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绝恋冷少小娇妻:关于2012年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的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33:49

关于2012年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的推论 —对沙特阿拉伯王国现状及未来的深入分析

 

笔者76年参军,79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政专业学习,毕业后分到国防大学(原军事学院)战略教研室当教员,参与《战略学》《国际战略形势》课程的研究和教学。88年因认定世界大战不可能爆发,针对中国或中国可能卷入的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小,军队已成“聋子的耳朵”,遂申请转业。2000年不甘于机关工作现状,同时意识到沙特阿拉伯这个迄今为止仍在实行封建统治的神秘大国,其国内局势的演变很可能引发21世纪国际政治局势中最大的地震,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因此进入沙特,开始对沙特进行实地调研,在沙特工作5年后回国。近年来一直关注沙特局势的发展。

先定义一下何为世界性战争。世界大战是大国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世界性战争是两个以上不同阵营的大国或大国集团(包括区域性大国)对某一地区或者数国进行的大规模战争,其影响波及全球。

21世纪究竟什么样的事件大到可能引发世界性战争呢?答案是:一个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利益攸关的地区的关键支点倒塌,并引起连锁反应使局面失去控制。在本世纪这个支点最可能是被誉为“世界油库”的海湾地区的核心国家——沙特阿拉伯王国

中心观点:沙特阿拉伯王国对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世界经济的命脉是石油能源。石油能源最主要平台是波斯湾地区,其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出口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其中最中心的立柱就是沙特阿拉伯王国以及以沙特为中心的海湾产油国集团(阿联酋、巴林、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六国)。占世界石油储量和出口量首位的沙特阿拉伯同时也是所谓正统伊斯兰教国家的领袖,是整个穆斯林世界的中心。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教的圣地,神圣不可侵犯。这根关键世界经济命脉的中心立柱如果发生内乱失控,或者是其他海湾国家发生动乱波及沙特,引起沙特局势动荡,导致石油供应出现大问题并引发扩散反应,整个世界经济必然受到极大影响。顾虑到能源安全,西方国家很可能对海湾地区进行武装干涉,这种情况的发生则必然导致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剧烈反应,整个穆斯林世界和海湾地区将因此卷入冲突,事件的扩大化很可能引来大国集团包括一些新兴大国的插手并参与争夺,由此,最终可能引发世界性战争。

一、原来已渐行渐远的战争魔影现在转身向我们走来

近年来,海湾地区或者说中东地区(包括北非)已是战火连连,冲突不断,各种矛盾有显象加剧之势,酝酿着越来越重的危机。周边环境恶化必然会影响到沙特政局。沙特这个国家表面上看起来上层建筑稳定,军队警察强大,石油涨价为其经济带来新的繁荣,形势安全,实际上其内部已是矛盾尖锐,腐败加深,支撑脆弱。而且,基地组织这个伐树人已隐约站立在旁,手里拿着斧头,也许在不久未来的关键时刻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给这根关键立柱致命一击。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以武力夺取利益的最直接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之所以基本上维持了60年的和平,从战争本身来讲,一方面是因为核武器的出现,其展现出的巨大毁灭性起到了遏制作用;另一方面,从英国人打的中东战争,法国人打的阿尔及利亚战争,美国人打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前苏联人打的阿富汗战争等等来看,在当时的常规战争条件下,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命价值和战争消耗远远高于第三世界的穷对手,在时间拉长的面对面消耗战中投入的成本过高,与收益不成比例。富家千金与衣着褴褛的穷汉玩血腥肉搏,吃亏不划算。从而限制了战争手段在资源利益争夺中的作用。

现在,科技的进步使战争情势有了改变。美国在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了几场高科技非面对面战争,以极其微小的人员伤亡在短期内就取得了战争胜利。不仅从中获得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且刺激了国内经济,转嫁了矛盾。战争手段由于转变了方式重新变得直接有效、有利可图、钱景光明!何乐而不为!而原油涨到了100美元以上。巨大的利益,懦弱的主人必然引发了陷入经济不景气欲振乏力的西方大国或者新兴大国统治集团的贪婪目光。目前英国、法国迫不及待对利比亚赤裸裸进行武装干涉,参与石油资源的争夺就证明了这一点。战争之魔似乎重新获得了动力,世界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躁动时期,战争之魔正转身悄然向我们靠近。

二、表面坚硬内部脆弱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正孕育着危机

翻翻网上的百科名片关于沙特阿拉伯的介绍,可谓一片风光。的确,目前沙特的政权比较稳定,石油收入丰盈,王公贵族统治阶层对军队警察和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生活等各方面的控制程度很高。国王和王储由王族内部长老会选举产生,实行内阁制和由王公贵族组成的政治协商会议(相当于议会)制度。沙特人百分百是穆斯林,而宗教上层长老由王公贵族担当。国内军警遍布,对不利于统治的言行一律实行恐怖高压政策等等。看上去是一幅典型的超稳态结构图。

