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盖亚实战:【选编】古代民俗:冬至节与“九九消寒” - 邱晓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7:20

  

冬至节】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时间大致在农历十一月中旬,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故称短冬至,民间又称为长夜节、冬节、大冬、小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其中一个,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最短,夜最长,并以这一天为分水岭,白天逐渐增长,黑夜逐渐变短,直至第二年的夏至。这一规律周而复始,岁月就在这种变化中悄悄流逝。

 

  

【冬至节的由来】 冬至过节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这个节日的名称有日至、冬节、大冬、亚岁、岁首、小年、履长节等等。如果细细考察,每个节名其实都有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比如,据传冬至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的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故冬至在周代甚至如今的江南一带还称“添岁”。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

 

冬至,标志着严冬到来,此日又有“交九”、“数九”之称,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个“九”,天气才开始转暖。

 

冬至传说之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吃饺子是河北等省民间的传统习俗。传说此俗来源于纪念神医扁鹊。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初年郑州(今河北任丘县)人。他一生游医四方。一年冬天,他在农村治病时,发现许多人的耳朵都被冻坏了,便于山中采集草药熬成汤汁叫病人口服,以御寒生热,并以面片包食药渣。此方果然很灵验,他很快医好了冻坏的耳朵。此后,人们为了纪念扁鹊,便于严冬到来之际的冬至,用面粉制成耳朵形的食品吃,后来给它取了个“饺子”的名字。民间谚语说:“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至今,很多人吃完饺子后,还习惯再喝一碗汤。有的农村有冬至吃长线面的习俗,谚语曰:“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用以象征从冬至日起,夜晚渐短:白天渐长。浙江一带有的民间此日用糯米粉做丸,称为“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俗称“小团圆”。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在众多冬至节日的民族传统中,最独特的要数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这个年节的食品,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村,过去过冬至非常重视,除了祭神拜祖和备办丰盛筵席外,特别要给耕牛吃上一顿糯米糕,以及米汁、酒糟、萝卜和菜水等,以感谢耕牛一年的辛劳。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九九消寒】“九九”又叫“数九九”、“数九”或“冬九九”。“九九”是基于中国古代历法(即阴历)而演绎出的一种时令计算方式,它是从冬至这个节气开始数起(俗称“入九”),每九天为一轮,依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第九轮的九天为“九九”,总共历时八十一天,至此,天地间春暖花开,寒意全消,正所谓“转眼消寒过九九,春光又到艳阳时”(清·赵翼《消寒》),这便是民俗中广为人知且代代相沿的“九九消寒”的实质。当然,与此“冬九九”相对应的还有“夏九九”,即指夏至后的八十一天,不过通常所谓的数九天气,多是指“冬九九”而言的。其实,以九为计数单位本是古代的传统,国人尤其喜用三、九,三为多数,九为极多数,天终数九,地终数十,九九归一,周而复始。小到算术,大至天道,中及车服建筑等礼仪制度,无所不用。而在天候气象中,九则象征着阳气,所谓“阳数九者立天之道”。九者,阳之成也。《史记》卷二五《律书》云:“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渐次,十一月,阳气踵黄泉而出;十二月,阳气养万物于下;正月,阳气引万物而生。这便是“数九九”的基本而且科学的依据。

 

关于民俗中的“九九消寒”,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式愈见多样,内容也愈见精彩,探讨起来颇为引人入胜。那么,“九九消寒”这一习俗或者说推演方式究竟产生于何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乐府诗集》卷二十六载梁萧子云“相和六引”之“商引”也唱道:“君臣数九,发凉风;三弦夷则,白藏通。”这应该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的记载。另外,《全唐诗》卷559薛能《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一诗写道:“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南至即冬至。南宋释普济的《五灯会元》也记有“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的民谚。这似可说明数九九消寒在唐宋时期已经广泛演成民俗。至于“九九消寒”借助于图文的最初表现形式,大概是从颇为简单的“九九消寒格”开始的吧。“九九消寒格”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而且相传是始于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发明。据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俘后,押解到元大都(今北京),正值冬至数九寒天,于是便在狱墙上画一图,因循九九之矩,共成八十一格,每日以墨涂黑一格,以此计算时日并坚信严冬必将过去,春天一定来临。后来此图传到民间,遂相沿成俗,而且形式与内容也不断地花样翻新。除九九消寒格外,又有了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句、九九消寒联、九九消寒诗、九九消寒歌等等。在这些九九消寒的形式中,诗与歌的形式固然琅琅上口,易于记诵,联与句的形式也固然文雅清丽,超凡脱俗,但影响民俗最为深入广泛的还是要数以点画梅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九九消寒图。

