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石化招聘:外报:国际社会对胡锦涛金砖谈话反响强 各取所需——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15:17

外报:国际社会对胡锦涛金砖谈话反响强 各取所需

2011年04月22日 09: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月14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中新网4月22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22日刊文说,未来中国仍将以快速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理念,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我们对中国以这一心态与文化影响金砖国家,并“点砖成金”使“金砖”格局影响世界,充满信心。对胡锦涛讲话,国际媒体反响积极,各取所需。日媒“圈点”被提及70次的“团结亚洲”;新加坡人看到“中国强大的正面意义”;巴西人认为胡主席将“金砖五国准确地摆放到了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媒则聚焦新国际政治格局。

  文章摘要如下:

  在4月中旬的世界版图上,赫然形成了东、西两个焦点。地中海南岸,在安理会决议表决中投了赞成票的西方国家,正开打一场迅速势成骑虎的利比亚战争;而在中国海南,在同一决议中都投了弃权票的“金砖国家”召开了一次“新兴市场国家”的“多边主义”峰会,其反差不啻霄壤。

  当然,这首先是“西”与“东”的反差,“发达”与“发展中”的反差;但最为重要的应该是这一偶然聚首的“对台戏”所传达出的关于未来世界发展的不同“文化”的反差。无疑,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这次会议上很好地诠释了“己方”的“文化”,再次引起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

  本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三亚举行第三次峰会。胡锦涛在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题的讲话中的“大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大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大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和大力加强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这“四个大力”,在与会各国领导人中引起共鸣,亦被媒体广泛解读与评论。翌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胡锦涛再发宏论,做了“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将“亚洲人民的四种精神”做了如下归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两次讲话,完成了中国人关于“和平稳定”、“共同发展”、“和谐团结”、“开放包容”的文化诠释。

  对于胡锦涛讲话,国际媒体反响积极,各取所需。身处地震灾害之中的日本媒体“圈点”被提及70次的“团结亚洲”;新加坡人看到了“中国强大的正面意义”;巴西人认为胡主席将“金砖五国准确地摆放到了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国媒体则聚焦新国际政治格局,认为三亚峰会推动世界朝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其影响力正延伸全球范围,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这些评论都堪称中肯到位。

  众所周知,所谓“金砖五国”之英语字头拼成的是“砖”,本无“金”字。中国将之译成“金砖”,足见其期待将这一框架“点砖成金”的愿望。有论者认为,“金砖”无政治联盟含义,只是个经济组织,且各国意识形态各异,对华态度因题目而变。故得出结论:如此联盟难以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影响。其实这种观念仍然是冷战思维的表现。

  胡锦涛关于“和谐亚洲”的阐述,说明中国对通过宣传某种和平的‘和谐的、包容的、共赢的文化以影响世界具有相当的信心。胡主席称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应该摒弃那种过时的冷战思维,用一种全新的、包容性的思维来应对这个世界。

  实际上,不仅金砖五国,当今世界任何形式的国际联盟组织,无论是G5、G7、G7+1还是G20;无论是欧盟、非盟、阿盟还是东盟;国与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冲突,既有经济交往亦有政治纠纷,应被视为国际交往之常态。在利比亚问题上,印度与中国一道投出弃权票,而号称欧盟轴心的法国与德国却分道扬镳,极为说明问题。

  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美G2。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环境下,两强之间要实现双赢与共同发展,除了“包容意识形态分歧,放弃对抗与称霸,强调同舟共济”,似乎别无选择。而这正是胡锦涛关于“和谐亚洲”宣示的主旨所在,正是中国近年所身体力行的。

  中国在对待美国金融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上采取的态度,很好地为胡锦涛的讲话做了有力的注解。

  正如法国媒体所注意到的,“在金砖峰会上,北京推动另一种合作模式”。而这一模式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也有政治与文化。胡锦涛赞扬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合作机制是“全球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是多边主义的重要实践”。这表明中国有意在金砖框架中扮演更积极的全方位重要角色。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评价胡主席关于中国制订的“十二五规划”阐述时表示,这反映了中国对增长模式的思考,将扩大内部消费置于重要位置,并充分考虑经济安全和人民社会福利,对中国来说,建立这种模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对世界经济更加均衡的一个贡献。

  毋庸置疑,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仍将以其傲视群雄的快速经济增长,秉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更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这一“大势”中,依然保持了谦虚、低调与清醒。胡锦涛讲话在谈到“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多社会问题与矛盾,面临浩繁民生工程与艰巨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但中国愿意实践这些“工程”,在这一自己选择的“中国特色”道路上继续坚定前行。

  我们对中国以这一心态与文化影响金砖国家,并且“点砖成金”使“金砖”格局进而影响世界,充满信心。中国抛出的是“文化探索之砖”,而引出的将是“造福世界之玉”。

外报:国际社会对胡锦涛金砖谈话反响强 各取所需——中新网 外报:从"金砖四国"到"灵猫六国"看"领头羊"传承——中新网 欧洲时报:国际社会对拉登死亡反应显示睿智清醒——中新网 外报:美对台军售"掩耳盗铃" 奥巴马政府下出臭棋——中新网 港媒热议温家宝涉港谈话:中央对香港把脉极准——中新网 两岸中国人应共同致力民族复兴 ——胡锦涛讲话在海峡两岸引发热烈反响 世界日报:中国锐意经营 "金砖"连体效应渐显——中新网 金砖五国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新网 胡锦涛晤范龙佩 促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新网 胡锦涛七一讲话强调“四种危险”振聋发聩——中新网 外报:中国科技论文赶超西方 欧盟忧心被动——中新网 []外报:中国科技论文赶超西方 欧盟忧心被动——中新网 外报:"高铁战略"成中国与周边政经交往"粘合剂"——中新网 外报:拉登已死 美战略布局将无须顾忌强国掣肘?——中新网 外报:中美汇率问题罕见获交集 不再美单方施压——中新网 外报:德国挑战世界核能战略 料给西方重大冲击——中新网 外报:美债危机发酵 中国面对“美国困境”——中新网 外报:拜登掀美食外交 访华"亲民秀"政治意涵深——中新网 外报:"阴阳不调"存隐患 "四诊"英国找"顽疾"——中新网 外报:核辐射祸延周边 日本政府表现令人侧目——中新网 外报:权力结构变迁 中国崛起考验美国包容度——中新网 外报:萨科齐闪电访华凸显中法关系"全球影响力" ——中新网 外报:拜登"美国使命"意涵深 美期中国再"救市"——中新网 外报:亚欧博览会升格 中国显示维持新疆稳定决心——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