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 国产精品分享:江姐一家祖孙三代的不同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6:40
  江姐一家祖孙三代的不同生活     

江竹筠


江竹筠和丈夫彭咏梧及儿子彭云
  
第一代:献身中国

江竹筠,1939年入党。人们习惯称她江姐。1947年,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姐还担任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

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姐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江姐的十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年仅29岁。


左一彭云后为夫人易小冶  
                      

彭云感觉在美国的生活很充实

第二代:定居美国

1965年,江姐19岁的儿子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毕业后分到了沈阳一家工厂工作。1973年,彭云与在北京工作的大学同学易小冶结婚。易小冶家在北京,外公是杨开慧的舅舅。1975年彭云调到北京四机部一个研究所工作,全家得以团聚。

1977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以后,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随后,他又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美国,先后在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学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马里兰大学担任了一年访问教授。
    
1987年,彭云回国在中科院软件所做了一年多的研究工作。后来,美国一家知名的出版社看中了彭云的博士论文,请他担任第一作者,与导师合作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写作出版一本关于人工智能中溯因推理的专著,彭云因此又前往美国。从此之后他一直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现在已经是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计算机系的终身教授。他的妻子易小冶也先后在美国取得了社会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在一家研究所工作。

彭云在谈及母亲时坦言只完成了母亲的一半遗愿。

                      
彭云夫妇和彭壮壮夫妇二世同堂在美国


中国商务部易小准副部长在京会见了美国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彭壮壮博士

第三代:杀回中国

彭壮壮 (Alex Peng):哈佛大学数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麦肯锡全球董事,大中华区电信及高科技行业的核心成员;江竹筠烈士的孙子。  
  
彭壮壮曾在全美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进入前十名,并获得具有少年诺贝尔奖称号的美国中学生“西屋奖”,当时他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学毕业后彭壮壮考入哈佛大学数学系读完本科,后又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彭壮壮回到北京工作,现任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及大中华区电信及高科技行业的核心成员。

在美国中学毕业后,彭壮壮考入哈佛大学数学系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入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2001年回国后一直在麦肯锡工作。
  
彭壮壮的妻子仲奇,是当年奶奶江姐的亲密战友何理立的孙女。妻子的爷爷仲元(原文化部副部长)也是当年江姐被捕后的狱中难友,两家人可以说是世交。

------------------------------------
江姐的中学毕业照


老电影《江姐》


在中国公学停办后,江姐按上级指示考入重庆中华职业学校,毕业后步入社会。时过数年后转移到成都,因组织学运的需要而报考四川大学。她仅读过高中一年和一年半职业学校,就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补完所有课程,顺利考入川大。

详细资料: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入党。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但江姐誓死不屈。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由左至右为江姐,何理立,王珍如


1940年中国公学停办,这是她离校前在校园附近的留影。


江姐一家


江姐


这是江姐的高一结业证书。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中国公学附属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姐的儿子彭云
   江姐的儿子彭云由父亲的原配谭正伦抚养成人,后考入哈工大,1980年公派出国留学美国,后在美国定居,现任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后来彭云的儿子彭壮壮也到了美国,据说也和父亲一样成绩卓著。

得益于重庆唱红运动,更多的人知道了以上江姐儿子彭云的信息。江姐儿子彭云是建设新中国还是建设新美国,那是他个人的权利,任何异议或腹诽都是修炼不够的体现。但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公派出国留学”的人,如何实现“后在美国定居”的,不应该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俺有个哥们,也是改革开放之初率先公派留学美国的人之一,后来回国了,现在混得特别“栽”。从他那里,我知道 “后在美国定居”的江姐儿子彭云,在当年都叫“叛逃”。因此,本贴标题并非特地吸引眼球,而是实事求是的产物。这也是湖北良民一点五的特色:从不造谣,偶尔传谣,决不辟谣。