 

1、九九消寒图

  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关于“数九”的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到现在已有1445年的历史,“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不仅是一项科学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能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作“九九消寒图”。

  

所谓“画九”,就是用图画来记录“九九”的进程。方法是画素白梅花一枝,枝上共有白梅81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涂红,待到白梅红遍时,“九九寒天”便结束了。明代《帝京景物略》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相传“消寒图”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一个画出来的,他被元朝统治者关在北京监狱里,创作了这种图,以后逐渐流转开来。源流如此之远,传播过程中便免不了有些出入。有些“九九消寒图”便是画上九九八十一个圆圈,每九个一组,根据进九以后的天气,按照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的方法,每天在一个圆圈里做记号。等八十一个圆圈画完了,天气也就暖和了。

  

“写九”消寒,始于清代道光初年。道光皇帝亲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空心字,每个字都是九画(繁体),让大臣们逐日描红填写一画。填写完九个字,便“九”尽春来。这种方法传到民间后,也有写“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的,也有写“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的,总之一句九字,每字繁体九画,而且字里行间蕴含着人们盼望春天的心情。这类文句,有人称之为“九九消寒句”。

  

意义: 数九天近三个月,时间是很长的,从开始数到九尽春深,正是一个由冬寒到春暖的渐变过程。不管是哪种“九九消寒图”,只要认真填画,都能忠诚记录这段寒消暖长的具体状况,而成为一份珍贵的气象资料。不仅供个人和亲友从中揣摩出冬季天气变化的规律病危以后过冬、“熬冬”有了做好准备的依据;就是对科学家首先是气象学家和农学家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参考、研究的资料。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消寒图”中形象体现出“客观事物变化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原理。

 

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下云:“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注又解释道:“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这是目前所能知道的画梅消寒的最早记载。另外,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也说:“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又有一块刊刻于明代弘治元年(1488)的《九九消寒图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更是将点染梅花演化为九幅描绘自然景象的动人图画,内涵尤见丰富。这九幅环刻的图画分别描绘了从“一九”到“九九”的自然景观。并分别题写着一首浅显易诵的七言绝句,图文并茂,表意明白。在九幅图的中间,还刻有一幅梅花图和一幅庆贺图。庆贺图的寓意当然是庆贺新春,梅花图的取形寓意则更为直接,净瓶中插着一杆含苞的梅花,共有九丛分支,象征着一九至九九,而每枝又有九颗梅朵簇为一丛,象征着每轮“九”中的九天,共计八十一颗梅朵,代表着九九八十一天。这应该就是对《帝京景物略》所描述的九九消寒图最形象的说明。关于这九幅消寒图画中的景象和诗句,不妨简介如下:

 

一九:半院屋宇,满天瑞雪,大地一片沉寂,唯有院内梅花,吐出骨朵;院外青松,挺直繁茂。寓意纵有风雪侵来,依然生机常在。题诗正当碑身断裂处,损缺字过半,诗句不能通读,仅能辩“黄锺、添一线、穷阴寒、衣雪色”等十余字。

二九:一角酒楼,有人歌舞,天地素裹,风寒草枯,冬意渐渐深了,题诗云:“凛凛寒风刮地来,冰花妆就玉楼台,银瓶注酒歌金缕,谁叹征人尚未回。”

