法?王子独把一寸铁,鱼虫翎鬣才能活。有时掷刀向壁哦,鸪鸧引鵛呼鴐鹅。门前同学三十辈,何人敢捉诗天魔?从此公卿尽倾盖,日轮未高马先在。老夫去边只二载,急走问之颜色改,向来传诀解不解?透网金鳞穿大海。
                    ——《醉后歌与道坚》

  莫言学书书姓字,莫言作吏须科第,请看小李继家声,好驴不入驴行队。
                    ——《沈生行——继霞》

  书法亡久矣,所传《书法钩玄》及《字学新书摘抄》,犹足系之也。然文多拙缺散乱,字多讹,读之茫然,欲假以系犹亡也。余故为分其类,去其不要者,而稍注其拙、正之讹,苦无考解者,则阙之矣。
  大约书始执笔,执则运,故次运笔,运则书,书有法也,例则法之条也,法则例之概也,故次书法例,又次书法;书法例、书法,功之始也,书功则便与法之终也,故又次书功,功而不已,始臻其旨矣,故又次书致;书思,致之极也,故又次书思;书候,思之余也,故又次书候,而书丹法微矣,附焉,书至此,可昧其原乎?故又次书原:书至此然后可以评人也,故又次书评;而孙氏《书谱》大约兼之,故终以谱。
  自执笔至书功,手也,自书致至书丹法,心也,书原,目也;书评,口也。心为上,手次之,目口末矣。余玩古人书旨,云有自蛇斗、若舞剑器、若担夫争道而得者,初不甚解,及观雷大简云,听江声而笔法进,然后知向所云蛇斗等,非点画字形,乃是运笔。知此则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一以贯之而无疑矣。惟壁拆路、屋漏痕、折钗股、印印泥、锥画沙,乃是点画形象,然非妙于手运,亦无从臻此。
                    ——《玄抄类摘序》

  予夙慕小苏公书,然阅览止从金石本耳,鲜得其迹。马子某,博古而获此,予始幸一见之。必欲定其真赝者,则取公之《赞维摩》中语而答之曰:“若云此画无实相,毗耶城中亦非实。”
                    ——《书苏长公维摩赞墨迹》

  阅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先。
                    ——《书米南宫墨迹》

  世好赵书,女取其媚也,责其古服劲装可乎?盖帝胄王孙,裘马轻纤,足称其人矣。他书率然,而《道德经》为尤媚。然可以为槁涩顽粗,如世所称枯柴蒸饼者之药。
                    ——《书子昂所写道德经》

  李北海此帖,遇难布处,字字侵让,互用位置之法,独高于人。世谓集贤师之,亦得其皮耳。盖详于肉而略于骨,辟如折枝海棠,不连铁干,添妆则可,生意却亏。
                    ——《书李北海帖》

  董丈尧章一日持二卷命书,其一沈征君画;其一祝京兆希哲行书,钳其尾以余试。而祝此书稍谨敛,奔放不折梭,余久乃得之曰:“凡物神者则善变,此祝京兆变也,他人乌能辨!”丈弛其尾,坐客大笑。
                    ——《跋书卷尾二首》

  论书者云,多似其人。苏文忠人逸也,而书则庄。文忠书法颜,至比杜少陵之诗,昌黎之文,吴道子之画。盖颜之书,即庄亦未尝不逸也。《金刚》《楞伽》二经,并达磨首举以付学人者,而文忠并两书之,《金刚》此帖是也,《楞伽》以付金山参寥。余过金山,问文忠玉带所传镇山门者,亦为顽僧质钱充口腹矣,况经乎?傥得如此帖,摹勒传人间,亦幸也,惜过时失问。
                    ——《大苏所书金刚经石刻》

  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今睹兹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而今重其人,不翅于镒,称其书仅得于铢,书之遇不遇,固如此哉。然而犹得号于人曰,此新建王先生书也,亦幸矣。马君博古君子也,裒先生之书如此其多,将重先生之书耶? 抑重先生之人耶?
                    ——《书马君所藏王新建公墨迹》

  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己笔意者,始称高手。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己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
                    ——《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

  古人论真行与篆隶,辨圆方者,微有不同。真行始于动。中以静,终以媚。媚者,盖锋稍溢出,其名曰姿态。锋太藏则媚隐,太正则媚藏而不悦,故大苏宽之以侧笔取妍之说。赵文敏师李北海,净均也,媚则赵胜李,动则李胜赵。夫子建见甄氏而深悦之,媚胜也,后人未见甄氏,读子建赋无不深悦之者,赋之媚亦胜也。
                    ——《赵文敏墨迹洛神赋》

