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欢电影青春期3:论独孤九剑与《葵花宝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0:21
‘独孤九剑’与《葵花宝典》 

  

  

                      一 

  

  

      煌煌大宪,例有《总纲》。《葵花宝典》,亦有《总纲》,开宗明义,曰: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方证道:‘华山派岳肃、蔡子峰二人录到《葵花宝典》不久,便即为魔教十长老所杀,两人都来不及修习,宝典又给魔教夺了去。因此华山派中没人学到宝典中的丝毫武功。但两人由于所见宝典经文不同,在武学上重气、重剑的偏歧,却已分别跟门人弟子详细讲论过,华山派后来分为气剑两宗,同门相残,便种因于此。’”(《笑傲·30·密议》) 

     蔡子峰、岳肃两位前辈,为了探求写在《葵花宝典》的无上真理,付出沉重代价。为了将‘葵花’种上华山,把自己的脸皮永远地留在了莆田。 

     唯一遗憾的是:苦于魔教作梗,《葵花》的种子终于未能在华山撒播开来。要不然,那景象将十分壮观。华山派弟子见面打招呼,原本十分的庸俗浅薄,‘你吃了没?’ ,中经《葵花宝典》的洗礼,一变而为庄严肃穆, ‘今天,您,自宫了没有?’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华山派的虾兵蟹将,或曰人民群众,甚至连‘葵花’的叶片也没瞧见,但这绝不妨碍他们起来起来要为真理而斗争,为了《葵花》主‘气’还是尚‘剑’拼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诚如上世纪杜衡先生所言,所谓的人民群众,“他们没有理性,他们没有明确的利害观念;他们的感情是完全被几个煽动家所控制着,所操纵着”。(《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现的群众》) 

   

                    二 

  

  

     说句公道话,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先生处心积虑图谋《辟邪剑谱》,是历史形成的,他在继承,也完成了华山派列祖列宗的光辉遗志。   

     华山派的一个重要信仰,便是《葵花宝典》。而《辟邪剑谱》正是《葵花宝典》的变种。 

     华山派,一直存在。百年前,经蔡子峰、岳肃二人自莆田少林盗回《葵花宝典》,华山派这才面目大变。 

     因为对《葵花宝典》的理解存在歧义,华山派这才一分为‘剑’‘气’二宗。似乎纯粹的学术论争,引发了血腥的权力斗争?恐未必尽然。更可能,某些野心家出于权力斗争的目的,这才故意挑起了学术论争。除了‘捍卫真理’,还有什么更好的理由支持他们理直气壮地对同门兄弟展开屠杀? 

     也许,两种因素都是存在的。 

  

                     三 

  

    ‘独孤九剑’与《葵花宝典》,各自的光芒,交汇到了一个人——风清扬——身上? 

    粗略看,是这样。 

    风清扬,是当世‘独孤九剑’的唯一传人。 

    而“华山派所以有气宗、剑宗之分,据说便是因那部《葵花宝典》而起。”,风清扬却属‘剑宗’,或多或少、正面负面,他应该受过《葵花宝典》的影响。 

   ‘独孤九剑’与《葵花宝典》,各自的光芒,交汇到了一个人——风清扬——身上? 

    实则,不是。 

    风清扬,昂首天外,矫矫不群。岂是区区‘华山’一派、‘尚剑’一宗所能牢笼者? 

    在方证大师与任我行口中,风清扬都是华山派‘剑宗’成员。我认为这一点还须斟酌。 

    或许方、任二氏皆采最简单的黑白分类法。而风清扬,其实立身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 

    风清扬,是华山派的人;但‘独孤九剑’,不是华山派武功。 

    总不成独孤求败老先生也是华山派弟子? 

    风清扬曾对令狐冲说起“独孤九剑的剑法你师父没见识过,这剑法的名称,他倒听见过的。”,如果‘独孤九剑’确属‘华山派’武功,华山派资深成员岳不群,便不会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形。 

    “令狐冲…一转念间,心道:‘是了,这独孤九剑并非本门剑法,太师叔是说……’”令狐冲既知风清扬是自己华山一派的‘太师叔’,同时,他也清楚“独孤九剑并非本门剑法”。 

    风清扬应该是以意外机缘,从华山派之外,习得‘独孤九剑’的。又或许,他的武功,学自某位华山派前辈。那么这位前辈(或前辈的前辈)也只能是从华山派以外习得“独孤九剑”。 

    田伯光眼中的晚年风清扬“神气内敛,眸子中英华隐隐,显然内功着实了得”——风老不仅‘剑’术高绝,内力(‘气’也)也不容小觑。 

    在华山派,风清扬的地位、立场相对超然。 

    倾向性总难免的。因为‘独孤九剑’本身更重剑意而对练‘气’相对忽视,确实更接近于‘剑宗’。笼统地将风清扬归到‘剑宗’,也可以。 

    认定《葵花宝典》更注重‘剑招’,这才有了华山‘剑宗’。‘独孤九剑’也重‘剑招’,却是其固有宗旨,与《葵花宝典》没关系。 

    严格说来,风清扬应该算是、只好算是华山派剑宗的‘同路人’。 

  

  

                       四 

  

  

     独孤九剑,与《葵花宝典》,精神完全不同,甚至正相反。 

     独孤,求自由。葵花,要自宫。 

    ‘独孤’,单数。一意孤行,独往独来,分明‘大人先生’气象。 

    《葵花》,复数。一日当头照,万里葵花开,塑造太监妾妇人格。 

    ‘独孤九剑’,刚,大中至正; 

    《笑傲。10·传剑》:“风清扬道:‘独孤九剑,有进无退!’” 