然而,这座“稳定”平台下面的支撑体究竟情况如何呢?。

支撑一、石油

沙特虽然有一定的农牧业或其他经济,但整个国民经济严重依赖于石油收入。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对石油依赖的严重程度自不待言。沙特实际上就是一个依赖石油收入的高消费国家。目前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已飙升到100美元以上。这种情况虽然对沙特以及其他海湾国家来说是利好,但同时也意味着其孕育的危险性也在增大。如果:一、油价急剧下跌,石油收入锐减,沙特的国民经济会很快陷入困境,产生恐慌情绪,内乱必生。二、油价长期维持高位或继续冲高,会使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复苏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经济危机,其结果必然会引来西方国家的不满和更多的干涉。其次,新的财富必然引来新的疯狂。油价越高,其势能越大,剧烈波动的可能性也越大,必然引来国际游资的疯狂炒作。中东北非地区产油国内部及周边的大小势力也会越加蠢蠢欲动,加上有些外部势力的插手,动乱的可能性必然大大增大。

支撑二、外国劳动大军

占沙特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外国劳动大军占据着沙特几乎所有的基层劳动岗位和绝大多数的技术和非行政管理岗位,维持着沙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在过去,沙特人中的大部分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放牧羊和骆驼,逐绿洲生存,生活简陋艰难。自发现了石油之后,一下子被从地下喷出来的大量美元砸晕了,“从骆驼背上跳到了雪佛兰轿车里”,搬进了新建的现代化城市享受起来。一方面是有钱,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只好聘请大量的外国劳工从事现代化城市建设。由此大批的外国劳工进入沙特。同时,政府拿出来一个办法,也就是至今仍在实行的外国人深恶痛绝的所谓担保人制度。其规定外国劳工进出沙特及在沙特的行为必须找沙特人或沙特公司做担保。这样,沙特人(公司)就名正言顺地收缴起外国人的护照,发给一纸由其担保的暂居证(IGAMA),同时从外国劳工(公司)身上收取大额的费用,对外国劳动力进行盘剥和压榨。不劳而获当然是多多宜善,这样就促成更多的外国劳工进入沙特市场。目前,上到总经理、工程师、会计、秘书、高级教师、医师、,下到护士、汽车空调电器维修工、工厂建筑队工人、店员、女佣、司机、加油工等等,都是外国人。沙特人主要在政府机关、教会、军警特部门、大公司、银行等单位工作,城市里的蓝领我只见过沙特人卡车司机和店员。外国人中主要有埃及、印度、巴基斯坦、也门、苏丹、菲律宾、孟加拉等国的劳工。值得特别提到的是印度人。沙特是印度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国,在沙特的印度人总人数在150万以上。尤其是来自印度的大量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在通讯、医疗、工厂管理、建筑工程、物质供应等方面占有支配地位。总的可以说,沙特就是一个外国人劳动,沙特人享受并监督管理的国家。

外国劳工与沙特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沙特人的用工制度带有明显的奴隶制痕迹。沙特人不信任外国人,外国人则普遍排斥甚至仇视沙特人。我在沙特待了5年,在中国的公司和沙特人的公司工作过,曾带过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施工队,广泛接触了各国劳工。他们对沙特人绝没有好感。用美国人的话说,沙特就是一个大劳改营。用中国人的话说,没进过监狱不算到过沙特。高温风沙严酷的自然环境、语言不通上下关系不熟陌生的市场、严厉的宗教氛围、军警遍地的白色恐怖、工程款大量拖欠和动不动就出现的大笔罚款等,使中国公司和工人在沙特很难维持下去,公司往往在几年内亏损撤离。个别如打井和造大桥铁路的公司可能除外。在沙特的外国人野分散三六九等。大国国民还好一些,象孟加拉人在沙特受的欺负和屈辱听到看到的实在是太多了。2005年因孟加拉人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中心商业区巴塔打死一个沙特警察,引发沙特警察的疯狂报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大批沙特警察天天围着巴塔地区,见孟加拉人就抓、打、关,当场将其暂住证撕掉,孟加拉人吓得东躲西藏,引起混乱。这是我亲眼所见。我还听一位中国护士讲起她们医院发生的一件事:医院里的宗教警察(各大单位都派驻有宗教警察)发现一位孟加拉男勤杂工与一位印度女护士在走道上接吻了一下,立刻把男的抓起来,用钳子把他十个手的指甲盖拔掉。这绝非虚言。我本人先后被沙特的移民局警察、交通警察、治安警察等警察拘留过,也被宗教警察抓、关和毒打过,后来托朋友解救出来。(在此声明:我没干过坏事。)

