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高手叶枫:神秘地宫惊现岑巩 多方疑是周王陵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57:07
神秘地宫惊现岑巩 多方疑是周王陵
近来,古名思州的岑巩县天安寺遗址内一处名叫塔山的神秘地宫再次引发群众热议。说是当年吴三桂秘葬思州天安寺内塔院地宫中,陈圆圆在天安寺为夫出家守灵。天安寺碑铭、佛歌有此记载,周边民间广泛流传这一说法,马家寨吴三桂后人也指证这一佳话。当地学者(人称“思州通”)黄透松先生经过长达20余年的查考,支持民间传说。一些专家学者实地考察时,亦众说纷纭,难定其说。神秘地宫到底是不是影响一代历史进程的周王吴三桂的葬身之地呢?
民间传说
当地一位刘姓后裔听马家寨吴三桂秘传人说,吴三桂死后,秘密深埋入天安寺的塔院地宫中,陈圆圆出家天安寺是为吴三桂守灵。吴三桂后人还说,马家寨建有地安寺,大有乡桐木寨有天安寺。男为天,女为地,真是怪异。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思州天安寺又名平西庵。上世纪80年代,马家寨吴三桂后人秘传说:“天安寺是陈圆圆用私房钱修的,我们解放前(从马家寨)去思州挑盐巴,路过天安寺,那里的人还要请我们吃酒吃饭,从来不要开钱粮。解放前,每年过春节,他们还要请我们吴家一桌酒席呢。”
2005年,家住天安寺旁一位叫穆昌银的老农,竟然滔滔不绝地讲述陈圆圆有真坟墓的事,还称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说:“要找圆圆真坟墓,舞阳河边天安寺,天安寺边黄杨树,黄杨树边三丈五……”
2006年1月,岑巩县大有乡民在“黄杨树边三丈五处”生产劳动时,挖出一块铭刻有“饶氏谌太君之墓”的墓碑。
2002年9月,天安寺又一老农姚茂发(系天安寺最后一个和尚姚祖林的侄孙)说:“塔院内有一块陈圆圆的无字碑。”
2003年5月5日,当地学者黄透松去核查无字碑时,一名一字不识的老农讲出吴三桂秘埋塔山地下几丈深的地宫中,竟然还能画出地宫墓室,类似定陵及汉代刘胜王陵墓的结构图。还说,明末清初兵部尚书、天问和尚郑逢元指引陈圆圆出家天安寺,建平西庵,并说出陈圆圆出家天安寺是为吴三桂守灵……
当地流传的《天安寺佛歌》唱词也说:“唐建天罡后天安,天安寺后平西庵;圆圆出家天安寺,为夫守灵她心宽。”“塔院立座无安碑,三桂秘葬塔山堆;‘王振宗风’临济派,圆圆嫁夫生死陪”。等等。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神秘塔山
天安寺内有一塔院,院内有一地宫,极其神秘。长期以来,专家学者纷至沓来,探幽寻秘,热议不断。
从地表看,整个塔山貌似一座小山丘,堆山高约20米,占地面积在三万平方米左右。
大有乡政法委书记洪德木是当地一个探秘爱好者,他曾多次到过实地测查。据他介绍,此山泥土松软,用铁锹就可以铲掘黄泥堆土,且全都类似观音土。他怀疑,整座塔山是不是用人工挑泥堆成的小山呢?他说:“四周其它的山都长过参天大树,唯独塔山没有,尽是些矮小的灌木林及杂草,不知何故?”