三九:已届严冬,飞雪满天,山峦皓皓,河水封冻,半掩柴扉,一人独卧,呈现出肃杀的寒意。题诗云:“鹅毛谁剪满天飞,白覆孤村去路微,堪羡袁安坚守志,洛阳高卧掩柴扉。”这里提及的东汉“袁安卧雪”用的是《汝南先贤传》中的典故,讲的是一个大雪封门的日子,洛阳县令出城体察民情,见家家都踏雪出门,大多是外出乞食,而只有袁安的门前没有脚印,叩门而入,见袁安僵卧屋中,问他缘故,回答说:“这样的冰天雪地,大多数人家都在挨饿,我怎能去求取于人呢?”县令认为他很有贤德,于是推举为孝廉。

四九:冰雪消融,喜鹊报春,竹柳昂扬,萌发生气,寒暖从此易势。题诗云:“寒鹊当檐噪晚风,梅花春信喜先逢,柳条变作黄金色,都属乾坤造化功。”

五九:山青水碧,满院垂柳,聚饮游乐,生机勃勃。题诗云:“柳摇金色未全舒,春信传来满分区,万国黎民歌舞日,更闻闾巷起康衢。”

六九:垂柳依依,层林郁郁,余寒尽退,新燕来飞,万物在阳春中舒畅。题诗云:“条风吹煖人椒觞,楚地辛盘适口香,彩燕高悬清益永,余寒消尽属春阳。”条风是春天的东北风,温暖万物,椒觞即盛椒酒的杯子,古俗在正月初一子孙要向家长进献椒酒杯。“楚地辛盘”指古代楚地习俗在春节迎春时用葱、韭、蒜、薤等辛菜做食品,以发五脏之气。

七九:春夜月圆,高天明净,张灯结彩,欢度春节。题诗云:“金囗囗囗夜喧囗,火树囗囗月有华,盛世太平多景象,万家欢乐浩无涯。”

八九:大地复苏,春耕繁忙,天朗气清,山河锦绣。题诗云:“积润才消景物鲜,桃花未吐柳含烟,农人自此知春及,南亩耕开百亩田。”

九九:丽日景明,桃李芬芳,蜂蝶飞舞,游人踏青,已是春满人间。题诗云:“满园桃李斗妆新,粉蝶黄蜂往复频,紫陌东风游骑远,信知人与物皆春。”

这套《九九消寒图》主要反映的是北方景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其图文并茂,赏之于心而悦之于目,是具有代表性的。那么《九九消寒图》的主旨或者说它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和所揭示的辨证而朴素的自然法则是什么呢?青阳子的跋文大略为我们做了解释:

   

九九消寒之图,盖取安静以养微阳之意,然消息盈虚,固有自然之数,而扶阳抑阴,圣人未尝不致意焉。是以孔子《传彖》则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传象》则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诚以复为一阳之生。九为阳之数也,阳始生而不培养,则不能顺天道矣,培养至于九九,则阳数极,而君子之道长矣。故予诵法孔子先王顺天之意,遂命工绘图,仍于一图之上,勉成一绝,以寓参赞造化之微旨,而强致扶阳抑阴之深意,愿与有志于顺天道者足一览云。

 

跋文中的“扶阳抑阴”就是主旨,它告诫人们无论是人类的生命,还是自然界的万物,都要守扶阳抑阴的法则,都有合乎大自然的规律。跋文特别借孔子的话强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乃是天地变化的本质,具有唯物辩证的哲理。数九九而消寒的方式同样也是为了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扶阳抑阴,以安宁和清静来滋养扶持阳气的复苏与回升,并最终于九九阳数之极时达到阳气的饱满与旺盛。扶阳抑阴,顺应天道,颐养民生,这些应该是《九九消寒图》在民俗文化范畴所昭示出来的本质意义。

 

《九九消寒图碑》刊刻于明代,但以数九九来消除寒冬的方式并非从明代才开始,而且其数九九的具体形式与内容也不尽相同,除九九消寒图外,还有九九消寒诗、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联、九九消寒格、九九消寒句等等。

 

