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玛丽2日版rom:读书,需要一种境界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25:57
读书,需要一种境界 2010年04月25日 文/肖鹰 我们这一代人是典型的在“文革”中长大的一代,共同经历了那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匮乏。我的个人阅读史开始于1973年,那年春天我10岁出头,告别抚育了我近10年的祖父和祖母,从四川威远县的一个寂寞的乡村到内江市内与父亲一同生活。到城里上学不久,父亲让我读小说《闪闪的红星》。这是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对我的意义就是让我明白我能够读小说了。

此后数年间,我与同龄人一样,阅读了不少“革命小说”。我找不出这些小说对我心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它们只是填补了一个少年在那个文化贫脊时代阅读的空白。上中学后,我开始读鲁迅的书,他的小说和散文都震撼我青春的心灵,那些辛辣而又醇美的文字,令我无限热爱。老师讲课时说鲁迅的文字是“入木三分,牢不可拔”,我在读鲁迅时真的试着用拔钉子的力气要在他的文中拔出几个字来,实在是一个字都拔不出来。文如其人,鲁迅的文字,就是鲁迅的人格和精神。认真想来,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影响我的心灵的文学家,虽然我在中学以后,就没有机会专心阅读鲁迅,但他的文字,至今沁润着我的心田,并且戒约着我的笔端。

在整个中学时代,除了读鲁迅之外,我还自由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背诵了不少。解禁后,也阅读了《红楼梦》。这个时期,我开始做文学少年的“当作家”的梦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1978年考试升入高中。考试改变命运,一考定终身。那些年高考的压力对于当事的学生,绝不下于今天。但因为有文学少年的梦想打底,我并没有感到特别的压力,除了低调按老师的要求备考外,我依然故我地沉醉于古典文学的诵读。当时,我又转学来到在云南绥江县做中学语文教师的母亲身边。绥江县城是金沙江中游的一个滨江小城,我每天傍晚饭后就会手持一册古文或古诗,来到涛涛奔流的江水畔放声诵读,直读到四色瞑合,与天地同醉。同样,中学时代以后,我就没有机会专门阅读古典文学了,但古典文学将母语最璀璨的精华浸润了我,使我在日后的漫漫学问人生中源源不断地受到滋养培育。

鲁迅和《红楼梦》等不朽的古典名著,开启了我稚嫩的心灵的文学梦想,而在绮丽的文学少年的梦境中,当时生活的困厄被淡化了。这就是我在那不幸的少年时代的幸运。

2

即使我相信冥冥中真有命运主宰,但我也不会事先相信命运安排了一部书来改变我的人生志向,从而改变我的人生道路。

1980年我很顺利地通过了高考难关,而且很意外地考上了北京大学。然而,更意外地是招生人员将我“分配”进了哲学系。我当时报考的是北大中文系,因为我还执着地做着文学青年的梦。接到录取通知时,我当时失意的苦楚,决不弱于贾宝玉在洞房花烛夜见到的不是林妹妹,而是宝姐姐。我是怀着非常无奈的心情走进北大,走进哲学系的课堂的。然而,上学不久,我从同宿舍的一位同学手中看到了刚出版的《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我此前并不知道朱光潜,但一种冥冥中的神力促使我从同学手中抢过来阅读这部书。

这部还散逸着油墨和纸页混合的新鲜香气的书,为我打开了一个神奇华美、无限芬芳的世界--美学。此前,我不知道世间有美学,正如我不知道朱先生。那位同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阅这部书的,因为限时要归还,我大概是在夜以继日地两天内读完这部书。这两天,我被朱先生晶莹剔透的文字和孕育这文字的那颗水晶般美丽的心沐浴和彻底洗礼了。这是我阅读史中忘怀物我的两天,在这两天中,我心目中只有这部书。两天之后,直接产生了两个重要结果:第一,我每每拜读到得意忘形而手舞足蹈时,在这部崭新的书上留下了即兴勾划的累累墨迹,还书时,一位大概比我母亲年高而且非常慈爱的女图书管理员不得不照章判罚我13元人民币(当时我们用一月22元的助学金,可过上“奢侈”的大学生活),然后责备我“你真给你妈妈生事”,但我自豪地告诉她“我妈妈知道了会为我庆贺”。因为,第二,在缴完罚款后,我就开始查阅图书馆的美学书目,自此进入了我将毕生献奉的美学专业。

1981年暑期四川云南地区洪水泛滥,我与一中学同学自四川宜宾返绥江,金沙江沿线车船停运。我们俩不得不徒步逆流而上,在险恶的洪水侧畔觅路爬涉了两天、走完190华里路程。我们各背着一只沉重的旅行包,在我的包中放着从北大图书馆借出的五册加了硬皮包装的书:黑格尔《美学》4卷,丹纳《艺术哲学》一卷。这个情景,对我后来的人生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实际上,后来至今近30年的人生旅程,我都是青春无悔地肩负着美学走过来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