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乃亮的父母是谁:我来评课(6)走进自己的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08:37
我来评课(6)走进自己的课堂发表于2010-11-11 15:23:07  

走进自己的课堂

——评兴仁小学周建华《天火之谜》和李港小学赵云《雾凇》

 

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课堂是什么?用现在最时髦的语言,就是“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这话表面上看来是非常正确的,但在真实的课堂中,实际情况是——学生是在成长,教师只是在变老。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不在场”的状态——课堂是学生的,而不是我们的;课堂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而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

因此,今天呈现的两节课,是截然不同的两节课,我想从这一角度谈谈我的看法——一句话,“走进自己的课堂”。

我这里提到的“走进自己的课堂”,其关键词是“自己”。这里的“自己”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作为教师的“我”对语文学科教学的一种真实的理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训练途径,作为语老师,你是如何理解的,或者说是你对语文教学的“感觉”。要将课上好,我们迫切需要这样一种感觉。二是作教师的“我”对自己在课堂生态中的一种真情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这样一种真情的体验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愉悦感,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场”,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不可重复的学习体验”,更多的是让我们自己感受到“不可重复的教学体验”。当听到下课铃响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不是有“松了一口气”“丢了一个包袱”的想法。三是作为老师的“我”对教学对象——学生的一种真挚的关怀。对于固定的教学文本,学生们需要什么、学生们怎样才能学得快乐、学生们学习的效益怎样才能提高,都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只有这样的思考,我们才能正确地面对文本,合理地规划教学路径,而不是盲目地跟从教参,将知识强塞给学生,把学生当机器一样来训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提高师生间的亲和力,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教学生态。

或许,对“自己”这个词语的理解大家有一定的认同感,特别对于我们一些有多年教学经历的老语文教师来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今天的两节课中也应该感受到这一点。

首先来说说周建华主任执教的《天火之谜》一课。我非常赞同周主任提出的“消极语言”和“积极语言”的说法,特别是他所提出的“如何将学生的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复述课文”是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如何让学和复述,我们常规的做法总是抛出“复述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说。其中的过程指导一直显得非常单薄,面对要求,学生时常将复述当成了一种负担。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学生不知道如何将“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不知道什么是“语言通俗易懂”,什么话才是“自己的话”。所以,“复述”教学往往成为我们上课时不敢轻易尝试的领域,时常将“复述”过程变成学生课后的作业,至于学生有没有“会复核”“能复述”就不再考究了,学生仍然将“复述”看成“读书”“背诵”的活儿。因此,学生的“复述”语言肯定是消极语言而非积极语言。在这一节课上,周主任采取“梯度式”的教学设计,从用三个词语说课文内容,到用五个词语说课文内容,然后以课文中心段第四小节为训练重点,抓住“怎么知道捉住了闪电呢”“纤维是什么”等学生理解上的难点问题,将复述的四个要求逐步呈现给学生,并通过“爷爷”的角色扮演,有效地规避了学生在“复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生成的是积极语言,而非消极语言。

刚才,周主任提到了“因为是复述,估计不到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回答,所以教学的预设很不到位”的问题,其实,从他流畅的教学过程来看,我们丝毫看不到“预设不充分”的环节。我想,这其实正是周主任对教学要求的反复揣摩、教学语言的长期锤炼、教学智慧的有效体现的结果。你看,他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非常“合乎文,在于理”的,既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不屑一顾”,而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我估摸着或者是可以肯定地说,周主任对教学文本的解读,对教学要求的把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一节课听下来,作为观课的我们也感觉到很轻松,是“如沐春风”,而非“如坐针毡”。

这一节课,正是“走进自己的课堂”的最好诠释,就像是一条“静静流动的小溪”。所以,我有一种感觉,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展示,周建华主任有自己的教学追求,更有“特级教师”的风采。如果要对这节课找找问题的话,一个就是口头禅,周主任在这节课上的“是不是”讲得有些多了,因为这是一个没有质量的“问法”,放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不那么妥当了;一个是最后对整篇课文的复述,可能因为时间的问题,周主任没有安排学生的当堂复述,我回复了一下课堂,其中有些环节的教学还显得有些拖沓,特别是教师的一些调侃性的话语还可以少一些。因为放到课后让学生“复述给爷爷奶奶听”多少是有“伪作业”的嫌疑的(呵呵),因为你老师上了这一节课就走了,学生到底会不会完整“复述”对你老师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这两个问题丝毫也不影响不到你今天带给在座各位的教学享受,有缺憾才是最美的。不仅仅是你老师,就是特级教师的课堂也时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