2、九九消寒诗

前举《九九消寒图碑》中的九首七言绝句便是一例。此外,再举一例是发现于山东潍坊的“九九诗”,也是九首七言绝句,分别写在八十一格的“八卦爻象图”内。传说诗的作者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王之瀚,他在前人“九九歌”的基础上加以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把“九九”期间的气温变化情况及淳朴的民风民俗刻画得淋漓尽致,堪称佳构。其诗也采用逐日涂染的方法,涂完则数九毕。全诗如下: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资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装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喜床头樽不空。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褆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足行。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以上例举的只是主要的九九消寒形式与内容,从中我们已能尽情领略到文明古国的民俗文化菁华,诸如绘画、诗歌、书法、爻象等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节气、历法、地理、事物乃至思想理念与精神情感等融知识、趣味于一体的表现内容,无不为国人所喜闻乐见。尽管古老的九九消寒形式已不再广泛施用于今天,甚至渐渐淡化于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中,然而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的物候与气象必将永远地周而复始,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与文化也必将永存而不朽。每逢冬至,不妨也点染梅花,细数九九,唱和古雅,或许正可以领略一番巍巍中华“扶阳抑阴”的梅雪精神。

  

 九和“九九歌”

中国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从冬至那天开始“数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数到第九个九天的最后一日,总共八十一日,冬天就结束了。据说,在一千四五百年前,就有数九的习俗了。

“九九歌”是中国人根据自然界中一些生物的各种生态反应编的一首歌,巧妙地表明了“九”里各时期的气候发展。你听:“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雁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每年的冬至都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从这天开始,人们就要“数九”,唱“九九歌”了。

 

3、九九消寒歌

《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笔者小时候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九九歌(一)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二)

一九和二九,相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持笔;

四九三十六,赶狗不出屋;

五九并六九。沿河看春柳;

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应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在这较冷的“最难将息”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称“数九天”。屈指数日的人们比较闲暇,于是通过对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志数九消寒。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已有数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此处以冬至日数起,与现今历法不同,但可能是事实,后世志书也有谓冬至日起数九者。

 

  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4、九九消寒句

画九个中空格子,取九字,每字各为九笔,每天写一笔,八十一天写尽。如清代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记载:“宣宗(道光帝)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于其端。南书房翰林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怎样用点画的方法来表示“阴晴风雪”呢?民间有口诀云:“下点阴天上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墨点画行字尽黑,方知门外草青青。”

 

5、九九消寒联

做一幅对联,每联九字,每字皆九划,每天在上联和下联上依次各填一笔,联成而九九尽。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九九消寒句扩展出来的,民间又称之为“九九迎春联”。

 

 

【冬至诗词】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冬至宿杨梅馆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满江红·冬至

   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动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鹧鸪天·冬至上

   李漕

万里羁孤因一箪。平头四十误儒冠。

舜弦广播薰风暖,邹律潜消黍谷寒。

楼谩倚,剑休弹。看君行复上金銮。

凤池波里求馀润,肆泥中岂久蟠。

 

 


【选编】古代民俗:冬至节与“九九消寒” - 邱晓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民俗:冬至节与“九九消寒” 小说鉴赏与写作知识资料选编 - 山间溪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诗歌鉴赏与写作知识资料选编 - 山间溪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散文鉴赏与写作知识资料选编 - 山间溪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选编】古代民俗神:灶神 【选编】古代民俗: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春节前后的民俗 - 虞美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各地民俗老照片 - 刘鹏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西彩石民俗之腊八日 - 柳上惠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民俗七言杂字 axb78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选编)博客装饰动画(二) - 三月飞春雪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博客首页设计美化资料选编 - 山间溪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选编)博客装饰动画(二) - 三月飞春雪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冬至——节气灸 - 五月艾-中国灸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豪宅(精品一) - 与我同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豪宅(精品二) - 与我同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养生篇 2010年11月25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银锭鉴赏 - 理睬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年龄称谓 - 牡丹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单位 - 小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经典情诗 - Charlie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房中秘方》 - 杏林春舞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精品--经典的清代民俗画欣赏 - AAA级私秘视觉馆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