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绝版 新町点烟盘:粤剧,又醉香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4:57
本报记者 李炜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06日   第 09 版)



提起香港,你会想起什么?是维多利亚港的灯火璀璨,还是九龙的车水马龙?或者是金融中心、购物天堂?最近,在香港自己的推介活动中,“粤剧”成了另一个关键词。
近日,名为“香港掠影”的展览在香港国际机场开幕,港府希望游客可以在走下飞机的第一时间,就能更容易接触到香港的文化艺术。其中,“粤剧巡礼”是重要部分,包括珍贵剧照、名伶相片、道具和剧本。
这让人想起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粤剧的精彩亮相。“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香港活动周上,香港小朋友用稚嫩声音将粤剧《帝女花》经典唱段完美演绎,打动观众无数。
粤剧,曾经迷醉香江。粤剧有历史,又称广东大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有故事,“文革”期间,粤剧在内地被改得面目全非,却在香港得以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代代名伶大师。一提起粤剧,会想到红线女,还会想到周总理的那句评价:“昆曲是江南红花,粤剧是南国红豆”。
粤剧,曾经迷醉香江。粤剧曾经是一代港人的集体记忆,自然也是香江风情的重要元素。如今,香港人希望展示给世人一个多元化的香江文化,既有现代也有传统。时代的变迁,加上香港寸土寸金、觅地经营不易,青年一代参与意愿低,包括粤剧在内的很多传统项目,诸如舞火龙、打小人、舞龙、舞狮等,随着时代的变迁,都存在传承的危机。
事实上,无论是粤剧还是任何一种香港的传统项目,都曾经是港人历史和习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粤剧,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的方式:2006年,粤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港府在中学开办粤剧课程;而政府的支持无疑也给民间注入“强心针”,如今全港已有10多个儿童及青少年粤剧团,每逢周末,剧团里都会挤满小学员。
在都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对每个城市来讲,应该都是个命题。如何解题?或许方式各有不同。粤剧,曾经迷醉香江;粤剧,如今又醉香江。这一个“曾经”到一个“又”,粤剧走过的复兴之路,我们看得到;这一个“曾经”到一个“又”,香港这个城市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间的抉择与连接,应该更值得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