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狂奔bt种子:陈光标旧事再调查:指使公安打老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17:12
2011年04月29日 杭州日报 占才强我要评论(132)
[导读]是善人还是恶人?是英雄还是说谎者?一家业绩不透明的公司巨资捐款何来?
在天岗湖乡,很多村民仍习惯用陈当年在家乡的外号———“厚皮”称呼他。
就“12·1”事件曾向陈光标 (微博)求证,他说“没有这个事”,(村民被打后出示的)那些照片“是街上自己人制作的”。“据我了解,公安和市容委没有主动打过人,主动打公安的有,但公安打他们绝对没有。(说我指使的)没有这个事情。”陈光标说
转播到腾讯微博

陈光标的父亲陈立胜指着对面的商业街说:那是我们家的。 记者 占才强 摄 资料图
转播到腾讯微博

商业街购房户与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记者 占才强 摄 资料图
内文导读专访陈光标:我垮了全社会可能会看我笑话
摘要:我做这么多年生意从来没给领导送过钱,我这么多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我从来没去过,也从没请别人去过,别人请我也不去,严格要求自己。你可以做个调查,陈光标这么多年来做企业从来没向银行、向朋友借过一次钱。
记者 占才强
其实早在2008年,陈光标就曾面对拷问。
这一年,他首度登临“中国首善”———这年4月揭晓的一份“中国慈善排行榜”,他以1.81亿元的上年度捐赠居于榜首。
但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一个月后的汶川地震,他“指挥60台机械、120人千里驰援,成为进入灾区的首支民间救援队”。
也是这一年,灾难中“一个人感动了中国”的陈光标,其震后驰援的事迹曾被疑为子虚乌有,而其在家乡捐建的公益项目亦被指假慈善之名,谋一己之私。
记者的调查是从陈光标家乡开始的,然而宛若进入一个悖论世界。
家乡人眼中的陈光标,与其在公众前的形象判若两人。一场与其“慈善工程”关联的恶性事件,至今仍刺痛着当地人的记忆。
还是在这一年,陈光标呈于媒体的多笔捐赠,亦被疑严重夸大,而其扑朔迷离的公司业绩及巨额善款来源,一直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在媒体的视野里,陈光标总是奔走在慈善路上,鲜见作为企业家安身立命的关于其经营方面的报道。陈光标的公司有多大?如何取得他自己所声称的经营业绩,始终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陈家的“老年活动中心”?
江苏省泗洪县城往南,50公里,到达全县最贫瘠的乡镇之一———天岗湖乡。
开车前,泗洪的士司机说,你去天岗湖?那是陈光标的家。记者奇怪,怎么一提天岗湖就说陈光标?司机回答:他家房子盖得漂亮。
司机所说的“房子”,在天岗湖乡,对外称谓是“老年活动中心”。一处占地30多亩、苏州园林式的超大庭院。4年前落成后,成为远近最津津乐道的“地标”。
今年4月26日,见到记者后的村民群情激昂,话题也和“老年活动中心”有关。而愤怒来自于一天前,陈光标回应近期质疑的电视露面,“我看了两遍”,村民王某说。
电视中,记者电话连线天岗湖乡党委书记钟波———老年活动中心现在对外开放了吗?老年活动中心正常是对外开放。咱们乡里老人可以去里面活动,是这意思吗?不光是老年人,包括其他人都可以正常进去。
连线还问到有争议的农贸市场,钟波在电话中说,农贸市场2008年以后是政府进行管理,在这之前是他弟弟(陈景标)进行管理,但是所有的费用全免。2008年后,政府也仅收卫生保洁费,其他费没收。
几位村民对此颇觉“失望”:“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事实真相,为什么不连线一下天岗湖的平民百姓?听听老百姓是怎么说的。”
“挂的牌子是‘老年活动中心’,但你到天岗湖问问,谁都知道那是陈的家宅和花园。”村民们呼请,“我们恳请全国的记者,亲自到天岗湖来实地了解,到底是‘老年活动中心’,还是打着捐赠的名义,建自家的花园?农贸市场到底是公益,还是背后另有所图?”
仍处争议中的“老年活动中心”,全称“泗洪天岗湖古建花园式阳光老年人活动中心”。2007年5月开工,11月竣工,报载投资2600万元,也是陈光标捐赠家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多家省、地媒体对其描述为:“苏北最大”、“江苏乃至全国一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人间仙境!”泗洪县一名司机进入庭院后啧啧称赞。庭院内绿草茵茵,引种了多种名贵花木,精致的漆木护栏环绕一个偌大的水塘,水域上石桥错落,宛若苏州的某个园林。几处古建式房屋点缀其间,内部装修气派豪华。
在中心建成不久,南都记者第一次到天岗湖探访曾进入园内,发现除草坪上零星摆放的锻炼用具,和一处儿童游乐设施,找不到老年人专用场馆。几处建筑,一处类似“寝宫”,其间一套房的卧室里摆放着豪华双人床,高档寝具、洗漱用具一应俱全。另一处会客厅,金灿灿的座椅,典雅的屏墙,给人皇室般的奢华感。
记者在园内遇到了自称为“主人”的陈立胜。“这是我儿子建的,每亩光买地就花了差不多25万元。”他说。
陈立胜是陈光标的父亲,他就住在花园式庭院临街的一套古建式大宅里,同住的还有老伴高先霞(音),以及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
陈立胜带记者到“中心”外,指着街对面一排商业街楼面:“这也是我们家的。”言语中满透自豪。这排当地人眼中的高档商住楼,临街上下3层,共30多套门面及住房。
而与商住楼毗邻的农贸市场,又是陈光标捐赠家乡的另一大型公益项目。
捐农贸市场为卖房?
