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符号:飞蛾扑火的高等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54:43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大约1996年以后迅速扩招,升学人数连破纪录,并伴随着在2000左右在全国高校刮起的院校升级合并浪潮中,一路走来。途中,深受教育产业化思潮影响,大学扩招继续升级,招生数量的激增给学校带来空前的困难,宿舍楼,教师队伍,实验楼,教学楼等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为解决这一难题,“大学城”概念的提出迅速赢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高校外迁,腾出黄金地段开发房地产,学校则一律集中到城市的郊区规划出面积惊人的地盘建设大学城。新建的大学一般都非常豪华气派,宿舍楼配备非常现代化,宽带,洗手间,电话,电视一应俱全。当然收费也是水涨船高。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成为鸡肋,大学读了白读,大学毕业即失业,取消高考的呼声也很高,但取消了高考有没有合适的其他途径来代替高考选拔人才,这样高考制度依然痛苦的生存下来,继续折磨着人们。  少数精英鼓吹的“知识改变命运”的谎言已经被揭穿,大学扩招,高校大跃进带来的弊端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难,还有高校债务危机重重。这些严重威胁到了和谐社会的实现目标。

  现在中国正值人口高峰,今年的高考报考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高校录取人数为450多万,想比上世纪的录取率已经很高了。我们为了急忙忙赶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这几年折腾下来,造成一个最明显的社会现象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毕业即失业现象非常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学生不顾是否需要,也不顾自己的收入情况纷纷加入了考研考博大军中,于是就业难进一步演变成了考研热。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发现就业同样严峻,那些求职队伍中的研究生们就是昨天的同学--本科生。于是社会上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硕士多如狗,博士满街走。

  在大学教育收费普遍让国人感觉沉重,就业压力如此严峻的今天,人们为何仍乐此不疲?是什么样的一种魔力在促使着他们飞蛾扑火般杀向高考?

  我们知道,虽然大学生就业难,但还有个一年一度的公务员招考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千军万马过桥了,而是挤钢丝啊!公务员考试给了大学生向上流动的一丝希望和曙光,同时也维系着摇摇欲坠的高考制度。假如取消了公务员考试制度,大学教育将轰然而塌。

  我曾经和同学说过,在中国是“世界工厂”这个历史定位的大前提下,至少20年内,读大学没有什么用处,我国的企业仍然是以低廉的劳动力为主,别说是大学生,就是高校里的教授们能有多少科研成果?先别说我们的科技落后发达国家多少年,即使有,能有多少实际的?能有多少能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更多的是我们的教授们都在匆忙着造假,走穴,挣钱。教授们都靠不住,还能奢望大学生?

  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像是花瓶,好看却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国家为了追求毛入学率,追求受教育的比率,大肆扩招,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国家人民的综合素质似乎提高了,但个人的前途,幸福却毁了。按理说,国家要想提高自己国民的素质,就应该免费教育,就是免费,还要看国民乐不乐意区花费这个时间,但现实确是高等教育一边收取着高昂的学费,一边在无情的制造着无法就业的庞大的失业大学生。这种现象是有深刻制度背景的,你不读书,你就无缘就业,读了书就业仍然无望。在中国企业私有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老板们需要的是熟练的打工者,有经验的管理者,有技术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老板们宁肯多花钱去聘请去抢夺人才也不会在培养人才上花费一点资金。对于刚刚除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社会人脉关系,找个称心的单位何其难啊!在中国企业普遍沦为世界大鳄的加工厂后,我门唯一能做的就是来料加工,笔着葫芦画瓢就行了,至于葫芦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我们无权知晓,所以,服装,玩具,电子,日化,饮料等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如此,我们失去了品牌,得到了什么呢?在当代中国,理工科学生基本上毫无用处。

