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小步舞曲:神驰集云八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3:34:48

神驰集云八景

 

    古邑瑞城,“双云”拱卫;集云襟北,飞云环南:仁山智水,钟灵毓秀。

    集云山,古人以县名山,称安固山。称它为“邑主山”一“邑冠”。山高447.6米,横卧瑞城北郊,冬挡朔气、夏阻台风,孜孜不倦为瑞城输送新鲜空气。1770年前,瑞安始置的罗阳县治坐落于鲁岙,正在集云山南坡的襁褓之中。1107年前,有白乌聚栖于集云山的集云阁上,诏改县名为瑞安。长期以来,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的集云山、一直默默地充任瑞城后花园。故历来有“集云八景”之目。于今追寻旧迹,虽有时过“景”迁之感,仍值得后人神驰意攀。为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八景或可作为今人进一步美化瑞城之参考。

    “集云八景”即:龙潭观瀑、云碓舂声、马岙停车、陶峰夕照、米刻古石、寂寺晚钟、朱溪印月和锦湖咏风。

    龙潭在集云山东首山谷,水从莲花岩下泻,形成高八九米,宽六七米的瀑布,下为底、外两潭,蔚为景观,故称龙潭观瀑。潭水沿峡谷而下,带动沿溪十数座一字儿排开的水碓。溪水冲激水车,水车带动磨盘、为居民舂米、磨粉。淙淙水声、嘎嘎碓吟、声声相和。晴日,各碓相望、近在咫尺;雨日,各碓被云雾所隔、唯碓声相闻,仿佛仙境,称云碓舂声。

    龙潭之东有马岙山,又名第一山,与东南面的牛伏岭中隔一坡道,俗称马岙岭。明朝以前温瑞驿道经此,瑞城官员、学子、商旅北出城门至此,因山路狭小需停车徒步。拾级登山,远眺北湖,心旷神怡,或暗含“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不觉流连忘返,称马岙停车。

    集云山西首有一小山名陶公尖,俗称外陶尖,又名赵家山,清时山下有探花楼,为乾隆间探花孙希旦读书处。现瑞安中学新址迁此,更为众多学子读书处所。每当夕阳衔山,晚霞西聚,陶峰披锦,彩色绚丽,称为陶峰夕照。今人仍可饱览。

    今河棣桥村一居民庭院中竖有一块长3.7米,宽3米的扁平花岗岩,上刻米芾的“第一山”三字,成了八景的米刻古石。米芾,字元章,北宋襄阳人,世称米襄阳,书法得王献之笔意,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代四大家”。此石上三字非米芾亲题,是摹刻于江苏盱眙的米刻。然字体苍劲,不失米芾气韵,历来为后人赞赏。米刻原在马岙山腰,后滑落山下。

    河棣桥向北,山麓南坡密林中有本寂寺,始建于唐垂拱四年(688),曾名集云院,乾符六年(879)有圣僧无斁在此卓锡,十年藤萝缠身,号藤萝尊长,名闻朝庭,诏改本寂禅寺。晨钟暮鼓,岁岁不绝。1989年,比丘尼传一募缘拆旧改向扩建,又得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额、名闻港澳。寺侧有清泉一泓,水质清冽,长涌不息,但仅一掬,名一掬泉。清邑人曾炳奎《游本寂寺》诗有“路从山郭入,云傍石坛飞;曲径寒泉洌,苍苔腊屐稀”。很具山寺特色,为里人吟诵不衰。

    河棣桥边有愚溪,溪水从龙潭下泻至山下,坡平水缓,夹岸绿荫,碧泓如鉴,良宵夜月,溪影沉璧,更有卵石如星辰拱月,煞是赏心悦目。愚溪原名朱溪,两字谐音通转,故有朱溪印月的景点。金秋时节是游愚溪的最佳选择,此时天高气爽、霜叶呈秀、野水参差,水天澄碧,常为文人学子雅集之处。清代这里建有愚溪书屋,寓意因愚而奋发求知、笨鸟先飞,愧煞那些自鸣聪明,一生又被聪明误的人!

        愚溪向南流至城北,称为锦湖,两岸风光似锦,古代湖、河相通,故名锦湖咏风。邑人朱霖《锦湖怀古》诗中佳句:“桃枝低绿水,柳叶点清波”。可见当时两岸桃红柳绿点缀春光,为集云山水增彩。叶适说:“游者恨不得久居也”!可惜今日锦湖或被填塞,或被污染。有关部门正在整治,市民翘首以待其“点清波”之日,使市区后花园树更绿、水更蓝、天更清、花更好、人更富有青春活力、生气勃勃!

                                                                                                                 (宋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