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茹珍方子传完整版:高考满分作文速成教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33:26
高考满分作文速成教程
第一讲 文化作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一、引言 “文化作文”风靡全国  近几年高考作文战场上,一支异军突起。以古典的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文言,高扬着文化的大旗。  这是一支特别的军队,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意境中直袭一个个话题。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瞬间席卷神州大地。  这,就是文化作文。  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朵绚丽斑斓的祥云,升起在满分作文的天空。  溯流而上,在时间的两岸,我们看到“文化作文”的花朵枝枝傲然、绰约生香。  2005年四川省五篇高考满分作文均为文化作文,分别是:《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 、《永远的苏武》,其中《永远的谭嗣同》成为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最夺目的佳作。  2004年重庆市高考六篇满分作文,除《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外,其余五篇均为文化作文,其中《菊花飘香时节》被老师们公认 为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压轴之作。  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高考作文《儒兵辨》,以浑厚的古文功底,技压群雄,以满分获得殊荣。  2002年甘肃高考作文《吊屈原赋》,北京高考作文《转折》等以古文底蕴被竞相传颂。  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逐渐成为新宠。2002年以后,在高考作文中,文化作文比例 大幅上升,且得分明显高于一般文章,这从满分、高分作文的比例上就可窥见一般。  其实这类“文化作文”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早 在几年前就以其扑面而来的文化的芬芳与鲜妍,在考场频取高分,风靡全国,成为一种时尚文风。  那么什么是文化作文?它有何特点?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二、文化作文的特点  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叫做“文化作文”,这并不是说其它作文就没有文化,而是因为这类作文有太强的传统文 化气息。  文化作文要体现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蕴。  文化作文在构思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 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显示作 者的文化积淀等等。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文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的人生中,写作出充满历史文 化底蕴的文章。  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是文化作文写作的追求。
三、文化作文的表现形式  文化作文按其内涵的文化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五大类。
(一)   诗词底蕴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作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使作文在考场上鹤立鸡群。  让我们通过一个高考作文的片断来感受诗词底蕴的美丽。  例段:2005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  (2005陕西优秀卷)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 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 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忘记和铭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管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但我却说为了忘记的铭记,为了铭记的忘记。  [温馨点拨]   诗词是插花  诗词是文苑奇葩,采撷一朵别在文章的衣襟边,很浪漫。  这种传统装饰,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装饰。  因为它选用经过时间的河流冲淘后留下的最闪耀的真金名句铸造而成。
本段精美的排比比喻句盛满了化用的古典诗词,犹如一束束芳香艳丽的花朵,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突出了忘记与铭记的辩证 关系,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灿烂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让疲劳繁重的阅卷突然变得兴奋。
(二)   历史底蕴是以厚重的历史积累作为强大的写作之源,以典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材料,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 对话题或事物的深刻看法。我们同样通过高考作文的片断来感受历史底蕴之美。 
例段:独上高楼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ní)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áo)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 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 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温馨点拨】:  历史是生命的歌  历史由一串串生命构成,留在历史篇章中的生命,必定是生命的范本。   历史的琴键高扬的就是这些生命的旋律  生命最精彩的火花在他们身上绽放。  这些火花同样可以点燃作文的灵感。  文段选取李白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的经典例子,突出了个人愿望与别人的期待之间 的关系这一主题。  历史人物对人生的选择,为后人提供了典雅的生命范本,他们举世公认的成就与品质,自然成为许多话题的铁杆论据。  所以有很多历史人物的生命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思考。  因为相对我们的文章而言,他们是多功能、全方位的写作材料。  关注生命,就要关注历史,从历史的血库里提取生命的基因,思索生命的价值。
 (三)   文学底蕴是指文章从古今文学作品中吸取素材,或扩展细节,或演绎情节,或新编故事,以表达新的主题。  
例段: 《孔雀东南飞》新传  (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 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 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 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一般的朴实沉稳吧!  【温馨点拨】:  故事新编很新颖  一个熟悉的故事突然有了新的传说,当然能勾起心中的好奇。  故事新编就是这样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此文段借助古诗《孔雀东南飞》别出心裁,大胆设计,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突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这一文章主旨。 这样的“故事新编”,给人新奇的创造感。  新编故事只要抓住主题、围绕主题,尊重原作也罢,推翻原作也罢,都可以。  (四)   民俗底蕴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民俗文化特征,将生活中的文化传统精炼地表现出来,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文化气息。  例段:              人情与季节   (一)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 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 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侯,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 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 可笑的事情?   【温馨点拨】: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态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生动着的文化原生态。  从生活习惯到节日婚嫁,从口头交流到行站坐卧,明明白白的生活场景,象历史的插图一样清晰。  对传统节日的情感疏远是一个民族对节日文化的短视认知造成的,韩国抢注中秋节,应该是对中国人淡漠传统资源的警示。本段 通过人们对端午的淡忘,表达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我们仅从简单的时间刻度上,就读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丰富灿烂。  民俗就是这样直接。  (五)   文言底蕴指用文言文进行写作。  儒 兵 辩  (香港特别行政区2003高考满分作文)   儒者,为人之道也。《礼记》曰“礼”,《大学》曰“德”,曰“善”,《孟子》曰“仁”。兵者,战伐之术也。《兵法》云“ 将”,“卒”,“攻”,“军”,司马法曰“杀”。然儒者未尝不论兵也,《论语》载子贡问政于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之信 矣”;《诗》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且兵者亦尝论儒之道也,《六韬》曰“仁之所在,天下归之”。然此二者见事异哉?同哉 ?吾试辩之。   【温馨点拨】:  语言是酒杯  如果文章的主题是酒的话,那么语言就是酒杯。  语言是载具,盛满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琼浆。  文言文是古典的酒杯,精致、浪漫、古色古香,是用时间和艺术的机床深加工的名牌酒具。  走进文言文,就象走进一首庄严的交响曲,心突然就变得细腻而深刻。  本文段对儒道、兵事进行辨述,开篇就提出儒道、兵道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引出“试辩之”的写作目的!全 文深刻的见识,丰厚的底蕴,开阔的气势,纵横的议论,让人击节称赞。  得满分理所当然。   同学们也为自己铸一个古典的酒杯吧,文章会因此而美丽。  当然文化作文的表现形式很多时候不是单纯的一种形式,而是两类或多类交叉并存。              
 第二讲 文化作文的写作积累(上)
 