近年来,在沙特的外国劳工的构成及其素质在明显下降。最早在七十年代进入沙特劳务市场的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还有中国台湾、韩国等国的劳工。那时候的沙特人均收入2万多美元,给得起高工资。现在沙特人均收入只有7千多美元,工资少加上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发达国家的劳工已经是较少看到,象印度、菲律宾的中高级劳动人员也在逐步减少,因为情况越来越差,而且年轻一代也不愿意到沙特来。另一方面,来自平穷国家比如孟加拉、印尼,苏丹等国家的低素质劳动力大量涌入。劳动力素质的下降,不仅降低沙特的发展水平,而且给城市的安全、生活供应、卫生等个方面都带来更多的问题。另外,沙特有大量的非法入境者和证件失效者,包括周边国家的偷渡客、难民,每年来朝觐然后非法滞留的人员,没钱交沙特人导致证件失效只好躲起来的劳工等。多年来这些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已经占外国人数中的很大比例。他们聚集在平民区内,靠打黑工和别人救济生存,生活艰难。沙特人对这些人员的管理失控。如果发生动乱或经济不景气,他们首当其冲,往往会铤而走险,引发或者加剧骚乱。

外国劳工是沙特安全环节中的致命因素。外国劳工只是把沙特当成赚钱的场所和暂时的栖息地,情况不利时就会想方设法撤离。而且随着近年来沙特就业形势的日趋恶化,外国劳工与沙特人的关系也日趋紧张。沙特人袭击外国人的事件屡屡发生。如果外国人大批撤离,沙特的经济生活立刻就会陷入瘫痪。如果西方国家或印度劳工在沙特或其他海湾国家受到伤害或威胁,也可能成为大国势力干涉的借口。

支撑三、政府保障

沙特人的生活消费和工作严重依赖于政府保障,他们对政府的索求不断增长,使政府供应链越拉越长,如果油价不能一直涨下去,则供应链必定有断裂的一天。

1、政府包办。凭空掉到头上的石油财富使沙特人坐享其成。全免费医疗、全免费义务教育、补助、养老金等等。沙特人可申请免息贷款盖房子,到时候还不起就不还了,上学也简单,拿一块拜毯裹着《古兰经》和一两本课本就去了。那课本内容我看过,主要是宗教宣传,有一些基础知识和经过宗教歪曲的一些简单自然知识。宗教宣传的是神赋天定,与科学发展观相对立。沙特女人很少出来工作。除了教师、妇科小儿科医生、护士和部分政府机构职位外,没有其他工作职位提供给妇女。我因照顾一位受伤的中国工人,在医院了守了几天几夜,见识了沙特女护士是怎样工作的:9点多钟,3个全身上下用黑袍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子烟烟袅袅的来了,直接进了更衣室。等很长时间,看见这几个穿着护士服,戴着帽子,用黑纱巾罩着脸出来,也不进病房,坐到走道上的一条上椅上开始聊天。到中午,姐几个进更衣室换上黑袍下班了。看得我直乐。与印度、菲律宾护士那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技术相比简直是天差地远。至于沙特男的,真正懂技术的绝对是凤毛麟角,那样的人可以坐到很高的管理职位。没有外国人会教沙特人技术,这是在沙特的外国劳工都自觉遵守的潜规则。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这样的伊斯兰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劳动能力低下,他们有钱也不事生产。这种情况不是个别人而是一代又一代人。(这些阿拉伯国家科技力量、军力国力如此落后,守着巨额财富,强人在旁边虎视耽耽,还如此自毁长城,实在让人不解。)所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只有靠政府,靠石油。

2、高昂的生活成本。沙特人至今仍按《古兰经》所规定的传统伊斯兰教生活方式生活。比如,严格的性别隔离,一夫多妻制,不节制生育等。这种生活方式带来高昂的成本。

先说住房。按照严格的性别隔离传统,几户人家住在一栋楼里是不行的。因此,沙特人的房子均为独门独院,矮房高墙。换句话说就是高墙别墅。拿利雅得来看,虽然只有600万人,但从平面看,城市非常大,不比北京小多少,完全平铺式向外扩展。问题是,房子越盖越远不要紧,政府的市政部门就大发了,除平地外,还要负责通电、通水、通电话线还有下水管道和道路,所谓“五通一平”。沙特的地大部分是石砢和岩石,十分坚硬,“五通一平”全靠外国施工队施工,动用大量的机械,费工费时,加上材料费,其成本远远大于建房成本,其建造速度也很难跟上建房的速度。此外,政府还要负责建清真寺、学校(男女学校还要分开)、医院、商场、公园等等。这种松散平铺而非集约化的城市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美国人和日本人当年很缺德,给沙特人建城市时没建污水系统。现在好了,利雅得、吉达等大城市全都是“泡在粪水之上”。现在污水系统不建不行了。吉达是沙特的第二大城市,有的地方只高于海平面几米或十几米,沟挖深一些,海水就渗进来,工程非常艰难。估计100年其整个污水系统也完成不了。随着房子越盖越远,所需的五大管、道网的总长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五大网的建设大部分靠政府出资,加上管理维修费用,所需资金无底洞一般。除非油价翻跟头上涨,否则不可能满足沙特人的需求。沙特人的用水用电量很大。我们租过一套沙特人的房子,里面光卫生间就有13间,空调20多部。利雅得的用水成本高昂,大概三分之一的自来水靠海水淡化厂提供,通过四百多公里的管道从海边输送过来。水电都要靠政府补贴。沙特人的汽车保有量很大,因为离市中心太远,城市也没有公交体系。虽然车和汽油都很便宜,但购车养车还是需要一大笔开支。其它生活用品基本上也都是国外进口,农业也靠政府的大量补贴。

