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技师手套防伪:世博会馆之二:组织馆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57:10
 世博会馆之二:组织馆篇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         展馆外部以蓝天渐变至大地青绿色,使参观者感到和谐自然。展馆的第一部分为“世界贸易”,由5个50英寸的屏幕分别反映世界不同城市、地域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第二部分为“贸易发展点”,展示全球已成立的世贸中心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则为“认识世界贸易”,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计算机了解不同地域、城市对贸易发展的计划、项目以及梦想。展览馆的设计,可以因应不同场合需要而改变成舞台,或举行大型展览活动。  国际信息发展网馆         展馆的全玻璃外墙采用“液体玻璃”技术喷涂,晶莹剔透。入口处有七根盛水的玻璃立柱,利用水的落差瞬间形成“大爱无疆”等字样和图案,循环演示。“液体玻璃”这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可以像油漆一样地涂刷在建筑物表面,24小时后,液体便会凝固成玻璃。因此,无论展馆有多大,都可以穿上“玻璃外衣”。防火、防水、防腐的材料特点还一并将展馆呵护得无微不至。这一技术目前已由浙江苍南县的政府与企业进行过实地试验,将在该地落户,成为展区的实绩项目。  世界气象馆         世界气象馆是世博会历史上出现的首个独立气象展馆,总建筑面积为1230平方米,与联合国馆为邻,世界气象馆主题为“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气象馆的展示内容与建筑物外观进行一体化设计,以达到最充分的体现自建馆特色和优势。   在整体建筑设计上:将充分考虑到节能减排,气象馆的建筑将是一个“会呼吸的皮肤”,即以人的“皮肤”来比喻“墙体外层”,使整体建筑不仅能防风、防雨,而且还要能透气,使用节能的方式,降低空调使用率,使展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建筑。从气象概念出发,以“云”为构思的基本出发点。以四个大小各异、方向不同的白色的扁圆球体相结合,形成的组合体从各个角度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朵云。亮白色的膜结构造整个建筑外形,简单轻便,节省材料,符合临时建筑定位,又有展览建筑需要的亮丽外观。   膜布上均匀布满点,当喷雾都开启时候,整个建筑呈现一团云雾的效果,如果阳光高度角小于42度,在中间步行广场上的观展游客,面向气象馆,还可能看到包围建筑的彩虹。东北部设咖啡厅,咖啡厅外膜采用透明膜,让咖啡厅可以直接观赏“宝钢大舞台”等景观,且不会引进过多的太阳辐射。  联合国联合馆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各组织组成联合馆,集中展示联国及其系统机构的各国际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城市管理等领域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展馆外观简洁大气,以蓝色为主色调,配以醒目的联合国会徽和名称。上海世博会期间,各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会在馆内举办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馆         展馆入口造型的创意来自帐篷这一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人道救援物资,营造了一种“在现场”、“在行动”的真实感。展馆内分为“黑色记忆”、“人道之光”、“行动你我”三个主要展示区域,展示人类遭遇过的一系列重大战争与灾难,以及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减轻人类的苦难等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位于浦东世博园国际组织展区中,靠近世博轴,雪白的外墙上印有“红色十字”、“新月”标志和约8米高的四人高举双手图案,象征着“携手为人道”。  上海合作组织馆   展馆以欧式造型嵌入中式主题对联,演绎“和谐世界,从邻开始”的主题。其外墙造型设计为“携手走来”,象征人们手挽手,跳着欢快的舞蹈向上海走来,画面充满动感与活力。馆内四周及穹顶画面以朝阳霞光铺陈,整体感强,气势宏大,预示上海合作组织如朝般光芒绽放,蒸蒸日上,前景广阔。馆内仿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纪念地——上海西郊宾馆逸兴亭。长11.1米的金色地面艺术浮雕铭刻着1996年至2010年上海合作组织大事记及成员国版图。  公共交通国际联会馆   公共交通国际联会馆旨在展示全球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对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探讨公共交通如何改变城市及城市人的生活、如何提升城市人的生活质量。展馆的设计结合了大量绿色元素,从亲切、新奇、有趣的角度出发,让参观者认识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好处。通过轨道及道路模型,影像与图像的结合,使人们对公共交通推动城市的美好环境留下印象。  世界水理事会馆   更好的水、更好的城市。世界水理事会馆将探讨水资源如何能创造更美好城市、更美好生活,展示成功的、有创意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案例。展馆将从各方面诠释“生命之水,发展之水”的展馆主题,将“河流”汇聚成“海洋”,并串成一条线索加以展示。  展馆以绿色为主色调,设计简洁精致。展区的“孩童角”介绍关于水的挑战和解决方式,儿童有机会参与亲自动手的互动环节,学习关于水的知识。展馆以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聚焦不同区面对的不同挑战,比如资源灾害、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资金短缺、气候变化等。  