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丛飞和邢丹的眼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4:35:30
',1)">
邢丹去世的报道
',2)">
邢丹追悼会视频

丛飞和邢丹

丛飞的妻子邢丹

2006年4月20日,丛飞眼角膜摘取手术完成,邢丹紧握医生的手泣不成声
丛飞和邢丹的眼睛
毛牧青/文
苍天无眼,世事难平。
深圳“爱心大使”、“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妻子邢丹,13日晚乘车途经惠深沿海高速公路稔山路段,遭一飞石击中前挡风玻璃致她头部受伤,14日凌晨不幸身亡。
呜呼哀哉——邢丹也走了!
她与他的爱人丛飞相隔五年,同在一个春意盎然的4月去了天堂。
她是爱和美的化身,厄运原本就不应降在年仅30岁的她身上啊!
这次,我不但极度酸楚,而且还有许多眼泪,陡生“好人不长寿”和“红颜薄命”的怪怪宿命念头。
邢丹,一个美丽的空姐,情愿嫁给一个外地在深圳的穷义工丛飞,曾感动着无数的人。
“这么漂亮的空姐,怎么会嫁给无房无车、离异还有女儿的丛飞呢?”许多人曾大惑不解!
“现在我想通了。邢丹当时选择丛飞,是认同了丛飞精神,对丛飞是敬佩的。”许多人最终明白了。
邢丹嫁给丛飞后辞掉了工作,生活低调默默做事,除了专心在家照顾丛飞和前妻的女外,还经常和丛飞一起到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做义工。2005年7月6日,病重的丛飞从社会为其捐赠的治病款中拿出3万元,在深圳展华实验学校设立了“展华丛飞奖学基金”,用以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丛飞去世后,邢丹接过丛飞的爱心接力棒,继续奉献着爱心。她还继续关心帮助丛飞资助的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后来政府给邢丹安排了工作,但她仍会在助残日或一些长假,去康复站和残疾人交流谈心。
6年前,我感叹丛飞的为人和爱心,曾写了《丛飞的悲怆是我们的耻辱》(全文附后)。我说:“‘他留下来的那双眼睛,始终注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期待着他那没有来得及实现的愿望在社会的关爱下变成美丽的现实’。他——但愿全社会各界而不单是单枪匹马去继续帮助这些孩子;他将自己的角膜献给了三个女孩,使她们重见光明——但愿这些孩子们今后能看到的是真诚幸福而不是龌龊市侩……”
令人意外并震惊的是:夺取邢丹生命的祸首——竟是那一块象征愚昧冷酷的混泥土块。
而这恣意投石击车取乐的混凝土块,却出自曾是丛飞无限牵挂的那些苦难和失学儿童中的3名过早辍学无业的未成年少年之手。
这让人重压在身透不过气去疑问:这仅仅是这些“问题少年”在作孽?
邢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丈夫丛飞:“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个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的程度,能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花就可以了。”
《感动中国》在颁奖词上这样评价丛飞:“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遗憾的是,丛飞生前的最大善举就是救助失学儿童。如今,他的爱妻死于失学儿童的飞石,丛飞天堂有知,又该作何感想?
这种厚重“一把辛酸泪”的悲剧,又有“谁解其中味”?
丛飞生前承诺,身后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失明的可怜人儿。
丛飞如愿以偿,含笑去了天堂。
邢丹也曾两次向他表达捐献眼角膜的愿望。
第一次是丛飞停止呼吸后,邢丹边哭边对医生说,“我死了也要捐。这是我们两口子都说过的。”
第二次是接受丛飞眼角膜捐献的患者出院那天,邢丹特意赶到医院,看着“丛飞的眼睛”,再次表示死后要捐献眼角膜。
如今邢丹去天堂追寻丛飞了。因为耽误了眼角膜摘取有效时间,邢丹遗愿未能兑现。
丛飞和邢丹的眼睛,折射着他们美丽的心灵。
然而,他们的生命和眼睛,却没有得到实际回报,却刺痛了无数的良心。
我真的不希望这悲剧的尴尬——在邢丹追悼会上,我从那5岁孤女小飞飞忧伤纯净眸子里,分明到了留驻她幼小心灵中难以忘怀的困惑……
邢丹之死,像个人宿命,更像是对社会的嘲弄!
但——这仅仅是丛飞邢丹夫妇的悲哀么?
明摆着的事:谁最应该去关心、教育和帮助那些可怜可悲可恨的飞石孩子的生态和权利?
至此,我无语,只有几句小诗抒发我的郁闷:
那两双美丽的眼睛
是圣洁的窗口
投出的炽热
是渴望的花蕾绽放
然而 冷酷的幽灵
却通过那
一双双
稚嫩的小手
把期待的明眸
打得
粉碎
天使
在哭泣……
2011年4月20日中午

丛飞的悲怆是我们的耻辱
毛牧青
原帖网址: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078663&boardid=1&page=1&1=1#1078663
丛飞终于走了——真的走了!
记得半年前曾读过关于他的报道使我感动不已。妻子不解,问我看了什么竟能引起我的共鸣。我把那篇报道给她看。良久。妻子已是泪人儿。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说丛飞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我一时竟相信她说的是实话。
丛飞还是走了!这次我没有眼泪,只有酸楚。
“他留下来的那双眼睛,始终注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期待着他那没有来得及实现的愿望在社会的关爱下变成美丽的现实”。他牵挂那178名苦难和失学儿童——但愿全社会各界而不单是单枪匹马去继续帮助这些孩子;他将自己的角膜献给了三个女孩,使她们重见光明——但愿这些孩子们今后能看到的是真诚幸福而不是龌龊市侩……
丛飞不是符号,不是敲门砖。我不想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他——因为在华而不实话语充满耳膜的时代读他,简直是对他的误解;我不想把专业的术语强加给他——因为在令人厌恶的光环下读他,简直是对他的亵渎。我只想用一颗平常的善良的心去读他——我知道;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社会的形象趋向,是一种做人起码低线的社会爱心展现。丛飞用勿需拔高的平凡心证明:一件平凡而又崇高的善举义工,远比高喊十句空泛口号来得实在!
丛飞曾悲怆地说:“如果命运再给我五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丛飞用他短暂的生命,划出了一道亮丽的人生轨迹;他以个人的“铁肩”担起社会应尽的责任的“道义”;他以个人的名义给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我们那些有权有钱的“显贵”们,上了一场无须太大道理的真实一课。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他的义举和奉献,除了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感到脸红和羞愧外,还有什么比他更宝贵的东西需要保持和延续的呢?。
丛飞的悲怆,是我们的耻辱!
因为高尚不光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更应该是高尚者的通行证!
丛飞走了——他把歌声、温暖留给人间;
丛飞走了——他把遗憾、忧虑带到天堂。
真的企盼在天堂的丛飞不再流泪——我祈祷!!
2006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