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逃嫁101次结局:特稿采访“十要十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32:53
『传媒江湖』 特稿采访“十要十不要”(转载)点击:2309  回复:25 作者:米娅2012  发表日期:2011-3-29 14:38:00 回复          

一、从作风上,要深入到现场采访,不要依赖电话或网络的采访。

到现场采访是项艰苦的劳动。腿勤、眼勤、手勤是现场采访的基本功。

从事新闻这个行业的人谁忽视这项艰苦的劳动,不具备现场采访的基本功,谁就干不好新闻。如今,网络发达,有人竟借助网络和电话去采访,根本不到现场,正如雅民分析的,这样的采访很容易埋下隐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作者不到现场去观察感受,根本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一手材料。
  
    现场采访的好处是:作者可以在现场通过自己的五官了解真切的实事;验证第二手材料的真实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避免失实;加深对采访对象的印象,有助于寻找新闻角度,激发写作冲动。
  
    写新闻特稿的人怕吃苦受累,怕艰苦的劳动,干脆不要做新闻特稿人。
  
    二、从步骤上,要做好案头准备工作,不要匆忙去扮盲人摸象角色。
  
    采访对象从事什么专业?有什么特点?怎样与对方沟通?本次采访的重点、角度乃至主题,曾经有的书面材料等都要事先有个准备,不要胸中无数跑到现场,最好能列出一个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怎么列?可以根据已占有的新闻素材或线索,从纵和横的角度,或纵横交错的角度制定采访计划。
  
    比如,你采访的是一个人物。从纵的方面,你可以把他的经历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在这些阶段提出问题,从中了解你想挖掘的情节、细节及内心世界。从横的方面,你可以把主人公与周围的人构成的关系,分成几组关系来提问,从中找到一组最能表现主人公性格,材料又最丰富的人物关系,以构成主干情节,并围绕人物关系中的矛盾冲突深挖,获取特稿所需的情节和细节。
  
    三、从数量上,要做到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要浅尝辄止,浮在面上。
  
    到现场采访,作者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尽量汲取采访的素材。正如雅民谈体会时说:写作时需要一瓢水,采访时必备一缸水。如采访人物,作者应该了解主人公的任何方面:性格、脾气、爱好、经历、特长、习惯性动作,个性化语言、喜怒哀乐等,要从多个角度收集最有表现力的材料,特别是生动典型的细节。在采访上下的功夫越深,掌握的真实素材越多,写作时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否则,写作时就会感到手中材料缺乏,故事干瘪,“零件”(细节)缺少。
  
    四、从选题上,要具有敏锐的新闻眼光,不要一只眼睁一只眼闭。
  
    作者要从各个渠道获得新闻线索,并善于判断其新闻价值。正如柳达谈体会时说:要把一个选题放到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思索,衡量它的社会价值。当这条线索列为自己的选题时,不仅要一只眼盯着题材,分析判断其新闻价值大小,而且还要用另一眼盯着媒体。了解媒体市场,分析判断该媒体是否需要这样的题材?这个题材在该媒体是否刚发过?投稿过去对方是否会发?知已(题材)知彼(发稿媒体),才能提高发稿的命中率。
  
    五、从方法上,要边提问边观察边思考,不要只用五官不用“心”。
  
    作者要学会“全感采访”:不仅善于运用身体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器官去采访,还要用“心”去采访。一些作者认为,采访就是跑材料,只采访不思索,动笔时再考虑什么结构、主题等。理由说:“采访的过程与艺术构思的过程是交织并进行。”方亮在采访中从现场获取了几个细节,已动脑想到了“三堂课”的特稿结构,方亮构思一旦形成,深挖的材料目的性很明确,采访结束,文章的框架和丰富的情节、细节也就出来了。因此,采访要一边采访一边思索,脑子要像磨盘一样,转个不停。一边在提问,一边还可以从写作的角度考虑:哪些材料有用,哪些无用,哪些材料单薄,需要再挖,哪些材料可作开头,哪些材料可作结尾,这些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体现什么主题等,现场思索有利于在现场不断的补充和丰富材料。或者像雅民那样,把采访的素材过一回电影,看看还差什么?切莫像刘郎一样,回去又冤枉花200元电话费。
  