农贸市场和商住楼所处的地块,在天岗湖乡正街一条主干道边,占地20多亩,5年前还是天岗湖粮管所的地盘。
一份由30多位村民写的《哀告求救书》,这样讲述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在内两片占地50多亩土地变化的过程:
“2006年,陈光标为修建农贸市场占用了20多亩的天岗湖粮管所,老弱病残的职工被撵出无家可归,而陈造了和农贸市场连在一起的几十套楼房出售牟取暴利。2007年5月以投建老年活动中心为名,以每亩23600元赔偿强行买断了联淮村七组的33.5亩耕地和一个面积近10亩的蓄水塘,还把紧挨这片地的居民房屋推掉。有村民不愿在赔偿协议上签字,村干部以停水断电、计划生育加倍处罚要挟签字。”
村民们说,这些以慈善名义征得的土地,所建造的老年中心、农贸市场、商业街等实际都是陈家的,这在当地尽人皆知。
逢周六开集的王集街农贸市场,记者曾进入后看到,偌大的市场内经营户并不多,大量铺位闲置。卖猪肉的师傅说,这里建成后头3年经营户是免租金的,可生意一直不好,老板是陈景标。
随后记者又辗转查到当时农贸市场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为陈景标,企业性质为私营独资企业。但今年4月25日,天岗湖乡党委书记钟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8年起农贸市场已交由政府管理。
农贸市场旁的商住楼,记者也拿到一份由购房户提供、签订于2007年的“房屋转让协议”。该协议显示,甲方为“陈景标”。协议附件同时写明,这片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的商住楼“房屋所有权人”登记名为“陈景标”。
购房协议还显示,2007年这套房的合同价是12万元。而据购房户介绍,两年后每套房的卖价已经涨到25万元左右。
“老年活动中心”临街还有一排十多间的联体店面,也是陈家在张罗着租售。租售处人员介绍,这里的大老板是陈光标,二老板是陈景标。
4月26日,在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仍纠结于“公私”争议之时,天岗湖乡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核心问题并不在此,“当时以捐建的名义可以拿地,也很便宜,而实际上还是为了建商住楼,卖房子。”
泗洪一名房地产老板也介绍,国家对征地限制很严,私人不可能拿到大块的土地,但如果是慈善捐建,性质则变成公益性用地,依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可由政府对土地征用并给予补偿。
然而据购房户反映,他们当年从陈景标手中购买的商品房,至今房产证还办不下来。
张家和是其中之一,4月26日,这位往泗洪跑过三四趟的购房户无奈地告诉记者,“到了地税局,他们说这房子还没交税,要陈景标办了税才能到房产局再办证。”而张也找过陈景标,“他自己也在泗洪跑,到现在还是没交税。”
“12·1”事件
在天岗湖乡试图解读陈光标,很容易陷入一个反差强烈的悖论世界:其在部分家乡人中的口碑,与其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判若两人。而这与一起事件有关。
200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王集街71岁的老汉张子英在农贸市场上吊死亡。儿媳邹英、部分村民认为,老人的死和农贸市场有关。
邹英说,公公是当地一起俗称为“12·1”事件的参与者。
而在天岗湖乡谈起陈光标,很多人也会自然而然地与这起在当地谈之色变的事件联系起来,至今仍用“太恐怖了”来形容。
发生在2006年12月1日的这起事件,缘于农贸市场建成后,位于镇中心一条农贸老街的经营户被要求迁至新市场。农贸老街原长300多米,据经营户讲,1994年改建商业街时,时任乡领导曾承诺这条街“50年不变”。
老街经营户拒不搬迁。“一是老街人气旺,新市场没生意;二是搬后老街的门面就不值钱了。他们把人赶到新市场,还不是为了卖新商业街?”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全武行”。
村民描述,当日凌晨3点多,街上开来13辆警车,从南头排到北头,数百名穿制服人员将老街包围。
村民潘丽华闻声出门,“上百人在沿街逮人、打人,我抱着小孩,几个穿制服的到我们家翻,叫我把孩子放下跟他们走。我上了警车,然后看到有3个人被送到医院抢救。”
孙银侠是生产队组长,做妇女工作的,见村中妇女被打出面救助,结果被人抬起,头朝下往地下摔,“当时我昏死过去了,怎么被抬上车都不知道。”第二天醒来,她躺在医院急救室里,之后她和另外3人被送往拘留所关了7天。
在老街做干货生意的张飞眼睛被打青。经营户王言刚被打得鲜血直流,至今他还保存着被打得满口鲜血的照片,并向记者出示。村民王恒礼等人的血衣也一直保留在家中。
村民统计,这起事件至少30多人被打,4人被送医院,事后11人被拘留7天。
一份以“王集街1000多群众”名义写的“血泪状”说:当时街上哭叫声刺人心肺、毛骨悚然,有的被揪住头发“架飞机”,有的衣不蔽体鲜血直淌,有的双脚在水泥街面磨破血流不止,在场群众无不伤心掉泪。
被打村民称,当时有人当众说:“有了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你们(老街)封也得封,不封也得封。”
“12·1”事件后老街被强行废除,很多经营户因不愿去农贸市场,之后无事可做便改打短工。
71岁的张子英原来靠儿子、儿媳在老街做小生意过生活,老街废除后每月几十元的收入没了。半年之后,离乡打工的邹英就突然听到了公公吊死在农贸市场的消息。
2008年9月,记者就“12·1”事件曾向陈光标求证,他说“没有这个事”,(村民被打后出示的)那些照片“是街上自己人制作的”。
“据我了解,公安和市容委没有主动打过人,主动打公安的有,但公安打他们绝对没有。(说我指使的)没有这个事情。”陈光标说。
家乡人眼中的“首善”
2008年9月,南都记者在天岗湖乡采访时,曾遇到时年65岁的村民王中志。2011年4月26日记者故地重访时,王已去世。
王中志是当时上访村民的代表。“12·1”之后拿着材料到处奔走,还曾逃到相邻的安徽一带,面对记者,他拿出厚厚一沓收集的各种有关陈光标的报道。
“家乡太闭塞,出去后才知道,竟有这么多媒体在为他大唱赞歌,我们这些受损害的群众听了看了,痛心哪,无疑是给我们的伤口撒盐。”
在天岗湖乡,很多村民仍习惯用陈当年在家乡的外号———“厚皮”称呼他。
44岁的王新,是陈光标初一同班同学,在听说陈光标的学历是工商管理硕士时大为吃惊,“他初二就辍学了,20多岁了还在乡里,怎么成了硕士了?”