 一、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作文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要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看炊烟,感觉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 的文化,看黄昏,从文化的视角去欣赏,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文化的沧桑。  看雨,会想到渭城朝雨,黄梅夜雨;清明纷雨,巴山夜雨;想到楼台烟雨,天街酥雨;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黄昏细雨;于是 就会写出:  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夜阑卧听风吹雨,僧志南杖藜(lí)桥东观杏花雨;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 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于是会写出:王勃在滕王阁上看“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美丽,苏轼在望湖楼醉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 乱入船”的旋律,李攀龙在广阳山道中赏“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的壮景。  于是会感受到古典的雨象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芳菲着写作的生命。  在文化人眼里,一切都是美丽的过程,美丽的绽放,美丽的积淀。  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文化眼光。
 二、文化素材的积累  文化作文更多的是通过与历史文化的沟通来体认和表述个人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它的“载体”是传统文化,因此了解传统文化 、熟悉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是写作文化作文必须掌握的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了解文化长河的发源、走向、成长、辉煌与曲折、断裂;如何了解文化波涛中动人的浪花, 美丽的细节,用它们阳光般灿烂的语言作为考场作文或文学创作的优秀文化基因,用它们的光芒照亮读者的眼睛。  这是同学们实实在在必走的路。  传统是“某一地域的人群”的“精神主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 横、杂、农等文化的总汇。更实际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  它们现在仍起着很大影响。比如道家、法家等百家思想;比如传统医学、传统戏剧、巫术等民间文化;比如书法、山水画等传统 艺术;比如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比如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甚至,起源于外域的佛教本土化后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比 如以民族或地域为特征的住宅、服饰、节日等组成的民俗文化;比如以权利集中,皇权至上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及伦理文化、饮食文 化、殡葬(bìn zànɡ)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风水文化、养生文化等等。  文化作文的写作不要求我们啃故纸堆,不要求面面俱到。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了解就行,重点是在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和 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方面。  这才是文化作文写作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载体。  现在我们就有所选择地到传统文化的园地去看看,采几朵诗词名句;或泅泳文化的河床,打捞几片失落的历史细节,看看它们是 如何鲜活地生动我们的眼睛。  我们先了解传统文化符号,看看自然界那些花草树木,日月风云有着怎样的文化指向,我们该用怎样的钥匙去开启传统文学的大 门。  1、事物的文化意象  【温馨点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学中许多物象,如柳、菊花、莲、夕阳、燕子、月亮等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意象,其 传达出来的意义具有象征性,它们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约定俗成的文化喻指。掌握这些物象的文化指向,学会利用它们来分析传 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就掌握了开启传统文学大门的钥匙。  意象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我们来看看“柳”的意象分析,领略传统文化的特点。  柳  【文化指向】:依依惜别之情。  【解  说】: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 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  当然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 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 ”。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  一种事物的文化指向是该事物的主要寓意,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意象。古人除折柳送别,还以柳喻人,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 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是以柳比喻女子,对女子容颜娇美形容的绝句;而宋代诗人张先的“细柳诸好处,人人道柳 身”则把视线由脸向下移转到了曼妙的身材上。所以,世人常以“柳叶眉”、“柳腰身”、“杨柳腰”来比喻女人们的千姿百媚。   【相关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抒写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之多之广之深。“絮”,柳絮。  【相关名诗】  1、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暂凭樽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北朝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枝》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6、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唐?戴叔伦《折杨柳》   那么我们怎么从文化角度来感悟柳呢?我是这样感悟的。   【温馨感悟】:  站在水边的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最婉约的诗人“柳七郎”在爱情的舞台边,用柔情的柳,作思念的旗帜。  “一丝柳、一寸柔情”,柳是女子,生活在古诗的河边。宋朝某个朴素的黄昏,一个女词人在幻想中用月亮作了顶帽子,戴在柳 梢头上,与魂牵梦萦的恋人约会在浪漫的青春树下。  童话般的爱情,美得惊心动魄。  “杨柳依依”,这个薄命的女子,一低头的温柔,有着不胜凉风的娇羞。  这个缠缠绵绵的女子,从《诗经》的河边走来,水滋养出温温婉婉的性格,小鸟般柔柔地偎依在唐诗宋词的情韵里,眼波一横, 就醉了无数离人。  翠翠绿绿一身旗袍装,是饮下王维那杯劝行的酒后,用三月春风的剪刀裁成,再镶上朱淑贞那顶柳梢头上的月亮帽,缀一朵陆游 伤感的沈园老绵,挂几串李白玉笛声中的故园情,画两道让白居易垂泪的如柳眉,于是,柳就在诗歌和民间行走,成为爱情、友情、 伤情、离情的代言人。  水边长大的女子,古典的温柔传承至今: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康桥景物万千,但洋景物不能指明“柳”代言的传统内涵。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如烟的女子,“绊(bàn)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柔条垂拂,体态轻盈,在春光明媚 里“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这个清新的女子,玩皮的女子,翠绿的女子,含愁的女子,娇羞的女子,烟霞似的女子,平平仄仄飘韵的女子……   就让她永远站在水边,隔着诗歌的河流,飘渺成在水一方的温柔。  【温馨提示】:这是我个人对该种物象的感悟,这样的感悟也许是大众化的,也许是个性化的,但“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年 哈姆雷特”,我的感悟点与同学们未必相同,所以仅作参考,如果你学会了用文化的眼光审视事物,你也会写出充满文化品位和文化 内涵的文章。  我是用诗意的感悟代替枯燥的说教,用诗的语言点燃同学们的灵性,这在中国教育界应该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尝试效果怎么样 ,同学们自己感悟。但愿这种以诗解诗的方法,以现代诗白话古诗的做法,能得到广大师生乃至教育界的认可。  当然文化物象是很多的,但我们从柳身上已经学会了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它,欣赏它,品味它。要走进古典文化的殿堂,重要的 是把握“意象”这把钥匙。  意象是把钥匙  意象是文化的浓缩。   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段风,都蕴含着文化或文学的内涵。  读懂意象、典故,诗才明明白白袒露心灵。  所谓意象,“象”是视觉形象,指诗歌所借之景与物。“意”,即人的主观情感。意象,即是将主观思想感情与外在物象的统一 。  但我们读诗只看到排列的文字物象,意却在物象的包裹中,不解意象的人,将被排拒在诗歌的门外。  梅、兰、竹、菊隐含着君子的美德,美丽的明月却寄托着思乡之情,柔情万千的柳牵着离人的愁,轻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与爱情 的天空。世间万物被古代文人捆绑着厚厚的一层情,让后人也在其中挣扎。  梧桐细雨,草木摇落,蝉鸣高远,杜鹃啼血,猿猴哀啸,松柏傲霜,鸿雁传书,红豆相思……全部进行了文化“打包”,没有意 象“解压”,是无法释放其中的深刻内涵的。  意象其实就象文化操作系统的RAR或ZiP软件,可以把压缩过的诗歌的情感文件全部释放。  所以要进入古文化的大门,首先掌握意象的钥匙。
 
 
 
 
 
 
 
 
 
 
 
 
 
 
 第三讲 文化作文的写作积累(下)
 
 一、诗词积累  文化作文的分类中第一种就是诗词底蕴,那么诗词名句自然是写作的必备素材。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开始,几千年历史 由诗歌堆积而成,仅唐诗就达到九万多首。那么怎样才能最有效地积累和理解诗词,便于高效地引用和化用呢?一般说来最有效的是 进行分类积累,记住诗句和诗人,如果同时还能记住作品名称当然更好。不过大体了解诗人作品风格、思想性格、人生追 求等情况,对理解、背记、和写作运用都有很大帮助。阅读背诵诗句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诗词意象的有关知识,赏析重要名句意境,个 性地运用和表达这些名句潜在的亮点。  分类积累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比如:我们可以按事物分类可分为“诗中日”、“诗中山”、“诗中愁”等,可以按作家分类如“李白名句”、“屈原名句”等 ,可以按作品分类如“《周易》名句”、“《尚书》名句”等分类整理,这样同学们容易背记和管理。  比如按作品分类:  《诗经》中的名句: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等等  比如按作家分类:  辛弃疾的名句: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3.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宋?辛弃疾?鹧鸪天)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比如按系统分类  比如“诗中别”,可进行如此归纳: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 轲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与友人元二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世情已逐浮云去,离恨空随江水长”,这是贾至与王八员外之间的 “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是词人柳永与恋人之间的“伤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妙龄歌女之间的“泪别”;“十年生死两 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这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苦别”。  相信学生对离别的认识会因此而深刻。  二、历史文化名人  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要事迹或相关轶事,主要作品内容、风格,表现其精神品质和艺术品位的名句等等,在文化作文的写作中经常 综合运用,因此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掌握显得相当重要。一般说来要掌握他们的“生平简介”、“相关事迹”、“主要作品”、“重要 名句”以及“名人评价”。对历史文化名人有了全方位了解,写作时可随意剪裁取舍,很快就会写出满意的文章。   现以“陶渊明”为例,谈谈对历史文化名人的素材掌握。   陶渊明   【生平简介】: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名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 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 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 守,父亲也曾做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 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 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相关事迹】:   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地说,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初次做官: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可能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早年抱负有关。现在我们心目 中的陶渊明往往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这大体上不错,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qiān)翮(hé)思远翥(zhù)”,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 言行游近?张掖(yè)至幽州。”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第二,与亲老家贫有关。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lě i)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 仕的。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也未就任。   第二次做官:约在三十五岁时,他出仕到江陵,担任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占据长江中上 游,对晋室虎视眈眈,图谋篡夺。陶渊明至江州后,可能看到桓(huán)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对于他企图篡弑的丑 剧也很憎恶,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 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的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恰好在 他三十七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逝,按古代丁忧规矩,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守丧(sāng)三年。   第三次出仕:在四十岁时,他出仕先任镇将军刘裕的参军。但是他的心情仍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幻想与希望,另一方面又疑虑 重重。很可能他与刘裕仍然合不来,所以第二年改官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同年八年,他又以“耕植不足以自给”,求任彭泽令 。但到了十一月,不过八十多天,就以“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从此以后,陶渊明再未出仕,从四十一岁起辞官至去逝,他 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 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大概情况。   【主要作品】: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品,这些文章质朴自然,言浅意深,深为后世推崇。陶渊明对 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 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 避难所。   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 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 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 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陶渊明虽栖身田园,却仍未忘怀现实,也未消沉颓废,这种执著于自己追求的不懈精神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就形成了陶诗的另一种 风格:豪放旷达的“金刚怒目式”,如《咏荆轲》等诗都具有慷慨激昂、悲愤雄壮的风格。   【名家评论】   梁 钟嵘: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诗品》)   宋 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   宋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近代 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陶渊明)笑。”“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   现代 鲁迅: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   现当代 朱光潜: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思其为艺术。   【重要名句】: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2)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细流。    这样我们就较完整地掌握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可以自由地、从容地选择我们需要的材料。   三、重要历史事件   重要历史事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文化作文的重要素材,同学们在历史课上已经学过,诸如春秋争霸、三国鼎立、 文景之治、安史之乱、鸦片战争等等,在写作中可以随意运用。这里就不再详述。
 