同样如此,赵云老师今天展示的课堂也是一节体现“自己”的课堂。这一点尤其在她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刚才,赵云老师也谈了自己教学《雾凇》的设想,其中谈到了这篇文章体裁的解读,她认为这一篇文章是说明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她与周建华主任的教学设计是不一样的——散文有散文的教学思路、说明文有说明文的教学思路。这里,我们暂且不去探讨《雾凇》这篇文章的体裁,因为老师将此文看作说明文来教,所以她就抓住了课文后面最一道题目“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一直带领学生重点读议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反复地品读与“雾凇形成”有关的字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雾凇形成的几个要素解读得十分细致。

其二,赵云老师也善于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班本特色”问题。因为班上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全省)各地,她提出了“你们那儿有雾凇现象吗?”“为什么没有呢?”这两个问题紧扣课文第二段的内容,从而导出吉林雾凇的特点——“奇”“美”。这也是充分开发并利用生本资源的最好例证。应该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不一定要死抱着别人的教学设计不放。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将课堂变成“自己的课堂”,要有自己对文本、对教学独特的感悟,按照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教学是缺少生命活力的。

当然,赵云老师的课堂教学在值得肯定的同时,我还是想提几点建议。

一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在提出“雾凇形成的条件”之后,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水汽是从哪儿来的”“要多冷?”等问题。我发现,学生除了四个人面对面形成所谓的“小组”之外,根本就没有进行“讨论”,更没有进行“合作”。学生们更多的是拿着课本在放声朗读,而且是四个人是各读各的。应该说,课改至今天,我们一直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组织形式,特别是我们通州在打造“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时,无一不是围桌而坐,形成“小组”,而且每节课都要进行“合作”“讨论”,似乎不这样做课就肯定不是好课。是的,我们不反对 这样的形式,但形式必须要有“内容”。假如缺少了“内容”,“形式”必定是多余的,是虚浮的。特别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小组合作”这一形式而丢掉学生的自我思考、自主学习,这非但不会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还将会把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降至最低。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试想一下,个体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形式中不断地被弱化,不仅仅不能培养出能够抵得上“诸葛亮”的“臭皮匠”,反而培养出了缺少“自主、自立、自信”的“低能儿”(或许这话有些夸大,但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二是课毕前的“诗意化”结尾。赵云老师用“黄山归来不看山”作为“诱饵”,让学生说出了“吉林归来不看雾”,看似是一种创意,但我感觉到有些勉强。这篇课文是写吉林的“雾”吗?明显不是,而是写“凇”,写一种奇特的稀罕的自然现象,这里当然也不好用“凇”。当然,我现在也没有想出用什么字来代替“吉林归来不看雾”中的“雾”。我倒是建议,假如想不出,就干脆不要用。我们为什么要刻意地表现一种“诗意”的结尾呢,为什么不追求属于自己特点的课堂结尾呢?

三是对这篇文章整体的把握。我觉得,这篇课文的一三自然段是描写性的语言,写出了雾凇的奇特、美丽,第二自然段是说明性的文字,在教学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过渡十分不自然,似乎是明显的两块,十分不自然。如果改变一下次序,将一三自然段放在一起教学,先让学生品文看景,感受雾凇的神奇与美丽,然后再让学生在“吉林为什么会有雾凇奇景呢”的问题中寻找产生这一“奇景”的原因,是不是更顺一点。假如一会儿看景,一会儿析景,一会儿再来看景,再加上过渡语没有设计好,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有些“破”了。

今天的这两课,应该说达到了这次教学研讨活动的目标,两位教师的教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进自己的课堂”,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语文教学的专业道路上找到教学的感觉,形成专业成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