  待诏文先生,讳徵明。摹刻《停云馆帖》,装之多至十二本。虽时代人品,各就其资之所近,自成一家,不同矣。然其入门,必自分间布白,未有不同者也。舍此则书者为痹,品者为盲。虽然,祝京兆书,乃今时第一,王雅宜次之。京兆十七首书固亦纵,然非甚合作,而雅宜不收一字。文老小楷,从《黄庭》、《乐毅》来,无间然矣。乃独收其行草书《早朝诗》十首,岂后人爱翻其刻者诗而不计较其字耶?荆公书不必收,文山公书尤不必收,重其人耶?噫,文山公岂待书而重耶?
                    ——《跋停云馆帖》

  中书大书,用肘与腕,蝇头蚊脚,握中其管。阁而擎之,墨不涴肘,刻竹为阁,创惊妙手,妙手为谁,应尧张叟。
                    ——《竹秘阁铭》

  黄山谷书如剑戟,构密是其所长,潇散是其所短。苏长公书专以老朴胜,不似其人之潇洒,何耶?米南宫书一种出尘,人所难及,但有生熟,差不及黄之匀耳。蔡书近二王,其短者略俗耳,劲净而匀,乃其所长。孟頫虽媚,犹可言也。其似算子率俗书不可言也。尝有评吾书者,以吾薄之,岂其然乎?倪瓒书从隶人,辄在锺元常《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散,未可以近而忽之也。吾学索靖书,虽梗概亦不得,然人并以章草视之,不知章稍逸而近分,索则超而仿篆。分间布白,指实掌虚,以为入门,迨布匀而不必匀。笔态入净媚,天下无书矣。握入节,乃大忌。雷大简云:“闻江声而笔法进。”噫,此岂可与俗人道哉?江声之中,笔法何从来哉?隆庆庚午元日,醉后呼管至,无他书,漫评古人,何足依据!
                    ——《评字》

  夫不学而天成者,尚矣:其次则始于学,终于天成。天成者非成于天也,出乎己而不由于人也。敝莫敝于不出乎己而由乎人,尤莫敝于罔乎人而诡乎已之所出。凡事莫不尔,而奚独于书乎哉?近世书者阏绝笔性,诡其道以为独出乎己,用盗世名,其于点画漫不省为何物,求其仿迹古先以几所谓由乎人者,已绝不得,况望其天成者哉!
  是辈者起,倡率后生,背弃先进,往往谓张东海乃是俗笔。厌家鸡,逐野鸡,岂直野鸡哉!盖蜗蚓之死者耳!噫,可笑也!可痛也!以余所谓东海翁善学而天成者,世谓其似怀素,特举一节耳,岂真知翁者哉!余往年过南安,南安其出守地也,有《东山流觞处草》、《铁汉楼碑》,皆翁遗墨,而书金莲寺中者十余壁,具数种法,皆臻神妙,近世名书所未尝有也。乃今复得睹是草于门人陆子所,余有感:于诡者之敝之妄议,因忆往时所见之奇之有似于此书也,而为叙之如此。忆世事之敝,岂直一书哉!岂直——书哉!
                    ——《跋张东海草书千文卷后》

  余卧病久剧,迄无良方。侍笔墨者抱纸研墨,时—劝书,谓可假此以消永日,便成卷轴。既而辞去,辄图诂诸。柳君悦之而苦囊乏,乃贷钱东邻,约不缺其子母,岁月既积,计算颇多。阅所点画,未称渴骥,然则君兹举,殆与五百金买马骨者何异耶? 持过览观,不觉感慨。
                    ——《柳君所藏书卷跋》

  云渠亲丈曩会予于京师,觞之至醉,不见者十年。一日,出是绫,煮鸭,举犀觥而引满,余为仿书四家。祝枝山有云:“麻姑掷碎砂为戏耳。”万历元年四月五日。
                    ——《书犀鸭帖》

  志称永禅师千文,本以千计。今虽去其世已远,而漫无一存者。往年人传董文简公家有之,急往,启匣固佳,然不甚称也。今从阳和太史家得见此本,圆熟精腴,起伏位置,非永师不能到。问其自,云得之文成公门客之手。颗颗缀珠,行行悬玉,吾何幸得题其端!
                    ——《题智永师千文》