  每每看到那些贫苦家庭为了供孩子读书卖血又卖身,我就对这个吃人的教育制度恨之入骨。中国的教育华而不实,大学里学一大堆没用的理论,什么外语,语文,思想修养,政治,还有与专业八杆子打不着的课程,不知道浪费了多少人的时间;其实大学教育应该是专业教育,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是搞理论研究的,搞研究那是博士们的事情。而我们的大学别管什么专业都是放在培养研究型方向上的。这是非常害人的。在现实社会中,企业最需要的是技能型的蓝领,比如数控车工,模具工,电工,焊工,财会,销售人员,室内装修等行业缺口很大。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了,学子们如飞蛾扑火般参加考试大战,这场战役一点意思也没有,人们多是为了虚荣,为了不被别人甩开,一窝蜂的参加高考,这是一场人为的互相踩踏事故。人们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把别人才在脚底下,让自己能够爬上去。但事实上即使你考上了大学,你的未来并不比那些落榜的考生充满更多希望。

   我主观上认为中国的大学应该取消一半,只留下一些著名高校和核心专业,其余的一律改为职业院校或者恢复中专制。,免得这些所谓的高校披着高等学府的外衣欺骗人民。如果国家真想提高人民素质,不如大力倡导网络教育,省时省力省钱,利国又利民。

   笔者也上过大学,感觉大学的一些专业和课程其实不用上高中也可以学,从初中跨过高中直接上大学不影响你的学习,当然有些理工科的专业需要数理化知识作基础是个列外。如果高考不考试英语,高中真的没有读的必要。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高中的知识对我们得生存技能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倒是初中的知识很实用,比如,初中的几何代数对于学习板金技术和数控机床就很有帮助,物理化学对于一般的化工厂操作工则是绰绰有余,语文可以在平时的生活阅读中提高,动植物课程对于养殖业就够了。纵观高中三年学习,我真地看不出对工作有什么帮助,英语学了不用等于白学,政治属于一种变量,但灌输给老百姓这种意识只会起到麻木的作用,特别是高中数学对于就业工作几乎没什么用处,那完全是一种变态似的函数游戏。所以我建议中国人读到初中毕业就够了。初中毕业不代表素质低下,因为没有受到教育的桎梏,反而更有活力。看看现在的很多企业老板初中毕业的大有人在。他们成功了就有人请他们演讲报告,然后参加个高级总裁培训班拿个MBA学位,真不知是人上大学还是大学上人?

  看看现在就业市场上什么样的人最缺乏?民工!“民工荒”就是最好的证明。人力市场上不缺乏的是什么人? 大学生!平均一半的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根本不缺大学生,即使早在10年前,大学生毕业为了进工厂还要给领导送几千元的大礼,说明大学生早就已经严重饱和,不管是高校的教育体制有问题还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有问题,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就是大学生五年不招生也绝对不会出现人才荒。

  我鼓励大家初中毕业即可就业的想法是基于以下残酷的事实:生活在目前的中国,当务之急不是消费换文凭,而是拿钱创业;你把钱都花在了教育上顶什么用?拿一个本科生四年的花费计算需要约4万元,四年之内没有挣钱,我们暂时按照上班年薪1万元计算就是四万元,最后一反一正就是8万元,再加上求职花费和待业时间总计也的最低10万元。如果再加上高中三年的教育支出5000*3=1.5万元,共计11.5万元。这笔钱不是个小数字,完全可以自己创业了。而你如果上了大学除非是名牌,等待你结果的就是惨重的损失。

  如果你不上大学,拿出这笔钱购买房产,其增值远比你上大学要实惠的多;或者你出国到日韩打工,三年下来挣个几十万元,回来创业也比你苦苦的找工作强吧?

  直面中国的高等教育困局,发现其本质是教育产业化后导致的“教育经济危机”,类似经济领域内的“经济危机”。高校好比企业一边在大量生产毕业生,导致待业学子的积压,另一方面,私有化后的企业在吸纳毕业生就业方面并不买账。结果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了。至于如何解决?不在本文中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