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楚文女友刘佳照片:限购不除不足安天下 -张翰闻 -搜房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50:31
限购不除不足安天下

 

文  张翰闻

世界上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灾难,是明明知道前面有灾难还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东京电力在福岛的态度上如此,现行的一些地产限购政策亦不外如是。

就本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讲,被抑制的房地产市场消费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将是导致更为剧烈的通货膨胀。当一些可耻的御用空军额手相庆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舆论和限购政策的存在,我们手中的货币贬值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存在的经济原理。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采用新权数计算的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5.383%,采用旧权数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5.415%。涨幅意味着,当月的物价上涨幅度早已经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温和通胀范畴。而这,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目前的通货膨胀,中国持续多年的货币超发被指认是“最核心的推手”。衡量货币化的一项重要指标M2/GDP在过去近十年间呈现异常波动。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以来的数据计算发现,这一指标一直持续增长。1991年M2/GDP仅为88.9%,在2006年首次超过100%,之后一路攀升,于2008年底达到158%,而经过2009年的信贷冲刺这一指标目前已经接近200%。在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看来,M2/GDP的畸高,说明因为追求经济增长而产生的货币超发,已经越来越脱离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在这个不断脱离的过程中,过去十年的两大增长支柱――出口与投资,成为货币超发的主要‘发源地’。此外,过去几年,在各地政府GDP绩效冲动下,城市建设浪潮汹涌,通过大型基建项目,使资金以信贷的方式流入经济。“这些信贷中很大一部分没有形成有效、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没有回报可观的投资,只推高了一时的地方GDP,同时留下一笔巨大的过剩资金,在市场上形成流动性泛滥的隐患。

根据一般的经济规律,M2出现高速增长后的3~6个月将出现通货膨胀,而M2与GDP的增幅之差,应该被CPI的上涨“补齐”,从而实现货币在经济体内的完整“循环”。然而,我们真正开始感觉到较大通胀压力却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究其本源来看,10年来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增是过剩货币的优秀吸纳器。

周其仁在《中国经济 资本输出及民企力量》一文中便曾指出,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恶性通胀,是因为有一个“秘密武器”:自然经济成分比较强的国家,自身拥有一个储备。“很多资源不在市场里面,通过改革把它放到市场里面,这些资源就要吃货币、消费货币。”

一个最鲜明的例子是土地招拍挂制度在2002年的确立。这一制度确立之时,所有存量土地,伴随着土地有偿出让,成为吸引货币的磁铁。土地从划拨到出让这一过程,使得地价从一开始便拥有了吸纳流动性的特性。

从土地延展开去,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房改”,催生出了商品房市场的迅速膨胀。商品房市场的改革路径,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助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GDP增长模式,并为吸收实体经济以外多余的流动性提供了广大空间。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08年救市的激进货币政策和此后的越来越猛烈的超发已经逼近现有房地产对货币的吸纳和稳定能力底线。在此基础上,去年开始出台的一系列的限购政策打压直接导致剩余货币没有良好的留驻渠道,日益如出笼的猛虎,迅速在CPI上肆虐起来。而保障房的建设政策其实又走上了和曾经盲目追求基础设施建设相类似的道路。地方财政真的能支持如此大规模的建设资金吗?仅仅是从人民兴奋点上出发的保障房政策,实际上是在重蹈一种创造新的流动资金过剩的可怕覆辙。可以说,现在这种一面四处补漏一面开闸放水的政策手段和执行方式只能是糊弄自己的小聪明。相应的结果就是,不仅仅是飞涨的通胀使得人民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地方政府也在“急刹车”之下跑飞了轮子。海口市拟停止执行楼市“限购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例子。我们认为,有金融信贷政策制约足以实现调控,何苦限购。此时如果不给限购令松绑,未来则可能会导致更为灾难性的经济后果。

总的来讲,现在是两只手之间的博弈。一只是看得见的政治(我并不认为是政策)的手,另外一支是看不见的市场的手。但,无论如何角度来看,用冷酷限购的手段搞一刀切除了能保护诡异的中国户口政策和上层顺利交接以外,剩下的只有制造“可怜的经济顺民”和持续货币灾难。市场化和国际化将像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样仍然遥不可及。

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理由,中国经济想要重归正常的市场化轨道,盲目限购首先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