 
 
 
 
 
 
 第四讲:文化作文句段写作方法
 
 文化作文芳香灿烂,美不胜收,那么文化作文在句子、段落和篇章组合上有哪些规律?它们鲜活的美丽是如何产生的?这些美丽 的彩虹在层次上有无高下之别?我们在写作中该怎样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来创写美的句子?   让我们来感悟文化作文吧,从感悟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一节:底蕴成句   【温馨点拨】:底蕴成句是把含有文化底蕴的内容表达成句。底蕴成句有三种情况:一是将某一句诗或文句直接引用或化用,使 之成为一个句子。它是底蕴写作的基础。作文的题目、题记、小标题、正文都可以直接引用和化用古诗文,丰富作文内涵,增加作文 文采。   二是将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广为人知的事迹或细节用简洁的语言排列出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理性的认同。   三是将相关历史人物与表现该人物品质、思想或性格等特点的诗文句子相结合,共同表现文章主题。   先讲第一种情况,引用古诗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 句。这种直白让人感觉幼稚。   第二个层次是名句后面有一定阐述。表达式为:名言+意境。如:①“生命就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该层次重点在于名言的意境、思想、风格等的解说。意境的理解多数遵循传统的认知,但个人的感悟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往往更 能出新意。   有时表达为:名言+名德。如:生命就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该层次重点在于把握表现人物品质 的名言和名言所表现的优秀名德。   有时表达为:名言+其它。如:①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②我憧憬归隐于 “层上春鸠(jiū)鸣,村边 杏花白”的田园。引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名言后面表述的内容有时是无法确定的,根据文章需要和作者悟性,变化无穷。   因此本层次的准确表达式为:名言+解说(或阐述)。   第三个层次是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 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④我喜欢“暗香盈袖 ”的“黄昏”。前二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二句是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这一层次已经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   第四个层次是化用古诗文名句。如: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③“ 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感觉古诗里的动植物带着古典的美,又复活在大自然中,装点今天的生活。   第二种情况,用著名历史或文学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表达为:名人+名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叙写。如:“ 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屈原汨(mì)罗投江,让忠臣垂泪。”   第二个层次是诗意地展示。如: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 串串沉痛的叩问。”语言的弹性浓缩和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思 索命运的真谛。   第三种情况,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的组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意境(或名德或其它)。 如:①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 脱与豁达。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前两句是名人名言名德,后一句是名人名言意境。   第二个层次是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 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 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1、成段   底蕴成段,形式上有三种。   【第一种情况】:表达式,N个名句(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yān)“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 深重责任感;杜甫(f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 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第二种情况】:表达式,名人+名言名事…+议论。   分为六种情况:一、表达式,N个名句+议论。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用旁观的眼神,是于心进 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二、表达式,N个名人+N 个名句+议论(或议论在前)。   ②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 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三: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事+议论。   当屈原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zhuó)食,当拉奥孔扭曲 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在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 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四: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   ④ 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 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 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 ……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五: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②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 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 ”,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 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 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 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六: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N段+议论。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 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苏东坡)   【温馨信息】:   一个意识:美段意识。   前两种情况,是一种理论上的解剖。你只要抓住名人名言名事组合再与议论相结合就行,让议论对组合的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 并与文章主题挂钩,这样使纵横散乱的诗句、人物、故事挂在主题的红线上,共同为表现中心服务。   这样的段落,已经是文章的重要片段。   有底蕴,有文采,有厚度,更有深度。   仿佛广阔的文化天幕上,露出一丝丝诗句和名人名事的曙光,随着文字的铺展,一轮鲜亮的红日主题,喷薄而出,美的红潮漫过 原野,瞬间点燃读者的共鸣。   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体会底蕴文章的魅力和阅读的快感。   美段阅读,我们要经常这样感悟;美段教学,我们要经常这样实践。很多时候,一篇优秀文章照亮我们眼睛的只有一句,能够留 下一段让我们品读的文章已经很不错。   我们把语言和思想的纯金片段收集起来,细细抚摸、咀嚼(jǔ jiáo),让思想与思想碰撞,让光芒与光芒聚集,让智慧的火光照 彻未开启的灵感之门,让一个个古典的汉字满载我们思想和想象的的花瓣,漫天飞舞在文学的天宇,让浪漫的意境和深邃的智慧丰满 我们的精神,陶治我们的情操。   这样的阅读最有效,最便捷,最聪慧。   特别是写作前,看看这些燃烧着才情的段落,灵感会很快点燃,文思会很快喷涌。   这就是作文教学技巧,也是作文应试技巧。   同学们略作尝试,就会感觉美段阅读妙用无穷。   背三篇文章进考场,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点燃文采!!!   【第三种情况】:运用想象和联想,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当年的情景或化用诗词意境成段。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 ,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再现了历史人物:稽康的隐居生活)   这时候,那弯浅浅的月跌进了洒对面的山坳。一只乌鸦凄凉的鸣叫越过夜空,溅落了满天的寒意。薄薄白白的霜就铺满了船舷。 一位诗人独立船头,他长长的胡须已被秋天染白。   岸边一丛红红的枫叶,被船上的渔火隐隐地映出,在微风中悄悄摇曳,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好深好深的秋啊!诗人斜倚船舷,一 些淡淡的往事,如手中那杯苦涩的浓茶,袭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而夜色中的寒山寺,静静地立于繁华的苏州城外,送走了多少个春秋,目睹了多少离愁和别恨?只有那株与它一样苍老古槐,知 道这数不清的故事了。   突然,一阵清晰的钟声穿过寂静,惊飞了船篷上的一只小鸟,它扑拍着翅膀,飞进了浓浓的夜色。它会找到黑暗中的家吗?诗人 看到又一艘客船,停在了枫桥。   隐约中,一些人上船,一些人下去。还有一些手,一些泪,在眼中晃动。(化用《枫桥夜泊》意境)   已经是 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 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 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 白?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的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再现了历史人物:司马迁的狱中情景)   【温馨点拨】:   透点历史的光芒   历史的涛声已经远去了红襟翠袖、鼓角争鸣。透过氤氲烟雾,历史的山月城郭、名士豪言已经模糊在时间的的尘埃之中。   如果那些沉睡在岁月怀抱中的古装美人,忧愁思妇,或是山村一角,公堂一景突然在语言的描述中活动起来;如果淹没的故事, 风干的眼泪或是唐时风雨,宋朝梧桐突然鲜活地淅沥起来;如果长昇殿的誓言,李白的问月或是岳飞的长啸,项羽的悲叹突然在熟悉 的空气中回响起来……   这是怎样动人的惊喜!   古典的美丽从文字的丛林中探出头来。   原来我们发现:文字是一架穿透时空的远望镜,让我们看见了历史的动人的光芒。   而诗歌呢?诗歌是古人用文字摄下的一张没有冲洗的照片。   所以我们只能在底片的朦胧中感受诗歌的轮廓和意境。   那些香花美草,夕阳飞燕,流水楼阁,红颜倩影,细雨梧桐,皓月疏梅……在含蓄简炼的诗歌规则中,犹抱琵琶,半遮娇面,留 下一个迷人的背影,痛苦我们的神经。   突然一天,底片冲洗出来,那个令人痛苦的背影缓缓转过身来,冰雪般古典的笑意洋溢着温馨的启示……   一种大喜过望的惊奇,一种不知所措的兴奋让我们疯狂。   想想有多少古典的“照片”等待我们去冲洗?   有多少历史的“美丽”需要我们去透视?   所以做好那架文字的远望镜,看真实的历史风景;掌握好“冲洗”诗歌的技巧,清晰想象中的美丽,是我们赶快做的工作。这是 文化作文最重要的写作技巧。
 
