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颂茹不照雅原图:本周主题:从西方的穷人不怕通胀说起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52:08
本周主题:从西方的穷人不怕通胀说起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代表作: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

往期回顾

加息乎?通胀乎?馒头乎?米饭乎?

天灾在蔓延,中国怎么办

工资增长,愚人节的话题?
>>>>>进入更多周刊
联系我们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天涯财经社区的财经周刊主持工作,对一周内的财经热点进行点评!!
联系人:ID壹抹晴天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适当通货膨胀并不可怕,不必自乱阵脚。纵观世界各国,通货膨胀达到10%,甚至20%大有人在,我国CPI控制在5%左右完全是正常的,完全不必为了过度控制CPI上涨,用药过猛,误伤了经济。网友 尹小田 认为对短时期内通货膨胀引起的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不使通货膨胀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于中高收入群体来说,一段时期的通货膨胀并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度过这个难关后,一切都会好起来。关键是决策层要有清醒的认识,哪些是当前最重要的,哪些是无法避免,必须要承受的代价,抓住主要矛盾。 [详细]
点评—在全球通胀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与其无谓的恐慌、指责与谩骂,不如先去辨析通胀发生以后到底会怎么样。
众所周知,中国的老百姓都存钱,美国的老百姓都不存钱,也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可支配收入比外国老百姓高,外国的老百姓拿了工资以后先要还卡,而中国的每一个老百姓家里,就算一个农民家也有个几万块钱的家底钱,有几万块钱的现金,实际上在通胀恐慌的情况下这几万现金都是可以提出来扑铺向市场的。
比方说,美国要发生了通胀恐慌,美国老百姓是拿不出钱来抢购,因为他们没有存款;可中国老百姓就不同了,中国的老百姓直接把定期变成活期,直接提出来买东西,这中间的差别就大很多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样一个统计数据:
美国富有的5%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72%,接下来15%的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21%,余下80%的家庭拥有的金融净资产仅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7%。在各类金融资产财富上,美国最富有10%家庭所占有的财富每一项都是余下90%美国家庭拥有同类资产的4倍至60倍。
对于通胀中最受到影响的商业资产和有价证券方面美国的富裕家庭占有绝对的优势。
在商业资产上,1%最富有家庭拥有的资产额占全部商业资产额的62.4%,接下来9%富有家庭拥有的资产额占全部商业资产额的30.9%,而余下90%家庭拥有的资产额仅占全部商业资产额的6.7%。
在金融有价证券上,1%最富有家庭拥有的资产额占全部有价证券额的60.6%,接下来9%富有家庭拥有的资产额占全部有价证券额的37.9%,而余下90%家庭拥有的资产额仅占全部有价证券额的1.5%。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通胀中遭受损失的主要是富人群体,他们的穷人都是“月光族”或“月透族”,他们都是借银行的款项来消费的人,这样在通胀中他们的还款负担反而是减轻了,成为了得利者。
中国则正好相反。富人大多靠大量借贷发展起来,穷人却是手持着现金作为保命钱。一旦发生了通胀,老百姓的生存直接受到重大威胁,这是中国与西方的重大不同。故央行副行长胡晓炼2010年7月26日撰文说:“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受通货膨胀损害最大的是低收入群体,尤其是我国4000多万的城镇低收入群体和近亿人的农民工,处理不当容易对社会公平和稳定造成影响。”
西方在实行货币主义进行受控通胀几十年,对于通胀环境已经做足了各种社会准备,而我们经济政策的所有重心都是防止通胀,根本没有准备在通胀必然来临时考虑怎样的应对通胀的世界局面。
通胀的过程就是全世界的一个资产、资源、财富的再分配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关键节点,对于这样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巨额负债的时候基本就已心知肚明,对于当下和未来的通胀也早有预见。
对于中国,我们需要认清的是通胀发生后世界其他国家与我们的不同,以及了解西方对于通胀所做的准备。知己知彼,才能应对我们正在面对的这场全球通胀博弈。
通胀就是财富的再分配,但是怎样分配呢?
对于通胀,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浅显道理就是谁拿着现金谁就要被掠夺。
而目前世界上的货币情况是如何的呢?
截至2008年底美国M2 共8.2万亿美元,中国M2共6.9万亿美元,日本M2约8.1万亿美元,2009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中国货币增长迅速已经与美国相当。
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广义货币M2却与美国相当,这也意味着两国相比,在通胀过程中手持太多货币的中国更容易被掠夺。
中国的M2与GDP相比这样的高昂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高储蓄率,中国2009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企业存款10万亿元。
这些数字引起了金融界的普遍关注。而对于美国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受经济持续发展和房市火爆带动,美国人倾向于消费,个人储蓄率即储蓄与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不到1%。
但随着金融危机的降临,美国人开始倾向于储蓄,个人储蓄率逐渐回升。2009年5月份个人储蓄率达到6.9%,为15年来最高水平。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美国的储蓄率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每一个个体都不存钱,那么M2中的储蓄存款就异常膨胀了,中国的存款个人与企业之和按照上述数据是24万亿就达到了3.5万亿美元左右,因此很好理解中国为什么M2的高昂。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就发现在通胀的情况下,中国的老百姓因存款太高成为了被掠夺的对象。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6.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7%;一季度本外币存款增加4.04万亿元,同比多增77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75.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中国的存款一直是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而美国在通胀的情况下与中国是绝对不一样的,因为美国的货币还有大量被世界各国所储备。包含了各国储备美元和美元海外现金的M3是很能够说明问题的,但是2006年3月23日,美联储在它的网站上公布:“鉴于M3没有提供比M2更多的经济活动的信息,而且多年以来对货币政策没有影响,所以收集和发布这些信息的费用超过了它所能带来的益处”,因而将停止公布M3货币供应数据。