  慕子兰深博古器,而法书图画尤其专长。余书多草草,而尤劣者楷,不知何以入其目也?古语曰:“心诚怜,白发玄。”其斯之谓欤?
                    ——《题楷书楚词后》

  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题自书一枝堂帖》

  右梁武帝评书,并是妙语,虽不无抑扬,而辞气从容,恣态朗切。又其人书法固是入室之徒,但抄本乖落,无从订正,且一曰袁昂,二曰袁昂,并不知何为也?至于丰考功,则抑扬过当。其吕衡、张文溪趁寻文之差,迨夫任情,则大恣骂詈。书可骂詈,犹烦人评耶?最乖者概处陈、李,真同器薰莸矣。白雀之书不让京兆,京兆真楷如狮搏虎,金翅鸟啖龙,□几于元常。而考功以为楷不如行,殆未之见耶?其他盲聩,颇亦不少。然谓之尽不知书则不可,谓之尽知书亦不可;谓尽不能书固不可,谓尽能书亦不可也。吾于其论握笔专重第四指而窥之矣。
                    ——《跋梁武帝丰考功评书》

  居劳尊重垂临,继以珍具,万感不胜。昨已对嗣公言,敢求祝枝山两卷一省,仰乞惠赐,卒业谨即扩内。专比代谒,谢不宣。嗣公劳重,不敢别启以谢。
                    ——《致某书》

  渭素喜书小楷,颇学锺王,凡赠人必亲染墨,今试书奉别等五六字,便手战不能,骨瘠肱弱,又五内余热发为疮毒,指掌反强然也。因命人代书,其后草者则渭强笔,殊不似往日甚。渭贫而多难,门下所怜,空文以赠,必以为喜而不以为怪。所恨精力短惫,文字皆陋不堪,但情在心胸,虽庄周之给亦虚言,杨、马之藻皆空阔耳。敬问道旌,当何日西指,或且徐徐,其倘奉得颜色拜别也。谨献二册,——以补应可郎君。
                    ——《与萧先生书》

  李斯书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曹操书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遥岩璀璨。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芙蓉低昂;又如美玉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沿浮霞。桓夫人书如快马入阵,屈曲随人。傅玉书如项羽拔戈,荆轲执戟。
  嵇康书如抱琴半醉,咏物缓行;又如独鸟归林,群乌乍散。王羲之书如壮士拔山,壅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堕石;作一横画,如千里阵云;捺一偃波,若风雷震骇;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揭竿(笔),若龙卧凤阁;自上揭竿(笔),如龙跳天门。宋文帝书如叶里红花,云间白日。陆柬之书仿佛堪观,依稀可拟。
  王绍宗书笔下流利,快健难方,细观熟视,转增美妙。程广书如鹄鸿弄翅,翱翔颉颃。萧子云书如上林春花,远近瞻望,无处不发。孔琳之书放纵快健,笔势流利,二王以后,难以比肩;但功亏少,故劣于羊欣。张越书如莲花出水,明月开天,雾散金峰,云低玉岭。虞世南书,体段遒美,举止不凡,能中更能,妙中更妙。欧阳(询)书若草里蛇惊,云间电发;又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褚遂良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薛稷书多攻褚体,亦有新寄(奇)。
                    ——《书评》