王新回忆初一时的陈光标,“成天拿砖头用手捶练气功,成绩并不好,经常旷课,脏话多。”孙玉明是陈光标的启蒙老师、陈在联淮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孙说,陈比一般同学要调皮,学习成绩不好,胆子特别大,挨训时不反抗还笑。小时候看不出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
有媒体报道,陈光标少年创业,17岁时“用拖拉机贩粮”就赚了两万元,成为乡里第一个“少年万元户”。王新及乡人们认为夸张不实,“那时生产队都没有拖拉机。”“上世纪80年代有个万元户就不得了,(陈是少年万元户)这件事从来没听说过。”
王新说,陈在家乡时的确做过生意,贩过花生,开过小卖部,还跑过客车运输,但生意都不大。
很会“宣传”,是很多乡人对陈的评价。在老年活动中心的会客厅,一面墙挂满了陈光标与许多领导人的合影照,“那些照片把下面的很多干部都唬住了,也让我们这些老百姓很纳闷。”王中志说。
在距王集街约一公里的联淮村,陈光标少时住过的土坯老屋一直还保留着,邻居“婶娘”说,2007年春上来了一群人,在老屋的四周和顶上盖起了钢架大篷,将老屋保护了起来。“以后光标成了伟人,这里要留着做纪念的。”
然而,成名后的陈光标在部分乡人眼里并未成为一种荣耀。倒是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非常熟络,陈本人也在一次与南都记者的通话中说,“你问问当地政府,我奔驰、宝马、凯迪拉克,(曾)捐给政府做接待用车。”
举报4年以无果而告终的王中志究竟死于何因?在天岗湖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病死,有的说是气死,也有的说是被迫害死———“王中志是因为举报受到了迫害,把他当书记(原王集村支部书记)的儿子抓起来,被气死的。”有村民说。
4月26日晚,记者在天岗湖乡找到王中志的老伴潘霞晨(音)。她介绍,老伴举报躲到安徽不久就回来了。2009年初,儿子王建突然因“贪污6万块钱,被抓了起来,老王就说是针对他的陷害”。
王建被抓半年多后放出,“现在还是监外执行”,潘霞晨说,“从儿子被抓后,老王就气不过,整天抽烟,儿子回来两个月后他就死了,气死的。”
潘霞晨说,“现在好多东西还不能讲,等到时候了,我就敢讲了。”
4月26日上午,南都记者曾致电王建,但他说“我不能讲”,“等能讲了我再跟你联系”。当晚记者来到王建家,但他家人以“他不在家”为由拒绝开门。
 
“90亿”疑云
新街口,是江苏省城南京最热闹的商圈,也是当年陈光标事业起步的地方。
据媒体报道,1991年,23岁的陈光标来南京创业。在一次药店的闲逛中,从一个袖珍疾病探测仪上发现了商机,之后简单改进安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手握两个电极就能看到身体的疾病,被陈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诞生了。
新仪器身价倍增,由原来的100多元卖到了8000多元。随后陈到老家邻近的安徽做广告,打开安徽市场,凭此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去安徽之前,陈曾在新街口一带摆摊。
2008年9月,南都记者在新街口老邮局旁,找到在这一带做了18年买卖的沈师傅。谈起陈光标他津津乐道,说陈以前摆的摊就在他旁边。
“他这个人能说会道。”沈说,“那时摆摊就是‘卖嘴皮子’。”但对陈卖的仪器,沈不以为然,“那个东西叫我们看就是骗人的。”
沈回忆,陈总穿一身白大褂,一副支架上放着仪器,给路过的人看病。仪器检查完,然后开出药方,对方给几块钱,一天能挣个百把块钱。
沈说那时他们给陈取了个外号叫“假医生”,陈曾回敬:你别叫我假医生,我不姓假。
“他在这一带做了几年,那时就拿和某某领导人的合影,在摊上摆了两三张,但具体和谁的合影记不清楚了。”后来陈就消失了,再后来沈就听说他搞再生资源利用,而且成了大慈善家。
“我一直在纳闷,搞再生资源利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收废品,怎么能赚那么多钱?”沈猜测,陈后来一定遇到了什么机缘,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相关报道显示,到安徽淘金之后,陈又开发过一种“灵芝胶囊”赚到“第二桶金”。并于2000年组建江苏黄埔,起初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后来转向拆迁和再生资源利用。2008年8月28日,江苏黄埔一人员介绍公司业务时称“主要还是做拆迁”。“简单说,就是一边拆房子,一边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陈光标对媒体也曾这样解释。
据报道和网络公开信息,江苏黄埔2004年营业收入就“近59亿”,2006年、2007年营业收入均有“超过90亿”、“有望达到90亿”的说法,这让一位从事再生经营行业的老板咋舌,他认为“90个亿,全世界也很难找到”。
而查询由权威部门发布的2006年、2007年“江苏民营企业100强”,均未见江苏黄埔上榜,2006年排在第100位的企业年营业收入19.7亿元,2007年排第100位的企业年营业收入为31.73亿元。
