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性质:中国评论新闻:《虎妈战歌》引发东西方教育撞击与交融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46:13
《虎妈战歌》引发东西方教育撞击与交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7 11:30:05  

 
  应试与素质非水火不容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全国重点中学之一,北京四中从1986年就开始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进行教育改革,将学校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1990年到2003年担任四中校长期间,邱济隆经常说一句话:“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学生是负责一阵子,还是负责一辈子。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考试的一阵子,而耽误学生的一辈子。” 说是这么说,但四中在推广素质教育过程中曾遭遇很多阻力和非议,既有来自上级领导和本校老师的,也有来自家长和学生的。但邱济隆说:“既然让我当校长,我就要这么干,大不了我还回去教我的物理去。”

  实践证明,四中在课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学生才艺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高考分数依然保持了高水平。北京四中学生连年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获奖,该校的艺术团名闻遐迩,四中男篮曾到休斯敦火箭队俱乐部训练。

  曾获全国优秀校长称号的邱济隆表示,当校长就是要为学生服务,不能把学生升学率等作为博取自己功名的工具;当老师的要避免好心办坏事,那种硬逼学生每天看书多少个小时的做法,实际上是摧残学生。 
 
  对于有人鼓吹废除高考,邱济隆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中国国情之下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高考制度如何改革可以商榷,应当引进美国大学招生的校长和老师推荐,重视学生社会服务与实践经历等做法,但如果取消高考,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取代。他反问:“难道托福、GRE不是考试?”他说,高分是否高素质值得研究,但高素质的学生高考得低分的很少。

  邱济隆承认,中国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是如何突破传统观念,最忌讳刮风,一会东摇,一会西摆,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

  至于有人抱怨,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如何让家长和学生摆脱功利思想?邱济隆认为,这正是教育要做的事情--引导学生看待不同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选择。他说,不要一味抱怨环境,在同样的环境下依然可以有不同的人。

  华人为何难出世界级大师?

  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屡屡摘金夺银,美国华人在全美人口比例中仅占1.2%,但在“英特尔奖”、“总统学者奖”等中学生大奖中,获奖比例通常超过20%。谈起这种现象,邱济隆认为,中国人家庭非常重视子女教育,这是中国的传统。中国家长不仅要抚养孩子,还要教育其成才,很多家长对子女寄予厚望,因而也付出很大代价--蔡美儿在两个女儿身上付出的心血和工夫,是很多西方家长做不到的。

  邱济隆说,中国人的刻苦和严谨也是好传统,“头悬梁、锥刺股”一直被奉为中国人刻苦学习的典范,学习的好习惯养成了,基础自然打得扎实。

  当然,中国人需要反思为何到了更高层次的奖项中,华人得奖比例却不高。邱济隆指出,在更高层次上获奖要有创造性,在这方面中国教育应当吸取西方的长处,即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如何发掘个性?钱学森生前在见温家宝时屡屡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世界级的大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于目前中国兴起的出国留学热,邱济隆认为,第一,赞成学生留学,只有走出去,才能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第二,出国留学年龄不能太小,孩子在思想还不成熟时就出去,不见得有利。他说:“有些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家里很有钱,被父母送出去。我在美国大学里看到一些中国留学生,男孩子戴耳环、开跑车,学了几年英文还没过关。家长以为把他们送出去就是培养,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