3、高速膨胀的人口。在沙特没有计划生育。按伊教的观点,孩子是安拉赐给的,怎么能不要?有报道说,每个沙特妇女平均育有7个孩子。沙特境内没有电影院、剧场等娱乐场所,严禁集会和非组织活动,男人们晚上无所事事就是回家做造人运动。反正不能节育,生孩子不花钱,养孩子有政府,大了靠政府给工作,给收入,何乐而不为。沙特的人口从1973年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增长了3倍,现在大约在3000万左右。不到20年就要翻一番。每个人每个家庭都需要政府给予高额补贴。呈几何级数高速膨胀的人口给政府带来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各方面的严重压力。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政府机构一再膨胀,造成机构臃肿,开支巨大,效率降低以及腐败丛生等等问题。实际上,庞大的政府机构自身运行吞噬了大量资金,又如何能拿出更多的钱来雇佣外国劳工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建设需求呢?可见,沙特政府对民生的保障能力和保障质量正在逐步下降,其结果必然是引发越来越多沙特人的不满。

支撑四、收入分配机制

良好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是一个社会维持稳定的基石之一。沙特人的人均收入虽然比较高,但贫富悬殊,收入差距巨大。

巨额的石油收入大部分首先是落到王室成员手中。沙特的第一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一生娶了300多位妻子,用我们一位阿语翻译的话说,就是“一炮打出八十多个王子”(官方只承认43位),公主不算。现在整个王室成员大概2万人左右。王室成员领取高额津贴,而且利用特权想方设法捞取更多的钱财。其次是落到其他贵族、大家族以及大商人的手里。拿工程款来说。沙特从70年代起开始大兴土木,搞工程建设。工程一般先发包给王公贵族以及大商人所掌握的大公司,然后再在沙特公司和外国公司中层层转包,层层截留,形成一条胃口巨大吞食工程款的利益链,最后落到工程队头上的所剩不多。另一张吞噬石油收入的饕餮大口就是日益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包括军队和警察。差不多10个沙特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当兵或当警察。国王有时不得不拿出钱来给公务员涨工资,以平息他们的不满。

顺便提一下沙特的股市。沙特国王曾想给每位沙特人增加收入,办法就是给他们股票。在国有大公司上市前,每个沙特人都有一定份额的内部股购买权。比如沙特电信公司在当年上市时(可能是2002年,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我当时正给沙特电信干活,那帮沙特人开玩笑说要把老婆卖了收购股票权证。结果大部分沙特人特别是中产阶级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股民。沙特股票炒作非常厉害,股市忽上忽下让沙特人忽喜忽悠。跌的时候是一片惊呼,都无心上班,最后只有靠国王拿钱把股市抬起来。

沙特的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上层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金如土,浪费惊人。他们买飞机、买游艇、建别墅,吃喝嫖赌玩乐,极尽享受之能事。据我所知,原来给我们发包通讯工程的一家沙特大公司的老板,他就用私人飞机从欧洲运过来各国美女包括电影明星、名模等供其享受,每两个月换一批。而另一方面,约有占人口30%左右的沙特穷人在贫困线下徘徊,他们靠政府的补贴救济只能维持低水平的生活。我们在利雅得的老旧城区施工时与他们多有接触。沙特现行的收入分配机制决定了石油价格的高企或者继续上涨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沙特的深刻社会问题和危机,甚至可是说是杯水解渴,越喝越渴。