    《葵花宝典》,邪,阴风阵阵。 

    《笑傲·31·绣花》:“突然之间,众人只觉眼前有一团粉红色的物事一闪,似乎东方不败的身子动了一动。但听得当的一声响,童百熊手中单刀落地……” 

     “独孤九剑”反对教条;《葵花宝典》强化威权。 

     关于“独孤九剑”,在回答“请说明‘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的问题时,金庸说:“整个社会其实还存在著教条主义,什么都有某某主义,这样招数都已经固定,其实社会千变万化,很多事情是古人想不到的,像现代科技的电脑网络,恐怕列宁、孙中山都想不到吧!教条不适用,正如无招,没有固定的信念,发生什么事情,就用实际的方法解决。”(《金庸散文集》240页) 

     而《葵花宝典》,在‘日月神教’,必然与《教主宝训》相纠葛。“那男孩(童百熊之孙)道:“(我)都背得出。一天不读教主宝训,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读了教主宝训,练武有长进,打仗有气力。……每个人都应该读教主宝训,听教主的活。”(《笑傲·31·绣花》) 

     我在《破译<葵花宝典>》已经谈到过:“葵花之亲日、媚日,无与伦比。它所指向的是广大模范教徒,奴性天成,完全丧失独立思考的意愿与能力,领袖挥手我前进,并为此兴奋如狂。《葵花宝典》本是那位老太监成长为一名好奴才的本钱与夸耀,到了魔教教主手上,功用即大不相同。要倚靠它和‘三尸脑神丹’来对所有教众进行半强制性的洗脑工程,阉割其身体与灵魂。” 

     向日葵啊,一旦获得了语言能力,也会像神教教徒歌颂教主那样,去歌颂太阳? 

    “一人道:‘众兄弟都说,一生之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这几天了,咱们每天都能见到圣教主。见圣教主一次,浑身有劲,心头火热,胜于苦练内功十年。’另一人道:‘圣教主光照天下,犹似我日月神教泽被苍生,……人人见了欢喜,心中感恩不尽。’”(《笑傲·39·拒盟》) 

     风格即人!‘独孤九剑’代表了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葵花宝典》昭示着奴隶道德、向日热情。 

     金庸曾说:“人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要有独立的人格才行,这样才能超越组织、群体的束缚。”,我认为,在‘独孤九剑’的剑意之中,完满地体现了这一点。 

     至于《葵花宝典》的妙用,正在于教人匍匐在地,丧失独立人格,满心喜悦地,就缚于组织、群体。 

       

  

                     五 

  

  

     2001年,金庸到访台湾。《中国时报》征集了一百个(书面)问题,请他回答。 

     其中一问:“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和独孤九剑相较,哪个更强? ” 

     金庸答道:“应该是独孤九剑会赢吧!” 

     小说家本人给出的,未必就是最终答案。但他的观点,总应被第一优先考虑——尤其作者所谈,是对‘武功高低’这样的技术性问题的看法。 

    ‘独孤’可赢《葵花》,邪不胜正,仅是原因之一。 

    ‘葵花’、‘辟邪’以‘快’取胜。以快打慢,以更快胜较快。而无论如何快,总是‘有招’,总有辙迹可寻,总有招式用完之时,总可乘隙击之。 

    ‘独孤九剑’行无辙迹,漫无成法。乃以无招胜有招,因为没有招式,所以永远有招式,致人而不致于人。 

     无论从武学还是哲学的角度来说,‘根本无招,如何可破?’都已到了最高境界,无以尚之了。 

    ‘独孤’胜《葵花》,也并不代表凡练过‘独孤九剑’的人一定能打赢《葵花宝典》的修习者,其间变量,仍多,仍大。 

     假设独孤求败与写作《葵花宝典》的老太监生于同一时代,二人比试,其结果,当如金庸所言,“应该是独孤九剑会赢!” 

     当风清扬对上东方不败,输赢就不好说了。 

     需要先说明一点:东方不败‘天下武功第一’的名号,是在风清扬不在场的情况下,喊出来的。 

     风清扬归隐,在25年前。东方不败成为魔教教主,则在12年前。他自称‘武功天下第一’,当在篡位之前。而据东方不败自言,他在日月神教,承任我行教主破格提拔,爬升极快,很短时间便由‘副香主’升为‘光明左使’。由此数端,似可推论:东方不败武功大成,足称‘天下第一’,很难早于他篡位之前十数年。当时,风清扬已经不在了(“冲虚道:‘……江湖上都说,风老前辈恼怒羞愧,就此自刎而死。’”) 

     大略而言,25年前,‘天下武功第一’乃是风清扬;之后的‘天下武功第一’,才是东方不败。二人,没有交集。 

     两个‘第一’,却不是并列第一,而是两个不同年级的各自的第一名。 

     然而,东方不败的可怕,正在这里! 