 
 
 
 
 
 
 
 
 
 
 
 
 
 
 第五讲:文化作文的创写方法(上讲)
 
 文化底蕴材料静静地储存在历史的硬盘里,透过文字的鼠标和想象的窗口,我们实现了与历史、民俗、文学的零距离对视,但我 们如何借助思维的键盘,自由操纵这些材料,让他们为主题服务呢。   原来历史的系统需要相应的应用程序。   其实这样的应用程序是很多的,我设计了最常用的几个应用“程序”:情景再现法、典型人物法、诗词引用法、想象新编法、文 言仿古法等五种,这些“程序”在应用时不是截然分裂的,有时是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整合集团力量,优化文章的战斗力。   第一节:情景再现法   【温馨点拨】:历史越久远,岁月的烟雾越浓密。   历史当年的情景象一幅画,朦胧地定格在我们的大脑里面。如果把它们清晰地再现出来,这些失落的旧闻一样会让我们激动不已 。   诗词是语言的高科技,是历史和生命的浓缩液。如果把诗词的意境再现出来,我们会象翻看历史的画册一样为那些古典的诗情深 怀敬意。   情景再现法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的情景、典型历史人物的情景、著名文学形象的情景、诗词意境的情景四种情况。前三种可归为同 一类,统称为历史情景,后一种称为诗词情景。   我们先看历史情景的再现。   片断一: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有人在高考作文中这样再现陶翁的乡居情景: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 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qī)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枕相依,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清闲与旷达!   片断二:写王昭君出塞后怀乡,“武高杯”江苏省第三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陆蕴,这样再现昭君月夜弹奏琵琶的情境 :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 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凝眸仰望,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守 就是一千年。   两个片断让我们直观地感受了历史情景再现法的强大魅力。无论是考场、竞赛还是文学创作,情景再现法是永远鲜活的写作方法 。   再看诗词意境再现。   片断一:对王维的《渭城曲》,著名作家余秋雨这样再现原诗意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 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 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片断二:对苏轼的《定风波》,鄱湖一苇老师这样再现原词意境:乌台诗案了结了。你的政敌为你在黄州画定了一方的窄窄的水 土,判你一个“监视居住”,然后窃笑。看你不羁的灵魂如何沉默,看你傲岸的头颅如何低垂。   中国诗人的心弦的确如风中的芦苇,脆弱、敏感,更何况是你这位被贬谪的流放诗人呢!   不是吗?三月的一天,你与朋友走在通往黄州郊外三十里沙湖的半路上。一场不期而遇的雨突然袭来,没有挡风的蓑,没有遮雨 的笠,更没有避雨的茅店,满耳只有风吹山林、雨打竹叶的声音。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同行的朋友一个个叫苦不迭,你却依然且行 且歌,一双草鞋一竿竹杖跋涉在泥泞中。为什么你能如此从容,因为你刚刚遭遇过一场政治上的不测的风雨,你也不正是在气定神闲 中一路走过来了吗?   不过,毕竟那些日子还是如梦魇般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春天来了,但温暖不是属于你的,料峭的风还是把你从酒神赐与你的微 醺中唤醒了,于是你的触觉神经告诉了你两个字——“微冷”。   戏剧性的一幕怎么发生得这么快,风雨悄然消逝,一轮斜阳正在我前行路上的山头向我含笑。回首刚刚跋涉的风雨路,你仿佛顿 悟了一个道理:政治上永远没有无风无雨的日子,政坛就像一张赌台,要想摆脱无常的大悲大喜,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离开。既然 如此,何不高歌一曲陶渊明的《归去来》,江海湖山中寄托自己的一生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采用情景再现法创作的高考优秀作文。   美丽范文:           刺     秦   (2002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 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舞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着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 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 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 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 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 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睡,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 ,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 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 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温馨感悟】:   语言蒙太奇   刺杀秦王的过程很逼真地再现出来:易水垂别、沿途所见、夜探皇宫、改变选择、刺杀秦王五个片断如影片镜头般一一呈现。   仿佛看电影《英雄》。   荆轲刺杀秦王的历史故事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但决没有今天这样清晰。   曾经被时间的尘土掩埋的历史情景,被岁月的足迹抹得模糊的艺术细节,让想象重新拾起、清扫、粘结、复原、再现。   抓住历史的某一切入点,用想象的镊子将粘结的历史篇章轻轻翻开,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补充或剪切。   一幕幕由语言拍摄的历史场景或片断缓缓流过脑屏幕。   一篇优秀的文章就诞生了。   第二节:典型人物法   【温馨点拨】:充满文化底蕴的文章可以选用充满文化芳香的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作为材料,他们名垂千古的故事本身就是传统 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历史人物原本就是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或政治家,他们的诗文是他们的生命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奏出的最 强音,两者结合,让底蕴芳香四溢。   文天祥是政治家,他拼搏、抗争、奋斗的人生,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这种昂扬的生命有许多极其丰富的主题可以 挖掘。他又是诗人,每一时期重要的人生经历,都用诗歌记载和抒发自己不屈的精神和生命取向,如果在写作中将两者结合,利用文 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有许多优秀的底蕴文章诞生。   典型人物法分为单一人物材料成篇和多个人物材料成篇两种情况。今天以多个人物材料成篇为例,说明典型人物法的特点。   例文:   2005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何谓“出乎其外,人乎其内”?笔者认为:做事既要纵观全局,整体分析,又要深入内部剖析(pōu xī),挖掘本质;做人既要顾 及大局,全面把握,又要真诚相待,用心付出;涉世既要抵御外界诱惑,不随波逐流,又要能深入社会,追求理想。这是人生的一种 境界。不信?还是看看几位名人的精彩人生吧!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 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 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 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 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zìsì)的篇章。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铸成了庄子千古的“情美”圣像。【注:标志性段落】   “运筹于帏幄(wéi wò)之中,决胜于于里之外”——旷世奇才诸葛亮横空出世,用兵作战,巧用妙计。他出乎其外,从整体上 把握战局,准确布阵施略;他又入乎其内,深入挖掘战事本质,协调军中一切,齐心参战。诸葛亮知出知入,光辉四射。博望用兵, 曾使十万曹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再观用智,面对东吴群儒;尽显风流,极尽潇洒。更不用说三气周郎,从容之状令人叹为观止; 七擒孟获;刚柔兼济,令人钦佩……   “出乎其外,入平其内”成就了诸葛亮万世的“智美”传说。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任(rén)长霞,尽心尽责,任劳任怨 。“出乎其外”,她公正廉明,扶困济贫,顾及人民大众利益;“出乎其内”,她除恶扫黑,铁面无私,将一颗真心奉献给人民大众 。“入乎”他人,全心呵护每一个有难的人,让伟大的奉献之花开在每一个人心坎里;“出乎”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为家 人谋私利。任长霞知出知入,让人永世难忘:她走了,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里流动着人民心中的爱戴。是啊!正因为 她心里装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才有百姓的挽歌吟唱和礼赞。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树立了任长霞不朽的“心美”丰碑。   浏览几位“精彩”的人生,不觉顿悟:做事、做人、处世都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只有知出知入,才能既从宏观上把握事 物,分析全局,又能从微观上剖析本质,融精神、情感、思想、品质为—体。这样才会使你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精彩。   【温馨感悟】:   黄金结构有“猫腻”   本文通过三个人物突出文章中心,让我们一眼就看到典型人物法的特点。其实这篇作文还向我们透露了高分作文的重要信息,那 就是:结构。本文属于黄金结构,即利用散文标志性的句子,组成三个排比段,推出三个人物,这种结构在考场上是散文的首选。   只要有这样的结构,前后写上点题的语言,一般得分不会太低。   这是经验,与作文理念没有太大关系。   黄金结构的优点是:明白、清晰、一目了然。   最大好处是:不动脑筋就能读懂。   这才是主要的。   黄金结构把文章结构和主题“暴露”出来吸引你,甚至是强迫把“暴露”出来的东西硬塞进你的视野。   这样做对阅卷教师最大的好处是:疲惫中居然就读懂了。   深层的心理是:满足了阅卷教师在繁重的阅卷工作中对“轻松”的要求。   对一般读者亦然。   “猫腻”就来自人人都有的――心理惰性。   改善阅卷教师的阅卷环境,降低阅卷教师的阅卷难度,这是一种心情贿赂。懂得的考生叫乖巧。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以载道,让读者一读就明明白白,不绕圈子,就是文学的目的。   黄金结构最能让文学达成此目的,当然成为考场的首选。   还迟疑什么,快用吧。   【一线杀手】:1、熟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2、对其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经历,特别是著名事迹和 散落的轶事。3、熟记并理解他们每个人重要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重点落实在名篇名句上(有时陌生一点的名篇名言效果会更好)。
 