支撑五、青年

青年是一个社会的新鲜血液,是国家的未来。沙特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直到现在都处于人口急剧膨胀时期。现在70后、80后、90后占到沙特总人口的一半左右。问题是,当习惯于政府包养、缺乏劳动技能、一切依赖于父母和政府,靠外国人干活坐享其成的年轻一代长大之后,很多人却发现找不到工作,没钱娶老婆,前景渺茫。有报道称,官方统计的失业率是10%,一些沙特政治学家却说失业率可能在25%左右甚至更大。在沙特结婚按传统需给女方聘金。比如在利雅得想结婚需给女方至少60万沙币(约合人民币130万)的聘金。因为女人不工作,男人又可以轻易把女人休掉,所以必须在金钱上给女方以保障。沙特的女人宁可嫁有钱的80岁老头,也决不嫁穷小伙子。我曾在沙特的英文报纸上看过一篇采访报道,说一位沙特人娶了80多个老婆。在他80岁的时候还娶了邻村最漂亮的一位18岁的女孩。他介绍说他自己最苦恼的是如何把她们“分开”。在沙特,长期失业、收入低下,结婚无望,对前途迷茫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他们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并非出身平民,而是出身70、80年代的中产阶级或者乡村的富裕家庭,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结果发现他们现在的生活正在滑向贫困。这些都是“滋生愤怒和仇恨的土壤”。从他们的心理分析,他们一方面有很强的优越感,在沙特他们是主人,外国人都是给他们打工的,在外面他们很要体面;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又感到沮丧和自卑,因为没钱没工作,干什么都不如外国人,没有外国人的自由。在两种极端情绪之间徘徊的他们最后必然会怨己由人,把过错都推到别人头上。这些怨恨和愤怒不仅投向了沙特王室,而且也转向了在沙特的外国人。在利雅得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所事事的小青年成群结队飙车,闲逛,到处找事。抢劫外国人的事时有发生,同性恋、吸毒的情况也很严重。我曾经与一些这样的沙特年轻人交谈,他们天天祷告沉迷于幻想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告诉我说最想去政府部门工作,可惜没本事又没关系进不去。说有机会愿意“拿起枪跟美国人干”。我还知道另一件事,是听一位菲律宾人告诉我的:他的一位朋友有一天晚上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出门,路过一家小店时停车下来买水,车没熄火。突然有一位沙特人冲过来,一把把车门打开,跳上去就把车开走了。他朋友急忙从店里跑出来,只听见老婆和孩子的哭声随车飞驰而去。后来他朋友疯了似的找警察找朋友帮忙,最后杳无音信。这些小事件的增多可以反映出这个社会底层的积怨正在加深。

支柱六、宗教

宗教活动是穆斯林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沙特感受最深的就是其宗教氛围。我曾开玩笑说,沙特的清真寺的塔比树多。沙特人百分百是穆斯林。一天五次祷告,只要大喇叭一响,机关、商店、公司、工厂等都停止工作去做祷告,不做祷告的外国人也不许在大街上走动。穆斯林他们的子女从小就被带入清真寺,每天做祷告,受阿訇们的宣传。讲一个例子: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清活动真寺附近做污水管线竖井的防水,过来一个小屁孩,也就是3-4岁的样子,非常严肃的对我进行传教,嘴里说着“安拉!安拉,。。。”,小手比比划划。我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你要信安拉!你如果不信安拉,就会灭亡——抹脖子。当时我心里非常震撼。什么叫洗脑?!

沙特的宗教势力庞大,神职人员很活跃,有超然的地位。他们的的宣传鼓动作用以及活动和组织能力绝不可低估。比如宣传反美。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反美、反西方的意识极为强烈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阿訇们长年累月的宣传。他们宣传反美其中一个原因是,阿訇们可将得到的募捐中的一部分作为他们的收入。因此,作为穆斯林思想精神方面引导者的他们非常卖力地宣讲美国人、以色列人对阿拉伯人民、对世界人民犯下的累累暴行,号召人们发扬同情心捐钱支援受苦受难的穆斯林兄弟——巴勒斯坦人、阿富汗人、伊拉克人,现在好了,还有利比亚人。早些年,商场外面的募捐箱旁都挂着巴勒斯坦人受以色列人摧残的各种照片。后来美国人抗议就撤了。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在利雅得所遇到的每一个穆斯林,都反应激烈。街上手臂拳头高举如林。当时我跟同事开玩笑说,如果白人晚上上街能不死回家,绝对值得庆幸。

伊教内部教派分歧严重,各种思潮泛滥,最基本的派别是逊尼派和什叶派。沙特人90%是逊尼派,还有10%是什叶派。两派之间的积怨甚深。1979年11月发生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谓“瓦哈比”派)极端分子武装占领麦加大清真寺事件,数百名武装分子占领了麦加大清真寺,将6千名朝圣者扣为人质,企图夺取政权,建立“真正伊斯兰的国家”。沙特政府派3千军队包围,血战两天才结束战斗。当时在沙特其它地方也同时发生一些骚乱,死亡数千人。沙特的官员曾指责进攻麦加大清真寺的事件是伊朗什叶派伊斯兰教徒所为。后来在吉达连砍了63个人的脑袋,才把这股风止住。说到瓦哈比派和基地组织,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历史上,沙特王室家族在18世纪上半叶正是与伊斯兰教瓦哈比派结合,才发展起来在沙特内志地区建立起瓦哈比派王朝。后来在20世纪初又建立了穆斯林“兄弟会”(基地组织的前身),不断扩大势力,才最终建立起延续至今的王国版图。麦加大清真寺事件之后,沙特政府把穆斯林兄弟会的一些成员赶出了沙特,这些人正好赶上了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因而得到美国人的支持发展壮大起来,后来在世界各地建立分部,这就是基地组织的由来。毫无疑问,基地组织的目标是夺取国家政权。这些年来,沙特境内一直有基地组织的活动。例如:2009年7月沙特对330名基地组织成员进行了公开审判,随后基地组织展开报复行动,在8月27日对沙特内政部次大臣纳伊夫亲王进行自杀式炸弹袭击,致使其受伤。国际观察家认为,沙特境内有相当多的势力支持极端组织。在“9·11”事件中,19名劫机恐怖分子中有15名是沙特人,而“基地”组织最高层也有相当大的沙特人势力。基地组织在沙特的根扎得很深,一旦有机会,必定会有所行动。

