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电机:不能让大学上了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4:07

不能让大学上了你!

作者:万莲姣 2011-04-23


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对小哈说:不能让大学上了你!

明天清华大学校庆,特贴上一篇有儿在清华的家长写给其儿子的寄语:《不能让大学上了你!》

亲爱的小哈:你好!

作为海内华人,孩子,我们同你的想法一样,爱国,那是肯定的、当然的;不过,作为近知天命年的过来人,我们爱国的方式显然更注重绿色和环保。

在你作为志愿者之一喜迎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似有必要再唠叨一下何谓大学?何谓上了大学?并特地叮嘱一句:是你上了大学,可千万别让大学上了你噢。

“大学”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它是社会找到全方位知识的一种进路。“大学”的拉丁文名字Uni-versitas,是由Versus“趋向”和Unum“一”合成,是“合众为一”的涵义。

如何聚集“知识”?“知识”究竟有多少?如何能找到一种全方位的知识进路呢?

《旧约.创世纪》中,诠释人的三重祝福。首先是:人的灵魂是上帝的肖像;第二重是:亚当获赐“伴侣”;第三重是:上帝将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兽、水中游的鱼都交与人类管理,人类成了“万物的主人”。当时的学者们依照这三重祝福,认为知识应该包括“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物”三个面向,因而界定“大学”的统一知识,于是大学三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院、科学学院的规定因之形塑。

在人类历史的潮流中,尚有两大行业没有包含到“大学”之中,那就是“教士”和“医生”,前者关怀人的灵魂,后者关怀人的肉体。于是除了人文、社会、科学三学院之外,再加上神学院和医学院,就成了综合大学的模型。 13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撒拉曼加大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必修”。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生可以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

大学被称为象牙塔,来自《圣经》《旧约雅歌》中所罗门王的诗歌《雅歌》,比如美丽女人的颈项。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生院正是这种地方。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上自然科学尤为缺乏,所以到近代整个的传统教育体系都面临着转型、革新。在近代和西方交流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早期被翻译成“书院”等,后又称为“大学堂”、“大学校”,民国以后“大学”成为正式的称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日本的学校成为官办学堂最主要的借鉴对象。北洋大学(现为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成立于1895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则转为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延续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则为全苏联式的教育。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民国的道路,使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华人地区主要的借鉴指针。 你上了大学——就是你找到了通往全方位知识的进路。大学上了你——假如你被大学生活磨灭了你的斗志,使你平庸,使你无能,在大学里只是虚度时光,无所事事。那你就白白浪费了几年的青春,那就说明是大学上了你。因此,作为家长,小哈,请原谅我们今天又有此罗嗦:被新清华省略的八字校训,同样很重要哩。因为我们一早看到这样一条网上新闻:朱镕基今天在清华大学公开说:“七点到七点半,我必看中央台,看它胡说些什么。”,可他也说了,对他的话,“同学们不要外传哦”,这是什么意思呢?小哈你很年轻,不一定晓得其中的蹊跷吧?是的,要好好想一想,千万别让大学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