邓小平同志启动改革开放的举措之一,是选送一批青年才俊去美国学习先进技术,学成后报效祖国。大家知道,1979年中国才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1980年前后根本没有大学生可以选派美国,因此那些率先被公派到美国留学的人,都是从各部门各单位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

严格的政审这里撇开不谈,条件之一是懂英语,这是第二关,当年这一关可谓比鬼门关还难。历经10年“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洗礼,能把英语坚持下来的人本身就是杰出人才。这两关过了还不行,还有一个关口必须跨跃,这个关口今天看起来有如天方夜谭。

这是什么关口呢?必须结了婚、生了孩子。我那哥们80年初结婚,“孩子”尚在制造之中,因此尽管政审、英语考试都通过了,也结婚了,但因为没有孩子而误了第一班车。他老婆也争气,年底给他生了个儿子,于是81年他如愿以偿实现了去美国公费留学的梦想,为期两年。

为什么要规定公派出国必须结婚生子呢?怕你不回国。我哥们那一批是35个人,其中女性10名,最后回国的只有10人,有点意思的是,女性一个也没有回国。若干年后他一直把这作为女人更绝情的一个样本宣传。

我曾问有没有美国官员策反他们,他说没有,但始终有台湾人士主动接触他们、服务他们。他说,美国老师也知道中国大陆学生特别穷,因此只是比较留心为他们提供打工机会。他说当时在美国打工一小时为3-4美元(这是打黑工的价钱,如果是正式工,价格更高),折合人民币在30元左右,正好是他们在国内一个月的工资。

因此中国留学生一有时间就去打工,一般情况下,学习日每天可以打工两、三个小时,休息时间可以干到八小时以上。我哥们每周到一家美国农场打一天工,搭日本留学生的便车去。在该农场打工的还有菲律宾人。他说就勤劳程度而言,中国人远胜于菲律宾人,但怎么也拼不过日本人。因此,同样打工,日本人拿钱最多,中国人其次,菲律宾人更次。

哥们说,刚开始中国人很团结,但到第二年下半年的时候,出现明显分化。分化的原因是同一个话题:回国还是不回国,那时节留学生不回国叫“叛逃”。对“叛逃”的留学生,国内公安部门会到该留学生的家里,宣布开除工作、取消户藉等决定。

每个留学生身边,总有台湾人士告诉他们如何实现美国梦:第一步,决定不回国,他们将立即为你办理短期居住手续,凭此手续可在美国呆上8年。第二步,当满8年良民后,可以申请办理著名的“绿卡”,即长期居留美国的“临时身份证”,持此证可以到香港与你的家人团聚。第三步,再在美国坚持7年,然后申请成为美国公民。此后你可以直接回大陆探亲,也可以想办法把你的孩子、老婆(如果你还需要的话)接到美国来。

我问哥们为什么要选择回国,他说老婆年轻漂亮、又生了个儿子是借口,真实的想法是,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他想回来撑门户。哥们说,最后一个学期还没开始,国内相关部门就开始做他父母、他老婆的工作,要求他们定期给他打电话,要求他回来“报效祖国”。他说他父亲是开明的,要他自己决策,老婆则打通电话就哭,这也确实让他心神不宁。哥们说,买到回国机票到机场候机时,还有“友好人士”劝他“回头上岸”。

对这样的历史,我想江姐儿子彭云应该一点也不会陌生,想起往事时应该也不无感慨,我承认彭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但彭云也应该站出来承认:这个选择建立在叛逃祖国之上。我还想知道,江姐儿子彭云是如何作出这一决策的?最后,我还想对彭云说:如今你在美国也算功成名就了,能否把当年祖国动用极其宝贵的外汇送你留学的“公费”还给你母亲为之献身的祖国?

2000年,我哥们的那批留美朋友曾在上海搞一个聚会,结果出现“两上凡是”:凡是留在美国的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财运亨通;凡是回到国内的都混得惨淡。他以亲身经历说,回国后他们立即进入了一个充满嫉妒的恶意环境,从此仕途失意、工作失意、生活失意。也因为这个原因,国内的朋友不再发起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