在外国人当中,也活跃着不少神职人员。埃及人、苏丹人、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中我都见过他们的身影。虽然我不了解他们在做什么,但可以认为,在动乱中这些神职人员可能会成为领导者和组织者。

此外,沙特境内家家都安装有卫星电视天线,可以接收各国电视,比如我们在就可以收到中央4和中央9台以及不少地方卫视的节目。新闻根本不受控制,任何消息都能迅速传播。加上网络,一旦发生任何动乱,就会迅速传播。沙特政府对报纸的管理也不严。沙特报纸揭露沙特社会问题的文章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从中可以看出沙特的新闻工作者希望进行改革来革除沙特的种种弊端。

支撑七、妇女

在沙特,妇女只是男人的附庸,甚至被看成被圈养起来作为泄欲和生殖的工具。最近几年政府才开始为沙特妇女(在其父亲或丈夫的同意下)办理单独的身份证明,原来她们的身份证明是附属在其父亲或丈夫的身份证的附页上。如果没有她父亲或丈夫的允许,是不能走出家门的。如果私自出门,会被警察抓起来关进监狱,如果没有丈夫或家人认领,就会被关到老死。她们出门需穿盖住脚面的黑袍(ABAYA),带面纱。妇女不能开车,甚至是父亲开车,其女儿如果已成年也不能坐在副驾驶座上。出国必须要父亲或丈夫带领,儿子都不行。按照《古兰经》,丈夫允许打骂妻子;等等。沙特人认为女人生活的很好,在家有人养,出门有人保护。然而,中东地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正在兴起,必定会影响到沙特。沙特一些出身上层家庭的知性妇女也在大声疾呼实行改革,给妇女更多的平等、自由和工作机会。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受压迫最深的部分,也是革命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在沙特的英文报纸上不时可以看到外国女佣遭到主人虐待或毒打的新闻。沙特妇女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妇女起来,走上街头进行抗议活动,很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支撑八、改革与进步

改革与进步是一个社会健康稳定的重要一环。这个问题在沙特尤为突出。然而,以和平方式进行较彻底的改革在沙特基本上不可能。这里面有三大根本性原因:一是其庞大的利益集团已经养大成虎并且与超稳态政权架构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根本性的改革就是要革自己的命,把这个权力利益架构拆掉重做,可能吗?二是沙特的法律和社会生活规范是以《古兰经》为依据的。《古兰经》能改吗?恐怕一个字也改不了。三是沙特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还是其中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教民,这些地区的教民恪守传统,保守顽固,保留着很强的部落痕迹,他们从根本上抵制改革。小改革不解决根本问题,而且社会的积弊很深,改革的步子急了、快了都可能引发动荡,当权者敢干吗?但是,不改革也不行,因为无法维持下去。

支撑九、军队和警察

沙特的军队有10万余。警察有治安警察、交通警察、移民局警察、宗教警察和秘密警察(FBI),人数不详。

目前沙特局势还能保持稳定。一方面是国王撒钱,另一方面是靠军队和警察弹压。

军队的作用有限。对西方大国来说,沙特军队的坦克和飞机就是靶子。军队和警察对付少数分子是有效手段,但用子弹对付有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和平抗议活动往往效果适得其反。

支撑十、区域防御和美国人的保护伞

1981年阿联酋、巴林、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六国成立了“阿拉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后来也门加入)。海合会在1980——10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和1990——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通过努力和联合行动以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密切合作,维持了海湾地区的稳定局面。

时过境易。从西方大国的军事角度看,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政治同盟不过是一只大绵羊带领着一群小绵羊。用炸弹砸一下,这个联盟就会变成散落在地的璀璨生辉的七颗明珠,不用大力气就可以俯首可得

羊靠狼来保卫。中东地区的穆斯林一致认为美国人和以色列人是敌人,是恶狼。他们极其仇视美国人和以色列人。问题是,美国人作为狼为什么要保卫封建制度下一群国民极端仇视自己,还不断涨价取利,损害到西方经济利益胃口填不满的肥羊呢?美国一直在世界各地大力推行美国式的民主政治,沙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堡垒无疑是一个障碍。美国的兰德公司(智囊库)曾在近期的一篇报告中把沙特视为美国的敌人。即使是美国人愿意,其它国家也不见得愿意,比如英国、法国。它们对利比亚的武装干涉证明它们现在已经不愿跟在美国的屁股后面,而是直接插手中东事物。