可是M3就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美国的M2只有8万亿多的美元,而M3比M2多出来的各国外汇储备就是与之可比了。
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外汇储备规模已增至8.1万亿美元,而中国的外储增幅全球最高。这样规模的外汇储备还不是M3比M2多出来的货币的全部,由此可见在通胀之中美国主要是掠夺了全世界的资产,并且美国不希望大家具体了解它掠夺了多少。
此外,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很低,美国的经济发达M2反而不高,美国经济所需要的资金并不少于中国,但是美国经济的融资更多的是以股票发行和债券等金融工具来实现的,依靠贷款的情况并不多,就如美国的两房债券,他们开发住宅主要就是依靠债券而不是贷款。
而中国的融资渠道单一就不得不主要依靠贷款,这样的贷款资金来源也只有存款,在资产证券化的情况下银行的风险是被分散的,而中国依靠贷款为主的金融格局风险却全部在银行之内,更关键的是没有了这些金融工具以后老百姓的理财手段单一,老百姓的财富大量在存款上,一旦有所风吹草动就立即可以挤兑银行,在恐慌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也可以放弃利息提取出来。
而西方银行就不同,所存款的都是需要备付的资金,即使是通胀贬值压力巨大,为了企业的现金周转也不会把这些钱提取出来扑向紧缺物资,而且对于债券和股票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挤兑银行的压力,即使是卖出证券来投机紧缺商品,那么相应的购买者也要从市场上拿走等量的现金,对于市场中投机的现金是没有增加的。
但是对于中国的银行,企业的存款没有居民的存款多,老百姓提取出来的钱就等同于热钱,立即就可以扑向紧缺物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的恐慌性囤积比投机商的囤积更难以监控、管理、限制,就如老百姓每一家抢购个几十袋大米存在家里或者农民惜售存个几千斤粮食,这样的行为并不能通过强制性行为来加以避免,而投机商要是仓储个几万吨大米是藏不住的,可以强行征收来平抑粮价的。所以平时相对稳定的居民存款在通胀下就几乎等同于热钱。
因此对于中国的银行系统超过企业存款的居民存款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而西方的民众多是借款消费,在通胀的情况下是没有现金扑向紧缺物资的。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现钞M0在社会中成为灰色收益的载体,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备付活期存款又有大量的冗余,这些资金也可以在通胀的情况下直接冲击实体市场。
但是西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在美国由于居民储蓄率极低,所以M1接近于M0;而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极高,所以M1和M0相差很大。如果中国和美国M1的数量相同,则表明在美国拥有充裕的现金,而中国的现金则严重不足。
同样的道理,由于美国的储蓄率极低,而且支票能马上兑换成现金,M2和M1相差不大,所以美国一直倾向于用M2指标来调控货币,美国的M2就算以总量计算,与中国的M2是相当的,但是美国的GDP是中国的三倍,至于美国M3的庞大由于美国的通胀可以向全球输出,并不会太多的冲击影响美国本土的经济。
双方对于通胀下的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这样的金融体制风险的威胁下,实际上是中国的社会和金融体系也远远比西方更容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对于这样的差别我们应当充分认识。
而对于世界进入通胀,怎样给经济兑入泡沫,怎样进行通胀,西方与中国也是不同的,西方的货币经济学的通胀之动力来自工资的上涨,西方政府的负债也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和医疗支出。
在OECD国家,卫生费用的大部分是由政府承担的,并且几乎都在70%以上。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制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88%。
这些支出导致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胀的泡沫是由民众的工资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注入的,而中国的通胀则是在政府积极财政政策下各地的地方融资平台的基础建设投资注入的,虽然从经济的一个方面注入泡沫,通过经济的运行也可以将泡沫传导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但是最先被注入泡沫的地方总是最先受益的,泡沫在传导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的个体都是要得利的,也就是这样的泡沫的得利者是谁是不同的。
西方的泡沫和通胀来源于福利让公众享受了幸福,就如希腊的雇员一年有14个月的收入,宪法保障公共部门雇员的铁饭碗,58岁就可以退休,退休以后还是一年14个月的养老金,一年至少有一个月的带薪休假,据说很多人一年中有七个月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半下班。
因此我们就不难想象在西方要希腊削减开支避免通胀的时候,希腊的民众要大规模的示威反对,因为通胀的过程是民众得到好处的,受到的损失是银行家!
而中国的情况却是融资投资基建的投资人最有好处,在通胀的带动下他们的融资贬值,他们所投资建设的项目取得了保有性的增值,但是中国的老百姓的存款却在通胀中被洗劫,这样的通胀结果肯定是要让中国的老百姓谈虎色变。
这是西方“福利型通胀”与我国“基建型通胀”根本的不同之一。
“福利型通胀”与“基建型通胀”不同还在于,多发出的货币在通胀的传导过程中先得到货币的人是可以渔利的,是可以在通胀前购买商品的。
因此对于中国与西方的通胀差别在具体的通胀过程中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是老百姓得利一个是投资资本得利,而且加工资的通胀要输出造成世界消费品涨价是世界各国的压力,而投资拉动的通胀造成世界大宗商品涨价是世界各国资本渔利,而中国现在大量的由于外汇占款所导致的被迫货币投放使得海外热钱最先得到货币,在通胀的传导过程中占据制高点,导致中国财富的大量外流,而中国的社会持有货币的结构也造成更容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因此对于通胀中的中外社会影响上的差别,是需要深刻认识的。 [作者更多精彩观点将在回复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