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精彩进球:南昌滕王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34:20
                     南昌滕王阁南昌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另有阆中滕王阁,是唐滕王阆中滕王阁颐神洞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同时建有玉台观,清以来合称滕王阁。建国后仅存部分台基及数间破屋,但岩有颐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题刻保存完好。洞内有南宋人题记,洞外有明邵元书杜甫滕王亭子诗及杨瞻撰书颐神古洞诗四首。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                                                                    

         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阁共9层,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文历史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观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滕王阁修成22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王安石的《滕王阁诗》、王安国的《滕王阁感怀》、苏辙的《题滕王阁》、朱熹的《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辛弃疾的《贺新郎-赋滕王阁》、文天祥的《滕王阁》、虞集的《滕王阁》、汤显祖的《滕王阁逢琪叔为别》、朱彝尊的《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所以令人叹为观止。

风光特色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楹联

  如果从数量上看,滕王阁的楹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骈文,其中写景的两段都可视作滕王阁的楹联: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最经典的一联当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它著名的楹联还有: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名城名阁名诗名序名楹联,中外名士咸集; 览天览水览霞览鹜览俊彩,古今览胜同登。   高阁更辉煌,明三层,暗七层,誉播四海,历一千三百余年,废兴二十九次; 奇闻共欣赏,序百句,诗八行,名扬五洲,含一亿平方公里,牵动亿万人心。     

  黄鹤楼的楹联大多比较悲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心吾与白鸥盟。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时归来?  但也有乐观向上的: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黄鹤楼长联依然悲情: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低声缥缈,鹤影翩跹。       

滕王阁序--王勃

                                                                                    

                                                                                   宋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明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附:阆中滕王阁

  离开南昌后,滕王李元婴先被贬为滁州(安徽滁州)安置。在滁州呆了不久,又授寿州(安徽寿州)                                                                    

                                                                                         阆

刺史,高宗调露元年(679)转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都督。  元婴一到阆中,就嫌衙署简陋,便在城中建“隆苑”(玄宗时改“阆苑”),又在城北3.5公里的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也称滕王阁,又名“滕王亭子”。到明嘉靖年间,阆中滕王亭已是“杜陵旧客登临处,断碣残碑白云堆”。清朝以来,人们将滕王亭和玉台观合称滕王阁。1986—1987年,阆中市对滕王阁和玉台山庄加以修缮,并配以石坊、石桥、长廊、亭台,开辟为滕王阁公园。  阆中滕王阁是一座唐代风格的歇山式双垂檐屋顶的王宫式建筑,坐北朝南,叠级屋台之上,楼上楼下二十四根朱红大立柱,顶着两层檐的大屋顶,巍然屹立,气势宏大,富丽堂皇。  阁前耸立一石舍利塔,呈鱼状,高8米,建造于公元4世纪,早滕王阁200多年,此塔有一种非常奇妙、梦幻般的视觉效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塔都是斜的,因此被专家称为“唐代斜塔”。阁后侧是青石崖,崖上有洞,洞内壁刻有明朝邵元善写杜甫《滕王亭子》一诗的行书。外壁刻有历代文人游滕王阁题咏的诗文。阁右侧是一座四合院的玉台山庄。庄前铸有张飞骑马铜像,高7米。飞手执八丈矛,神态威扬。  唐代诗圣杜甫两次游寓阆中,多次登临滕王阁赋诗抒怀,在《滕王亭子》、《玉台山》等名篇中,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的名佳丽句。[1]                                                                      

         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阁共9层,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文历史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观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滕王阁修成22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王安石的《滕王阁诗》、王安国的《滕王阁感怀》、苏辙的《题滕王阁》、朱熹的《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辛弃疾的《贺新郎-赋滕王阁》、文天祥的《滕王阁》、虞集的《滕王阁》、汤显祖的《滕王阁逢琪叔为别》、朱彝尊的《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所以令人叹为观止。

风光特色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楹联

  如果从数量上看,滕王阁的楹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骈文,其中写景的两段都可视作滕王阁的楹联: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最经典的一联当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它著名的楹联还有: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名城名阁名诗名序名楹联,中外名士咸集; 览天览水览霞览鹜览俊彩,古今览胜同登。   高阁更辉煌,明三层,暗七层,誉播四海,历一千三百余年,废兴二十九次; 奇闻共欣赏,序百句,诗八行,名扬五洲,含一亿平方公里,牵动亿万人心。     

  黄鹤楼的楹联大多比较悲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心吾与白鸥盟。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时归来?  但也有乐观向上的: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黄鹤楼长联依然悲情: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低声缥缈,鹤影翩跹。       

滕王阁序--王勃

                                                                                    

                                                                                   宋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明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附:阆中滕王阁

  离开南昌后,滕王李元婴先被贬为滁州(安徽滁州)安置。在滁州呆了不久,又授寿州(安徽寿州)                                                                    

                                                                                         阆

刺史,高宗调露元年(679)转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都督。  元婴一到阆中,就嫌衙署简陋,便在城中建“隆苑”(玄宗时改“阆苑”),又在城北3.5公里的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也称滕王阁,又名“滕王亭子”。到明嘉靖年间,阆中滕王亭已是“杜陵旧客登临处,断碣残碑白云堆”。清朝以来,人们将滕王亭和玉台观合称滕王阁。1986—1987年,阆中市对滕王阁和玉台山庄加以修缮,并配以石坊、石桥、长廊、亭台,开辟为滕王阁公园。  阆中滕王阁是一座唐代风格的歇山式双垂檐屋顶的王宫式建筑,坐北朝南,叠级屋台之上,楼上楼下二十四根朱红大立柱,顶着两层檐的大屋顶,巍然屹立,气势宏大,富丽堂皇。  阁前耸立一石舍利塔,呈鱼状,高8米,建造于公元4世纪,早滕王阁200多年,此塔有一种非常奇妙、梦幻般的视觉效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塔都是斜的,因此被专家称为“唐代斜塔”。阁后侧是青石崖,崖上有洞,洞内壁刻有明朝邵元善写杜甫《滕王亭子》一诗的行书。外壁刻有历代文人游滕王阁题咏的诗文。阁右侧是一座四合院的玉台山庄。庄前铸有张飞骑马铜像,高7米。飞手执八丈矛,神态威扬。  唐代诗圣杜甫两次游寓阆中,多次登临滕王阁赋诗抒怀,在《滕王亭子》、《玉台山》等名篇中,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的名佳丽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