 
 
 
 
 
 
 
 
 第六讲:文化作文的创写方法(下讲)
 
 第三节:诗词引用法   【温馨点拨】:引用诗词能增强文章的文采,它可以在某一段中点缀一、二,给文章的襟边插上一朵底蕴的小花;也可以根据主 题需要,让相关诗句联合成一个诗句的方阵,让诗句成段,强力展示古文化的芬芳;也可以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开一个诗句的全民大 会,让诗句成篇,倾集团军的力量宣示古诗文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和不朽的生命力。   诗词引用法分为两个层次:直接引用诗词文赋是基础层次,化用诗词文赋是高级层次。化用又分为句意化用和意境化用。   一、直接引用    考场范文:              我心中的诗情   诗,把诗人领向绝境,同时也使诗人获得新生。――题记   古代文人的诗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要耐心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酣醇。   我欣赏李白:“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我感慨贺知章的:“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我无奈张九龄 的:“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明。”我喜爱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我赞叹李欣的:“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我震撼王昌龄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向我谴责张方的:往杜甫的:“豪家旧宅 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我敬佩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源源不断的古诗像涛涛奔来的黄河水,那般瑰丽又壮志 我心,一发而不可收拾。我独自坐在月夜下的窗前,品味着古典的艺术魅力。   现代文人的诗犹如一盏清香的绿茶,需细细感受,才能感到绿茶的清新。   你能体味出“六根弦架成的桥通向心渊,弹落了多少春花秋月”中地无奈吗?你能体味出“一粒千年的老盐,腌咸了爱的花苞” 中的辛酸吗?你能体味出:“思念在风中弥漫,空气中充盈着湿湿的感动”中的诗情画意吗?你能体味出:“雪花尘封天地的季节, 爱是一枚单程邮票”中的感动吗?你能体味出:“百花伤尽了春,只有一朵秋”中的悲伤吗?你能体味出:“在遗忘的过程中,漂泊 的月光经常来我的梦里栖息。”中的孤寂吗?一句句轻灵的诗句让我体味到了一种语言上的诗意美而又不缺乏哲理,让我在飘香的花 园前,感受着现代小诗清新秀丽。   诗的神韵,隽永与温馨都是其它所有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在诗中漫游,我的头脑中思想在蓬勃生长,蘸着月光书写某个凄美动人 的故事,笔尖的冲动溅起无数风情!   【温馨感悟】:   诗词佳句是星星   如果说一篇文章是就是一片广阔的天空,那么诗词佳句就是闪烁在天幕上的星星。   他们挑逗的光亮散发着文学的魅力和芬芳。   在一片文字的丛林中,它们象活泼的萤火虫,吸引着阅卷老师的眼睛。   一篇文章也象一片原野,如果没有蓬蓬勃勃充满活力的文字,没有流畅的思维之水,没有一朵朵灿烂的诗词之花,这片原野注定 是没有生机和亮点的荒原。   就象没有草,没有水,没有花的戈壁。   读NN篇文章如果是一种任务的话,用李敖大师的话来说,是一种虐待。   受虐待的教师突然发现一种美,并让美换了一身好心情,这是什么效果?   加分呵!   《我心中的诗情》是挂了满天亮晶晶的诗的星星之瀑布了。沿着这条闪烁的光瀑阅读下去,我们感受到灵魂被照彻的舒畅。   多准备些天然的星星,让它照亮阅卷老师的眼睛。   二、化用句意法   化用古典诗词或文赋的句子,用现代白话语言表现古代诗词名句意蕴精华,这是底蕴写作的高级思维层次。   如:“那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皇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 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阴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更让我醉心啊 ,乘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泛舟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只是化用名句意蕴成段。   围绕一个中心,化用众多名篇意蕴和名句意境,化用诗词里的文学情景、文学典故,化用诗文里已经提炼引用过的历史轶事等组 合成篇,才是真正读懂中国文化的人。   典型的如《唐诗里的中国》,这是底蕴化用成文的典范,学文者应该熟读成诵。   唐诗里的中国   吴克欣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 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 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 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 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 。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 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 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sǎn)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 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wéi)坡下一抹黄土掩 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 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祖国在心中。   【温馨感悟】:   化用是一种智慧的创造   无论你是否承认,别人的东西终究不好意思原样抄袭。   它在证明你博闻强识的同时,也证明着你的愚笨。   如果把别人的智慧与自己的智慧撞击,变着套路引用别人的牙慧,一定会让人称赞不已。   化用就是一种博取他人称赞的办法。   它至少证明你不仅背得,而且懂得。   《唐诗里的中国》所表现的浑厚的积淀与运用的才智,令人感叹智慧的伟大与无穷。   化用充满着创造的才情,是对他人智慧再次镀金后散发的美丽。   把诗词的矿石扔进自己思维的熔炉,锻烧后流出来的是智慧的金子。   化用其实就是将一颗草变成春天的过程。   三、化用意境法   意境是所写之“境”与所达之“意”的水乳交融。化用意境,是站在透彻文章思想与艺术表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独特领悟, 智慧地选择角度进行新的演绎与扩张。是对原有意境的着色与补充。   我们先直观地感受一下吧。   水晶绝句——《题西林壁》   鄱湖一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西林寺的墙壁,因为你的一首水晶般的绝句,成就了不朽!   思想者说,这不是诗,是一个哲理:解说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的微言大义有了一个经典的范例。   美学家说,这不是诗,是一个命题:距离会产生美。不是吗?只顾采撷枫林中一片落叶的人,视线就不能与满山的秋色对接。   社会学家说,这不是诗,是一个关于婚姻的比喻。不是吗?为什么厮守数十年的夫妇仍然白首如新,而相隔千里的恋人却能心有 灵犀?   佛门中人说,这不是诗,是一个偈子。不是吗?芸芸众生参不透人世的喜怒哀乐祸福无常,不就是太执着于尘世的功名利禄?   你一生身不由已地被卷入宦海风波之中,却又为何总能如闲云如野鹤般的洒脱飘逸?因为你一直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了一片蓝蓝的 天空。   于是,掠过天空的雁鹤就拥有了一份鸟瞰大地的权利。 ――选自《宋人诗词写意系列》   【温馨感悟】:   鉴赏的上级是化用   《题西林壁》是水晶做的绝句还是钻石,不是很重要,虽然我个人认为钻石更能展示原诗主题的多角度审视事物的哲理性。但似 乎水晶更美,更晶莹,更有诗意。   文章从思想者、美学家、社会学家、佛门中人四个角度演绎原诗的哲学主题,让读诗朦胧者豁然开悟。   这是以原诗之意蕴主旨为纲,以个人领悟为线,以新的角度和联想为面积织出的新意境,是对原有诗歌的扩张和重新诠释。   苏轼因为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生命中的荣辱得失,“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了一片蓝蓝的天空”。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宽容洒脱的看待生命,那么谁都会“拥有了一份鸟瞰大地的权利”。   看,诗的主题竟如果亲切地显露庐山真面目。   但要化用意境必须在鉴赏的基础上进行,没有鉴赏就没有化用。   第四节、故事新编法   想象新编法,简言之就是把一则既有的故事进行重新加工,使之改变情节,赋予新的意义,呈现新的特点。江苏省阅卷组组长曾 说过:“《赤兔之死》、《刘备访友》、《新西游记》诸篇,皆以极大的机智、全新的视角、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名著的‘峰峦’打 碎了‘重组’,再塑造出一座天然浑成,气象全新的‘山岳’……你一经细读,便油然生出赞美之情。”   