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实验室 ppt:巴蜀汉中五斗米道的传播与北迁-道教历史-东方道教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25:00

巴蜀汉中五斗米道的传播与北迁      

作者: 佚名 | 来源: 互联网 | 发表时间[2009-9-14] | 阅读 464 次


收藏到:                                          
   热门         五斗米道是张陵于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三月一日在蜀中创立的,本自称“天师道”,又因张陵著有《正一经》、后世道教徒又称之为“正一道”。当时入道之人须缴五斗米,世俗遂称之为五斗米道。张陵死后传其子张衡,张衡又传其子张鲁。故后世道教徒称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世又称之为“三张”。但五斗米道在张陵、张衡时并不盛行,至张鲁时才兴旺发展起来。
    张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鲁母有少容,往来焉家。初平中(公元190—193年),以鲁为督义司马”。又有巴郡(治今四川重庆)人张修也在巴郡、汉中传授五斗米道,刘焉又以之为别部司马,命二人往击汉中太守苏固。至汉中后,张鲁遣张修攻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因据有汉中。当时汉朝廷无力过问,便以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张鲁便在汉中大传五斗米道。
    张鲁采取政教合一的方式。初来学道的人称为“鬼卒”,上面则设有“祭酒”和“治头大祭酒”统管教民与群众,最高的教主与统治者称“师君”,由张鲁自己担任。其统治注重教化,要求诚信不欺诈;如果犯了法,则经再三宽恕,然后才行刑。生病的人,令自首其过。张鲁还在其境内创立义舍,设置义米肉,“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则病之”;又“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
    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信徒都要诵习,但《老子》是哲学著作,故祭酒在讲解《五千文》时,就须改造附会。据唐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序录》,可以推断《想尔注》即张鲁所撰。张鲁五斗米道的理论思想,就集中表现在讲解改造《老子》的《想尔注》中。在宗教思想方面,《想尔注》首先神化老子的“道”,说“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象也;但可从其诫,不可见知也”;又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道”便成了最尊贵而必须服从的无形象的自然神与有形象的人格神。其次,宣扬长生成仙说。说“归志于道,唯愿长生”,“欲求仙寿天福,要在信道”。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想尔注》提倡仁义忠孝,说“上古道用时,以人为名皆行仁义”,“道用时,家家孝慈”,“道用时,臣忠子孝,国则易治”。《想尔注》还与《太平经》有不少相同之处,如二者都强调奉道诫、炼养,主张积善成功、积精成神,以致太平,以致仙寿,等等。
    本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后,统治者对太平道是严厉打击禁止的,建安中曹操就连方士也集中控制起来。曹植《辨道论》说:“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众,行妖慝以惑民。”对汉中的张鲁只是无力过问而已。至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形成了三方政权鼎立的局面。曹操再也不可能吞并江东的孙权与巴蜀的刘备,便着手巩固内部,并夺取与关中紧密相连的汉中,遂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出兵汉中。张鲁很快投降。曹操为了安抚张鲁,便以之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又封其五子及其臣僚阎圃、李休等为列侯。接着曹操将张鲁及其部属以及汉中民数万家迁往北方。五斗米道也因之北上。本来曹操对张鲁等的迁徙有分散控制的意图,但因张鲁等人诚心臣服曹操政权,曹操也就不再禁止五斗米道在北方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