2008年可谓陈光标登上“中国首善”元年。这年4月揭晓的一份“中国慈善排行榜”,他以1.81亿元的上年度捐赠额居于榜首。对此,南都记者曾向陈光标本人求证,希望了解公司经营项目、年营业收入、利润纳税等情况,并就公司1994年营业收入近59亿元,2006年、2007年均近90亿元的说法求证。
陈当时的回答是,“我只做再生资源利用,我什么都不做,我就是变废为宝赚了点钱,然后回报社会。这个行业,利润一般来讲20%左右,我公司的销售额,今年(2008年)要突破100亿元。去年的净利润近9亿元。我本来就是做循环经济,不存在偷税漏税。全国所有做再生资源利用的企业,国家是免税的。”
而当年有自称知情者向南都记者透露,称陈光标在媒体中宣传的公司厂房、员工“是借用别人的企业”。对此,陈光标也给予了回应:“我的主要产业搞房屋拆迁,假如我是你,买个100亩地千把万块钱,干吗要借别人的厂房?说实话,头几年我是租用别人的厂房,医疗器械厂我是租用的,你别说没有这回事,就是有这回事,这个又有什么呢?”
捐赠“数据”
打开江苏黄埔公司的网站,如果为联系业务而来,会怀疑误入了某家慈善网站。网页几乎被慈善内容淹没,而对企业状况、公司构架、利润利税等数据却鲜有详述。
捐钱公司,几乎成了江苏黄埔的代名词。
公开的报道显示,江苏黄埔成立后短短4年间就先后捐资1.96亿元,捐物6700多万。至2008年累计捐款捐物已达6.13亿元。
陈光标也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将百分之五六十的精力花在慈善上。而且所捐款物都是“真金白银”,从不把捐赠与当地项目捆绑在一起,每一笔捐款收据都保留着。
陈以1.81亿的上年度捐赠额折桂2008年“中国首善”后,江苏黄埔网站曾短暂公开过2007年的捐款收据,经统计为7057万元,和80台电脑。
天岗湖乡老年活动中心为该年度最大捐赠项目,由陈通过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省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3家单位向家乡投资2600万元捐建。
在由江苏光彩开具的共计1063万元收据中,未标明捐款用途;省红十字会标明“援建老年活动中心”的收据共700万元;省善总会标明“定向老年活动中心”的收据共400万元。
众多收据中,一张盖着“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公章的收据,用途也是“捐建老年活动中心”,捐款额为1600万元,收款人为“刘艳”。
据报道,陈光标曾向宿迁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而该慈善总会一位负责人介绍,1000万元用于定向捐建老年活动中心。
另有报道显示,2006年12月28日,陈光标向泗洪县捐款1000多万元发起“共同的阳光”公益活动,捐款用途也为“包含捐建一所全国一流的古建式老年活动中心等”。
这意味着,陈获称“首善”的当年最大捐赠项目“天岗湖乡老年活动中心”,从收据和报道显示的“捐赠额”至少已达4700万元。这还不包括其宣称的其通过江苏光彩事业促进会所捐的资金。
2600万元的捐建项目何以出现至少4700万元的捐赠“数据”?
而“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主办方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对该榜单的评比数据来源,说法是这样的:除由权威部门提供捐赠数据外,还包括捐赠者自己提供数据、各种公开媒体报道数据等。
另外,在江苏黄埔网站曾公开的2007年捐款收据中,还可见由“天岗湖乡政府”2007年11月26日开具的1200万元捐款,项目为“阳光公路、农贸市场、养老院、幼儿园教学电脑”。而阳光公路建于1999年、农贸市场早在2006年竣工。而这份收据显示,由“天岗湖乡政府”开具的这份收据,也包括“农贸市场”项目在内。
另一疑问在于,外界报道陈光标的捐款多为个人名义,而可见的所有收据中,捐赠方均为“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这些捐赠到底该算在公司,还是个人头上?
而在媒体的视野里,陈光标总是奔走在慈善路上,鲜见作为企业家安身立命的关于其经营方面的报道。陈光标的公司有多大?如何取得他自己所声称的经营业绩,始终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陈光标曾表示,他在全国的分公司有几十家。记者通过网络查询,2009年9月8日一则网上消息显示,当年才由江苏黄埔公司在四川绵阳的高新区注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分公司———绵阳分公司。之后还有“成都分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媒体报道及网页内容,但分公司的经营也以再生回收为主。
2010年9月26日,南都记者据江苏黄埔绵阳分公司网上公布的公司地址找到“绵阳园艺街20号”,却是中物院科技孵化基地的办公楼。一位中物院人士说,江苏黄埔只是租用他们的地方办公,规模不大。其经营项目为绵阳灾后的板房回收和处理。
在江苏黄埔绵阳分公司的办公室,只见少数几人在这里办公。记者向一名女员工咨询江苏黄埔的其他分公司,她说“成都还有一个”。
“驰援”子虚乌有?