例文: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04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自从伊拉克被美英联军占领以后,全世界都很震惊,住在天庭的各位古代名上也不闲着,频频召开座谈会。这不,今天又由孔子 主持了一个讨论会。讨论的话题是: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什么会灭亡。   话题一提出,坐在首席的贾谊就坐不住了,十分激动又十分自信地说:“秦亡之根本,陈涉造反也。孰不知陈涉斩木为兵。揭竿 为旗,大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于是山东诸国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由此观之,秦亡,因此子反也。”   “太傅此言差矣。”下首的杜牧胸有成竹地说,“吾读遍史诗,得到秦亡的灭因。岂不闻秦爱纷奢,然士人亦念其家,而秦取之 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于是建阿房,修皇陵,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怨。才导致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结局。吾 之观比您深思数层,服否?”   “慢来!”未等不服气的贾谊答语,文学大师苏洵厉声喝住,然后拍着胸脯说,“公之言也未必就对。六国破灭之时,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略秦也。略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因此有人说:不赂者以略者丧。故曰:弊在略秦。由此观之,秦在五国并存之时 就懂得如何行贿、收贿。到秦统一宇内,平定八方以后,有赵高这等行贿高手,又有李斯这等收贿的高官,秦能至万世么?几千年以 后的凡人陈希同,王宝森,王怀忠诸子,不也因为‘贿赂’二字而败吗?所以我认为‘贿赂’是秦灭之因。”   “非也,非也。”魏征轻轻摇着头说:“吾坚信,秦亡之因是因始皇未得吾鉴太宗十思疏。若始皇得此疏,必不会受小人蒙蔽, 则会选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秦国上下必会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孝其忠,则天下就可垂拱而治,又岂能 亡乎!呜呼!秦亡,因无治世能臣也。”(他很自信地说)   亚圣孟子问:“公乘过时间机器乎?”魏征一愕,“没有”。孟子于是微闭双目,成竹在胸地说:“吾乘时间机器到秦帝国游了 一回,看见狗豕贪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秦贵族视之竟说,非我也,岁也。呜呼,秦国方统—四海,平定八方,未固根 本。暴政施行,天皆怨,才至于亡,勿施仁政之国必灭也……”   “子勿多言!”西楚霸王项羽怒目而立,“‘胜者王,败者寇’,自然之理也,何来这么多言论。”   诸公混乱,怨怒,场面混乱。   “静一静!静一静!”孔子发言了,“诸公岂不闻苏轼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诸公之言都是有理有据的,但大家又都太自信,只站在一个位置看问题,因此,对问题认识得不够全面,我希望大家在相 信自己的同时,也听取一下别人的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样,我们才能够提高自己,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好 了,会议到此为止,下回再议,望诸公都有所提高。散会!”   【温馨感悟】:   抄一盘名人的大杂碎   泡椒抄鸡杂、鸭杂是民俗名菜。   很好吃。   抄一盘名人杂碎很有味,绝对不易偏题。   这种形式很勇敢,古代人物不分年代先后,齐集一堂,共同讨论对事物的认识,完全乱了套。高考作文这类写法不少。   但让人很刺激,很新鲜。   这类文章要把握好历史人物原来的个性特点,甚至语言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有认同感。   本文其实相当于一次辩论,或是一篇议论,但采用这种新的形式,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如果是王老八、阿三、瘪三们进行的讨论,那肯定是没有洗净的内脏,吃了会呕吐。   名人是底蕴文章的基础,没有这些义演角色,就没有作文的精彩。   这类文章高考出现的频率虽然不是很高,但得分不错,我们再来欣赏一篇类似的美丽佳作。 优秀范文:把握幸福,让生命飘香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自己掉下来。  幸福,是路边果树上压垂枝条的累累果实;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工地上工人挥汗如雨创造的 一件件成品……然而,幸福不等人,需要你努力拼搏去抓住它,它才会在你的心里永驻。  N0.1 苦  历史的河流静静地淌。  是梳妆台前笑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千金小姐吗?是莲叶丛中与鸥鹭争渡的醉酒游客吗?是站在历史河流边大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奇女子吗?  然而,你是不幸的,改嫁给一骗子,以为可以借此伴结余生,却受尽了百般折磨。你,为何要受甜言蜜语的香诱?为何不能看透 他膨胀在你古玩上的贪欲?为何不在“人比黄花瘦”的思念中浪漫一生的爱情。  你穿着单薄的衣衫,站在岁月的冬天,忍受着迎面吹来凛冽的寒风,是幸福放弃了你,还是你放弃了幸福?  你的生命在另一个男人的狰狞中变得黯淡。  N0.2 惨  历史的河流静静地淌。沈园的落花漫天飞舞,遮蔽了清冷的月光,你,站在一座乱草坟前,用瘦如枯槁的手轻抚着墓文:“爱妻赵唐琬之墓”。那个“赵”字,如一把利剑,深深地插进了你心中。  冷日。马嘶。风吹。  一颗晶莹的东西滴落入你的心里。  为何?为何你要忍心放弃她?为何,为何你要屈服于你残忍的母亲?你为何让一弱女子独自走在艰难的情感歧途上?  “相爱也是一种罪过?!”你这样想。可你没有行动,没有奋斗,没有去把握,让幸福一点一滴地从你指缝间溜走……   N0.3 乐  历史的河流静静地淌。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你忿然。身一挺,昂首走出了这污秽的官场。  从此,你的身影出现在幽静的深山中,伴着晨露和清风,你闲适地在园里采菊,细细品着南山的优雅,慢慢享受着无事一身轻的 恬淡。  风吹过,黄色的花瓣漫天飞舞,一个孩童冲上来,紧紧抱住你叫爸爸,身后,是一位儒雅的妇女。你好快活啊!享尽天伦之乐!  你把握住了幸福,毅然放弃了名利权贵,为了人格,为了自由,你选择了隐居,选择了大自然,你的生命因此香溢四野!  把握幸福,让生命飘香…… 优秀范文:我最爱的梅   文/谭云籍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啊,历史苍凉的山谷中,梅的幽香还在和着诗意扩散,一波一波,一韵一韵,慢慢延伸,从天涯,一直到海角;从远古,一直到现在。  梅骨  “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你高声吟唱着荡气回肠的诗句,留给历史一个背影。蓦然间,你的背影里出现了梅的风骨,那是“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坚贞。那么傲岸,那么清隽,散发出阵阵芳香。渔父劝你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他忘了,你是梅,你能做的就只是“哀民生之多艰”,而不是承欢楚王,随其流,逐其波。  没有什么能阻挡你上下求索的脚步,你的每一个字,都似一阵风暴,不停地吹着,虽然吹不散整个王朝暧昧的腐臭,但两千年后,那些用楚国的香花美草提炼的诗句,却永远地闪烁在楚国的天空,给历史留下幽幽暗香,诠释着你不能融入世俗的傲岸与高洁。你的每一次选择,都舒展着铜枝铁干般的梅骨。  也只有这“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纯洁之梅,才能演绎出你投身汨罗江的那一段生命的童话。  梅神  时代造就一种眼神。你的目光被“安史之乱”后的混乱压得扁扁的,只能看到铁蹄下蹂躏的小草和崎岖的山径,所以你饱蘸征夫的血,农妇的泪,离乱的愁,家国的恨,写下了一部大唐的史诗,于是无边的落木和着萧萧的诗韵,装点着如滚滚长江般不尽的凄楚。  但你终究是那个续写梅的圣者,有着压不倒的梅神,所以你在心中放上一面镜子,让你永远看见蓝天。  于是在你自己连衣食都成问题时,高呼“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在屋顶茅草被席卷时,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你瘦小的躯壳里藏着一季大唐的芬芳,一腔博大的爱意,那是永恒的梅之神韵呵!  梅魂  你站在悬崖百丈冰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因为这样的气魄,所以艰难的长征中,你把五岭当作细浪,乌蒙当作泥丸,战火硝烟的背景中,闲庭散步似的迈过无数如铁的漫漫雄关,所有的艰险与挫折,只是你枝干的寒雪,抒写你绝世的风采和超凡的智慧。挺立绝壁之巅,你给后人留下永不可企及的高度,使整整一个民族,和着东方红的旋律,高吟“待到山花烂熳时,他在丛中笑。”笑出的是坦荡的梅魂。  梅种  时光的凸透镜不断改变着时代的焦距,而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街头,准备跨入岁月的洪流,我们正磨砺自己香自苦寒来的梅的本性,去追逐历史的制高点。无数的梅正在发芽,等待着花蕾破碎成无尽的缤纷。  