世界自然基金会馆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展厅采用中国“太极图”的布局形式,展示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近50年来的保护成果,并着重推广气候变化背景下河流、港湾和城市间持续发展的理念。展厅内采用多种现代化互动装置来呈现气候变化的前因后果。  东南亚国家联盟馆         成立于1967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展馆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蜿蜒美丽的海岸线,展示内容围绕主题,阐释了东南亚国家寻求和谐社会生活的共同理想。展馆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相关机构进行介绍,并展示其成员国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照片。通过海报、宣传册、广告牌、电影短片和互动媒体等方式介绍文化和旅游信息,使人深入了解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文化和传统。  全球环境基金馆   作为一个国际资金机构,全球环境基金主要通过赠款等形式,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和臭氧层保护等领域,为受援国提供项目资金支持,以取得全球环境效益,促进受援国的可持续发展。展馆以绿色为主色调,设计简洁精致。  阿拉伯国家联盟馆         阿拉伯国家联盟馆有22个展位,呈现阿拉伯古老和现代的城市生活风貌以及阿拉伯人民对未来的憧憬。展示着眼于古老城市多样化的生活,包括文化、建筑、生活方式、自然资源以及经济贸易等方面,描述22个古老城市演变为现代化城市的历程,阐释历史变革对阿拉伯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展区通过开展各类围绕“阿拉伯城市及其发展”座谈或讲座展开前瞻性的讨论。同时以海报、国书、电子演示讲稿、影片及互动网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阿拉伯国联盟的工作。 国际竹藤组织馆   国际竹藤组织致力于促进竹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馆由竹子包裹,曲线形的造型设计让建筑更富动感。展馆地面铺满竹子,墙上也采用竹藤的材质,非常环保。展馆内将以动态的、交互式的展示方法让观众全面了解竹藤的可持续发展及应用,这其中也包括用于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创新的、高科技竹藤制品。各种用竹藤编制的展品,如乐器、家具、容器、装饰物等,让人感受到竹藤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国际竹藤组织覆盖全球的网络以及该组织为消除贫困、环境保护和全球合作等目标作出的贡献也在展示中得到体现。  国际博物馆协会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从文化、社会、经济、环境和创新五个层面探索城市与博物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展馆设计整洁、简约、现代,分为固定展区和临时展区。前部的圆形区域既可被布置成专题展区,又可作为活动区域。后部设置影像墙,使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现代博物馆的参观环境,临时展区每月展示不同地区的博物馆风貌。另外展馆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与小型讲座,荣誉日时还会举办庆祝纪念活动。  法语国家商务论坛馆   法语国家商务论坛是由讲法语的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成立于1987年,是唯一一个被法语国际组织承认的非政府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展馆的围墙用特殊材料建成,以体现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侧面用一些从墙壁上伸出来的棕榈树装饰。巨大的瀑布、两面玻璃墙之间的波浪、底部粘贴的琉璃瓦将凉爽的氛围呈现得淋漓尽致。外面用一些从墙壁上伸出来的棕榈树装饰。巨大的瀑布、两面玻璃墙之间的波浪、底部粘贴的琉璃瓦将凉爽的氛围呈现得淋漓尽致。  博鳌亚洲论坛馆   展馆采用蓝、银色调搭配,体现科技感、现代感、国际化。以博鳌亚洲论坛标志中的“ASIA”为原型,放大成大型展台的主体,简单、醒目、震撼,体现论坛希望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发展的愿望。将标志中的圆形做成球状,与圆弧形的咨询台形成呼应,寓意“世界人民的大团圆”,同时还体现了“理解、沟通、合作共赢、建立和谐城市与美好未来”的含义。展馆用世界地图为背景墙,体现全球化、多元化、一体化。用热带植物与现代化展台搭配,体现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兼顾“绿色”、“和谐”与“文明”的寓意。  加勒比共同组织馆         加勒比共同体组织是加勒比海地区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展馆造型别致,布局巧妙,重点展示加勒比共同体组织1 5成员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经济成就。馆内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碧水蓝天的岛风光、繁忙壮观的现代化港口、精美绝伦的稻草编织的手工艺品、儿童阳光般的笑脸,洋溢着浓郁加勒比风情。  非洲联盟馆   展馆入口处巨大的非洲原始雕刻和文字与发着微光的地球模型遥相呼应,代表非洲在世界环境保护、事务协调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馆内展示涉及交通、楼宇设施、学校、医院、国家公园、公共设施等项目,阐述面对全球气候恶化的现状,清洁能源对非洲城市的管理与发展、对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中央圆形的论坛区域播放一系列介绍非洲城市发展,尤其是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与清洁能源使用的影片。围绕着中央的“地球”,弧形走道两侧依次展现非洲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变迁、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