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礼是哪的人:种菜和买菜的双输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46:01
     一边是菜农的1元收入,一边是消费者的6元支出,两边差距悬殊,价格信号该是何等扭曲。 
   
  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的农民老范给我讲了他们家乡种地的情况。那里地广人稀,一个旗县有几十座国有林场,树苗种下后树木未长成前,林间隙地可以用来种庄稼,林场以几十元一亩的价格向外承包。内蒙古土地干旱,靠天吃饭,播下种子就不用管了,一家人承包上百亩土地的现象很普遍。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能赚上几百块钱,第二年承包费虽大涨也有很多人抢包土地。若年景不好则颗粒无收,地再便宜也没人包,农民们都远走他乡打工了。 
  农民的羊群效应造就了农产品的“大小年”。今年开春,蔬菜价格暴跌,山东的卷心菜低到8分钱一斤,油菜6分钱一斤,个别地区个别品种已经低到了菜价不抵雇工收获的钱,更抵不上种植成本。要理解这个春天菜贱伤农,再也找不到比“大小年”更好的解释了。去年10月以来蔬菜价格暴涨,刺激了农民的种植热情,到了今年春天蔬菜集中成熟,超过了居民的需要,结果是蔬菜烂在地里也没人要。在经济学里,这一现象被称为丰收悖论。萨缪尔森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寒冷的冬季冻死了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季早早到来,春雨滋润了成长中的秧苗,阳光灿烂的秋季使得农作物收割顺利,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可是到了年终,当一家农民高高兴兴地坐下来计算一年的收入时,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好年景和大丰收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其他农民的收入也都比往年有所减少。 
  萨缪尔森用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弹性来解释丰收悖论。食物,尤其是生活必需的粮食产品价格再上升或下降,居民对食物的需求都不会发生多大变化,所谓“反应迟钝”。正因为此,极端小的需求弹性使得在供应发生变化时粮食价格发生剧烈波动。这就意味着,粮食收成好时,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了价格,但粮食价格降低并不会刺激需求有较大增加。专业的说法是,供给的弹性大于需求的弹性,价格变动率超过了产量的变动率。因此,当收成差的时候,价格抬升足以补偿产量减少带来的收入下降;可当收成好的时候,单价下跌的损失却超过了产量上升的收益,全体农民的总收益反而下降了。 
  但蔬菜不同于粮食。粮食是必需品,一般说,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蔬菜在食品中虽非最高端的品类,但贵过肉价的蔬菜肯定能抑制大部分居民的消费需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蔬菜价格急剧下降时,居民们会倾向于多消费,这样便相当程度地弥补了产量剧增带给菜农单价上的损失。用专业的话说,若蔬菜的需求弹性等于1,单价上的损失则完全被增产抹平,若大于1,则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增产将变成双赢,居民食用了更多的蔬菜,农民也增加了收入。 
  当前的情景却非如此,再愚钝的眼睛也看得出,现在的蔬菜市场却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输局面,消费者没吃到便宜的蔬菜,也没因为蔬菜便宜而饱了口腹之欲;农民更可怜,甚至出现了种菜赔钱自杀的个案。更荒谬的是,看到菜农自杀的新闻,城里人颇有大惑不解者——这个春天,超市里的蔬菜价格依然昂贵,居民们还以为种菜的都发了财。农业部发布的“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4月初为184点,4月下旬降低到了178点。降价最快的是4月上旬,十余天时间指数跌至180点。3%的降幅很难与菜价崩盘联系起来。并且,很多蔬菜品种地头收购价虽大跳水,但到了消费者手里价格却不低,如卷心菜价格收购价打了对折,可市场上价格仍达1.2元/公斤。与卷心菜遭遇类似,大白菜收购价跌得更多,可终端销售价却仍然坚挺,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4月1~10日,全国50个城市大白菜价格为1.83元/公斤,同比上升1.7%。 
  如何解释种菜的和买菜的同时双输的局面?在一个只有买家和卖家的简单的经济学模型里很难解释,但若把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不难发现真正的得益者大有人在。有关部委调研曾发现,1斤黄瓜地头收购价是1元,到了消费者手里就可能是6元,其间采购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几经倒手,层层加价,“最后一公里”的增值占到零售价格的一半。蔬菜商贩之外,蔬菜运输、批发零售的场地费用等多种硬性成本层层叠加,零售价中菜农占比已经微乎其微了。试想,一边是菜农的1元收入,一边是消费者的6元支出,两边差距悬殊,价格信号该是何等扭曲。当地头收购价格跌到破产价格时,消费者仍要付出5元以上,还是一个不敢尽情消费的价格。 
  城里人和农村人,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本应被“看不见的手”调节着达到互惠互利的交换状态,现在却因横亘其间的非市场力量弄得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