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书玲经典语录:浅析鹤山“谜”声何处来-青青岛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43:46

浅析鹤山“谜”声何处来

  【导读】当你站在崂山的鹤山风景区,站在遇真庵三真殿左侧的石梯旁,在“天梯鹤鸣”刻石处,叩击手掌的时候,你会听到一阵短促的鹤鸣之声;当你走上从三真殿通往老君殿的条石石阶的时候,站在石阶下的人,侧耳细听会听到叮叮咚咚的水鸣声。这是自遇真庵修复以来,一直困扰着鹤山的两个“谜”声。

  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山东历史未解之谜》第18篇上,就是有关崂山北部低山鹤山上的一大奇案。

  鹤山,小巧玲珑,它藏而不露,奇石怪风,隐秘在一道崂山外围低山的山岭间。按照现在科学可信的地质演进说法,它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川消退后,留下了大量的冰川期遗迹。在鹤山南北的山脚下,有深厚的冰碛物地貌,在鹤山的川谷中,有大量的漂砾巨石。在鹤山的顶部,有冰川期地貌的典型代表角峰、刃脊、冰臼、椅背石、绵羊石等等等等冰川期地貌遗存……

  游客沿着布满漂砾的沟谷,一踏上遇真庵山门外的“迎仙石”狭窄岩石把门处,就会看到叠摞堆积的岩石,再一转上山门口,又有一块刻有阴阳鱼的桃形石对门而立,那都是被冰川搬运而来的山巅漂砾!遇真庵随着山势的起伏,一连数道院落殿宇,都是修筑在逐渐高起的一块块漂砾巨石上!殿宇院后,接续而起的漂砾象形石和冰期地貌有狐仙居、升仙台、梧桐金井、摸钱涧、滚龙洞、海螺石、铁拐李脚印、沐浴盆、石海豹等等。

  鹤山的道教名刹遇真庵,就建筑在第四纪冰川期堆积的漂砾石上,表面看似平整无缺陷,实际在那些光滑圆整的漂砾下面,空隙众多,暗谷密布!

  如果人们站在自然科学的角度上,而不要掺杂那些杂七杂八的迷信鬼话,来剖析遇真庵石阶处的回音现象,那就是冰川期漂砾下面复杂隐秘的大小岩石空隙,在自然界声音共振的原理下,由于回音的远近广阔受阻力不同,而发出的不同音阶的回音!

  据史料记载自打宋朝以来,鹤山一直是崂山外围一处颇负盛名的道教名山,自打宋朝(北宋嘉定元年[1208年])建庵以后,先后有丘处机、李灵仙、徐复阳三位道教名人纷至沓来,在这里修仙养性,在道教中创立了“鹤山派”,奠定了鹤山在全国道教中的地位。现在山中留下的诸多景观石刻,都是在名人效应下,而备受后人推崇又重新镌刻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是历代中国文人对秀美山川的交口赞誉。鹤山秀美,千百年来一直笼罩在道教的光环中,失去了它本身自然科学成山的原貌!以至于游客在进入鹤山景区,就只有听那些滚龙洞、升仙台、狐仙居的神话故事了!而一个自然、科学、真实的鹤山成因,却无人去问津了!

  鹤山秀丽小作,给登山旅游者带来不用望而却步的喜悦,老少皆宜,在一天的时间内,都可以尽情的游玩遍全山。鹤山上的冰川期遗迹地貌,从海拔不足20米的金家旺南山开始,一路上行直抵200多米的山巅,冰川期遗迹遍布全山谷,是一处有待科学开发后,将收益无穷的崂山第四纪古冰川、自然地质地貌遗产博物馆公园!(我曾经向地主鳌山卫主管官员提到过,至今没有什么动作)

  鹤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隐蔽安全,只要没有内奸来指引,外敌是很难发现的!至今虽然青岛北部滨海大道修筑在山脚下,交通极为方便,但是如果没有人指点,外人还是很难发现!正是缘由于此,所以才有了明末清初莱阳大家左氏来鹤山避难,左家才女左灿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崂山诗!不妨摘录数首,以飨广大网友的眼福!

  题鹤山                                    

  拨莽寻幽路转艰,乱藤苍翠斗潺湲。
                            
    阴崖雪挂园边树,晴日霞飞海上山。
                            
    云复松巢双鹤返,竹深沙路一僧还。                    

  石龙有意藏云雨,洞口无人明月闲。


  鹤山避乱


  避地远人烟,郑公曾我先。

  潮回沙路出,树老石根穿。

  落日收渔纲,披云寻洞天。

  故园隔烽火,客里欲经年。


  鹤山早行


  暗数垂柳志去堤,微茫烟树望中齐。

  晨风未荡千山雾,斜日先开一道迷。

  钟尾韵残鸦语续,马头梦入塞鸡啼。

  萧条已有鱼竿叟,蓑笠寒雪渡口西。


  遍布鹤山的石刻虽然不少,但是,大多是道家、官员、文人的溢美之词,而如果将左灿的这些避难诗也刻上数首,人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