  凡执管须识浅(去纸浅)深(去纸深))长(笔头长以去纸深也)短(笔头短以去纸浅也)。真书之管,其长不过四寸有奇,须以三寸居于指掌之上,只留—寸一二分著纸,盖去纸远则浮泛虚薄,去纸近则揾锋(是好处)势重,若中品书,把笔略起,大书更起。草诀云,须执管去纸三寸一分。当明字之大小为浅深也。
  执管之法,须置管于大指中节之前,不得当节,以碍其运动,须要居于动静之际。书法所云,拓大指者,大约当以笔在指端,运动适意,则腾跃顿挫,生意出焉。若当节则掌握如枢,每每不得自由,转动必碍,凡回旋处多成棱角,笔死矣,安望字之生动乎。
  略略以食指齐其中指,兼助为力,指自然实。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单钩则肘臂着纸,力不足而无神气,便有拘局而不放浪的意,自必以双指苞管,盖撮中指而敛食指以助之者也。虽云要齐,又不必十分牵之使齐,亦要有自在意思方得,正所谓双苞而实指者。夫双苞则坚,坚则掣打劲利,齐指则实,实则筋力均平。
  又以名指拒前三指所执之管,更以小指拒前名指。虽用大中食三指著力,亦须五指共执。
  令掌心虚如握卵。拳指实,掌便能绝其力势,拳须虚,则运用便易转侧圆顺。此正所谓虚拳者也。
  把腕来平平挺起,凡下笔点画波擎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古人贵悬腕者,以可尽力耳。大小诸字,古人皆用此法。若以掌贴桌上,则指便粘着于纸,终无气力,轻重便当失准,虽便挥运,终欠圆健。盖腕能挺起,则觉其竖,腕竖则锋必正,锋正则四面势全也。近来又以左手搭桌上,右手执笔按在左手背上,则来往也觉通利,亦自觉能悬。此则今日之悬腕也,比之古法非矣。然作小楷及中品字小草犹可,大真大草必须高悬手书,如人立志要争衡古人,大小皆须悬腕,以求古人秘法,似又不宜从俗矣。
  执之虽坚,又不可令其大紧,使我转运得以自由。大凡执紧必滞,今既居大指节前,微而侧向于前矣。又须执之使宽急得宜,不可一味紧执,盖执之愈紧则愈滞于用故耳。又云善书者不在执笔太牢,若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善矣。(此草书法,真亦可以棚通者。)大要执之虽紧,运之须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故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执虽期于重稳,用必在于轻便。然而轻则须沉,便则须涩。其道以藏锋为主,若不涩,则险劲之气无由而生。至于太轻不沉,则成浮滑,浮滑则俗。
                    ——《执笔法》

   擫(也),凡擫之法,盖用大指捺(擫犹捺也)之,作侧(斜点)当用大指抵,侧者侧下其笔,使墨精暗坠,徐乃反揭,则棱利也。侧须收,贵谨而重,其要须右揭其腕,次轻蹲其锋取势紧则乘机顿挫,借势出之,要棱角忌圆平,贵通变,疾则失中,超又成俗,借势轻揭,潜出务于勒也。虽叠点亦自有法,不与此同。(擫音咽,是点永字第-—笔。)
   压(也),凡压之法,作横画用此,乃中指运笔,以笔心压者也。画必勒贵涩而迟,须以笔锋先行,使中高而两头下,以笔心压之,不得徒卧其笔。口诀云,勒之笔锋将及于纸,须微进,先用仰策,次即迅收,若一出便去,揭笔不峻,趯遂暗收,则薄圆而疏且无力矣。(画也,永字第二笔。按二字诀曰截,四字诀曰推。)
   钩(也),作努竖用之,亦中指运法。盖竖必努,贵战而雄,努不宜直,直则无力,故其法须坚笔徐行,近左就势而侧锋顾右,潜擢轻挫则揭。(永第三笔拖拽。)
   揭,作策啄用之,大指抬腕法也。大抵策须仰笔,将画势暗里潜锋,揭腕归于右啄,须按笔蹲锋,潜蹙于右,借势收锋,迅掷旋左。(永第五策,永第七啄。)
   抵,名指运法,作趯及诸戈用之。趯法须旁努竖挫衂,转笔出锋借势趯之,使锋涩出,期于倒收,若伫思消息,则神踪不坠矣。诀云,为环必郁,贵蹙锋缓转也。诸戈法 之谓也,戈必阔,贵迟疑而右顾,其法潜锋暗勒,势尽然后趯之,上则俯而过,下则曲而就。永师有涩出戈法,下以名指筑上,上借势以中指遣之。按笔至下,以名指衂锋潜趯者也。又折芒法须潜锋紧走,意尽乃收而趯之。若肥则质滞而钝俗矣。(趯:。)
   导,作掠用之,谓饯向怀中来,中指运法也。须迅其锋,笔下左出,而锋利不坠,则自然佳矣。其法须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势旋於左,法在涩而劲,意欲急而婉若迟,留则伤于缓滞矣。诀云,擎必掠贵险而劲。(掠也,永字第六笔,曰导,即馂之义。)
   送,作磔用之,谓揭向右边去,亦中名指运法也。右送之波皆名磔。诀云,波必磔,必三折而遣毫,其法须右揭其腕,逐势紧超,傍笔迅磔,尽势轻揭而暗收,在于迅疾中得之,其势亦贵险而涩也。(磔也,永字第八笔。四字诀或以为拽。)
                    ——《七字书诀》
  
[评点]徐渭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