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男神收割机:孱弱的躯体伟大的思想 霍金:巨大的科学磁场3/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0:27
2006年06月22日 09:35:5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大中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我只要和其他人一样对生活同等的控制权”
禁锢他身体30多年的轮椅,取代了他的身体除了大脑以外的大部分功能,但这台轮椅在大部分时间里被他不屈不挠的意志所控制。
2006年6月20日晚,霍金在北京友谊宾馆聆听丘成桐的讲演。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当·佩奇——霍金早期的博士生、物理教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一年,他们住在莫斯科的一个饭店里,那里有一间小小的舞厅。霍金想找他们中的一些人去跳舞,但没人有这等勇气。后来,他们在出来的路上通过舞厅时,看到霍金独自在大厅里转动着他的轮椅“翩翩起舞”——真是一大奇景。
当·佩奇还说:一次,霍金作为皇家学会会员被邀请到伦敦。霍金喜欢旋转他的轮椅来炫耀。结果在他旋转时压到查理王子的脚趾头。
就是坐着这台轮椅,他乘热气球到过南极洲;他还环游了地球,再次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中国,他的轮椅两次登上了长城。据他的中国学生、《时间简史》的中文翻译者吴忠超介绍,1985年,霍金造访北京时,北京的大学生把他抬上了长城,面对如此大好河山,他感慨:“宁愿死在长城,而不死在剑桥。”他甚至还想去西藏。
英国广播公司的《沙漠孤岛》节目的主持人苏·洛雷曾问霍金:你的亲友有时称你为顽固或霸气的,你服气吗?
他回答:“我只要和其他人一样地对自己的生活有同等程度的控制权。残废人的生活受他人控制的情形实在太多了。没有一个正常人能忍受这个。”
英国青少年偶像排名霍金超过小贝
1985年夏天,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霍金得了肺炎。医生告诉他的妻子简说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以撤走维生系统。但是简坚决不同意。霍金被用飞机送回到剑桥,一位外科医生为他进行了穿气管手术。这个手术救了霍金一命,但也使他从此失声。
在完全静寂了一段时间后,霍金的声音重新响起,但这已经不是他本人的声音,而是语音合成器的声音,带着特有的金属磁性。奥秘就在霍金面前支起的一块小屏幕上:当移动的指示光点停留在霍金所选取的词上时,他就用眼睛或手指的动作来操作。当积累了他所要说的,便可以送进语言合成器“说话”,或存在磁碟中“写作”,速度是每分钟造5、6个字,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需要10天。
与人交流是如此困难。但霍金又如此渴望与人交流。只要有可能,不论在世界什么地方,他都会努力地做一场公众科普报告。他还用他独有的、艰难的输入方式,撰写了世界上最畅销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
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简洁优美,读后令人惊叹:宇宙之间,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的中文版的发行量也相当可观。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英国一家杂志近日对500名16岁到18岁的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万人迷”贝克汉姆并非他们心中最崇拜的偶像。身体瘫痪的科学家霍金排名第二,超过了小贝。杂志主编表示:这一排名显示青少年并不会因为偶像外表酷就一味追星,相反,他们看重的是真正的成就。
在中国,霍金走近公众所引起的轰动有目共睹。丘成桐先生如此评价:“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大科学家应当带头做科普。”核物理学家陈佳洱院士说:“大科学家可以用很浅显的话讲明白很深的道理,而且他们有人格魅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学研究的行列中。”
幽默大师
霍金的幽默是有名的。2002年8月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你认为下个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霍金回答:“如果我知道的话,我早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他一面说,一面露出孩子般顽皮的笑容,有一种小恶作剧后的得意。
他的幽默甚至体现在作报告中。那年8月18日他说,如果在实验室中能制造出一个小的黑洞,不要担心它会把地球吞没,因为它会很快因辐射而消失,“不过这个小黑洞会很快地让我得诺贝尔奖。”他还用电脑合成的警报声代表他的笑声,在作报告时用了2次,在报告结束时用了1次。为附和他夫人对观众的答谢,他临时合成了一句话:“这里很热。(It' shot)”——他用这个双关语,表达他对热情的北京观众的感谢。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幽默随时可见。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例:就在参观天坛时,导游吴颖靠近老人耳畔,用英文说:“前面就是祈年殿,意思就是天上的宫殿,马上就要进入‘天宫’了,您有什么想法?”吴颖心里想:他大概会回答很高兴,很棒。不料语音合成器最终说出的是“I like you(我喜欢你)”,引来周围笑声一片。
霍金第三次来访很快就要落幕了。对无数崇敬他的中国人来说,他来得不易,却走之匆匆。这个64岁的老人、极度残疾的科学家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又到底能留下些什么?在将要依依惜别之际,也许这个问号会盘旋在许多许多人的心头……(记者 樊云芳/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斯蒂芬·霍金,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1959年考入牛津大学,1962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考入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1965年获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7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1979年,任剑桥大学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1981年参加梵蒂冈宇宙学大会,宣布无边界构想;被授予大英帝国高级骑士称号,1988年获沃尔夫基金奖,198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称号。任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终身教授。
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行动困难,长年坐在轮椅上,于1985年动了穿气管手术,从此失去了说话能力,依靠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表达思想。
■成果解读
霍金是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被称为“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对黑洞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其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即在非常一般的物理条件下,广义相对论会导致时空的奇点,典型的例子是黑洞中的奇点以及大爆炸奇点。霍金划时代的贡献是1974年发现的黑洞辐射机制。他考虑了黑洞表面附近的量子起伏,发现起伏产生的粒子流就像是从黑洞辐射出来似的。这种辐射的温度与黑洞质量成反比,所以在辐射的晚期,黑洞质量变得非常小,温度随之变得极高,黑洞就在爆炸中结束。黑洞辐射的发现将引力论、量子论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是量子引力论的前兆。
霍金致力于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力”问题。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边界的、既没有开初也没有终结的四维时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
霍金著有《时空的大尺度结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果壳中的宇宙》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