支撑十一、国王

一个封建政权的国王其领导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现任国王阿卜杜拉已经87岁了。阿卜杜拉国王从政经验丰富,善于化解危机。但王储苏尔坦亲王与国王的年纪相仿,一直在武装部队和警察体系中担任职务,其掌控政权的经验和驾驭经济运行的能力与现任国王相比显然有差距。如果阿卜杜拉国王去世,在目前如此动荡的环境下,他能否驾驭整个政局,保持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稳定还是有待证明。但对基地组织或某些政治力量来说,领导人更迭无疑是个机会。

支撑十二、国际组织

目前的国际组织比如阿盟和联合国对沙特的稳定构成一定的支持,将来在出现动乱时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这些国际机构组成松散,内部矛盾丛丛,扯皮的时候多,作用不能高估。如果出现西方大国集团的武装干涉,这些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停留在舆论上,也许还包括救济难民。

以上方面的问题叠加起来作用到一起就正在形成一场深刻的危机,这场正在孕育的危机其滑向危机爆发点的趋势不可逆转。也许是一根火柴,也许是一声爆炸,将可能在2012年或再稍远一些的时候将其点燃。

让我们看一看记者前不久发回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发表在2011年4月6日的《国际先驱导报》上。

——民怨在一点一点积累,当中东抗议浪潮逼近家门时,沙特国内互联网上出现了号召老百姓出来游行的呼声。此时的沙特政府迅速打开了钱袋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分两次总共发放1300亿美元用来改善民生。
    第一次,是抢在互联网上号召游行的“愤怒日”之前的2月23日,借着阿卜杜拉国王结束国外治病回国的时机,沙特政府公布了总价值360亿美元的改善民生措施,包括公务员加薪15%、对学生和失业人员提供补助和增加政府无息住房贷款等。
  其中,最让沙特失业青年欢欣鼓舞的是,在一年期内,他们每月可以获得2000里亚尔(约合540美元)的政府补贴。同时,政府负责为他们安排工作。从此,他们不用再为工作的事发愁了,可以天天睡大觉,还有工资拿。
  第二次,则是抢在网上号召的“革命日”前夕的3月18日,87岁的阿卜杜拉国王罕见地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了一个近1000亿美元涉及提高工资、改善医疗和住房的惠民政策。这个最新政策包括:给公务员两个月工资的红包、在军队和安全部门新增6万个就业岗位、国家投入2500亿里亚尔(约合670亿美元)新建50万套房、将公务员最低月工资水平提高到3000里亚尔(约合800美元)。
知了。
  ——聚居在沙特东部的什叶派民众,在自己居住的村子内,举行小规模示威活动,要求政府释放关押犯和公平对待什叶派的。无一例外都遭警察的驱赶,组织者还遭到逮捕。沙特一人权组织说,截至3月30日,至少有100多名参加示威游行的民众被逮捕。
    此次,沙特政府给予的不论是“胡萝卜”还是“大棒”,力度都非常大,这或许是当前的阿拉伯国家局势让沙特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在反政府组织“沙特青年联盟”提出政治改革和反腐败的要求后,沙特政府做出了实质性的行动。——

这次危机用“胡萝卜”和“大棒”暂时解决了,但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明年呢?

 

三、中东和北非地区乱局已成,沙特难以独善其身

让我们看一下今年3月26日的一篇报道:

——中东持续动荡,叙利亚、约旦和巴林周五均有反政府示威,其中以叙利亚最严重,南部城市德拉的示威者周五要放火烧毁前总统阿萨德的雕像,遭到安全部队开枪阻止,半岛电视台引述目击者说,至少有二十人被打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周五至少也有两百人在市中心游行,声援德拉的示威。

  最近一周来,叙利亚出动军队向示威者开枪,有百余人丧生,受到西方国家的谴责。叙利亚政府也宣布要进行改革,并考虑取消实施了四十多年的紧急状急法。

  叙利亚邻国约旦也不平静,在首都安曼市中心广场扎营、要求君主立宪制的青年示威者,周五和王室支持者内政部附近爆发冲突,双方互相投掷石块,和叫嚣辱骂,据称一人死亡,另有约六十人受伤。防暴警察当天稍早设立栅栏分隔双方人士,又动用水炮和警棍试图驱散示威者。

  在逊尼派统治的王国巴林,百来名青年示威者周五在一个什叶派村庄迪拉兹举行短暂集会,高喊打倒现政权的口号,要求宪政改革,但约一百名防暴警察随后赶到,发射催泪瓦斯进行驱散和追赶,示威者逃散。警察行动期间,上空还有直升机在监控形势。在首都麦那麦,安全部队严阵以待,一些准备举行周五愤怒日示威的民众,立即遭到镇压。