我爱梅,梅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征。 优秀范文:空谷幽兰   一株兰,独处空谷之中,它高洁,让不可逼视;它芬芳,让人为之倾倒;它清幽,让人不敢亵渎。这就是兰,疏展剑叶,高扬白花,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天堂的美好。  兰之幽  一把铁锤划破天空,像一颗流星,撞到铁器之上,飞溅出万粒火星,似乎要点燃什么 。  你,稽康,一朵空谷的幽兰,傲然挺立。只有空谷才能养育你,朋友入仕,你愤写绝交书,生命将终,你独奏广陵散,留一段幽香飘扬世间。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似乎还在延续,但你仅仅是在打铁吗?你是在铸造一堵墙,一堵维护自己幽静心灵的墙。最后你慷慨就义,广陵散空余绝响,再也无人能一抚绝唱,因为没人再配得上这首雅曲。  只有真正高洁的隐士,才有资格一品兰花上的甘露。  兰之坚  蒙古的铁蹄踏碎了那如柳絮的山河。你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你坚定地说:“我有四个愿望,一是斩首,二是剐死,三是煮死,四是腰斩。”让元军将领目瞪口呆。  你如浮萍一般身不由己,可却高喊“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面对着惶恐滩头令人惶恐的国破家亡,零丁洋里令人零丁的身世浮沉,你却高呼一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宛若金石之声,直冲云霄,响彻天宇。  这是兰之声,只有兰才能有这样的坚定,这样的豪情。  你的一腔热血名垂青史,你是一朵独处空谷的幽兰。  兰之傲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你唱着这首诗从长安走向空谷,成为一朵傲立的兰,只留下一个高傲的背影和力士脱靴的美谈。  你从此游尽名山大川,呤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唱出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奇幻,想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奇,挥下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归结一字,都是你的傲。  一朵傲立青史的兰花仍在散发着幽香,薰得整个时代都隐隐透明。  当唐朝的霓裳羽衣渐渐远去,人们记住的不是那些帝王,而是你,他们都罩在你的身影之下。  幽谷的兰,高傲、坚韧、清幽,让人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好。历史的长河淘尽了英雄,但淘不尽你,空谷的幽兰,你是整个世界最美好的象征,让人回味无穷。 优秀范文:唐诗如酒   有人说,唐诗是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约的表达,勾勒着耐人寻味的意境。  但我要说,唐诗是一罐酒,引天上来的黄河水,采楚国的香花美草,吸日月江河之精华,贯天山云海之气势,醮几滴边塞征人的离泪,切几片少妇回首时眼波的忧愁,让贵妃素雅的纤手封装,包裹上宫廷的霓裳玉衣,然后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下 ,千年后的今天,诗香熏得饮诗的人,酣睡不起。   历史远去了刀光剑影,时间销蚀着一切繁华,盛唐气象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华美的诗句闪烁着大唐的光芒。卷帙浩繁的唐诗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诉说兴衰哀乐。在紧张的尘世生活中,选一个古典的黄昏或浪漫的春夜,独处僻静之隅,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马驿坡下的长恨歌中哀悼,在成都草堂的茅草上飘扬,在长安酒家的杯盏中出售豪情,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中漫步,在床前的明月光中结成细细的霜……唐诗是历史火化后珍贵的舍利子,闪放着那一时代的强光。没有唐诗就没有盛唐,就没有中华诗词最亮丽的瑰宝。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淡泊索然;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痛彻心扉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伤感;没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今夜的月光将失去动人的想象;同样,若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和“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的欣喜,今朝的美酒就只是酒精与水的混合;若没有了杜甫颠沛流离中“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呐喊,草堂就失去了广阔的胸襟和沉郁顿挫的风韵。唐诗是诗化的中国,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一次穿越时空的绿色交流,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真谛。  世事沧桑,时间的距离阻隔不了诗香的漫延。张继的寒山寺虽然寄托着他个人科举挫败和羁旅生活的凄凉,但今天的人们依然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感受到忧伤在空气中平平仄仄地飞翔;秦淮河在诗人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是歌舞升平中掩盖不住的时事哀怨,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心灵的伤痛,但今天的人们在流光溢彩,游人如织的秦淮河里,依然承继着关于繁华与衰亡的忧患与思考,耳畔依然有千年不散的后庭花在缠绵;走进草堂,就走进了唐朝最伟大而贫寒的殿堂,一个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唐诗的半壁江山,一颗伟大的胸襟,一声震撼千年的“呜呼……”,在今天依然哺育着文化的成长。诗是不变的,唐诗的明月光依然寒彻着中华游子的心灵,让整整一个民族不敢把目光露在夜里太久。  王维的清泉,岑参的早雪,杜甫的伤别,李白的青崖白鹿,王昌龄的秦汉明月……依然在文化里发酵,在民族的血液里奔流。  唐诗是酒。边塞诗是白酒,田园诗是米酒,爱情诗是香槟,婉约诗是茅台,豪放诗是六十度的老白干,送别诗是五粮液、写景诗是啤酒、咏史诗是二锅头、咏物诗是鸡尾酒……   饮诗之后,就踏上了与古人沟通的文化高速路,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是重要的文化驿站,温柔地啜,或是细细地品,或是豪爽地饮……醉了,就让心灵在李白的山水边或是王维孟浩然的田园中,感受着远古而浪漫的宁静与安祥,自由地呼吸、睡觉、做梦。  “自古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多饮些唐诗,多储蓄些醉人的意境,在平平仄仄的命运中,会多一些洒脱,多一些情致。 优秀范文:岁寒三友   松:  在黄山之巅,随着飞舞的雨絮与轻雾,一棵悬崖上的松独然虼立于此,它任雨拍打自己的胸膛,任风吹乱自己的青发,任雾萦绕自己的身旁。它依旧孤立于此,无动于哀,站在最高处笑看红尘凡世,这里因为它心中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太阳——洁身自好。   陶渊明:  在这寒风吹破了东边篱笆下的菊花时,在这骤雨打断了屋前五棵柳树时,在这闪电烧掉了山间的桃花丛林时,你依然屹立于世。  在那时,污浊的世俗之风似乎已经要将你污染,将你吞的时候,你毅然挺直了腰杆,吼出了“岂为五斗朱折腰”。这一吼,使你坐在峰巅,去接受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这一吼,使你万古垂青,让后人永记心中。因为你心中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太阳——洁身自好。  竹:  你本属草本,有着空心的特征,可你亦是木本,有着颀长的身躯。在这寒风腊月中,你毅然冲破泥土,堂堂正正地去按受万类的嘲笑——冬天出去岂不送死。可就是这一举动,你接受到了冬日的第一缕阳光。所以你独自有生长在寒风之中,这是因为心中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太阳——气节。  项羽: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在历史滚滚的波涛声中,一条名曰“乌江”的江水依旧发出狂放的咆哮声,就是在这里,你断然把剑抽出鞘,自刎而别,让自己的鲜血喷向这依旧奔腾的乌江。  此时,看着自己的军队节节溃败,被迫无奈,逼到了乌江边上,接着是爱妃自杀。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你不得开心颜。你浓眉剑立,仰天长啸。  此时,只要你肯渡过江东,可能历史就会改写;此时,只要你肯重新振作雄风,可能岁月也会改号,可你没有这么做,仍然选择了死亡,将一颈血红抒写成生命的尊严和骨气。至使五百年后一位奇女子叹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你心中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太阳——气节。  梅:  “凌寒独自开”是你的本性;“为有暗香来”是你的精神。  寒风接下你枝头上最后一片枯叶时,你忍受着痛苦。因为在枝头的雪堆中,藏着一个又一个稚嫩的花骨朵。它们是你的希望。在一轮冬日的清辉下,你将你的希望一个又一个地绽放,让它们接受最美的目光的洗礼。