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教务:受孟半戎先生的委托将此文上传,希望能得到更多网友的关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8:28:07

                                        奉劝一些曾在开国领袖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
                                                                                                                             不要随心所欲地发表讲话
                                                                                                        孟 半 戎
        近读《名人传记》2010年第十二期《吴连登:毛泽东最后的管家》一文,应该说有些情节很真实,也很感人,但有些情节我以为是经不起推敲,有失实之嫌。
        文中讲,毛泽东有规矩,“孩子们参加工作,拿到工资,他就不再补贴。”
        吴连登1968年担任毛泽东家的管理员,谈到毛泽东工资开支时,说:“还要负担李敏、李讷、毛远新……的生活费,开始每人十五元,慢慢加到二十五元,最后是每人三十元。”
        众所周知,1968年之前,李敏、李讷、毛远新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毛远新读的是哈军工,按现役军人待遇,不但吃穿国家包了,每月还发津贴(当时服役未满三年的士兵,每月津贴为6元,哈军工学员的津贴,我想是不会低于一个普通士兵的)。1968年之后,毛泽东还负担以上三人生活费吗?
        文中说:“20世纪50年代,毛刘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工资为一级600元”、“60年代初困难时期,毛泽东……主动提出将自己工资降为三级,即404元8毛……一直到1976年他老人家去世,一直没有调过。”
        我查了一下,国务院1956年制订、经毛泽东批准的七类地区标准工资,毛泽东月工资应为594元,至于60年代初,毛泽东“将自己工资降为三级即404元8毛”,我以为三级工资应为478元,而不是404元8毛。
        关于降薪问题,196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三级降12%,四级降10%……九至十七级降1%”,后来国家经济形势好转了,又都恢复了原级别工资。
        关于毛泽东生前的工资该是多少,版本真是太多了,但我记得清清楚楚,大概是1964年,刘少奇在一次跟民主人士谈话中曾说过:他工资450元,老婆工资120元,有时不够,还需要稿费补贴。我想,毛泽东的工资应不会低于刘少奇工资的吧?
        文中说:“毛泽东……画圈批准从其稿费中提出一万元补贴家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万元那可是个吓死人的数字,哪个人要是贪污、盗窃一万元那就罪该杀头了。当然,我这并不否认毛泽东真的批准从其稿费中拿出一万元补贴家用,我只是想说这一万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有多少人能够拥有并能支配一万元的私产?
        还有,“1972年,李讷生了儿子王效芝。当时她的工资仅几十元……再怎么省都不够……毛泽东同意从他的稿费中给女儿八千块钱。”
        李讷大学毕业后穿军装,当时像李讷这样的女青年月薪六十余元,已经相当不错了,军队的连、营级干部每个月也就拿五六十元,他们往往还要养活家庭好几口人呢。毛泽东一次就给女儿8000元,相当于女儿十几年工资的总和。这话怎么说,我都弄不明白。
        文中说:“江青的工资先是一百多,后来涨到二百四十二元”。
        江青的工资什么时候为100多元?是吴连登当管家的时候吗?我敢肯定,那一百多元绝对应是在1956年之前,而绝不会是在1956年之后,更不会是在吴连登当毛泽东的管家之后。
        江青的党龄(工龄)是1933年,建国初,任中央宣传部处长,那时中央的部没有设局,部长之下即为处长。1956年,江青成了由政治局任命的毛泽东五大秘书之一。像江青这样资历的干部在1956年国家第一次工资改革时,起码应当定为9级,不是“后来涨到”,早就应为二百几十元工资了。
        文中引吴连登自己讲,1974年,“我一个月工资三十多元……”我近十几年看过许多篇关于吴连登的文章,吴大管家总是说他月工资三十多元,这我实在不敢苟同,也绝不相信。为什么?
        吴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作为工人,三年后,即1961年转正定级,至少应定二级工。二级工在苏北盐城应为三十三、三十四元左右,在北京应该接近四十元。到1974年,吴如果还是工人,应为四级工,至少也应是三级工,就是三级工在北京也绝不会低于四十元。读者诸君如不信,可以询问一下北京市的老工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市的三、四级工人的工资应是多少?
         文中讲:“在这位老人的身后……只有海外出版他的著作所付、归中办特会室管理的稿酬一百二十多万元(后经安排,他的子女每人分到八千元)”,在海外出版的著作稿酬120多万元,那国内出版的《毛选》四卷和许多单行本的稿费弄哪儿去了?全花掉还是捐给国家了?早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我就听到一位中央级领导人在其讲话中说:毛主席的稿费最多……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勤勉、谨慎、辛苦这是肯定的,若随毛泽东外巡,几个月不回家这也是真的,不至于“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连轴转,根本就没有时间睡上一个安稳觉,多数的日月只能瞅个空儿打个盹儿。睡觉时还得请人甚至让中南海总机话务员准时叫他。”
        这就很难让人信服。因为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可能就他吴连登一人,难道说所有的一揽子工作都由他一人承担吗?况且他只是个管家(会计),毛泽东饮食起居还有其他人负责。须知,吴连登和毛泽东是工作关系,是同志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如果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整年整月整日都如此这般超负荷的工作,人们就要非议毛泽东了!
        我建议那些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包括毛泽东的后代子孙,他们应惜墨、惜语如金,必须对历史对领袖负责,不要随意、随心所欲地发表关于领袖生活方面的讲话(文章),因为人们对他们的讲话(文章)往往会当作史料收藏。有些话可能是想歌颂领袖某种品质,但结果恰恰适得其反。作为毛泽东的子孙更应该处处、事事、时时严谨,不能过于活跃去表现自己,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像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在一篇文章里讲,她妈妈李敏结婚后工资低是如何如何的困难,还要把一些钱给外婆贺子珍。这让人读了禁不住哑然失笑!贺子珍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县委级干部,是第一批井冈山的老红军,建国后虽然没有显赫的职位,但她的工资待遇绝不会低于一个地、市级干部,她怎么会没钱花,还要女儿接济?这话谁能相信?
        李敏1959年国庆期间跟第二炮兵司令员孔从洲将军的儿子孔令华结为伉俪,夫妻俩都是大学本科毕业,他们两人无任何家庭经济负担,其工资待遇若与当时的城市普通青工相比,那真是天上人间了!
        提到毛泽东的稿费,我还得赘言几句:在一些有关毛泽东的影视片或回忆文章中,凡毛泽东请客送礼或接济亲友,毛泽东往往都说:“从我的稿费中开支”,这几乎成了毛泽东的一句口头禅了。人们也许要问,毛的工资(薪水)都化光了吗?如没有稿费,他还怎么过啊?其实,凡上了点年纪的人都清楚,与毛泽东同时代的中国人,有几个人敢把稿费挂在嘴边而言必称稿费的?早在1958年,一些作家就倡议取消稿费,后来稿费标准减了一半,到1965年之后,军内报纸(如南京军区的《人民前线》报)已取消了稿酬,发表作品只寄一个书签以作纪念。有的著名作家,像茅盾等人,临终时立下遗嘱,将稿费捐给国家,毛泽东这么做了吗?
        作为一个普遍老人,有些话我不得不讲,不讲如骨梗在喉,希望我的上述,能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

                                                                                               通信地址:江苏省大丰市大华路公安3号楼305室
                                                                                               邮编:224100   宅电:0515-83518575   1534528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