2008年陈光标首登“中国首善”。然而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一个月后的汶川地震。报载,他“指挥60台机械、120人千里驰援,成为进入灾区的首支民间救援队”。
然而这一年有消息质疑,其让全国人民曾为之感动的“义举”———派60台重型机械驰援灾区,亲自背出300多具尸体,救出13个孩子性命等,多为编造甚至子虚乌有。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震后3小时,在南京(另有报道为武汉)开会的陈光标即调派公司60台大型挖掘机、吊机、推土机,配备120名员工,分别从南京、合肥出发星夜兼程驰援灾区,于5月14日凌晨3点(早期报道为13日中午)赶到都江堰。这支被称为“史上最强的民间志愿队”,创造了几乎与解放军同期抵达的速度奇迹。
据2008年江苏黄埔网站曾介绍的数据:这支救援队,打通了北川、汶川和映秀的生命线,在岷江边修出近4公里长的道路,让大部队得以进入灾区;救出活着的被掩埋群众130余人,掩埋遇难者尸体近万具。
而报道称,陈光标在废墟中背出了208具(另报道为280具、300多具)遗体,救出3个(另有称为13个)孩子的性命。
质疑的消息称,陈光标是在震后第二天才飞到成都,并在成都附近租了总数10台左右的挖掘机等,开赴灾区。而在媒体和网络上,这支队伍变成“千里驰援”的“60台大型挖掘机、120名精心挑选的机械手”,“从南京和合肥浩浩荡荡开赴而来”。
至于“背出208具遗体”等,也都被质疑为编造的数字。
对此,南都记者曾往灾区多方求证,但并未获得有关消息的实际证据。但采访中遇到的都江堰广丰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李明文说,这几乎是一个简单的常识。60台工程车,大的每台在30吨以上,中小型也一二十吨,即使用拖车,这么大的队伍从南京跑到都江堰,除非警车开道不然几乎没法走。
岳师傅是成都城北客运中心长途客车老板,他介绍,从南京到都江堰约2000公里,如果走河南境内,当时宁强到广元有一段80公里的二级公路,以前是老蜀道都是山路,坡陡路窄弯道多,车辆也多,如果不开应急通道,工程车极其难走。如果走湖北境内路线,湖北、四川交界有一段200公里的路,比宁强到广元还难走。
“长途客运车从南京开到都江堰,不堵车不休息的情况下也要30个小时,在高速上跑90-100公里/小时。工程机械车最快也就每小时70公里,用30多个小时从南京跑到都江堰,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岳师傅也表示怀疑。
以他的估算,几十台工程车从南京跑到都江堰,最少也要50个小时。而且从南京到成都一路上收费站多达7个,光通过这么多收费站就够耽搁的。
但在随后的回应中,陈光标对以上说法给予了反驳,并坚称驰援救灾的事情属实。
陈说,5月12日,我的11台机械从北京干完活开到山东,就直奔灾区了。我在合肥总共有21台。在当地(成都)又租了10台。后来有人说,没有60台只有40台,有些媒体弄出来……(意为这不属实)。
陈说,从南京开到灾区,不会超32个小时,我要求他们除加油外,小便都不下车。当时有人提过疑问,我可以跟他打赌,我们马上现跑,我要超过32小时到都江堰,我给他500万。后来大家相信了。
关于“背过208具遗体”的说法,陈说,208具我没有说,但200多肯定是不止的。只要有良知有正义的媒体,208好,280也好,这个(都不会去追究)。我救活的是12个。5月12日到6月12日整整一个月,最后一天临走时我又救起了两个人,这个是我亲手救的,当时中央电视台都拍了下来。你记住陈光标从来不讲一句假话,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南方都市报)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这是陈光标为家乡捐建的农贸市场刚竣工时的照片,可见部分为商业街。(据泗洪县网站)
我做这么多年生意从来没给领导送过钱,我这么多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我从来没去过,也从没请别人去过,别人请我也不去,严格要求自己。你可以做个调查,陈光标这么多年来做企业从来没向银行、向朋友借过一次钱。
南都:我听到的关于你的各种声音实在太多了,有夸奖的,也有批评的,感觉你也在不停地去解释。
陈光标:我是中国企业家,我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是能够把握住一个度的。
你不能行贿受贿等,有这样的行为是早晚要进去的啊。所以陈光标做这么多年生意从来没给领导送过钱,我这么多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我从来没去过,也从没请别人去过,别人请我也不去,严格要求自己。你可以做个调查,陈光标这么多年来做企业从来没向银行、向朋友借过一次钱。
南都:作为企业家,借钱或者贷款不是最最普遍的吗?
陈光标:对,我是一个保守型的企业家,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哪怕是向银行借过1万块钱来,谁能证明的话,我就向他的家乡投资100万。我从没向银行、向朋友借过1万块钱。就是说我就这么大能耐,就做多大事情,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不做。比如说我搞房地产可能不行,你让我干其他的,我没有把握的我不会干的。
我是中国赚钱最不易的企业家
南都:据说你企业的业务很多都是二手业务?