就是因为这样,你选择了冬天开放,因为你心中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太阳——孤傲。  李白:  迎着历史泛黄的书页被风翻过,你从书中走来,站在长安城门外,举起洒,仰天对影。此时,站在唐代中国的不是帝王,而是你。  你在皇帝亲临,力士脱靴,国舅磨墨的潇洒后,居然成了皇帝的御用文人。在沉香亭醉酒沉睡,以至被凉水泼醒,那份浪漫,正是你受不了这御用文人的头衔,受不了皇宫里的世俗和烦杂的诗人的反叛。因为它将你禁锢起来,将你与自己禁锢起来,将你的思维与狂放禁锢起来,因此你吼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以你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你喜欢孤独。  从此你又有了你的狂放与傲慢。你吼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壮;你吼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惊奇;你吼出了“白发三千丈”的浪漫。这里因为你中有属天自己的一颗太阳——孤傲。  【精彩透视】:将松竹梅与相关人物联系,这样的整体构思、文章结构及小标题都很有特色。 优秀范文:诗人?月光?美景   风裹满月光的香气,穿越古今,把历史的天空吹得更高,更远,吹醒了繁星,于是他们陷入了历史的沉思,什么是美?  李清照  清风。弯月。黄花。  她抬头仰望,星星的忧伤落满她的瞳孔,挂在树梢上的一抹弯月,勾起她冰封的记忆。  回首往事,她浸入沉思,美到底是什么?是“知否,知否,应星绿肥红瘦”的情趣,还是“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的牵挂,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还是“学诗漫有惊人句”的无奈,  她陷入沉思,并未注意到清风卷过的丝丝凉意,最后却是“人比黄花瘦”。  也许美丽是一种挥抹不去的忧愁,你感受到了吗?  李白  长河。孤月。流水。  背后的依依柳条,让他的背景略显孤独,独自站在江头,远处天与江水连接成为一点,他陷入了沉思,美到底是什么?  或许美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张望的思念,或许美是孤立黑夜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又或许美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抑郁。  不知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还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骨格,或者云游四海亲近自然的恬适?  也许美是锁在眉间的豪迈,你感到了吗?  李煜  梧桐。哀月。西楼。  莹玉似的月光,刺破黑夜,繁星从夜的伤口中逃逸出来,点缀他的满地愁绪,什么才是美,美到底是什么?  美是“林花去了春红,太匆匆”的无奈吗?是“朝来寒雨晚来风”的苦楚吗?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沉默吗?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伤吗?  也许美是失去后的惋惜,你感受到了吗?  易安的忧、青莲的狂、后主的伤都一一诠释了“什么是美”。 优秀范文:倾听“水之美”   闲来无事,我爱侧耳倾听。因为那里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凄凉,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愁绪,还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好。然而,倾听也不过就是感受美好的一种方式罢了。  朋友,你是否倾听过江南低矮的屋檐下,柔和的雨滴轻轻敲打着冰冷的石阶?你是 否倾听过黄河滚滚的波涛中,翻卷的巨浪搅动着浑黄的泥沙?你是否倾听过雨打芭蕉那点滴的哀怨?你是否倾听过海浪击岸那愤怒的咆哮?这些,都是水——一个弱者,也是一个强者所具有的独特美。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叹道:“女子是水做的骨肉。”多妙啊!毛泽东在《为女民兵题照》中赞道:“飒爽英姿五尺枪。”多美啊!不错,女子正如水一样,有柔弱,更有坚强!  马嵬坡上,蒙冤屈死,杨贵妃演绎的是无奈的凄美;铡草刀前,朱颜不改,刘胡兰展示的是不屈的壮美;纤纤玉手,含泪葬花,林黛玉透出的是哀婉的柔美;半身不遂,身残志坚,张海迪延续的是动人的绝美……   试问:有谁还敢说水是柔弱的?  如果没有水的刚强,哪来“水滴石穿”的神话?如果没有水的刚强,哪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果没有水的刚强,又哪来千人颂万人赞的汹涌大海?   听吧!英雄身上股股洪流在涌动,那是水的生机;苍茫大地倾盆暴雨在击打,那是水的活力;无边大海滔天巨浪在翻滚,那是水的激情……   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其实,水亦如此。是水酿成了醇香美酒,才有了李白“斗酒一尽诗百篇”;否则,何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不羁?又何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  啊,水!你三分酿成温柔,七分化作刚强!你秀口一吐就是半个天地!  倒上三杯香浓的女儿红,不敬天,不敬地,我要敬你——水,还有你的巾帼姐妹!  朋友,倾听你身边平凡的水吧,你会感受到她是多么的秀美!“叮咚,叮咚。”“嘀嗒,嘀嗒。”你听到了吗?  朋友,学会倾听吧!请记住:只要用心倾听,你就能感受美好!  【精彩透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材料,立意妙。 优秀范文:琴音?落雁?阳光   有一个千古传奇的故事,发生在空中广告之中也发生在往西的路上。  ――题记  一个立秋日,一片树叶被秋风掠下,飘荡飘荡。为她送行,却只能是催泪滂沱;为她吟唱,却说不出只言片语;为她书写,却写不出诗样年华。继她足迹发出的只有无奈的感叹 。  是谁在用绝世琵琶弹奏,流淌音符……   一、琴音潇潇  一只纤细的手指从琵琶上弹过,琵琶似乎把生命的极限美丽传得老远,老远。似乎想引导所有人闻声而来。好不容易宫中传来皇上选秀的消息。多少少女用金币银两让画师为自己画那最美的画像,而你却对自己的动人至极的完美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照实画下,也能胜过无数女子,而最终画师却因为你没给那银两,把你画得美中不足,选秀传来的消息是你落选了。美丽的女孩,你为何啬吝那区区银两,该死的画师视金钱如命却无视你的美丽,琴声急切地弹奏,当纤细白皙的手指抚过琴弦,潇潇琴音飞远,飞远,瞬间,弹断了急颤幽怨的那根弦。   阳光无语。  二、落雁慨叹  一只落单的归鸿,在西去的路上划过祖先的路,血泪哀鸣,飞过你马车上空看到你美丽的面容,愁情泪盈的双眼,直冲而下,声声哀叹那无奈的故事。迎亲特使把洁白的哈达给你挂上,抱你上了马车,皇上后悔的目光,留不住你的脚印。你盛满对国家人民的爱,嫁给一个你并不熟知的单于,为异族人民带去了中原文化、技术,为国家带来和平安宁,用你的美丽、善良去抒写汉王朝强大的光芒。  为你的出塞,多少诗句饱含沧桑:“落燕归鸿为慨叹,昭君出塞闻芳来。”   残阳如血。  三、阳光挥舞  昭君你是我心中的太阳,你把美丽的光芒撒向人意,那凄婉的故事吟唱成历史的序曲,演化为民间动人的佳话。  是你把和平的曙光洒到人间,是你把勤劳智慧的光热洒在西藏,你是历史天空中最好的明星,是世代人眼中艳丽的太阳,一曲动人的琵琶依旧在西藏挥洒乐章,纺车在西藏隐隐作响,丝的绮罗在西藏少女身上发光,这是你永不生锈的光华。  又是一个立秋日,落叶依旧在飘,但是在阳光的媚耀下无比金黄。昭君出塞是那琴音奏出的高贵,落雁吟出的神话,阳光舞出的美丽。  昭君你是我心中的太阳。 优秀范文:美之感悟   山,美在他有山的巍峨;水,美在她有水的灵动;其实事间许多都很美……   我奔向自然,翻山越岭,拔开天空那蓝丝容一样的云,听山雀那行云流水般歌,捧起溪水当地 纯洁透明的温存,我懂了什么才是美:风雨和我耳语:“美是我这般的淋漓尽致。”   雷对我咆哮:“美是我这样的铿锵有力。”   电对我眨眼:“美是我一样的稍纵即逝……”的确,它们是美的,而世间真正的美不止这些,那应是他们的升华,他们的延续……   叶落。余辉。溪水。  她纤纤细手带着万般的无奈和万般的忧愁抚着琴,抚出一个个优伤的音符,随着落叶,伴着余辉落入水中,荡起圈圈涟漪,也伴着阵阵号角飘到了远方的大漠。这,就是昭君悲惨的命运,但她似乎不觉得悲伤,她深遂的双眸透过马车看着窗外起伏的大山,我从她坚定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叫美,那是奉献,那是大义。  昭君是美的,不仅美在她的“沉鱼落雁”,更美在她的无私奉献。  金樽。明月。瀑布。  金樽的清洒十千一斗,玉盘的珍馐能值万钱,而他只能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他茫然了,于是他举杯对月,唯有对饮成三人。这,就是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这就是他的浪漫,他的多愁善感。在我看来这是美的。  悠然,闲适的李白躺在大块石头上仰天痛饮着酒壶里的酒,摇摇壶,哦,喝光了,他醉了。身后的瀑布一泄千里,在其间穿插着五彩的虹光。他熏眼望着瀑布便又有了他独特的浪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他看来瀑布是美的,而在我看来,李白才是美的。  是的,李白是美的,美在他的浪漫,美在他的无忧无虑……   美,不是街上牛仔裤的摇臀晃脑;  美,不是吉它手故作的忧伤音符;  美,不是花枝招展的奇装异服;  美,应是健康、向上、博大、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