  也门总统萨利赫,在面临几星期的抗议之后,昨天表示准备下台,但要把权力交给“可靠的人”。也门首都等地的反政府抗议者昨天举行更大规模的所谓“下台之日”集会,要求萨利赫立即辞职。——

巴林的危机最后靠沙特和阿联酋在美国的支持下出兵暂时解决了。利比亚正在进行中的战争其结果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结果如何,这场战争都会加深该地区动荡局面,使其走向失控。

我们再看一下3月2日路透社发的一篇报道,题目是:《沙特的资金流出是中东危机的前兆》:

——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沙特将会受到此次波及范围极光的动乱局势的“传染”:看涨的投资者们指出,拥有巨大财富的沙特有足够强大的工具来镇压社会骚乱。在年迈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宣布将给民众发放价值约370亿美元的福利后没几天,沙特的股市就出现了下跌,这表明投资者现在已经开始怀疑沙特是否能够成为此次动乱国家中的一个“特例”。

无疑,受到中东局势变化影响,沙特股票市场连续下跌达到十天,交易大幅缩水,股票市场遭受重大损失。数据显示,1日下午,Tadawul All Share指数暴跌8.2%,至5450点,创9个月来新低,当日跌幅创2008年11月以来之最。不过,该股指随后小幅反弹,收盘跌6.78%,至5538点。此前,有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沙特陷入动荡,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200美元。目前,沙特石油日产量增加50万桶,达到每日900万桶,以弥补利比亚产量下降造成的供应短缺。科威特也暗示,若利比亚产量进一步下降,可能动用日产量约20万桶的闲置产能。

毫无疑问,巴林和阿曼的不平静,让投资者们更加担心不安局势会蔓延至沙特。据了解,现在原本钟情于沙特的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考虑将资金撤出沙特市场,或者将资金投入沙特以外那些较为安全的“投资天堂”,比如说阿布扎比、瑞士或新加坡等。

——如果投资者真的认为沙特的政体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那么市场现在所流出的资金可能只是未来走向的“冰山一角”。——

四、结论

三大规律。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朝代为什么到后期都会崩溃?这里面固然有天灾人祸和外敌入侵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在一开始建立了超稳态政权架构的封建王朝,到后期必然会失去活力,而且内部必然会生出一个肿瘤——其权力阶层必然会不断膨胀,大量吞噬社会的营养——财富和活力,使这个王朝越来越虚弱,抵抗力越来越差,最后轰然倒塌。明朝的例子最明显,其士官阶层与王公贵族以及大地主大商人结合形成的庞大吞噬体不仅吸光了民脂民膏,连皇帝的钱袋也吸空了,最后几千万人口的大王朝对满清10万骑兵竟然没有还手之力。这就是两大规律起了作用:一是“有竞争才能进步”。超稳态架构竭力要求稳定,而稳定必然禁锢社会发展的活力。二是“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沙特王国的王权结合神权正是“绝对的权力”。它已经有了三个“肿瘤”——以王室为首的王公贵族集团,日益庞大的行政管理集团和庞大的教士集团。不断膨胀的三大的集团其吞噬石油收入的胃口会越来越大。这个社会也根本没有多少活力。它的经济运行完全靠外国劳工维持,它的绝大部分民众(包括占主体的青年阶层)离不开政府的供养。这是它根本性的弱点。“有弱点就会变得脆弱”。石油不可能无限上涨,而政府的供给能力与沙特民众不断膨胀的需求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最后导致危机爆发。另一大规律就是邓小平同志说的:“落后就要挨打。我原来预计沙特会在20年内爆发革命。因为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20年内不用别人来打,沙特人自己就能把自己拖垮。目前看来,在一个石油收入不稳,外部强敌在侧,周边危机四起,资讯发达,暴力工具使用受限,“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使一场小动乱迅速扩大为一场大动乱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年代里,沙特爆发统治危机和外国干涉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场世界性战争还会离我们很远吗?也许就在明年——2012年。至少,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怎么办?

1、如果西方国家出兵占领海湾地区瓜分油田怎么办?如果除了美、英、法国之外,北约其他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国也跟着出兵怎么办?如果伊朗和印度也出兵抢占利益呢?

2、身处动乱中的中国人是否只能指望中国民航的飞机和中远集团的商轮来解救自己?是否在动乱地区的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只能丢下不管,任其损失呢?

3、如果原油价格涨到200美元甚至更高怎么办?如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出中断或者锐减怎么办?难道把汽车改装成烧煤气吗?

战争——这只恶魔的翅膀已经扇动起来了。别的国家已经在磨刀霍霍,我们国家所谓的“韬光养晦”对外政策是不是该改变一下了?

 

2011-4-16

江秀风情