陈光标:我的公司是中国企业里赚钱最不易的公司。我的业务95%来自于二手,一手我是拿不到的。拿不到的原因就是一种背后的游戏规则。
南都:你这个回答我挺意外。一手的你真的拿不到吗?就是央视的那个你也拿不到吗?
陈光标:拿不到。我是从一家公司手里拿的二手业务。你可以去全国调查,十有八九是二手业务。
南都:连你陈光标这么红的一个人都不行?
陈光标:不行,包括现在来说,在我所有业务中从来没有领导关心过我。“陈光标左手赚钱右手回报社会,这个拆迁项目陈光标做了吧,”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对了,在这里要表扬一个人,在电力系统工作的一个人真是发自内心地帮助我。做生意这么多年来,只有电力系统的这个人介绍给了我一个厂房让我去拆除,他这个人真是被我感动的,我买了十条烟两箱酒他都给退回来了,他说真是我的行为感动了他。也只感动了他一个,在中国没有第二个领导再对我说这个话,也没有第二个领导帮助过我。
南都:就是你想有这种机会都没有?
陈光标:没有,这个可以凭着良心对天发誓。只有不少领导来找我让我捐这个捐那个的。这种情况很多,几乎每天都有,如果你不捐了就会给你“小鞋”穿。
南都:那你觉得这样是公平的吗?
陈光标:我觉得我正因为看到了这种不公平,我才去唤醒这些没有良知的人。
说我和某些领导有私交,那是胡扯
南都:那实际上你和一些官员没有什么私交?
陈光标:从来没有私交,我做我的事情,包括我们省的领导也是没有的。说我和某些领导有私交,那都是胡扯。除了在电力系统的那个,没有第二个帮助过我。
南都:但是你做的这些大型工程都是和政府有关系的啊?你做了慈善之后,名声大噪,别人说很快就把央视的项目给了你。
陈光标:那是一家公司拿到项目之后转包给我的,让我做他放心啊。我拿到这个项目之后基本上不赚钱。也是对我的一个挑战,这样一座169米高的大楼从上到下拆真是对我的一次挑战。
我是靠积少成多赚来的50亿
南都:既然你赚钱这么不容易,我提出一个问题,你的50亿元是怎么赚来的啊?
陈光标:你要知道全国每个城市都在大拆大建,产生多少建筑垃圾。我从德国进口的“变形金刚”,只要把拆下来的废弃钢筋混凝土放进去,这边出一条条的钢筋,那边出来的是水泥颗粒。人家小区用来做路基辅料铺路,很多来买的。如果买新的辅料一吨要一百二三,比他便宜好几倍。我卖30元钱一吨,一车50吨,这样一车就1500元。建筑垃圾的量太大了,在我们中国据说有500亿吨这样的垃圾被直接填埋在城市郊外。所以我赚的50亿元才多少啊。
南都:我从以前看的报道和听刚才你的讲述,觉得你赚钱真不容易,尤其是每年还捐那么钱,我看到你对自己的要求是希望能捐到你利润的50%?
陈光标:对,每年捐的数目都是我利润的50%.
南都:我不知道你每年要做多少工作才能够赚到这些?
陈光标:建筑垃圾虽然不是很赚钱,但是它量大,积少成多吧。现在如果用这些颗粒铺路的话,从北京能铺到天津,就是这样30元钱一吨积累的。而且我的“变形金刚”是移动式的,这边出颗粒,这边出钢筋,下面的细灰注上水接着成了砖块,一点都不浪费。我也没做房地产,也没做别的,就做这个高科技的房屋拆除。
南都:网上、行内有些人说,光靠做二手,你挣不到太多钱的。
陈光标:产生的垃圾量是巨大的,每年有500亿吨被埋到地底下去了。有很多公司把里面废旧的东西拿走,巨大的混凝土块挖空就埋在地下。所以媒体报道,现在建筑垃圾包围着我们每个城市,地下埋的全是建筑垃圾。20年后再把混凝土挖出来处理?现在我们有这个技术能够处理,为什么不?那个量多大啊!我这么多年赚了50亿资产,社会一年产生的垃圾有几百亿,都浪费了,埋在地下了。北京每天都有拆除的建筑,任何城市都有拆除的,把混凝土拉到郊外,挖坑就埋掉了。任何一家公司都是这样,除了我们拿垃圾去处理。
我从没向银行贷过一次款
南都:那个大型机器你没向银行贷过款吗?
陈光标:对,没有,并且我们每天都增加几十辆。搞建筑垃圾和生化垃圾处理的企业,国家是免税的,说陈光标偷税漏税那都是外行话。在国外不但不上税,还奖励给你。
南都:你买那么多机器不是需要很多现金吗?
陈光标:不需要,每台变形金刚几百万,加上其他机械总共算起来,增加的机器有百十台。
南都:如果你再碰上个工程款拖欠什么的?
陈光标:这个不存在拖欠。我拿到的都是二手的项目。真正的国有大型企业是不做这个事的,拖欠的都是民间的小拆迁公司。但是这种小公司不能拿下大的拆迁工程,真正能拿到的做不了,拿不到的它是能做的。
南都:这也是一种尴尬。你所有的成本就是这些机械和油?它占用的成本多吗?
陈光标:是,就是这些机械和油,占用不多。
我红了后并没有对企业有多大帮助
南都:你红了之后对做这个有利吗?
陈光标:没有一点帮助。
南都:我看到有报道说你这几年的业务量增长还是很大的,你觉得和这个没有关系?
陈光标:没有。就是说全国各地有些拿到这种业务了,他会因为怕摔死人啊,他会想到我,让我帮他做。
南都:这就是好处?因为你的公司有这个技术是吧?