    六、从范围上,要采访当事人或主人公,不要忽略丢弃“打外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作者在采访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采访中,作者如果只听当事人的一面之词,不听周围意见。当事人说假话,你采写的稿件也会成为假稿。我报曾有一位记者采写一篇特稿,就忽视了找当事人对立面核实事实,写出了一万多字的稿件,被我挡住了。我提出几个疑问,让他去核实,这才发现当事人和她的家人对记者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如果这篇假特稿出笼,华西当年将排名全国十大假新闻之列。
  
    注意:特别是批评稿件,尤其要注意不能忽视“打外围”。
  
    “打外围”就是采访当事人周围熟悉他的人,包括当事人的对立面。通过了解周围的当事人,一是可通过外围提供更客观更丰富的材料;二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材料有出入;三是采访时将获得处围的材料,再向当事人提问以收集更多的材料;四是写作时,有利于把握分寸,更加事实求是。
  
    七、从技巧上,作者要启发引导善于提问,不要居高临下说套话。
  
    作者往往善于启发引导,发问巧妙得当,就可获得他想要的重要材料、生动的细节、逼真的思想。刘郎的经验之谈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提问采访是有技巧的:一是要根据不同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谈法;二是提问的角度要小,要便于对方回答;三是说活要采取漫谈式,闲聊中有目的性;四是巧妙引答非所问者,把采访话题从偏题上引导到正题上;五是要注意采访对象突然冒出的题外“线头”,方亮在采访时抓住主人公突然冒出的“捐钱”这个线头,从这个看似与采访主题无关的只言片语中紧追不舍,追出了最有价值的材料。这也是采访的诀窍。总之,作者要注意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最忌居高临下,问答式,搞得对方紧张,反而挖不到好材料。
  
    八、从本质上,要当场弄清新闻五要素,不要忽视去核实有非议的事实。
  
    我们收到的一些特稿,不知是作者有意还是无意,整篇稿件新闻的几个要素都不全,你说它是真东西还是假东西?让编者能放心大胆地去发你这篇连新闻内核都没有的东西,所以,新闻特稿采写不能缺少新闻的五要素。作者在现场采访时,首先要弄清这五个要素。如果五个要素不全,你的稿件会涉嫌假稿。因为,新闻和文学不一样,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真实,五个要素都不全,能证明它是真实的吗?
  
    另外,采访中对有怀疑,非议,争议的事实,一定要从外围取证、查证,和当事人核对,如果不核实,以假为真,就会造成发稿失实。
  
    九、从功能上,要围绕人物关系挖矛盾,不要忽视采访中的“卖点”。
  
    特稿与消息的功能是有区别的,所以两者的采访也有区别的:特稿所含的信息量比消息更详尽、更全面、更丰富、更生动。消息采访不注重“过程”,特稿采访更注重“过程”,注重“过程”中的波澜起伏,一波三折。要达到特稿一波多折,故事好看,必须在采访时注重采访“过程”。“过程”是*人物关系的冲突和矛盾构成的,有起有伏、有高潮有低谷,采访时,绝不能一晃而过,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不能忽视采访中冒出的有“卖点”、有戏剧冲突的过程。
  
    十、从视觉上,要紧追不舍挖细节,不要细节不够去虚构和编造。
  
    特稿在阅读的视觉上要具备可读性、故事性。而可读性和故事性要重情节和细节做基石。如果说结构是特稿的骨骼,那么,情节和细节就是特稿的血肉。有血有肉的作品内容丰富,耐读、好看。虽然特稿中每一个细节的描写,固然不能保证这篇作品的成功,但许多个有力的细节描写,却可以保证一篇作品成功。
  
    我曾带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个正面人物,采访回来后,记者写的这篇特稿中有一个细节是自己虚构的。我知道记者“出格”了。在我的建议下,这篇特稿交给了采访对象看,对方一看很生气:“如果这样写:我哪有脸面对我们单位的人。我只能说,这是记者瞎编的。”从这个教训中,我们得出结论:特稿的细节是不能虚构和编造的。所以,挖掘细节,要作者的采访功夫。功夫不到家,很难采访到好的细节。有人写稿时没有好的细节怎么办?去虚构,去杜撰,这样的作品出笼,不仅会危及媒体,而且造假者最终会在当事人、读者、媒体和同行面前脸面丢得干干净净。最终,自己会在特稿圈“混”不下去。(来源:特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