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局地址:食品安全环环相扣 财富流向丝丝入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4:40
 
食品安全环环相扣 财富流向丝丝入心
发布时间:2011-04-22 13:32:30   作者:童大焕 来源:中保网·中国保险报
[ft]        事件
  1、和总理一起追问食品安全
  新华社4月17日全文发表温家宝总理上周四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温总理引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者尽言,国家之利”、“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古训来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温总理提到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时说,“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点评:温总理这两段话在本周得到了众多媒体和评论的呼应,也可以说是对“敢于直言”的实践。4月18日《学习时报》刊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文章,认为官员的道德高度即社会的道德高度,约束权力和官员是关键。针对媒体曝出的部分监管人员“养鱼执法”,4月20日《北京青年报》刊登其评论部主任张天蔚执笔的社评文章,直指“这些监管部门豢养的‘可持续分肥’的大鱼,吞噬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乃至健康。‘养鱼执法’,养的是吃人肉的‘鱼’。”
  瘦肉精、彩色馒头余波未平,牛肉精膏风波再起。媒体披露,多地商家大量使用一种叫做牛肉精膏的添加剂,把普通猪肉加工成所谓酱牛肉出售。过度使用牛肉精膏可能致癌,对孕妇和儿童危害更大。广州市工商局18日称,“牛肉膏”此类的食品添加剂是属于调味品性质,只要国家还没禁止使用,它的存在就算是合法。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近日称,雀巢等知名品牌婴儿食品中含有砷、镉、铅等重金属,婴儿每日进食两次雀巢米糊等食品,砷吸入量会较喂母乳高50倍,镉吸入量高150倍,铅吸入量高8倍。4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称,该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并未超过“中国标准”,但提倡对6个月以下婴幼儿尽可能进行母乳喂养。4月19日《嘉兴日报》汤嘉琛质问:“中国标准”低于国际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食品安全标准为何不与国际接轨?
  4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新华社报道: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究竟是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太严,还是国内标准太宽?
  还是19日《嘉兴日报》毕诗成文章则认为,发动公民“自救”或许更为关键。据言美国100年前的情况比现在中国的情况还要糟糕,但后来正是作家、记者、社会公众共同“觉醒”,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扒粪运动”,把丑陋行为一个个挖出来,权力部门又及时通过立法作出呼应,互动之中才有了逐步改善,重建了基本秩序。文章提到保护“深喉”的重要性:“掌握信息的人经常都在‘堡垒内部’,他们的行动至关重要,不管动机如何,都该受到善待。知晓‘染色馒头’内情的货车司机,不管是不是为了200元油钱捅出真相;在火锅店打工的小伙子爆料‘地沟油’,不管是不是对老板心生不满;中石化广东分公司的‘天价酒’事件,不管是不是缘于‘内部斗争’……我们都可以视他们为‘扒粪运动’的参与者,只有善待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查出他们、收拾他们,才可能推动更多公民力所能及地‘扒粪’。”
  “午后的水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食品安全频出问题,一般都出在加工和添加剂环节,一方面是监管失控,另一方面,会不会是成本过高(税费高),利润空间极其狭窄,合理合法的生产和竞争根本无法盈利,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网友十年砍柴如此作答:是这么回事。当年采访湖南省质检局长孔令志,他举了一例,说一祖传香油坊制假被查,老板辩说:我爷爷和父亲卖真的不掺水的香油能挣钱养家,我那样做就挣不了钱。仿佛是为了证明此观点,山东商报一则消息称,山东卷心菜价格低至8分钱一斤,济南一名负债累累的39岁菜农韩进绝望自杀。
  也许,不仅是在食品加工生产环节,在科学教育和研究环节,我们的方向就已经开始走偏。石嫣微博写道:最近看各个大学招聘的专业划分,越来发觉得这样的科研划分只能是让我们的食物越来越不安全,因为几乎找不到一个在做食物安全相关研究的专业。比如研究土壤变为研发化肥,植物保护变为研发农药,食品工程变为研发添加剂,农业经济专业几乎都变为了商学院的一部分。
  《每日经济新闻》4月19日证实,雀巢、澳优、美素等洋奶粉近日以原料价格上涨为由,悄悄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两成。而“中国式涨价”的规律则是:往往是石油、电力等基础性资源性产品率先涨价,等到末端的农副产品要涨价时,则全社会都如临大敌严防死守。结果是外国品牌趁虚而入,他们的价格上去了,质量的提高也有了空间。我们的价格被压住了,会不会偷工减料和制假售假成为习惯?
  2、年内第4次上调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4月16日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没有绝对的界限,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存款准备金率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界限。他说,中国在危机中使用了扩张性的政策,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过多的流动性,但到底多多少也不确定。话音刚落,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点评: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0.5%的历史高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许可以适当回收流动性,但显然,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了,尤其是民企的融资难度可能更大了。会不会演变成新的“国进民退”?
