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英的逆袭:无畏与敬畏(望海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0:59
叶小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02日   第 01 版)
无畏与敬畏,各有其理。
说起无畏,古今中外言之凿凿:“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培根)“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毛泽东)“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这些名言莫不掷地有声。
再说敬畏,古今中外语之谆谆:“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长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会让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陈毅)“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邓小平)这些警语仍然振聋发聩。
无畏与敬畏,各有其用。
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里,说到无畏,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论。君子立于天地间,要效法日月星辰,从不间断地刚健运行。说到敬畏,又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之叹。君子终日勤奋谨慎殚精竭虑。“厉”乃厉鬼,到了晚上还要像见鬼一样警惕小心居安思危啊!
无畏与敬畏,当取者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但独立性不是唯我独尊,选择性不是随心所欲,多样性还有道德底线,差异性总伴随同一性。现在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进步中难免泥沙俱下。一些人理想信念出问题,一些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增长,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信仰的动摇是危险的动摇,信念的迷茫是最大的迷茫,理想的摇摆是根本的摇摆,思想的滑坡是致命的滑坡。在信仰的荒漠上,活不了无根的植物,立不起伟大的民族。
信仰者,信,要感恩;仰,要敬畏。信仰的普遍确立要靠榜样引领,譬如北辰,众星共之。尤其当老师的要为人师表,当干部的要戒惧敬畏。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无畏与敬畏,当下不妨多思、多言、多循、多行敬畏。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要常具敬畏之戒。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