     他的被公认为‘天下武功第一’,根本不靠《葵花宝典》! 

    ‘正教’中人嘴上不服,心里是承认东方不败‘武功第一’的。否则,他们也无须发扬‘阿Q精神’,一致把东方不败称作‘东方必败’了。 

     何以心服?当然不是听信了种种关于东方不败的神话传说的结果。‘正教’中必有人曾吃过东方的亏、领教过不败的厉害。 

     东方不败12年前篡位成功,先是意气风发整顿教务,过了一段时间(不知几年),他才开始修习《葵花宝典》,之后,东方不败几乎就没有离开过‘黑木崖’,更不可能与人交手了。 

     要之:没学《葵花》的东方不败,已经是他们那一级同学中的第一名了。分数,可能比上一年级第一名的风清扬同学差点,差不多。 

     东方不败原有武功,再加上‘葵花宝典’,一旦与风清扬对决,胜负尚在未定之天。 

     令狐冲在黑木崖,自承武功远不及东方,事实如此。却不足证实‘独孤’不及‘葵花’。 

     风清扬曾言:“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是在一个‘悟’字。”——我想此‘悟’应非‘顿悟’,乃是‘渐悟’。需要不断的在实战尤其与超一流高手的实战中体会领悟。 

     正以此故,风清扬才会勉励令狐冲“再苦练二十年,便可和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了。” 

     在黑木崖对上东方不败时,令狐冲练‘独孤九剑’未满一年,而能得东方不败‘剑法很好’一赞,其表现,相信已超出风清扬预期。 

     令狐冲能有如此成就,固然靠他自己的‘悟性’,也应感激任我行、冲虚道长两位武学大师的陪练、琢磨之功: 

    “此时令狐冲所遇的,乃是当今武林中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武功之强,已到了常人所不可思议的境界,一经他(任我行)的激发,‘独孤九剑’中种种奥妙精微之处,这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这‘独孤九剑’,除了精熟剑诀剑术之外,有极大一部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一到自由挥洒、更无规范的境界,使剑者聪明智慧越高,剑法也就越高……”(《笑傲·20·入狱》) 

    “令狐冲此时方知,适才如此冒险一击,果然是找到了对方剑法的弱点所在,只是那老者剑法实在太高……他一逞而成,心下暗叫:‘侥幸,侥幸!’只觉得一道道汗水从背脊流下,当即躬身道:‘前辈剑法通神,承蒙指教,晚辈得益非浅。’这句话倒不是寻常的客套,这一战于他武功的进益确是大有好处……”(《笑傲.26.围寺》) 

  

  

                        六 

  

  

      “上古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后人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只好都归到黄帝的身上,于是黄帝成了上古的大圣人。中古有许多制作,后人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创始的,也就都归到周公的身上,于是周公成了中古的大圣人,……这种有福的人物,我曾替他们取了个名字,叫‘箭垛式的人物’”(胡适《<三侠五义>序》) 

    独孤求败,在我看来,也算‘箭垛式人物’。 

    只是,胡适先生所言‘箭垛式人物’,是指不同的年代的不同的人们将不同的发明、制作、传说都归到某一年代的某一人物头上。而金庸却有些自我作古,也许他实在够偏爱自己创造的‘独孤求败’这个名字这个人物,自相矛盾地,把《神雕》《笑傲》中两种不同的神奇剑法的知识产权全归到独孤求败名下。 

    《神雕》“独孤剑法”,与《笑傲》“独孤九剑”大相径庭。此事,07年,我曾在《杨过.独孤求败.令狐冲》一文中谈起过。这里,可再补充一点,‘独孤剑法’重‘气’(内力),而‘独孤九剑’重‘剑’(招式)。 

     可怜的独孤求败,假设真的沦落到了华山派,算‘剑宗’?是‘气宗'? 

    

                        七 

  

  

    ‘剑’重于‘气’?正确! 

    ‘气’重于‘剑’?也正确! 

    ‘剑’与‘气’同等重要?还正确。 

     如果仅仅是个人观点、做法,都可以的,走得通。 

    ‘剑’重于‘气’?错! 

    ‘气’重于‘剑’?也错! 

    ‘剑’与‘气’同等重要?还错。 

        如果这些‘教条’,无论哪一种,被普遍信奉,皆属偏至、偏执。 

     我不相信世间有绝对真理存在。 

     一个人带点教条主义,没啥要紧。可怕的是:偏是有人偏要把自己的偏执的教条强加于众人,令其信受奉行。 

     己所不欲,滥施于人,固然可恶;己之所欲,强加于人,更加让人恶心。 

  

                        八 

  

  

     华山派‘剑’‘气’二宗的分歧,终于在华山派曾经的‘弃徒’令狐冲身上和谐了。 

     论‘剑’,令狐已得独孤‘根本无招如何可破’之真意;望‘气’,令狐乃获无上内功典籍《易筋经》的传授。 

     不可限量,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