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工作总结:人民日报-人民网 智山慧海传薪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31:01
智山慧海传薪火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689336
陈 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1-04/19/nw.D110000renmrb_20110419_5-20.htm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19日   20 版)

【我的枕边书】
《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何炳棣是在西方中国学研究领域达到极高成就的华人学者。这本自传将其一生的学思历程都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卑不亢地忆述出来,且在叙述中不回避学术争论,不时作自我检讨。全书叙述完整细致,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学术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力、奋发的精神和充满原创的努力。尤其是书中有不少史料,如述及他在清华及西南联大时的不少师友,其中凡一言足以启其终身深思,一行足以为后世所法的见闻。本书是对现代学术史及教育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
哲学家对读书的理解,往往不是关注读书的种类,或读书的方法,而是关注读书的意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读书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实践来理解,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文字和书写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计、传承、扩大的最重要的方式。“智山慧海传薪火”,端赖于书的文字,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国人早就重视读书的重要性。《论语》记载:“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提出从政者何必读书,立即遭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读书的一生。“韦编三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孔子勤奋读书的写照。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而“儒”的最广义的所指,就是“读书人”。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受到高度尊敬,是中华文明崇尚读书的表现,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色。
文化意味着人摆脱了生存对物质的直接依赖,也升华了生命对欲望的直接依赖,而发展起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向度。读书固然被一些人当做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应当看到,在两千多年的文化涵养中,读书不仅用来满足人的工具性需要,而且已经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成为目的,成为享受。我想,中国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在当代读书者中,人文学者的读书,大概最近于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最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
不过,无功利地读书,不等于不求甚解。现代社会的人读书无非是两种,读专业之书和非专业之书。有一种说法,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以为,读非专业的书,大可不求甚解;而读专业的书则切不可不求甚解。专业地读书必须细读、深读,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至于读非专业之书,则读法自有不同。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我推荐宋代大儒朱子的读书诀:“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子讲的是读经典之书的方法,也就是联系自己的实际,把读书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活动。这虽然是古代哲学家的读书观和读书法,但也值得今人加以思考。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