陈光标:对,是的。如果说我今天是做饮料的,老百姓能买得起,我的生意肯定火爆。像当时王老吉汶川地震捐了1亿元,后来他的销售额翻了两三番,突破150亿元。但是陈光标的业务没有。
南都:对,就是说慈善都是有回报的,当然他的善心我们都是能看到的。好多时候就是良性的一种循环吧,我给社会做了些东西,社会就会给我更多的回报。
陈光标:现在我还没看到这一点。
南都:现在都叫你慈善家了,都不叫你企业家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光标:好事。这是巴基斯坦大使馆给我写的,向巴基斯坦捐款100万元。每次国家发生大灾大难我都带着重型机械去救援,不是我人去,是我发挥了重要作用。你看,舟曲县人民政府给我的感谢信。到灾难现场参与救援的我就奖励5万,千百万都奖励下去了。在我这代人里面,他没有这么大胸怀,我不是说自己表扬自己。
南都:这个慈善的声望还是给你带来了……
陈光标:对,带来了效益。刚刚我接了两个电话,河北、山东的两个大的化工厂让我去拆除。他们就是看中了我的实力、我的信誉。我不会出安全事故,不会摔死人。我都是拿了周密的施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然后按照这个方案周密地推进。
南都:基本上现在社会给你的回报还只是说,人家主动找上门来。
陈光标:社会给我的汇报都是一手拿到之后转给我做的。就是他们把里面有价值的东西卖掉,然后给我。
我捐献的每分钱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南都:你想过改行吗?
陈光标:没有想过,永远做这个。以后拆建少了,我准备做生化垃圾处理。生化垃圾也是个看不见的金矿。
南都:你把这些血汗钱捐了这么多,有没有心痛的感觉?
陈光标:不痛,心痛就不捐了。获得中共中央表彰的并不是因为你抗震救灾好才给你表彰的,在江苏13个厅局对我进行政审,玉树、“5·12”后来不都表彰了吗?3次在江苏13个厅局对我进行政审,看我到底有没有这个侠义,毕竟是全国人民都要向你学习啊,公示、投票都有的。那就是老百姓选出来的,之后再政审,国税、地税、检察院、纪委、工商联等等,最后盖了13个章。查我陈光标有没有问题,有问题是要承担责任的。
南都:也就是说你觉得你是经得起考验的?
陈光标:前几年我捐款,老是有人说我的钱来路不正,是做军火的,做白粉的。我以前就给省领导写请求,请求组织派专案组对我检查。如果我有问题你就处理我,没有问题,你就应该让大家学习我嘛。从2005年和2006年每天都来查我,今天国税来了,后天地税来了。后来我就给省领导写信我想做个榜样,做个好人,现在遭到很多这个那个的。
南都:现在网上对你还是有很多质疑,你会为这个烦恼吗?
陈光标:我已经没有烦恼了。我心里是非常坦诚的,不怕这些质疑的。我非常清白,如果我是做贸易的,可能我里面会有瑕疵。
南都:那你有没有想过,你捐那么多,还遭到质疑,心理不平衡?
陈光标:现在没有了。以前有过,以前这些质疑关键是都上门来查。
南都:耽误你的工作?
陈光标:对,今天来个国税的,明天来个地税的,整天折腾你。
我是一个非常关爱员工的老板
南都:对你的员工来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板?
陈光标:我是一个非常关爱员工的老板。我手下有4600人,我给员工的工资在中国几个富豪的企业里排在前五位没问题。我的员工人均工资都在4000元钱左右。这个数字不仅在南京,在全国也是不低的。上海世博会,我给员工每人发1000元钱,去参观世博。中秋节,每人发1000元钱,我们不买月饼,给你钱,自己买。一般企业也发200元钱超市券。对员工好是理所应当的,没有员工辛勤的劳动,我们哪能产生这么大的利润?说解决就业,这都没错,但都是借口。不管怎样讲,不拿出真金白银出来,不拿出一定的比例,就是借口。
南都:有些企业家说慈善不以数字大小衡量,你对他们这种说法怎么看?
陈光标:这个观念对老百姓来说可以,一个普通公民遇到国家灾难,哪怕捐100元,捐10元,对老百姓来说可以。对我们大企业家,手上掌握一大批财富的,那肯定不行的。你有1亿元,必须拿10%.
南都:你觉得这样的要求不算高?
陈光标:太不高了。中国还有一大批的富人,手里过百亿的,从来没有捐过。这样闷声发财的富人还很多。
我是最清白的企业家
南都:有没有想过上市的问题?
陈光标:没有。
南都:是企业性质决定的,还是你个人的思路决定的?
陈光标:我的思路决定的。我这人很求稳,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不做。
南都:但是企业上市,收益可能会更多。
陈光标:因为现在人难管,人性难管。你对他再好,十处到,有两处不到,他马上跟你闹矛盾。因为这个有很多赚钱的机会我都失去了,但我并不后悔。头几年,银行那么多不良资产,好几亿的,两三百万就把它操作下来,几千万就赚到手了。几十亿的,几百亿的都有。但是我感觉那个风险太大了,这里面有很多不能见阳光的东西。
南都:有一种说法,现在的企业家都有一种“原罪”。掘第一桶金,都离不开你刚刚说的这种“不能见阳光的东西”。
陈光标:只有我是清清白白的。我很简单,开始做医疗器械,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做灵芝口服液、灵芝胶囊,很简单。我这个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的人生走过来的路很简单。
南都:你做医疗器械,刚开始还是挺难的?