据姚茂发回忆,塔院是一处365天都点天灯的地方。原有七级塔及围墙,上世纪60年代被毁。院墙基长15.2米、宽15.2米,占地231平方米。
经实地考查,位于天安寺正殿西约1公里的塔山正中下部,有10冢土丘坟墓,5冢有碑文。正中一冢碑帽呈六陵角官帽形石碑,造型为通天符号,碑铭刻“临济正宗三十四世上真下智大和尚灵塔”,旁边小字脱落,无法辩明。许多坟墓碑文均脱落不清,与四周100余座和尚墓碑铭文大不相同,十分蹊跷。
在众多墓碑中,有两座格外引人注目:一座是无字碑,一座碑面上横批铭刻“王振宗风”四个大字。
还有一个塔基已拆毁的地坑,深下近2米处用特制的厚砖及石材料板岩铺砌,其泥土经过人工锤练得很坚实,如锻瓦泥一般;前有通道,左侧有一小洞,人们疑是王陵地宫通道。
在塔山上,还发现大量“罐罐坟”,多用土陶罐,也用青花瓷瓮的,都是装人的尸骨。不久前,有农民从地下新挖出三个青花瓷,里面只有头骨,令人惊讶不已。“罐罐坟”没有土丘,每罐只用几块厚砖围砌而成。这种下葬的方式,实属罕见,是天安寺又一大尚待破解的神秘。
当地流传的吴三桂尸骨秘埋塔山地宫是不是真的呢?为何天安寺要365天点天灯呢?为何墓碑帽用通天符号呢?“王振宗风”含义何在?为何立座无字碑?“饶氏谌太君之墓”又是哪个侯王的夫人?为何葬“罐罐坟”?为何唯独塔山不长大树?……天安寺一连串的惊人之谜令人费解。
专家考证
为了揭开天安寺一连串谜题,岑巩县境内外曾有许多专家学者专程来考,有赞成民间传说的,也有持怀疑的,莫衷一是。
黄透松曾经20余年反复经过实地调查考证,赞成吴三桂秘埋天安寺地宫的说法。他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他说,有史书记载,吴三桂死后,其真尸骨清朝廷并不一定已经真正得到。按此说来,吴三桂秘埋天安寺塔山地宫中是很有可能的。他认为:
一是塔山有类似观音土,山体独特,黄泥厚达20多米,而周围山体均为石沙山,黄泥盖山土不过2米,大有来头。
二是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农都能滔滔不绝地讲述吴三桂秘葬塔山和陈圆圆出家为夫守灵的故事,其中一老农还能画出地宫墓室,类似定陵及汉代刘胜王陵墓的结构图。马家寨吴三桂后人也承认这一点,天安寺佛歌亦有此唱词。
三是吴三桂死于衡州,沿沅江、舞水运尸骨至天安寺密林中比较方便,比陆路远运至云南容易得多,而且又处于战事紧急时期,情理适合。
四是天安寺是康熙十二年赴镇远迎降吴三桂的思州知府李敷治管辖地盘,李为恩贡,天顺府大兴人,与郑逢元关系较好。而吴三桂与郑逢元有交往。郑誓死不归顺清朝廷,在云南宝台山皈依,法名天问和尚,后归家乡大有乡茂龙塘,与天安寺仅距2华里(现其墓尚存)。郑逢元于康熙六年为崇拙和尚建天安寺一事写有序,传说郑曾指引陈圆圆出家平西庵。
五是塔院原来365天都点天灯,既有佛寺规矩,守皇陵也有此做法。
六是临济正宗派较重贵族化,塔院墓联铭“王振宗风”,可能是一种极大的暗示。陈圆圆立无字碑很有可能是效法武则天。
相关链接
天安寺,唐名天罡寺,后名天安寺,又名平西庵,思州府设有僧纲司,属禅宗寺院(有碑铭称临济正宗派)。据考,天罡寺,始建于唐武则天当皇时代,坐落在今岑巩县(古名思州)大有乡茂龙塘、桐木寨与蟠龙寨之间的一座小山上。居岑(岑巩)江(江口)公路旁,处舞阳河北岸,四周山围峦聚,林海茫茫,环境清幽,景美如画。当地阴阳地理先生说,寺区有7个小山冈,是北斗 7星聚会,寺建在北斗星山上而称名天罡寺。相传原管辖面积约4平方公里,当地盛产谷子、黄豆、玉米等物产。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