  3、个税免征额提至3000元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4月20日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会上表示,草案拟将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
  点评:多数人的感觉是有关部门减起税来有点像挤牙膏。此前,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有调查显示,70%的人觉得目前确定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还比较低。此次税改包含着征税级距改变,由原来的9级改为7级,受惠最大的是中等收入阶层。据测算显示,月收入1.9万元为个税负担增减的临界点,超过这一数额的高收入群体,税负将增加。
  4、工资追赶物价
  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这样在“十二五”期间就可以力争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很诱人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全国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上就给出了这一目标。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3个省份进行了最低工资标准适度调整,平均上调的幅度是22.8%。
  点评:4月19日,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介绍,“十一五”的五年,每年在岗职工的实际平均工资增长约达到12%-13%,名义平均工资增长则约在16%-17%。因而,他分析,若“职工工资”是指在岗职工的名义工资,那么15%的目标不难达成。按年增长15%计算,五年正好可翻一番。
  但为什么很多老百姓感觉不到,甚至只感到收入赶不上物价上涨呢?数字会告诉你。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国企从业人员的平均季度薪酬是9989元,同期,城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仅为6061元,国企平均薪酬比集体企业高65%。原来很多人的低收入被高收入者平均了。而当前国企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过2900万个而已。
  看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乃至国民经济结构,让初次收入更加公平合理,让低收入者有尊严有保障,比平均工资增长更要紧,也更能让老百姓的收入和幸福感追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同时,我们最好不要一心二用,一边打压物价(通常也都打不下去)一边提高居民收入,专心致志搞好收入结构调整,也许才能避免陈季冰《致富依然光荣吗?》一文里令人心忧的现象出现:“很少有人再像30年前那样怀有通过改变规则(以及潜规则)来为自己争取利益的雄心,人们不是怀着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削尖脑袋挤进‘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里,就是以一种虚无主义的心态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财富与富人一起押上内心的道德审判台。”
  5、免税港正式启航
  世人期待已久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于4月20日起实行,自此国内游客可与境外游客一样,在三亚免税店内享受免税价格,可实现15%-35%的优惠额度。目前确定的免税限购额度为5000元,每人每年可享受两次免税,岛内居民每人每年最多可以享受1次。
  点评:限额5千,多数奢侈品是没戏了,目前热销的是香水、化妆品等,未来会不会让老百姓能够买到更安全的食品,然后倒逼内地的食品安全呢?据悉,上海浦东、浙江舟山也有意争取相关购物免税退税的试点。如果在浙江、上海也开花,这种可能性还真不是没有。
  6、社保基金缩水
  4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北大赛瑟论坛上表示,虽然2010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5万亿元,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对应的个人账户。已有的积累资金保值增值无门,在物价水平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实际上处于缩水和贬值的状态,应对老龄化的长期资金平衡压力巨大。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进入老龄化的经验,老龄化高峰对于我国挑战极为严峻。
  点评:高官直面困难,敢讲真话,社会就有了同舟共济的基础。中国未富先老,挑战巨大。能否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保险业进入医疗、社会养老保障领域呢?
  7、千万富翁热衷于投资移民
  4月20日,招商银行发布《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随着我国陆续出台限购、限贷等房市调控政策,中国千万富翁投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热情呈下降趋势,投资性房产在其资产配置中的比重从2009年初的17.6%降至2011年初的13.7%且九成以上受访者表示不再增加房地产市场投资。投资移民则呈迅速增长之势。近60%接受调研的千万富翁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
  点评:金钱永不眠。它在此处不能闪光,就一定要到彼处发亮。大中国,有点像小山西,费劲巴拉降低劳务、环境、土地等各种身价招商引资,人家发财了,当地却留不住财富。
  (本期点评人:童大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空间的其他文章:
  • [智中国]: 道为德之母 ( 2011年04月23日 00:38 )
  • [个人日志]: 官员岂能陷领导于不仁不义境地? ( 2011年04月23日 00:26 )
  • [智中国]: 官员岂能陷领导于不仁不义境地? ( 2011年04月23日 00:23 )
  • [智中国]: 期待山西煤老板更纯粹的转身 ( 2011年04月20日 08:55 )
  • [法之眼]: 救狗有自由 运狗有权利 ( 2011年04月20日 08:52 )
  • [贫富秘密]: 高工资中的国企监管困局 ( 2011年04月20日 08:33 )
  • [房地产]: 两类“保障房后遗症” ( 2011年04月18日 11:40 )
  • [七日谈锟]: 慢点走,别把安全、健康和灵魂撂身后 ( 2011年04月17日 09:49 )
  • [房地产]: 资金短缺下,警惕保障房变味 ( 2011年04月17日 09:44 )
  • [一周]: 日本首相感谢世界 中国高铁放慢脚步 ( 2011年04月16日 11:40 )
  • [城市风暴]: “治堵”别总给老百姓“添堵” ( 2011年04月15日 2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