陈光标:也难,每天摆地摊,晚上睡在地上,早上到对面的公共厕所洗脸刷牙。我吃的苦非常多。
我垮了全社会可能会看我笑话
南都:你为社会付出了这么多,万一有一天你的企业遇到不好的状况,垮了,或者是你负债了,你觉得这个社会会不会回报给你同样的帮助?
陈光标:至少现在不会。如果我陈光标现在垮了,全社会会看我笑话,不会帮我。
南都:是悲哀吗?
陈光标:我不认为这是悲哀,这就是中国文化底蕴的缺失。
南都:你会怕吗?或者是这个时候会更小心?
陈光标:所以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做。但是我认为不会到那一步,我还是能把握住自己的。
南都:你觉得自己付出和得到的是对等的吗?
陈光标:太不对等了。
南都:即使现在给你这么大的荣誉,也不是对等的?
陈光标:当然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中国的企业家没有一个超过我的荣誉的。我说的不对等是指做生意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左手赚钱右手去帮助更多的人,那为什么不能给我公平地多做点?
南都:不能让你的左手收获得更多一点?
陈光标:对,但是我也习惯了。
我要给更多富豪做榜样
南都:经过了大风大浪之后你很平静?
陈光标:非常平静,我把人生看透了。现在出去被车撞死了,无所谓,我把生命都看得那么淡了。我在工地上,巨大的石头滚下来,把旁边的人砸死了,没把我砸死。何况说我不好的,都不是事实,都是吹毛求疵,随便他们,无所谓。
南都:有人会说这个名是很虚的。
陈光标:什么叫虚?一个不追求荣誉的人,是可耻、卑鄙的。就像小时候在学校得一朵小红心一样,我得到小红心就感染更多小朋友跟我来争夺小红心,每天去扫教室。
南都:捐赠也是这个道理吗?给更多的富豪做一个榜样?
陈光标:对,我每次把接受方请过来,把媒体都邀请过来。媒体见证,媒体报道,接受方把支票当场拿走。
南都:找媒体不是为了宣扬自己,而是为了作见证人?
陈光标:我并不是让人来宣传我陈光标这个人,想通过我做的这个好事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这个是最需要的。
有些富人想捐但怕捐不好
南都:现在对捐款的监督还是很苛刻的,所以在这方面不要说造假了,就是稍有疏忽都会受质疑。
陈光标:对。有哪个我陈光标说捐不兑现的?没有吧。我从来不去做承诺,我要捐就实打实的,接受方过来,马上拿走。当然承诺也可以,比如我明年分批捐给你,有时候马上全部给你影响我企业发展。我们中国的慈善环境还没有成熟,现在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的富豪富起来就10到15年时间,慈善事业这几年才刚刚起步,这样弄了以后,人家想捐款都不敢捐了。好多的富人我们交流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我们想捐,有时候就怕捐不好弄得满城风雨的。有的就担心这个,不如不做。形成这种气氛,非常不好。
南都:你感觉今天的状态是你想要的吗?
陈光标:我感觉就像耶稣基督一样,就是宁愿牺牲自己,让更多的人幸福。我就是济公、耶稣。牺牲我一个人,产生更多幸福的人,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可能大家认为我在唱高调,这么多年我就是这么做的,不是光说不做。
南都:其实中国人更喜欢谦虚、只做不说。
陈光标:我家里面床头放着8个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但我不喜欢不显山不露水。我有了钱,你让我不显山不露水不行。做了好事我就要去说,不说我心里憋着难过。我认为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能传播给10个人,等于你做10件好事;你能传播给1万个人,等于你做了1万件好事。好事和善事,不能让它上锁,一定要去传播。今天媒体报道陈光标,我送媒体四个字:功德无量。媒体报道我,不是要报道陈光标本人,通过陈光标做的这么多好事,感染更多人,这就是陈光标想要的。
南都:你比较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比如说,有报道说你经常做梦梦到别人来感谢你?
陈光标:经常是这样,梦到别人跪在地上感谢我。
南都:别人的肯定你还是非常在乎的?
陈光标:对,我在乎荣誉,我做了好事就要让人家认可。
南都:你又不在乎别人非议,不矛盾吗?
陈光标:我不在乎非议,毕竟那些非议的东西都是假的,那些不能伤害到我。
南都:有句话叫众口铄金。
陈光标:众口铄金,只有真的才能成为“众口”,假的是不能成为“众口”的,假的东西不是主流。只有假的、见不得人的东西最后才能成为“众口”。
经营的地方不捐资,捐资的地方不经营
南都:有一种说法,给弱者尊严是比给他们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陈光标:这个我也想过。看到慈善机制的不完善,我要不断地对中国慈善事业进行创新、改革。那个人民币墙,几千万摆在那里,这张照片传播到全世界很多国家,这是创新。我到灾区去,用麻袋装了几百万,看到穷苦的老百姓就发,这也是创新。我觉得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陈光标去不断地创新和改革。
南都:你的捐赠大多数都是真金白银的,比如发现金。跟当地的某些项目合作,或是可持续发展来比还是较少的,你这是怎么考虑的呢?
陈光标:我的一个原则是经营的地方不捐资,捐资的地方不经营。捐款的地方基本上是汶川、新疆、西藏和甘肃这些地方,广东上海这些地方是没有的。
南都首席记者 姜英爽 实习生 鲁法芝 杜强(奥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