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驾照交警承认吗:毛泽东危险时刻也曾持枪向敌冲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35:44

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战争史几乎就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全部。从本世纪初年一直到1949年,战争就从来没有在中国大陆上停息过,不仅没有停息,而且越打越大,直到国共决战,几百万士兵呐喊拼杀的大战席卷神州大地。

  世界史上罕见的漫长战争必然孕育出丰硕的军事思想。丰厚的战争泥土上早已生长出丰硕的兵学理论。毛泽东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军事思想就是在这片泥土和本世纪的战争风云中诞生的。

  先说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外国记者听到的传说。说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到南京,他的朋友部下纷纷前来祝贺他侥幸脱险,此刻,蒋却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如果我因为生病,或因为别的什么不幸而下野的话,你们猜我会提名由谁来接任我煛庇谑牵这些人就都装模作样地猜起来。有人猜是程潜,有人猜是汪精卫,有人猜是孔祥熙。但蒋介石都摇头说不是。望着这些呆头呆脑的部下,蒋介石一语挑明:“作为我的继承人,我自己要选择——白崇禧将军!”这多少令蒋身边的人感到惊讶,因为白崇禧是桂系军阀,是蒋在军阀混战中强有力的对手。但更令在座的人目瞪口呆的还是下面的话。蒋介石顿一下,说出一句语惊四座的话:“第二人选,我要提毛泽东!”

  这个传说的寓意很清楚,就是蒋介石不得不佩服毛泽东这个与他较量了10年的对手的能量,他曾发誓用20万元买毛泽东的头。当然,这里最主要说的是两人作为蒋的对手的军事才能,因为,无论是“小诸葛”白崇禧,还是一介书生毛泽东,都曾在战场上让蒋介石铩羽而归。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是有疑问的,但第二个传说却是有案可查的。60年代初期,世界头号强国,也是中国当时的主要敌人美国,其总统却在认真研究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就在1965年1月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说:“美国总统肯尼迪为对付亚非拉的新兴力量,提出了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有消息说,他也看我的军事文章,这可能是真的。”这个消息来自何处,不得而知。但这年7月,程思远在陪同归国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去见毛泽东时也曾向毛提起,美国总统肯尼迪生前,在他的办公桌上就摆着一部《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是连他国内和国外的对手也不否认了。

我没有想到打仗

  如果将毛泽东比之于像秦始皇那样的“千古一帝”,恐怕是不合适和不恰当的。但就毛泽东在军事上对人类的贡献而言,他决不比古今中外的任何军事家逊色,说他在军事上是“千古一人”恐怕不算溢美之辞。其智慧、谋略、胆略、气魄都是超乎常人的。我们很难设想,三湘四水是如何孕育出这个伟大的军事家的。正因为他的伟大,对他在人类军事史上的贡献和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的评价或许还要待多少年后才能看得更清晰。

  湘人历来有尚武精神,自曾国藩的湘军“剿灭”了起自广西的“长毛”熖平军犞后,“无湘不成军”的民谚便不胫而走,传遍了全国。

  但在30岁之前,毛泽东根本没有想到打仗,没有想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年华会在打仗中度过,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战争大师。

  1965年3月,他在会见叙利亚客人时坦率地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大的志愿是当一名教师,其次是记者。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

  这个志愿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他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和党的领袖后,还曾多次谈到自己当教师的志愿。即使到了晚年,他仍念念不忘自己曾短期从事的教员生涯。

  辛亥革命发生后,毛泽东也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投身革命军,但时间很短,只有半年。他所在的部队是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他在30年代向斯诺回忆时说,当时他不喜欢学生军,认为它的基础太复杂了,“我决定参加正规军,为完成革命尽力。”“我的军饷是每月7元——不过,这比我现在在红军所得的要多了。”孙中山和袁世凯达成协议,南北统一后,“我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退出军队,决定回到我的本行上去。我一共当了半年兵。”关于这半年士兵生活对他的影响,他在后来提及说:辛亥革命的时候背过几天什么立正、稍息,托四把枪还相当可以。不是吹牛皮,单个教练、排教练、连教练、营的野外演习也搞过。谁也没有料到,这人多年后成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

    一位不愿拿枪的军事家

  毛泽东从本质上说是书生,是知识分子。他一生与书作伴,在书海中游泳,战时行军,在马背上吟诵,在担架上看书,直到暮年,犹在床头堆满了书。但是,他却用枪杆子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毛泽东会打仗,却很少拿枪;虽然他提出过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并为此被人封为“枪杆子主义”,但他却不喜欢弄枪,非到万不得已不拿枪。

  老将军萧克说他仅看到过毛泽东挂过一回枪,那是在井冈山的时候,传说他被开除了党籍,不能当前委书记了,便改当师长。在红四军成立大会上,毛泽东挂着驳壳枪。他诙谐地说:“身背盒子枪,师长见军长。”

  当然毛泽东也并非仅拿过一回枪,在危险的时候他还曾亲自持枪冲锋陷阵。1929年初,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被国民党军刘士毅部穷追不舍,红军远离根据地在白区作战接连失利,险象环生,濒临绝境。在大柏地,红军下决心与追敌决战,大年初一,红军在大柏地设伏,敌刘士毅部两个团进入红军布下的“口袋”后,红军各部拼全力向敌猛攻。军长朱德带队冲在前头。平时很少摸枪的毛泽东,在这关头也提枪亲率警卫排向敌人冲锋,身边的警卫排长受伤了,他仍奋不顾身地向前冲。朱毛深知,红四军生死存亡,在此一举。鏖战到第二天下午,终将敌两个团大部歼灭,扭转了红四军的被动局面。陈毅称这一仗“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几年后,被削了军权的毛泽东战地重游,不禁感慨系之,写下了“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豪迈诗句,可见他对这次作战印象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