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宝马一系:“马屁神曲”,个人魅力不能代替法治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8:36:36

马屁神曲”,个人魅力不能代替法治途径

基于个人权威的统治类型,如果和老百姓的期待相一致,那么就很可能赢得基层群众的认可和赞许,出现类似“马屁神曲”这样的民间敬仰;而如果一旦与民众期待相背离,就很容易滑入一权独大的迷途

近日,一段“歌颂张北县委书记”的视频MV《县委书记》走红网络,被网民讥讽为“马屁神曲”,更有网民认为这是当地政府精心组织策划的“马屁之作”。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核实了解到,此视频制作者称属个人“有感而发”,而当事县委书记回应称对此视频“不知情、不鼓励”。

在法治日益昌明的时代,如此露骨地宣传某个拥有实权的党政干部,很容易落入舆论斥责的漩涡,被网民讥讽为阿谀献媚之举。当然,与广大网民“不怀好意”的揣测相比,我倒宁愿相信此等歌功颂德之曲,可能的确与政府行为无关,网络上的舆情反响,只不过是对现实官场中奉承之风太过盛行的隐射而已。

 与其毫无根据地批评官场伦理,倒不如将“马屁神曲”理解为作者的“有感而发”,由此我们将进入到一个更深层面的话题讨论:有些人(即便是少数)为什么对这个县委书记产生如此敬佩之情?这背后暗含着政治理论中怎样的公众期待?如果静下心来考量,在我们周遭,对于那些有能力、有业绩、群众基础又好的干部,难道不是同样存在着某种真诚的感恩戴德吗?当我们将神曲中的主人翁假定为一位廉政勤政的县委书记,将神曲作者的行为假定为“有感而发”,则不难发觉,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中,依然残留着严重的官员“魅力型统治”的痕迹。

 对于人世间的统治类型,世界“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曾经典地表达为三种:一种是“建立在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的传统型统治;一种是基于“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或者楷模样板之上”的魅力型统治;第三种是“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的合法型统治。毋庸置疑,用现代民主政治的眼光看,传统型和魅力型统治都属于非理性统治,只有合法型统治才属于理性的统治,这也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治领域排斥个人崇拜而转入法治航路的内在逻辑。

问题是,受数千年皇权统治和随后的领袖魅力型统治的影响,无论是政权体系内部还是普通民众,对统治者的个人魅力依然抱有“幻想”,这样的“幻想”在距离民众越近的地方越明显。中国向来是“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的角色承载了太多的政治功能,其在整个政治格局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县级政权配备齐全,既有事务性部门,也有强权机构,甚至还可以调动武装警察等军事力量。这种政权环境,让县委书记一职拥有了很大的统治空间,老百姓夸张地形容为“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专家也认为县委书记“除了外交、国防,中央拥有的权力他都有”。

 如此大的权力空间,为县委书记产生“魅力型统治”提供了方便。这种基于个人权威的统治类型,如果和老百姓的期待相一致,那么就很可能赢得基层群众的认可和赞许,出现类似“神曲”这样的民间敬仰;而如果一旦与民众期待相背离,就很容易滑入一权独大的迷途,例如西丰县、灵宝县有关领导派人跨省追捕等事件,就是典型例证。

 让人感到真正担忧的并非后一类行径的狂妄自大,而是前一类统治“成功”后的公众迷思,这也是我假定“马屁神曲”来源于民间真诚情感表达的初衷。从实际来看,当官员基于自己的个人魅力实现了地方的有效治理,甚至还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业绩时,他便赢得了群众的掌声并获得至高的统治正当性,围绕在其身边的魅力光环,极易让人们对统治行为是否合法失去应有的体察和敏感。生活中,我们不难发觉一些民众对“落马官员”的宽宥与求情,其中的重要理由便是“他为老百姓做过一些事”。这样的情感也让官员自己“虽败犹荣”,甚至助长了一些在位官员对于个人魅力型统治观念的生长。

 分析之此,我愿意表达的担忧或许只是“杞人忧天”。但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观察,中国县域的治理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化的途径。如果我们还对官员的“魅力型统治”抱残守缺,甚至感激涕零,岂不是自甘放弃对官员的法治约束?极而言之,即便崇尚官员的魅力型统治,那么这种统治也必须立足于法治的基础之上,因为对于人类的统治而言:法治优于人治。      (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