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对碰视频:世界震惊:中国继续全力推进核能 寄望核聚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1:17:20

性格随和的段旭如教授带着客人走进了一个杂乱的实验室,他看起来并不像一般认为的科学怪人。


但这位生活在成都的段教授所研究的,却是一个听起来颇为大胆的项目——“人造太阳”。他希望这个“人造太阳”能创造出无尽的廉价清洁能源。


段教授也不是特立独行的人,他只不过是中国在核能领域探索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


日本地震和海啸发生後,大家纷纷开始强烈质疑采用原子裂变的旧式核能模式。


虽然德国和意大利暂停了发展核能的步伐,但中国依然在推进雄心勃勃的核电计划,打算在2020年将年核能发电量增加到7,000万-8,000万千瓦。中国2010年底核电装机容量为1,080万千瓦。


中国很多核能研究所都在积极寻找更先进的解决方案,解决传统反应堆所面临的问题,如乏燃料棒回收和储存,以及可能面临的恐怖袭击等风险。


但是段教授和他领导的、接受了国家资助的团队却在追求核物理领域的“圣杯”:通过核聚变,而非核裂变来发电。


段教授表示,核聚变可能是最终的出路:它比传统的裂变过程要安全很多,每个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发电厂每年仅需要600克氢燃料,基本上不制造放射性废弃物。


担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的段旭如说:“因为日本出现的问题,中国政府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核聚变。”


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艰苦的研究,核聚变这个构想已经超越了纯粹假设的阶段,但距离成为现实还有一段距离。尤其重要的是,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能量远远超过所产生的能量。


虽然核聚变是最终目的,但在近期,中国将继续在实践中专注于开辟传统核裂变反应堆的新方向。


在中国核能业界等待政府审议结果之际,所有迹象都表明,中国在推进其长期的核能发展战略。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周称,中国将继续支持建设和开发先进的核反应堆以及相关的核技术。


世界核协会副秘书长Steve Kidd说:“对于世界来说,中国突然变得更重要了--当其他人在自问是否要前进的时候,中国依然坚定地全力前行。”


如果说,传统的核能代表了核武器的民用价值,那麽核聚变便是氢弹的延伸。氢弹首先是由美国在1952年测试的。


段旭如说,这方面的进展比预想的要慢。


“从第一枚原子弹爆炸到第一座核电站,隔了大概九年时间,我们原本希望从氢弹到核聚变反应堆这一过程最多花费20年时间。” 他说,“但实际上很难,因为有太多技术和科学方面的挑战。”


一位观察人士称核聚变反应堆相当于把太阳放到了盒子里。核聚变反应堆的想法还曾被嘲笑,被认为是扯淡,好比不切实际的“永动机”。


但段旭如却对这种批评不屑一顾。他在该领域研究了20多年,其中八年在德国。他觉得自己有理由保持乐观。


“其实,核聚变的概念很简单,”他笑着说,“首先是要制造等离子,然後加热等离子至几亿度,然後需要把它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